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太子聊天室 > 第二百八十章 风雨飘摇下的长安

天幕:太子聊天室 第二百八十章 风雨飘摇下的长安

作者:笑平生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5:09:46

Ai小天用了一夜的时间跟这些双方的战士们进行了一场热烈的聊天,同时也记录了他们最后的视频。

【祝各位能得偿所愿】

当然,尽管小天知道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只会成为这一次战役之中的血肉和他人的功勋。

【当至德二载九月二十七日的阳光,再一次覆盖这相机色的时候,并没有人知道,这估计是他们在场见到的最后一道阳光。

也不会想到这场被载入历史的重大决战将会是他们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征战史之中的最后一战。】

而此时ai小天直接接管了天幕直播这一场惊天大战。

1. 布阵对峙:至德二载九月二十七日(公元757年11月13日),唐军十五万在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的率领下,以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率前军,郭子仪和元帅李俶率中军,河源军使王思礼率后军,进至长安城南香积寺,占据有利地形列阵。

安史叛军十万在安守忠、李归仁的指挥下,从长安城南出发迎战,双方军营绵延,相距数里。

【各位,在下ai小天接下来将为各位转播这一次香积寺之战,这场被誉为中国古典冷兵器时期巅峰之战,他的惨烈程度将会超过各位想象。】

【参战双方共投入了几十万人马,他们都是身着明光铠配着唐刀的精锐,甚至还有专门请来的4000回纥骑兵。】

【原本宁静的佛堂此时已经被血腥的肃杀之气替代。】

【每一位参战士兵都在做着最后的准备。】

【随着战争的号角之声响起,大战一触即发。】

2. 前军受挫:战斗开始,李归仁率叛军先锋发起进攻,被唐军击退。

唐军乘胜迫近叛军主力,却反被叛军击退,唐军前军阵势大乱,还丧失了不少辎重。

【李归仁深谙兵法,采取一个拖刀机诈败诱敌,成功忽悠了唐军主力,并反手一个爆抽,外加一个肘击,直接扇蒙了前来追击的唐军。】

3. 稳住阵脚:在这关键时刻,李嗣业脱掉铠甲,赤膊上阵,手持长刀站在阵前,砍倒数十人,喊出“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稳住了唐军阵脚。

随后,他组织起约两千人的敢死队,都持长刀,如墙而进,奋勇向前,唐军士气大振,与叛军形成相持局面。

【郭子仪:你呀,就是喜欢给我整新花样。】

【只见李嗣业率领着军官敢死队2000骁骑,挥舞着陌刀,身着传承于李世民时期玄甲军的铁甲,直接朝着叛军冲逢,直接洞穿了安禄山的联军。

宛如一把利刃,直接打乱了这些蛮夷们的军阵,一口气,突入阵中,在其中反复穿插,屡立战功,成功击溃了叛军的主力。】

4. 击破伏兵:叛军在阵东埋伏了精锐骑兵,企图袭击唐军侧后。

郭子仪派仆固怀恩率四千回纥骑兵前往迎击,回纥骑兵发挥其骑射优势,将叛军伏兵全部歼灭。

5. 前后夹击:歼灭叛军伏兵后,回纥骑兵迂回到叛军阵后,与李嗣业部密切配合唐军主力,对叛军展开前后夹击。

叛军因机动主力被歼,战斗意志动摇,阵脚大乱。

6. 叛军溃败: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叛军开始溃逃。

战役从午时(上午11点至13点)持续到酉时(下午17点到19点),安史叛军阵亡六万人,被俘虏两万人,残军退入长安城中。

唐军也损失惨重,十几万大军损失过半,一次性损失至少7万的精锐大军,这些还不是临时征召的民夫,而是有着多年作战经验的真正精锐。

相应的唐朝元气也损失惨重,虽然叛军在第2天丢下了长安,唐军恢复长安之后,却也无力,守卫长安。

此时,作为雇佣兵的回纥骑兵开始在大唐长安城内进行了烧杀劫掠,彻底把大唐的长安盛世被彻底毁灭。

【毕竟按照事前约定唐朝在引进回纥骑兵雇佣军的前提,就已经同意他们对长安城进行一番劫掠。

于是乎,这帮回纥人倒是真不客气,直接把本就残破不堪的长安,彻底的搜刮干净。】

【大唐的盛世算是彻底告终,当然,大唐之后也曾出现过几个明君有过一定的小起伏,却始终没有恢复到盛世状态。

当然也坚挺的又延续了100多年,同时在他离开之时也把吐蕃,吐谷浑等周边异族又揍了一顿,全部带了下去,也算得上是做了最后一番贡献。

当然最后也多亏了黄巢的努力,把纵横天下嚣张跋扈的门阀世族,进行了一波清洗,哪怕到了后续,朝代依旧有着类似的家族剧情,但嚣张程度,也远远比不上曾经魏晋时期的辉煌。】

【而此时天幕上的视频也截止在了长安城内,原本的繁华早已化为一片火海,长安城外更是血流成河十几万具尸体就这样的,横七竖八的,导致根本没人做最后的清理回收。】

而此时天幕上的三位皇子也看着那最后的长安繁华,以及长安城外堆积的十几万尸体。

不由的感觉到了一阵悲鸣。

天幕上的火光映照着三位皇子年轻的脸庞,泪痕在烛火与霞光的交织中若隐若现。

广平王李俶攥紧了拳,指节泛白——那城墙上迎风招展的唐旗,昨日还在他梦中猎猎作响,此刻却在回纥骑兵的铁蹄下摇摇欲坠,仿佛随时会被浓烟吞噬。

“殿下,”身侧的内侍低声提醒,声音带着颤意,“该回营了,郭将军还在等您议事。”

李俶却未动,目光死死盯在天幕里那片焦土。他想起出征前,父皇在大明宫含元殿握着他的手,说“长安是大唐的根,不能丢”。可如今根还在,枝叶却被自己亲手请来的“援军”啃噬得残缺不全。

他忽然想起昨夜小天记录的那些士兵,有河西来的少年,说打完仗要回家娶隔壁阿姊;有朔方的老兵,怀里揣着稚子的画像……他们的血,难道就只换来了这样一场劫掠?

“二哥,” youngest的皇子李倓声音哽咽,“那些回纥人,我们就任由他们……”

“不然呢?”二皇子李系打断他,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粮草断绝,兵力折损过半,若违了约定,他们倒戈一击,我们连这残破的长安都守不住。”

他说着,视线扫过天幕上堆积如山的尸体,喉结滚动,“这便是乱世。活着,有时候比体面更重要。”

李俶猛地转身,袍角带起一阵风。“体面?”他低声重复,声音里藏着惊涛骇浪,“那些战死的将士,他们的体面在哪里?长安百姓的体面在哪里?”

他快步走向帐外,“传我令,约束回纥兵卒,凡敢滥杀无辜者,以军法处置——哪怕拼着与回纥反目,也不能让长安再流一滴无辜的血!”

帐外的风卷起沙尘,迷了人的眼。郭子仪不知何时立在那里,望着李俶的背影,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动容。

他缓缓开口:“殿下,回纥铁骑凶悍,此刻翻脸,于战局不利。”

“战局?”李俶回头,目光灼灼,“若失了民心,失了人心,就算收复长安,又能守多久?

郭将军,我大唐之所以为大唐,从来不是靠铁蹄与劫掠,而是靠百姓归心,靠将士用命。如今将士的血未冷,我们怎能让他们寒心?”

郭子仪沉默片刻,躬身一揖:“殿下所言极是,老臣愿助殿下一臂之力。”

远处的天幕依旧亮着,火光中的长安城渐渐沉寂。

三位皇子的身影在帐外的风沙里显得格外单薄,却又异常坚定。他们或许还不知道,这场收复长安的战役,不过是漫长乱世的开始;他们更不知道,自己此刻的抉择,将会在史书上留下怎样斑驳的墨迹。

但至少此刻,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国,他们选择了站在血色残阳里,试图为这片土地,拾起一丝残存的尊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