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明末穿越,闯王一统 > 第92章 东海扬波

明末穿越,闯王一统 第92章 东海扬波

作者:云竹居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6:00:25

翌日清晨,江户城尚笼罩在一层如轻纱般的薄薄朝雾之中,远处的富士山影影绰绰,仿佛浮于云端。昨日的喧嚣与争执,似乎也被这湿润的雾气悄然吸纳、稀释,只余下将军府邸那宏伟的议政厅内,一种近乎凝重的、足以让呼吸都为之放缓的宁静。飞檐翘角在雾霭中若隐若现,如同蛰伏的巨兽,静静地等待着决定东亚命运的时刻。

戚睿涵在两名身着整齐吴服的侍从引导下,再次踏过光洁可鉴的木制长廊,步入这决定未来数百年格局的关键场所。脚下的草履与地板接触,发出轻微而规律的“嗒嗒”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他与早已等候在厅内的周鹤芝、朱成功迅速交换了一个沉稳的眼神,无需多言,彼此心照不宣——今日,必将有个最终的结果。

周鹤芝微微颔首,花白的胡须轻颤,眼神中透着历经风浪后的镇定;朱成功则腰背挺直如松,年轻的面庞上虽有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不容置疑的坚毅。戚睿涵深吸一口气,将那混合着榻榻米清香、檀木微香以及一丝政治博弈特有的紧张气息的空气吸入肺中,努力让自己激荡的心潮平复下来。

德川家光已然端坐于上首的屏风前,面容比昨日更显沉静,如同深不见底的湖水。他今日身着更为正式的黑色羽织,上面的家纹在透过高窗洒入的稀薄晨光中隐隐流转。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济济一堂、依序跪坐的幕府重臣——老中、若年寄、各大名代表,最终,那锐利如鹰隼的视线,落在了明朝使团三人身上。

“明使阁下,”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在这空旷而高耸的大厅中清晰地回荡,撞击着每个人的耳膜,“昨日之议,事关我国运兴衰,社稷安泰。诸位臣工,皆已陈说利害,各有见解。然则,联盟之事,利弊交织,福祸相依,不可不察,不可不慎。贵使远来是客,见识非凡,今日,尚有何以教我?”他的话语带着一种程式化的礼貌,但内里蕴含的压力,却如山般沉重。

戚睿涵深知,这是最后摊牌的时刻,是图穷匕见的关头。任何闪烁其词或空洞的口号都已无用,必须拿出足以撼动人心、扭转乾坤的理由。他整了整因久坐而微皱的衣冠,从容出列,步履稳定地走到大厅中央,向着德川家光与御帘后那位虽不直接干政、却象征神国最高权柄的后光明天皇御座方向,深深躬身一礼,动作舒展而标准,符合最严格的礼仪规范。他决定,不再局限于具体利害的计算——那已被反复争论——而是要将议题提升到整个东方文明抉择与历史责任的高度。

“将军阁下,天皇陛下,诸位大人,”他的声音清朗而起,带着一种经过刻意控制的、既不显卑微又不失恭敬的诚恳,在寂静的大厅中传播开去,“昨日睿涵有幸,聆听了诸位老中、大人之高见,条分缕析,深入肌理,深感贵国执政之审慎,谋国之深远,令人敬佩。”他先给予了恰到好处的肯定,随即话锋微转,“然则,睿涵窃以为,今日我等所面临之抉择,非仅在于一朝一夕之利弊权衡,非仅在于金银米粮、刀剑火器之得失计较,更在于……我东方文明世界,将何以自处?何以面对这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又何以面对后世史家那如铁般冰冷而无情的笔锋?”

他微微停顿,让这带有沉重历史感的话语力量,在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中沉淀、回荡。厅内鸦雀无声,连官员们衣物摩擦的细微声响都消失了,所有人的目光,无论是好奇、审视、怀疑还是期待,都牢牢聚焦在这个年轻却气度不凡的明使身上。他甚至能感受到德川家光那探究的目光,以及御帘后似乎也投来了一丝关注。

“华夏与东瀛,”他继续道,声音提高了些许,带着一种追溯历史的悠远,“一衣带水,风月同天,文脉相连,源远流长。自秦汉遣徐福,至隋唐时期,贵国不畏鲸波之险,屡遣使节、留学生,孜孜以求者,是何物耶?非止奇珍异宝,乃是中华之典章制度、礼仪文明、衣冠文物、圣贤典籍。是故,今日之日本,礼乐有其序,衣冠有其制,文字有其源,律法有其宗,此皆源自我中华文化母体千年滋养、潜移默化之功也。”他环视众人,目光灼灼,仿佛要看到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同,“今,此文化之母体,此文明之源头,正遭逢千古未有之巨患。此非寻常边患疥癣之疾,乃是欲从根本上摧垮我文明根基、断绝我文化传承之浩劫!”

他刻意再次停顿,让“浩劫”二字在空气中震颤。一些年长的、熟读汉籍的大名脸上露出了凝重和思索之色。

“满清者,起于塞外苦寒之地,其俗与我农耕定居之华夏、扶桑,迥然不同,判若云泥。”他的语气带上了毫不掩饰的鄙夷与警惕,“彼等强推之‘剃发易服’,‘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此等暴政,非止于屈人之身,挫人之志,实欲灭人之魂,毁人之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此乃我辈区别于禽兽、区别于野蛮之标识,是《春秋》大义之所在。清虏所为,正是要强行抹去这标识,毁我衣冠,变我风俗,使我等尽成浑噩顺从、不识廉耻之羔羊!”他的声音激越起来,带着悲愤,“试问,若中华大地尽数沦陷,礼崩乐坏,衣冠扫地,典籍焚毁,圣道不存,贵国千百年来所慕所学之汉家文化,又将依附何处?岂非成了无源之水,终将干涸;无本之木,终将枯萎?彼时,扶桑纵能保全自身,然精神之所依,文化之根源断绝,岂不悲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