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医药博士,在南岛当军嫂苟分 > 第41章 大潮赶海(一)

梁晓悦也是把毛线拿回来后,才发现三袋毛线分别是三种不一样的颜色。

但是,都还不错!

她挑了一种深灰、浅灰跟墨绿色形成的一种晕染花色。

用这个颜色给沈行舟织毛衣,想必会很好看。

沈行舟块头大,衣服也得织得大一些。

这几天,三个女人凑在一起织毛衣互相学习。

倒也让梁晓悦又学会了几种针法。

徐慧琴的手很巧,织出来的针法还挺好看。

她们每天用这些毛线尝试各种各样的针法,看哪种更适合男人和孩子。

梁晓悦发现泡泡针法很不错!

粒粒凸起的颗粒花纹配这种毛线适合男人穿。

于是,她给沈行舟织这种泡泡针法。

三个人在一起织了三天毛衣。

徐慧琴已经成功给刘海华织成功了一件。

成品的效果真心不错!

都觉得这波毛线买得太划算了。

梁晓悦给沈行舟织的正身已经完成了,现在只差两只袖子。

范桂香先给家里的孩子们织。

三天的时间,她已经给大儿子和小女儿各织了一件出来。

现在织小儿子的。

眼看着到了农历十五,大潮的日子也到了。

三人决定这几天去赶海,织毛衣的活可以闲着的时候拿起来织几针。

十五这天,潮汐时间是早上7点左右。

三人约着5点左右去泥滩涂。

梁晓悦问二人:“明天我们去赶海,糖宝和壮壮怎么办?”

两人异口同声道:“带着。”

梁晓悦有点不放心。“这么小的孩子带着能行吗?”

徐慧琴:“我们以前赶海,都是把孩子用背兜背在身上。”

范桂香:“我家也是,若是潮水退到底了,我们再把孩子放下来。

他们也习惯了跟我们一起赶海。知道危险的事情不能做。”

“天啊!你们这教育也太成功了。”

今晚,梁晓悦吃完晚餐,早早就睡下了。

她还从空间里取出闹钟,定了4点的闹钟。

洗漱完,吃完早餐再走到泥滩涂,时间应该差不多。

这天早上,范桂香就辛苦多了。

她3:30就起床,煮了一锅海鲜粥。

把两个儿子的早餐留起来。

自己吃完早餐,还要用饭盒把女儿的早餐给带上。

出门的时候,女儿还没有醒。趴在她背上睡得正香。

范桂香背着女儿,带上赶海的工具就跟着梁晓悦和徐慧琴一起出门了。

这几天的温度稍低,一大早去海边风很大。

三人都穿得很厚实,外面都罩着雨衣雨裤。

两个孩子也穿了很多衣服。

徐慧琴也是四点左右起床的。

她的早餐很简单,昨晚蒸了几个馒头。早上起来加热一下。

这会带着几个馒头和水壶就出门。

壮壮这会睡眼朦胧。穿着一套小雨衣雨裤。

徐慧琴用一个布条把儿子捆住背在背上。

梁晓悦帮她们提着桶。

三人都戴着梁晓悦改装的“草帽头灯”,径直往红树林的方向而去。

她们到泥滩涂的时候,大老远就看到红树林附近有许多手电和火把的亮光。

很多男同志在取地笼。

看他们一担担往家里挑,就知道又是丰收的一天。

梁晓悦看了看两个孩子,对范桂香和徐慧琴道:“我们就在这里,别太靠近红树林了。”

两人都同意梁晓悦的提议。

三人一靠近浅水滩,就看到水里有不少的大青蟹。

三人放下桶就开干。

范桂香跟徐慧琴戴着帆布手套,直接用手去抓螃蟹。

梁晓悦虽然也戴了手套,但是她不敢用手抓 ,直接用夹子。

她出手快准狠,但凡是她看到的螃蟹,基本都成了她的桶中物。

冬天的大青蟹相当肥美。

每一只蟹盖都比梁晓悦的巴掌还大。

花蟹也有不少。

三人抓蟹抓到手忙脚乱,实在是太多了。

附近的石头缝里,水草底下都有大青蟹的身影。

范桂香道:“这青蟹真大,若是拿到供销社里去,至少能卖4毛钱一斤。”

梁晓悦惊讶道:“这么贵?”

徐慧琴道:“对啊!冬天的螺贝蟹都是最肥美的时节。尤其是大青蟹,每年这个时候的价格都很好。”

平时,海鲜的价格浮动不大。

这年头的农副产品及海鲜价格。都是受政府严格管控的。

不会像后世那样,一只海鲜能炒成天价。

那吃的不是海鲜,是铜臭味!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食物是能救命的。

管你鲜不鲜,不会毒死人就行。

物价也不会有天差地别的存在。

对于海边的渔民们来说,海货就是粮食。

南海舰队守着海岛,缺粮的时候只能用海产品来替代粮食。

但是,要捕海鲜解决民生问题,还得向上级打报告。

经上级批准了,才能进行海捕。

相对来说,渔民就自由多了。

他们每天下海捕鱼,如同内陆地区每天下地赚工分的人一样。

海上没有好天气,就在近海作业或是赶海。

他们每天辛苦干活,也没有因为他们捕的是海鲜。

而比内陆人多分一些粮食和钱。

不过,他们守着大海,至少不会饿肚子 。

但是,家属院里的人能自由赶海也是特别优待。

海边的渔民们赶海的收获,归集体所有。

而海岛上的家属院里赶海所得,归个人所有。

所以,这个时期的计划经济对人民群众来说,挺友好的。

有活一起干,有饭一起吃。

梁晓悦脑子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事,也没有影响她抓螃蟹的动作。

她们三人始终并排着一起随着潮水往下面走。

中途,梁晓悦还捡到了十几只海参 。

范桂香和徐慧琴也遇到了海参,只是没有梁晓悦捡的多。

梁晓悦的桶很快就满了。

她把螃蟹倒进网兜里放起来,又继续往下边走。

这些螃蟹好像是成片的。

到了下边螃蟹就很少了,但是这里有好多的章鱼。

这些章鱼用手很好抓。

不知道是不是冬天的水太凉了,章鱼都不怎么动。

梁晓悦下来后,发现下面的海鳗鱼很多。

这些鳗鱼驱光。

手电筒照到的地方,鳗鱼都会游过来。

三人遇到鳗鱼就是一番围追堵截。

都抓到了不少。大部分是一两斤左右的。

最大的一条鳗鱼大概有5斤左右,被梁晓悦收入囊中。

海鳗鱼桶里是收不住的,便放进了腰上挂的布袋子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