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太子聊天室 >
            第十九章 贞观十七年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天幕:太子聊天室 >
            第十九章 贞观十七年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当然话又说回来了,在博迪这件事情上你可以崩溃,你可以摆烂,甚至你可以一直失败。
但在最后时刻,你必须要获胜。
只要在最后时刻获胜,那么你就能成功登顶。
登顶之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当然李承乾也有过一阵荒唐的摆烂时期,只不过那时候的表现形式是假扮成突厥人玩cosplay 。
“扎帐篷鞭发牧羊”,更是大言不惭的叫嚣道“即位后当奔,突厥当将军”事实上已经选择了逃避摆烂。
然而李承乾毕竟忘了,
在贞观三年的时候,颉利可汗就已经被唐太宗李世民请回长安跳起了舞,成为了长安舞王,手下的突厥也被平均瓜分,前突厥被彻底打成后突厥。
而这一次战役李靖只不过率领了3000铁骑就完成了如此丰功伟绩。
当然,夺嫡之争的阴云,依旧笼罩在整个贞观中后期的朝堂之中,并且随着白热化的到来,已经到了最后的吃鸡环节。
而贞观17年开始,压抑了多年的情绪,一次性全部爆发,这一年,也是让李二凤感到无比悲伤的年份。
(二凤,快哭~快哭!)
此时天幕已经把目光转到了天幕中央的几位太子之中。
朱标已经为李承乾他们几个准备好了人才大礼包凡是在他们统治时期,有名的人才或多或少都提了进去
【朱标:三位,这些人才你们可以关注一下,最好都把他们招聘进去,他们在围观上面都是难得的人才,或文或武我都已经分类好了】
【朱标:想来你们也是有手段用来检查人才的水准的】
【扶苏:朕谢过朱老弟】
【刘据,太谢谢了】
【朱标:不客气】
【李建成:大侄儿,上面的这些人才就由你去搜罗了,大伯我躺平就行了】
……
只不过夺嫡这件事终究是势力之争,接下来还是需要盘点一下各方的实力。
李承乾,做为嫡长子,宗亲方面有汉王李元昌,一个不成器的王爷。
文官方面,像杜荷这种二代勋贵,还有这些年来在崇文馆聚集而来的学士,也算是当时长安最优秀的团体之一。
侯君集,绝对的猛将强人但女婿贺兰楚石与公主通奸,但是是为纥干承基因为牵涉到3月份的齐王谋反,所以选择了背叛,还诬陷太子,打算谋反。
“怎么可能?佑儿他”
阴娘娘不相信,但是,天幕上都已经说了,看来他的儿子最后是真的谋反了。
贞观十七年,一个极为不平凡的年份。
一月,冒言直谏17年的魏征死了,这位人镜,李世民那是又爱又恨,在推倒了他的功德碑之后还重新把它立起来并修建的更加好了。
不过对于李承乾而言,魏征那绝对是一个称职的好老师。
虽然也是劝谏,但他不挑刺,也不知是不是跟余志宁他们谈好似的。
魏征就专挑李世民的刺而在教导太子李承乾的时候却耐心劝说。
至于余志宁,他们几个则专门给李承乾添堵,基本上就指着他鼻子骂了。
也真是不敢直接怒怼皇上就转给他太子天独,从某些程度来说,也算得上一个小人。
“冤枉啊”
又双叒叕被拿来比较的余志宁几个又是挥手写下劝谏李世民不要沉迷天幕以及各方面的不利于朝政的事情。
现在他们不打算挑皇太子李承乾的事,或者说如今他们并没有被选为教导太子,此时一心一意的挑皇帝的刺儿。
于是乎,每当天幕提他们一次,他们就顺手写下十几封针对李世民的谏言。
并且每一篇都是文采飞扬,言辞激烈,苦口婆心的同时还提供了合理的建议,当然建议易于多,那样子就像极了在你耳旁嗡嗡叫的苍蝇蚊子。
毕竟是皇帝替儿子接受劝谏,没毛病吧?
李二凤无奈了,原本一个魏征就已经让他几次破防。
如今又来了这十几位,更是让他天天都破防,夜夜气骂娘~
3月份齐王按捺不住造反了。
只不过平叛大军还没到达的封地之时,就直接被几名热心的手下逮起来。
毕竟这时候的李世民依旧是那位名震天下的天策上将。
所以理论上在贞观时期最好不要跟李世民作对。
哪怕初期占优,但大唐最后依旧把你们踹翻在了地上。
万朝时空之中,某一方世界正在上演着渭水之盟,长安舞王颉利可汗也在观看天幕,对于天幕的调侃,他可是听得真真切切。
还没等他缓过神来的时候,突厥就已经内乱了,毕竟都已经知道李世民三年之后就要把他们干服了。
索性直接造反抢先拿下可汗的人头送到长安。
当然了,对于模仿之中的众人来说,并不会在乎你李世民牛不牛逼,反正这个反李承乾他造定了。
其中侯君集当时作为左武卫大将军,手中也有几百亲军,在贞观17年4月的某一个晚上迅速行动,当然先杀魏王李泰,在逼宫李世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