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 > 第48章 李敏的“徐州历险记”与主公的“海鲜革命”

李敏带着张承“索要造船工匠、海盐样品、顺便弄点珍珠”的艰巨任务,以及郭嘉私下塞给他的一小坛“英雄血”(“关键时刻用来打通关节”),踏上了前往徐州的旅途。这位精于算计的主簿,第一次离开渔阳这片熟悉的土地,心里七上八下,看谁都像是要来骗他怀里那点“英雄血”配方秘密的。

一路南下,气候逐渐湿润,景色也与北地大不相同。李敏无心欣赏,满脑子都是主公的叮嘱和郭嘉那句“见机行事,莫要被糜家的糖衣炮弹腐蚀了”。

到达徐州下邳,糜家果然以极高的规格接待了他。糜竺亲自设宴,席间山珍海味,歌舞升平,比渔阳的火锅宴精致了不知多少倍。李敏牢记使命,面对满桌佳肴,只是浅尝辄止,对糜竺旁敲侧击关于“英雄血”和火锅的问题,一律以“此乃主公秘制,细节下官亦不知”搪塞过去。

糜竺见李敏口风甚紧,也不强求,转而热情地安排他参观糜家的产业——巨大的盐场、繁忙的港口、堆积如山的粮仓。李敏看得眼花缭乱,心里暗暗咋舌:这糜家和甄家也不遑多让啊,果然富可敌国!

在参观盐场时,李敏特意仔细观察了徐州盐的制作工艺。只见盐工们引海水入盐田,经日晒、过滤、煎煮等多道工序,最终得到雪白细腻的盐粒。糜竺不无得意地介绍:“此乃我徐州上等官盐,色泽洁白,味道纯正,非北地土盐可比。”

李敏取了些样品细细观察,确实比渔阳自产的雪花盐更加洁白细腻。他不动声色地收好样品,心里却盘算着:徐州盐品质虽佳,但工序繁多,耗时耗力,成本高昂;反倒是主公弄出来的那个雪花盐,虽然略显粗糙,但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两者可谓各有千秋。

参观到船坞时,李敏终于提起了正事,按照张承的要求,提出需要几位懂得建造海船、经验丰富的老师傅。

糜竺捋着胡须,笑眯眯地答应:“此乃小事。我糜家船坞中,正好有几位老工匠,技艺精湛,曾为陶使君督造过战船。李主簿既需要,尽管带去便是。” 他答应得如此爽快,反倒让李敏心里泛起了嘀咕。

果然,当那几位“老工匠”被带来时,李敏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只见这几位平均年龄怕是超过了六十岁,一个个老眼昏花,步履蹒跚,其中一位跟他说话时还不停地掏耳朵,大声问:“啊?你说啥?造啥船?老夫最近只给孙子做过木头鸭子!”

李敏脸色发黑,强忍着怒气对糜竺说:“糜别驾(糜竺曾任别驾从事),我家主公所需,乃是能造大海船,经得起风浪的匠人。这几位……怕是经不起北地风寒吧?”

糜竺面不改色:“李主簿有所不知,造船一道,经验最为宝贵。这几位老师傅,见过的风浪比年轻人吃过的米还多!有他们指点,胜过百个毛躁后生。” 他话锋一转,“当然,若张太守觉得不妥,合作之事,还需从长计议……”

李敏心里骂娘,知道这是糜竺在施加压力。他想起郭嘉的嘱咐,硬着头皮道:“既如此,便先谢过别驾。只是……主公还想要些海盐样品,以及……些许东海珍珠,用以验证徐州物产之丰美。”

糜竺哈哈一笑:“好说,好说!” 当即命人抬来十几筐雪白的海盐,又端上一个锦盒,里面是数十颗圆润光泽的珍珠,个个都有小指指甲盖大小。

看着那耀眼的珍珠,李敏总算觉得这趟没白来。他小心翼翼地收好珍珠,心里盘算着如何向主公交差。

在徐州盘桓数日,李敏归心似箭。糜竺亲自送行,除了答应(或者说敷衍)的几位老工匠、海盐和珍珠外,还额外赠送了十几车徐州特产,其中就有好几大桶用冰块镇着的、活蹦乱跳的海鱼和海虾!

“此乃东海鲜货,味道鲜美,请李主簿务必带回,让张太守也尝尝我徐州风味!”糜竺笑得像只老狐狸。

李敏看着那些张牙舞爪、形状怪异的海鲜,心里直打鼓。这玩意儿……能吃吗?他在徐州宴席上倒是见过烹制好的海鱼,但都是经过复杂调味,而且总觉得有股腥气。这些活物,看起来怪吓人的。但盛情难却,只好一并装上马车。

回程的路因为多了十几车货物和几位走两步喘三喘的老工匠,变得异常缓慢和艰难。等李敏一行人灰头土脸、筋疲力尽地回到渔阳时,已是半个月后。

郡守府内,张承正对着地图研究东进路线,听说李敏回来了,立刻召见。

“怎么样?李敏!工匠要到了吗?珍珠呢?”张承迫不及待地问。

李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开始诉苦:“主公!属下……属下差点就回不来了啊!” 他添油加醋地把糜竺如何用老弱工匠敷衍、如何用美食歌舞诱惑(被他坚决抵制)、如何路途艰难、几位老工匠如何在路上病倒两位(剩下三位也奄奄一息)的过程说了一遍,最后献宝似的捧出那盒珍珠,“幸不辱命!东海珍珠在此!还有十几车上好海盐!另外……糜别驾还送了些东海鲜货,说是给主公尝鲜……”

张承接过珍珠,顿时眉开眼笑:“好好好!这珍珠成色不错!琰儿肯定喜欢!” 听到工匠是些老弱病残,他撇撇嘴,“就知道糜子仲没那么大方!老的就老的吧,能喘气就行,说不定真有点本事呢?实在不行,让他们教教徒弟也好。” 他又检查了徐州盐,点点头:“嗯,确实比咱们的雪花盐细腻,不过这成本肯定不低。咱们的盐便宜量足,各有各的好。”

至于海鲜,张承来了兴趣:“鲜货?什么鲜货?快抬进来看看!”

当那几个散发着海腥味、里面还有东西在扑腾的木桶被抬进来时,整个郡守府的人都围了过来。

郭嘉捏着鼻子,用扇子远远指着桶里那些挥舞着大钳子的“怪物”:“此乃何物?长相如此狰狞,莫非是水中妖兽?”

赵云一脸警惕,手已经按在了剑柄上,似乎随时准备为民除害。

蔡琰也好奇地看了一眼,轻声道:“妾身曾在古籍中见过,此物似为‘蟹’,生于东海,其味……据说尚可,但腥气较重,徐州那边多用重料炖煮。”

李敏也连忙补充:“主公,此物在徐州多以乱炖之法烹制,味道颇为……浓郁,属下觉得腥气难耐。”

张承看着桶里那些熟悉的梭子蟹和对虾,眼睛都直了!穿越过来这么久,尽啃肉干奶贝了,都快忘了海鲜是啥味儿了!

“哈哈哈!暴殄天物!真是暴殄天物啊!”张承兴奋地搓着手,“李敏,你立大功了!今晚加餐!老子亲自下厨……呃,亲自指导厨房,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海鲜吃法!”

众人闻言,脸色各异。郭嘉是看好戏,赵云是怀疑,蔡琰是好奇,而李敏和关靖等人,则是一脸“主公又要折腾什么”的无奈。

张承撸起袖子,指挥厨子们把还活着的蟹和虾清洗干净。他回忆着前世吃海鲜的做法,大手一挥:“这个蟹,直接上锅蒸!那个虾,也蒸!原汁原味才是最鲜的!再去弄点姜,切成末,捣点蒜,再用醋调个蘸料!现在没有芥末,不然再给你们整个刺身。”

没有蒸笼?没关系!大锅加水,架上竹篾,直接把蟹和虾放上去蒸!

很快,一股不同于牛羊肉的、带着咸腥却又诱人的鲜香弥漫在整个郡守府。

蒸好的蟹壳变红,虾身弯曲,看起来倒是颇为喜庆。张承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只最大的蟹,掰开蟹壳,露出里面金黄的蟹黄,熟练地剔除蟹腮、蟹心等不能吃的部分,然后蘸上姜醋汁,美美地吃了一大口。

“唔!鲜!太鲜了!就是这个味儿!”他感动得几乎落泪,连连招呼众人,“来来来,都像我这样,蘸这个姜醋汁吃!去腥提鲜,绝配!”

见主公吃得如此陶醉,众人也将信将疑地开始动手。

郭嘉学着张承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剥开一只虾,蘸了点姜醋汁放入口中,眼睛瞬间眯了起来:“咦?奇哉!这姜醋竟能化腐朽为神奇?腥气全无,只余清甜鲜美!妙极!妙极!” 说完也顾不上风度,开始跟一只蟹钳较劲。

赵云起初还有些犹豫,在张承的强烈要求下尝了一只蘸了姜醋的虾,那q弹鲜甜的口感让他虎目圆睁,默默又伸手拿了一只,动作越来越熟练。

蔡琰吃得最为文雅,用特制的小银勺一点点剜出蟹肉,蘸上姜醋,细嚼慢咽,眼中也流露出惊喜之色:“夫君此法甚妙,姜醋不仅去腥,更衬出蟹肉之清甜,风味远胜炖煮。”

田楷、关靖等人起初不敢下口,见几位核心人物都吃得津津有味,这才壮着胆子尝试,一试之下,纷纷赞不绝口。

李敏更是目瞪口呆,他试着按照张承的方法,蘸了姜醋吃下一块蟹肉,瞬间,那股难以言喻的鲜美滋味征服了他的味蕾,与他之前在徐州尝到的腥臭乱炖简直是天壤之别!

“主、主公!”李敏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此等吃法,简直是……是点石成金啊!谁能想到,这昔日腥臭难闻之物,经主公妙手,竟能化作如此美味!”

这一顿海鲜宴,吃得众人心满意足,对东海“妖兽”的印象彻底改观。更让张承欣慰的是,或许是姜醋起到了杀菌作用,也或许是海鲜确实新鲜,所有人都安然无恙,没有出现预想中的集体腹泻。

宴后,李敏兴奋地找到张承:“主公!属下有一想法!既然这海鲜用此法烹制如此美味,何不将其加入咱们渔阳和右北平火锅店的菜单?必能改变众人对海鲜腥臭难闻的旧识!如此一来,不仅能让我幽州百姓多一种饱食方式,也能让渔阳及右北平南部靠海区域的百姓,多一条捕鱼贩鱼的生计!”

张承一听,拍案叫绝:“好主意!李敏,你他娘的真是个商业奇才!这事儿就交给你去办!先小范围试试水,找几个靠海的村子,组织渔民捕捞,再在咱们的火锅店里推出‘海鲜拼盘’,就按咱们今晚这个吃法来!”

想到未来幽州百姓也能享受海鲜美味,甚至发展出沿海渔业,张承心里美滋滋的。看来这趟徐州之行,虽然造船工匠收获寥寥,但却意外地点亮了“海鲜革命”和“沿海经济”的技能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