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 > 第65章 人才招聘碰壁记

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 第65章 人才招聘碰壁记

作者:三锅啊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2 05:26:32

公孙度悠悠转醒,映入眼帘的不是阴曹地府的牛头马面,而是张承那张写满了“求知欲”和“不怀好意”的大脸,差点又把他吓得背过气去。

“哎呀!老公孙!你可算醒了!”张承热情地扶他坐起,顺手往他嘴里塞了块东西,“来,尝尝,渔阳特产新式肉干,马钧改良版,绝对不是你想象中那种能当暗器的玩意儿!”

公孙度下意识嚼了嚼,一股咸香麻辣的味道在口中弥漫开,肉质紧实却不再硌牙,味道……居然还不错?他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这才发现自己已经不在那座让他吐血的高台上,而是躺在柔软的床榻上,身上盖着暖和的羊毛毯(渔阳特产)。

“华……华将军……”公孙度声音沙哑,心情复杂。一方面恨这家伙让自己颜面扫地,另一方面……这肉干确实好吃,毯子也确实暖和。

“虚礼就免了!”张承大手一挥,凑近了些,眼睛亮晶晶的,“老公孙啊,跟你打听个事儿。我听说,以前中原大乱的时候,好像有不少有学问的人跑你这辽东来躲清净?比如那个……管宁?还有国渊、邴原什么的?都是大才啊!他们现在在哪儿呢?”

公孙度一听,心里顿时平衡了不少。原来你华雄也有求到我头上的时候!他捋了捋稀疏的胡须,摆出几分曾经的架子,慢悠悠道:“将军所言不差。管幼安、国子尼、邴根矩等人,确在辽东。如今……大抵都在南边的平郭县一带隐居。”

他顿了顿,看着张承那期待的眼神,故意泼冷水道:“不过,将军恐怕要失望了。此等名士,清高自许,连我当年数次以礼相请,许以高官厚禄,他们皆以‘才疏学浅’、‘无意仕途’为由推拒了。平日里不是躬耕读书,便是聚在一起清谈玄理,视功名如粪土。将军您这……呵呵……” 他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就你这土匪头子气质,去了也是自取其辱!

张承一听,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嘿!瞧不起谁呢?老子现在是文化人!渔阳文会创始人!还有家妻是东汉第一才女——蔡琰。他们看不上你,那是你不够有魅力!老子亲自出马,还能请不动?”

他立刻安排下去,让公孙度以辽东原主人的名义,向辽东各未降城池发布“自愿”归顺渔阳的文书,盖上大印(被刀架着脖子盖的)。同时,将公孙度一家老小“请”去渔阳“颐养天年”,美其名曰“包吃包住包养老,免除你的后顾之忧”,实则就是当人质兼展示“仁德”。原公孙度麾下将领,柳毅被塞进了阎柔队伍,自以为聪明绝顶的阳仪被打发去了辽西,干干县令得了。辽东郡的接收工作,则交给了严纲和阎柔,一个负责武力威慑,一个负责怀柔安抚。

安排妥当,张承点齐赵云和五百精锐骑兵,带上一车“渔阳特产”(包括但不限于新式肉干、雪花盐、毛衣以及几坛“英雄血”),意气风发地直奔平郭县而去。他仿佛已经看到,几位白发苍苍、仙风道骨的名士,被他的人格魅力和“诚意”(主要是特产)打动,纳头便拜,口称“明公”的场景。

“子龙,你说这些大才,会不会被老子的王霸之气直接折服?”路上,张承骑着马,得意地问赵云。

赵云沉默了一下,委婉道:“主公……礼贤下士,或更稳妥。”

“放心!老子最懂礼贤下士了!”张承拍着胸脯,“保证让他们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数日后,队伍抵达平郭县。此地靠近海边,气候相对温润,田野间能看到辛勤耕作的农夫,倒是一派宁静祥和。张承按照公孙度提供的模糊地址,一路打听,终于在一片竹林掩映、溪水环绕的茅屋群前停了下来。

只见溪边一块大青石上,一位穿着洗得发白儒袍、头发胡子梳理得一丝不苟的老者,正襟危坐,手持一根长长的鱼竿,正在……垂钓。诡异的是,那鱼钩分明是直的!而且离水面还有三寸距离!

张承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错了。他小声问赵云:“子龙,那老头……是在钓鱼吗?用直钩?还离水那么远?”

赵云也面露疑惑,低声道:“云亦不解。或许……是某种修身养性之法?”

张承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努力把土匪气质压下去),堆起自认为最和蔼可亲的笑容,走上前去,躬身一礼,声音尽量温和:“晚辈渔阳华雄,冒昧打扰老先生雅兴。敢问先生,可是管宁管幼安当面?”

那老者仿佛没听见,依旧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根本不可能有鱼上钩的直钩,如同老僧入定。

张承等了半晌,没反应,只好提高音量又问了一遍。

老者这才缓缓转过头,目光清澈而淡然,看了张承一眼,微微颔首:“老夫正是管宁。将军寻我何事?” 声音平静无波。

张承心中一喜,赶紧说明来意:“久闻先生大才,雄虽不才,亦知治国安邦需倚重贤士。如今天下纷扰,辽东初定,百废待兴,雄特来恳请先生出山,助我一臂之力,共谋大业,造福百姓!” 说罢,让亲兵抬上那车“渔阳特产”,“此乃渔阳些许土产,不成敬意,还望先生笑纳。”

管宁的目光在那车礼物上扫过,没有丝毫波动,又转回头看向他的直钩,淡淡道:“将军美意,宁心领了。然宁乃山野村夫,疏懒成性,只知读书耕钓,于军国大事一窍不通,恐误将军大事。将军请回吧。”

张承不死心:“先生过谦了!谁不知先生学富五车,道德文章为世所重?无需先生处理繁琐政务,只需偶尔指点迷津,便是辽东百姓之福啊!”

管宁依旧不为所动,甚至闭上了眼睛:“道不同,不相为谋。将军志在天下,宁志在清静。请勿再扰。”

张承:“……” 妈的,开局就吃闭门羹?这老头比公孙度还难搞!

他正想再磨叽几句,旁边茅屋里又走出一位老者,身材微胖,面色红润,手里拿着一把锄头,看着张承一行人,皱眉道:“幼安,何人在此喧哗?扰了我给菜地施肥的雅兴!”

管宁眼皮都没抬:“国渊兄,是渔阳华雄将军,欲请我等出仕。”

国渊(国子尼)一听,把锄头往地上一杵,打量着张承,语气带着几分讥诮:“哦?便是那位以‘水泥拌饭’、‘脱口秀攻城’闻名的华将军?失敬失敬!只是我等粗鄙之人,只怕吃不惯将军营中的伙食,也听不懂将军的妙语,还是留在平郭种我的萝卜更为自在。”

张承脸皮再厚,也被这夹枪带棒的话噎得老脸一红。他强笑道:“国先生说笑了,那都是外界误传……雄其实……”

“将军不必多言。”国渊打断他,指了指自己的菜地,“你看我这萝卜,长得水灵,乃是因顺应天时,不违其性。治国亦当如此。将军手段……过于‘新奇’,恐非万物自然之道。请回吧。” 说完,竟真的不再理会张承,自顾自地开始给萝卜浇水。

张承连续碰了两个硬钉子,心里那叫一个憋屈。他看向赵云,眼神求助。

赵云微微摇头,示意强求不得。

就在这时,竹林小径上又走来一人,布衣草鞋,手里还捧着一卷竹简,边走边看,嘴里念念有词,差点一头撞到张承身上。

“哎呀!抱歉抱歉!”那人抬起头,是个面容清癯、眼神带着几分书呆子气的中年人(邴原邴根矩),“在下沉迷书中,失礼了……几位是?”

张承赶紧又自我介绍一遍,并发出邀请。

邴原听完,眨了眨眼,问道:“将军麾下,可有如郑康成(郑玄)公这般博通经籍的大儒?可供在下请教切磋?”

张承:“……暂时没有。” 田楷老爷子学问是不错,但跟郑玄那种级别比,好像还差了点。

邴原顿时露出失望之色:“既无大儒论道,那去之何益?不如在此与管兄、国兄谈玄论理,自得其乐。将军请自便。” 说完,又捧着竹简,摇头晃脑地走开了,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张承看着这三位“大才”——一个用直钩钓鱼装逼,一个把种萝卜上升到哲学高度,一个只想着找学霸聊天——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天灵盖。这哪是什么名士?这分明是三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行为艺术家”!

他带来的“渔阳特产”在原地堆着,显得格外尴尬和……俗气。

“主公,看来今日难以说动诸位先生了。”赵云低声道,“不如暂且回城,从长计议。”

张承看着管宁那仿佛与世隔绝的背影,国渊那精心伺候萝卜的专注,以及邴原边走边撞树的呆萌(?),咬了咬牙,猛地一跺脚:

“走!回去!”

他带着人马,灰头土脸地离开了这片“世外桃源”。来时意气风发,走时垂头丧气。

回到平郭县城临时驻地,张承气得在屋里直转圈:“岂有此理!一个个鼻孔朝天!老子好吃好喝好话说尽,他们倒好,不是直钩钓鱼就是种萝卜论道!老子看起来就那么像没文化的暴发户吗?!”

赵云劝慰道:“主公,名士风骨,向来如此。非一日之功可改。”

“风骨?我看是矫情!”张承愤愤不平,“不就是嫌老子出身低,手段糙吗?老子还就不信这个邪了!”

他眼珠一转,又开始冒坏水:“他们不是清高吗?不是视金钱如粪土吗?老子就用粪土……不对,用他们最在乎的东西打动他们!”

他立刻召来随行的书记官,口述命令:

“第一,以老子的名义,在平郭县成立‘辽东文化发展基金会’,拨专款……就从公孙度的府库里出!用于修缮本地学堂,资助寒门学子,搜集散佚典籍!管宁不是喜欢读书吗?老子把图书馆给他修到门口!”

“第二,发布‘求贤令’……不,是‘学术研讨邀请函’,广邀辽东乃至幽州各地的学者文人,来平郭开什么……‘经学研讨会’!主题就是讨论管宁他们感兴趣的那些什么《易经》、《礼记》!邴原不是想找大儒聊天吗?老子给他搭台子!”

“第三,把国渊那块破菜地,给老子用上好的篱笆围起来,挂个牌子,写上‘国子尼先生示范农圃’!再派几个机灵的士兵……不,是‘学农积极分子’,去跟他学习怎么种萝卜!满足他的教导欲!”

“第四,也是最关键的!”张承恶狠狠地道,“把老子那套‘渔阳特产’,尤其是那几件限量版高领毛衣和精装版《华雄诗集》(他自己瞎编的),以‘文化交流’的名义,硬塞给他们!不要也得要!天天在他们眼前晃悠!老子要用物质腐蚀他们的精神!用时尚冲击他们的传统!”

赵云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感觉主公这“礼贤下士”的方式,越来越往“骚扰”和“绑架”的方向发展了。

“主公……如此……是否过于……急进了?”赵云试图劝阻。

“急进?老子这叫精准打击!”张承叉着腰,信心满满,“对付这种文艺老年,就得投其所好,外加死缠烂打!老子把文化氛围给他搞起来,把学术地位给他捧起来,再把生活品质给他提上来,看他们还怎么好意思躲在家里玩直钩钓鱼!”

他仿佛已经看到,管宁穿着渔阳高领毛衣参加经学研讨会,国渊在“示范农圃”里给“学农积极分子”讲解萝卜哲学,邴原抱着精装版《华雄诗集》真香打脸的场景。

“哼!跟老子玩清高?”张承得意地哼了一声,“老子用糖衣炮弹和人文关怀,活活把你们这些‘行为艺术家’砸成‘渔阳文化代言人’!”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平郭县这处原本清静的隐居地,彻底变了画风。修学堂的工匠叮叮当当,筹备研讨会的文吏来来往往,“学农积极分子”围着国渊的菜地问东问西,还有人不时“不小心”将渔阳特产“遗落”在管宁和邴原的茅屋前。

管宁依旧在溪边直钩垂钓,但眉头似乎比之前皱得紧了些。

国渊依旧在种萝卜,但看着那群笨手笨脚、差点把他萝卜苗踩死的“学生”,血压有点升高。

邴原依旧在看书,但耳边总是萦绕着筹备会议的嘈杂声,有点静不下心来。

张承躲在幕后,用望远镜(粗糙版)观察着这一切,嘿嘿直笑:“对!就是这样!老子进不去你们的精神世界,就把你们的世界变得跟我一样吵!看谁先扛不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