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三国,我怎么成了华雄? > 第11章 人才不够,士族来凑!商业搞起,吃饭不愁!

田楷上任郡丞后,确实展现出了专业素养,很快将堆积如山的政务理出了头绪。但张承还没来得及高兴几天,就发现了一个新问题——田楷快累趴下了。

整个渔阳郡的担子几乎全压在他一人身上,从钱粮审计到邻里纠纷,从春耕安排到城墙修补,田楷忙得脚不沾地,眼瞅着原本还算儒雅的中年文士,短短十几天就熬出了黑眼圈,说话都带着一股焦糊味(主要是急的)。

“先生,要注意身体啊!”张承看着田楷蜡黄的脸色,难得良心发现,递过去一碗“英雄血”(最新温和版),“要不…喝点提提神?”

田楷看着那碗依旧散发着可疑气味的液体,嘴角抽搐了一下,婉拒道:“多谢太守美意,属下…还需保持清醒处理公务。” 他怕一口下去,直接躺平,那渔阳郡可就真瘫痪了。

张承也意识到问题所在。光靠田楷一个能干的,累死也管不过来。去刘虞那里挖高端人才暂时没戏,远水不解近渴。他摸着下巴,目光投向了渔阳郡内部。

“本地士族…”张承眼珠一转,“这些地头蛇,家里总有几个识文断字的子弟吧?就算能力不如田楷,帮忙处理点琐事,跑跑腿总行吧?”

用他们,一来能缓解田楷的压力,二来也能拉拢本地势力,稳定人心。虽然这些士族子弟可能能力平庸,甚至有点小心思,但目前阶段,维系稳定、让机器先转起来才是第一要务!

说干就干!张承立刻让田楷拟了一份名单,将渔阳郡内有些名望、家中子弟读过书的士族都罗列出来。

第二天,郡守府大摆筵席(依旧是“英雄血”和军中伙食顶配),受邀的本地士族家主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前来。这位华太守凶名在外,上次用五十个悍卒“请”走王太守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这次不知是福是祸。

宴会上,张承一改之前的“悍匪”作风,努力做出礼贤下士的姿态(虽然看起来有点别扭)。他先是对各位家主的“支持”表示感谢(主要是没造反),然后开始大吐苦水:

“各位都是渔阳的栋梁啊!本官初来乍到,一心想要治理好地方,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咱们渔阳繁荣富强!奈何…唉,手下尽是些粗坯,舞刀弄枪还行,提起笔杆子一个个都成了瞪眼瞎!田郡丞一个人忙里忙外,本官实在是于心不忍啊!”

他捶胸顿足,演技浮夸:“再这样下去,耽误了政务,苦了的可是渔阳的父老乡亲!本官每每思之,痛心疾首,夜不能寐!”

士族家主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华太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张承见火候差不多了,图穷匕见:“所以,今日请各位来,是想请各位帮个忙!各家都有俊才子弟,熟读诗书,通晓事务。本官欲在郡府增设若干曹掾、书佐职位,想请各位推荐家中贤才,入府协助田郡丞处理公务,共同为渔阳百姓谋福祉!”

他大手一挥,画下大饼:“凡入府任职者,皆按朝廷(董卓那个朝廷)规制发放俸禄!表现优异者,将来未必不能举孝廉,谋个更好的出身!”

此言一出,席间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士族们的心思活络开了。以前这渔阳是公孙瓒实际控制,他们这些本地士族被压制得厉害,很难进入权力核心。如今这位华太守虽然名声不好,但似乎很“缺人”,而且愿意给他们官做?这可是家族子弟踏入仕途的好机会!

虽然有点与“贼”合作的味道,但乱世之中,生存和发展才是硬道理。很快,几个大家族的家主便率先表态,愿意推荐族中子弟。

“太守大人忧心公务,体恤下情,我等感佩!犬子虽才疏学浅,愿为太守分忧!”

“小侄略通文墨,亦可效力!”

……

一时间,宴席气氛热烈起来,仿佛真是了一场宾主尽欢的人才招募会。

张承心里乐开了花:“搞定!虽然质量可能参差不齐,但先把坑填上再说!”

很快,七八个穿着儒衫、表情各异的年轻人被塞进了郡守府各个岗位。有的负责文书抄录,有的管理户籍档案,有的协助田楷处理刑名…虽然一开始手忙脚乱,错误百出,但在田楷的指导和压力下,倒也慢慢上了手。

田楷肩上的担子顿时轻了一大截,终于有时间喘口气,规划一些更长远的事情了。他对张承这招“就地取材”也不得不佩服,虽然手段直接了点,但效果立竿见影。

内政压力暂时缓解,张承的注意力立刻转向了更紧迫的问题——吃饭!

五万大军,加上不断涌入的流民和原本的郡县人口,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从甄家“借”来的粮食眼看就要见底,光靠渔阳本地的产出和偶尔剿匪打乌桓那点缴获,根本是杯水车薪。

“兄弟们跟着我,不能光啃窝窝头啊!”张承对着麾下将领们强调,“顿顿有肉不敢说,至少隔三差五得见点荤腥!不然哪有力气训练?哪有力气打仗?哪有力气…跟着我雄起?”

众将深以为然,当兵吃粮,天经地义,吃得好才有力气卖命。

可钱从哪来?粮从哪来?

指望朝廷(董卓)拨款?做梦!指望加税?那是杀鸡取卵,刚稳定的人心立马就得散。

“看来,只能靠它了——”张承目光灼灼,看向了桌上那坛子“英雄血”,以及脑海中那些超越时代的知识。“大力发展商业!搞活经济!”

他首先盯上的就是“英雄血”。这玩意儿虽然口感还有待提升,但劲头足, 是真强(这时代独一份),绝对是暴利商品!

他找来几个机灵的士兵和本地工匠,成立了“渔阳国营酿酒坊(实验版)”,扩大“英雄血”的生产规模。同时,他凭借模糊的记忆,开始在“英雄血”里加入一些本地能找到的植物香料(比如茱萸、桂皮之类的),试图改善口感和风味,弄出不同档次的产品。

“低端的,卖给军队和普通百姓,薄利多销,提振士气。”

“中高端的,包装得好看点,卖给幽州本地的士族豪强,还有…那些北边的胡人!”

张承可是知道,草原民族就好一口烈酒。“英雄血”对他们来说,绝对是难以抗拒的“神器”!用酒换他们的牛羊马匹,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除了酒,张承还把主意打到了盐和铁上。

渔阳郡靠海(渤海),有盐滩!虽然现在的制盐技术落后,出产的盐杂质多,味道苦,但盐是硬通货啊!张承依稀记得晒盐法比煮盐法效率高,成本低,便下令招募沿海灶户,划出地块,尝试“集中晒盐”,改进制盐工艺。

至于铁,渔阳郡内也有小型铁矿。张承投入资金和人手,扩大开采和冶炼规模,不仅打造军械,也生产农具、铁锅等民用产品,其中马镫、马鞍、马蹄铁也要提上日程了。北方地势不像南方水系发达,骑兵优势明显,发展骑兵也有利于和胡人友好交流。

为了促进商业流通,张承还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降低市税,鼓励商贩来往。

在渔阳城内划定专门的“市”,提供场地,规范管理。

派出军队清剿通往北边胡地和南边中原商路上的小股土匪,保障商路安全。

甚至放出风声,欢迎各地商队来渔阳贸易,尤其是用粮食、布匹、牲畜来交换“英雄血”、渔阳盐铁的特产。

同时,也给甄家捎去信件,如果有合适的人才,可以推荐给他,直接负责渔阳的商贸,并给甄家让利两成。

这些举措一开始并不被本地士族和商人看好,觉得这位华太守又在瞎折腾。但当第一批改良版的“英雄血”被商队运往北边,换回成群的牛羊;当渔阳出产的、价格更便宜的盐和铁器开始在市场上流通;当通往南方的商路因为匪患减少而变得活跃时,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位华太守,好像…真的有点东西?

郡府的金库和粮仓,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充实起来。虽然距离“肉食管饱”还有差距,但军队的伙食标准确实在稳步提升,偶尔也能见到肉沫了。士兵们训练起来更加卖力,对华雄的拥戴也更深了一层。

张承站在郡守府的院子里,看着一车车粮食和货物运进运出,听着田楷汇报着日渐增长的税收数字,满意地咂咂嘴。

“系统啊,看到没?内政稳住,商业搞起,这才有点‘雄起’的苗头嘛!”

【系统提示:(微弱的电流杂音)…检测到宿主领地稳定度提升,经济指数微幅增长…任务进度缓慢推进中…请宿主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知道了知道了,慢是慢了点儿,但总比原地踏步强!”张承心情舒畅,甚至哼起了跑调的小曲,“等商业走上正轨,钱粮充足,老子就能招兵买马,扩大军队…到时候,嘿嘿…”

他似乎已经看到,一支装备精良、顿顿有肉的“华家军”,在这北方的土地上横空出世,搅动风云的场景了。

当然,前提是,他得先搞定那个对他虎视眈眈、丢了“半个家”的邻居——公孙瓒。不过那是后话了,眼下,还是先想想怎么把“英雄血”的口感再提升一个档次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