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 > 第19章 技术爆炸与“人才”的烦恼

自从得了袁绍“扬威将军”的封赏(虽然是虚的),张承感觉自己的腰杆在渔阳郡内外都硬气了不少。走在街上,看着日渐繁华的市集,听着商贩们带着口音的“华将军”、“太守大人”的招呼声,他偶尔会产生一种“老子真是个治理天才”的错觉。

当然,错觉终究是错觉。真正让渔阳郡这台破旧机器勉强运转起来的,是田楷和他手下那群被半强迫拉来的士族子弟,以及张承那套“商业兴邦”的野路子。

“英雄血”的名声,随着甄家商队的南来北往,以及那些草原胡商的口口相传,已经隐隐有成为“北方第一名酒”的趋势。虽然口感依旧烈得能让初尝者怀疑人生,但那股子烧喉穿肠的霸道劲儿,偏偏就对了乱世中军汉和草原豪杰们的胃口。订单雪花般飞来,酿酒坊日夜不停地运转,依旧供不应求。白花花的银子、黄澄澄的铜钱,以及成群的牛羊马匹,源源不断地流入渔阳的府库。

盐场在张承“集中晒盐”、“改进过滤”的瞎指挥下(主要靠工匠们自己摸索),产出的盐虽然依旧带着点苦味,杂质也多了点,但产量确实上去了,成本也降了下来。除了供应本郡和军队,还能拿出一部分卖给甄家,甚至偷偷走私给北边的胡人(换马)和南边的…… whoever needs it(换粮)。

铁器工坊则重点打造农具和…… 马蹄铁、马镫、高桥马鞍。张承对骑兵有着执念,深知在这北方平原,有了强大的骑兵,进可攻退可守,还能去草原上“友好交流”。他偷偷摸摸地把马蹄铁和马镫先给自己的亲卫骑兵装备上,看着他们在马上如履平地的矫健身姿,张承露出了老父亲般的欣慰笑容。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啊!”张承站在郡守府后院,看着那几处日夜冒着不同气味烟雾的作坊,感慨万千,“等老子把‘渔阳军工’和‘渔阳酿酒’的品牌打响,何愁不能雄起?”

【系统提示:(一阵轻微的电流杂音)检测到宿主领地手工业及商业规模持续扩大…科技树出现**型性分叉…任务进度缓慢而稳定提升…望宿主保持…呃,这种独特的发展模式。】

张承:“统子哥,你刚才是不是卡壳了?是不是被我的发展速度震惊了?”

系统:(沉默,假装掉线)

然而,繁荣的背后,新的烦恼接踵而至。

首先是“技术爆炸”带来的管理混乱。

酿酒坊的老师傅跑来哭诉,新招的学徒手脚不干净,偷喝“英雄血”原浆,结果醉倒在酒缸边,差点淹死。

盐场的管事报告,有渔民私自煮盐,冲击官盐价格,抓了一批又一批,屡禁不止。

铁器工坊更离谱,两个工匠因为争论是“百炼钢”好还是“灌钢法”妙(都是张承随口提的名词),从口角升级到抡锤互殴,差点把刚建好的高炉给拆了。

张承被这些鸡毛蒜皮搞得头大如斗,只能把皮球踢给田楷:“田先生,能者多劳!规章制度,奖惩条例,该立的立,该罚的罚!总之,产量不能降,质量不能差,内部不能乱!”

田楷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诉状和报告,感觉自己那刚消下去一点的黑眼圈又有复发的趋势。他只能硬着头皮,带着那群同样苦不堪言的士族子弟,加班加点地制定各种简陋的行业规范和管理条例。

其次,就是“人才”的烦恼,而且是加引号的那种。

张承“求贤若渴”的名声(或者说他不拘一格“碰瓷”人才的事迹),不知怎么就在幽州乃至更远的地方传开了。这吸引来的,并不都是田楷这种踏实肯干的实务型人才,更多的是些……奇奇怪怪的人物。

这一日,郡守府外来了个邋里邋遢的老头,自称“南山叟”,说能点石成金,非要见华将军,献上长生不老之术。

张承正好奇地想去看看,被田楷死死拉住:“将军!此等江湖术士,多是招摇撞骗之辈,切不可信!前朝方士之祸,犹在眼前啊!”

张承撇撇嘴:“万一呢?万一他真会点石成金,咱们不就发财了?”

田楷痛心疾首:“将军!即便真有点石成金之术,于国于民何益?不过是扰乱币制,祸乱天下罢了!当务之急,是劝课农桑,积蓄粮帛,而非此等奇技淫巧!”

张承看着田楷那副“你要见他我就撞死在这儿”的架势,只好悻悻地摆手:“行行行,不见不见!给他几个炊饼,打发走!”

没过两天,又来了个膀大腰圆、满脸横肉的壮汉,自称“河北枪王”,说要投军,上来就要当校尉,还要跟华将军切磋武艺。

副将去试了试,回来禀报:“将军,此人力气不小,但枪法稀松平常,就是个样子货。”

张承顿时没了兴趣:“武力值估计还没我高,也敢称枪王?让他从大头兵干起,爱干干,不干滚!”

最离谱的是一位自称“卧龙岗散人”的文人,递上来一篇洋洋洒洒万言的《平胡十策》,里面充斥着“驱使黄巾力士布阵”、“以北斗七星之力镇压草原”之类的玄幻想法。

张承看得目瞪口呆,对田楷说:“田先生,这人……脑洞挺大啊?要不要留下来当个小说家?给咱们的‘英雄血’写写广告词什么的?”

田楷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将军!此等狂生,言语荒诞,悖逆圣贤之道,留之无益,徒惹人笑!”

张承叹了口气:“唉,怎么想来个正常点的谋士就这么难呢?郭嘉、贾诩、诸葛亮……你们都在哪儿啊?快点迷路到渔阳来吧!”

他算是明白了,这年头,真正有本事的人,要么早已名花有主,要么还在观望,要么就像赵云那样,暂时眼瞎跟错了老板。能主动找上门来的,不是骗子就是狂生,要么就是实力配不上野心的。

“看来,人才引进工作,不能光靠守株待兔和‘碰瓷’了,得主动出击!”张承摸着下巴,又开始琢磨歪点子,“是不是该搞个‘渔阳求贤令’?不限出身,不问德行,唯才是举……等等,唯才是举是曹老板的专利,我用了会不会被打?”

他最终决定换个说法:“发布公告,就说我渔阳郡广纳天下贤才,无论文武,有一技之长者,皆可前来一试!包吃包住,通过考核者,量才录用!待遇从优!”

公告是发出去了,效果嘛……来的依旧是鱼龙混杂,靠谱的没几个。张承不得不亲自担任“面试官”,场面往往十分“惨烈”。

有自称“剑术无双”的,被张承让亲兵拿着包了布条的木棍三下五除二打趴下。

有自称“算学天才”的,张承出了道鸡兔同笼的题,对方算了半天,得出了“鸡和兔子都会飞”的结论。

还有自称“精通韬略”的,张承问他如何对付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对方回答:“可训练一批黑马义从,以颜色克之!”

张承差点没背过气去。

几次三番下来,张承对“招聘”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他瘫在椅子上,对田楷哀嚎:“田先生,我算是知道为什么刘备要三顾茅庐了!真正的大才,都是架子大、脾气怪、还难找的啊!”

田楷无奈道:“将军,贤才如美玉,本就难得。需耐心寻访,以诚相待,岂是此等大张旗鼓、良莠不分之法所能得?”

“那怎么办?”张承一脸绝望,“总不能全靠先生你一个人顶着吧?你看你,都快熬成‘田熊猫’了!”

田楷:“……” (虽然不懂熊猫是何物,但感觉不是什么好词。)

就在张承为人才问题焦头烂额之际,转机意外地出现了。

这一日,甄家商队再次来到渔阳,除了运送物资,领队的管事还带来了一个消息和一个……人。

“华将军,”管事恭敬地说,“我家家主听闻将军求贤若渴,特命小人留意。此次在中山国,偶遇一位贤士,因其与本地豪强有些……误会,暂避于商队之中。家主觉得此人谈吐不凡,或对将军有用,故命小人带来,请将军定夺。”

张承一听“贤士”,眼睛顿时亮了,但又怕再次遇到奇葩,小心翼翼地问:“哦?此人……可有点石成金之术?或能驱使黄巾力士?”

管事一愣,连忙摆手:“将军说笑了。此人姓李,名敏,字慎之,乃河内人士,曾为县中小吏,精通律法算学,尤善经营之道。只因性情刚直,得罪了上官,才流落至此。”

精通律法算学?善经营之道?

张承的心脏不争气地跳快了几拍。这听起来……像是个靠谱的啊!至少比前面那些“枪王”、“散人”靠谱!

“快请!快请进来!”张承迫不及待地喊道。

片刻后,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儒袍、面容清瘦、眼神却十分清澈坚定的中年人走了进来,不卑不亢地向张承行礼:“草民李敏,见过华将军。”

张承打量着他,没有那种狂生的傲气,也没有术士的诡秘,看起来就是个沉稳的读书人。他试着问了几个关于赋税征收、市场管理的问题,李敏对答如流,引经据典,条理清晰,提出的方法也切实可行。

张承越听越喜,差点当场就要任命李敏当“财政部长”。但他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强压住激动,对田楷说:“田先生,你和李先生聊聊,考教一下他的实务能力。”

田楷与李敏交谈了足足一个时辰,出来后,向来严肃的脸上也难得露出了一丝笑容,对张承点头道:“将军,李慎之确乃干才,于钱谷刑名之事,见解深刻,非寻常腐儒可比。”

“太好了!”张承一拍大腿,终于放下心来,“李先生,我渔阳郡现在百废待兴,正缺你这样的人才!若先生不弃,我想请先生担任户曹掾,总揽郡中钱粮、户籍、赋税、市易等事,直接向田郡丞负责,如何?”

李敏没想到这位传闻中行为乖张的华将军如此干脆,而且一上来就委以重任,心中也有些感动,躬身道:“蒙将军不弃,敏愿效犬马之劳!”

张承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有了李敏这个专业人士打理财政和商业,田楷就能从繁杂事务中进一步解脱,专注于吏治和民生,自己也能更专心地……喝酒、遛马、琢磨怎么挖赵云了!

他高兴地吩咐摆宴,要用最高规格的“英雄血”招待李敏和新来的甄家管事。

宴席上,张承多喝了几杯,拉着李敏的手,开始画大饼:“慎之啊!好好干!咱们渔阳,将来是要成为北方经济中心的!什么邺城、蓟城,以后都得看咱们脸色!等咱们钱多的没地方花,就盖最高的楼,养最肥的马,娶最……呃,是打造最强的军队!”

李敏看着这位眼神迷离、说话开始不着调的主公,嘴角微微抽搐,但看他对自己如此信任,也只能硬着头皮应和:“将军……雄心壮志,敏……定当尽力。”

送走了李敏和甄家管事,张承醉醺醺地躺在榻上,望着屋顶,傻笑。

“嘿嘿,总算来了个靠谱的……看来甄家这条线,不仅能赚钱,还能输送人才!以后得跟甄逸那老小子搞好关系,让他多帮我留意……”

“等李敏把财政理顺了,商业搞得更红火了,钱更多了,就能养更多兵,买更多马,造更好装备……”

“到时候,公孙瓒?哼!刘虞?嗯,还是可以继续‘友好’的……袁绍?到时候谁抱谁大腿还不一定呢!”

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以及“英雄血”带来的强烈后劲,张承沉沉睡去,梦里,他骑着装配了马蹄铁的骏马,身后是浩浩荡荡的“渔阳铁骑”,而一身白袍的赵云,正微笑着向他走来,手里还捧着一坛……贴着“特供”标签的“英雄血”。

“子龙……你也好这口啊……”梦中的张承,流着口水,喃喃自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