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顶流:主播她又美又飒 > 第375章 拓县域建供应链

2034年3月,春风拂过祖国西南的山地与西北的黄土高原,苏清颜助农工作室牵头的“乡村振兴直播项目”迎来关键扩张——新增云南普洱澜沧县、甘肃定西渭源县、四川广元苍溪县、贵州黔东南雷山县、陕西汉中洋县、湖南湘西永顺县、江西赣州寻乌县7个合作县,项目覆盖范围从最初的5个县翻倍至12个,涵盖古树茶、中药材、红心猕猴桃、雷公山银球茶、黑米、猕猴桃、脐橙等20余种地域特色农产品。而支撑这次扩张的核心,正是陆时衍公司耗时半年搭建的“县域级农产品全链条供应链体系”,彻底破解了长期困扰乡村的“仓储难、物流慢、损耗高”三大痛点,为直播助农按下“加速键”。

消息公布当天,陆时衍带着供应链团队的核心成员,第一站便驱车前往云南普洱澜沧县。这里是新增合作县中古树茶资源最富集的区域,全县拥有百年以上古树茶园近3万亩,可每年因交通闭塞、仓储条件简陋,近三成春茶因储存不当受潮变质,还有大量茶叶因运输时效差,抵达消费者手中时香气流失严重。车子驶过蜿蜒的盘山公路,沿途随处可见农户家门口晾晒的茶叶——有的铺在褪色的塑料布上,被山间的尘土沾染;有的堆在破旧的竹筐里,遇到晨间露水,叶片边缘已泛起霉点。“去年我们初次考察时,澜沧县的茶农岩温就跟我说,最怕每年4月的雨季,茶叶晒不干,雇车运到普洱市区要走4个小时山路,等送到收购商手里,原本能卖800元/公斤的古树茶,只能被压价到500元,”陆时衍指着窗外,对身边的仓储负责人陈明说,“这次咱们的供应链必须把‘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解决透,不能让好茶烂在山里。”

抵达澜沧县时已近正午,陆时衍直奔位于县城近郊的仓储基地。这片占地2000平方米的场地,原是废弃的乡镇粮站,经过3个月改造,已变身现代化农产品仓储中心。走进仓库,6组智能除湿机正平稳运转,墙面悬挂的显示屏上实时跳动着温湿度数据:温度19℃,湿度55%。“澜沧县常年温度适宜,但雨季湿度能飙到80%以上,茶叶一旦受潮,香气就会散掉,”陈明指着仓库顶部的通风管道,“我们加装了12个温感探头和4套新风系统,湿度能稳定控制在50%-60%,这是古树茶储存的最佳区间。”陆时衍蹲下身,触摸着堆叠整齐的茶饼,指尖能感受到包装内茶叶的干爽,又仔细检查了仓库分区:“生茶和熟茶要分开存放,今年的春茶和去年的陈茶也要做明显标识,每个区域都要贴溯源二维码,后续直播时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茶叶的采摘时间、储存环境,这样才能建立信任。”

解决了仓储难题,物流梗阻仍是重中之重。澜沧县到最近的普洱物流枢纽有180公里,过去农户自己运输,不仅要花800元雇一辆小货车,还常因山路塌方延误时效。陆时衍公司联合顺丰、京东物流,在7个新增合作县各设立1个“农产品集散点”,每个集散点都配备2辆冷藏运输车、3套分拣设备和专业打包团队。“茶农每天早上采摘的鲜叶,中午就能送到集散点,我们的团队会先进行分拣——剔除黄叶、碎叶,然后按等级打包,再用冷藏车统一运往普洱枢纽,”物流负责人赵磊拿着运输路线图解释,“从鲜叶采摘到消费者收到茶叶,过去要5-7天,现在能压缩到3天内,损耗率从15%降到3%以下。”在集散点现场,几位茶农正将打包好的茶饼搬上冷藏车,岩温笑着对陆时衍说:“现在我们不用再担心茶叶坏在路上了,昨天发的100公斤春茶,今天早上就有上海的客户收到,说茶叶还带着山野的清香!”

不同县域的农产品特性不同,供应链方案也需“量身定制”。在四川广元苍溪县,陆时衍团队针对当地的核心产业——红心猕猴桃,设计了一套“三层防护 分区温控”的物流方案。苍溪红心猕猴桃皮薄肉嫩,过去运输时稍一碰撞就会破皮变质,农户们只能在本地低价售卖。陆时衍公司联合包装企业,定制了“泡沫托 防震膜 透气纸箱”的专属包装:每个猕猴桃都嵌在独立泡沫托的凹槽里,外层裹上3层防震膜,纸箱侧面还预留了透气孔,防止果实闷坏。“我们还在冷藏车的货厢里加装了分区隔板,把温度稳定在0-2℃,”赵磊指着一辆正在装货的冷藏车,“去年试运时,我们发了500箱猕猴桃,到货后损耗率只有2%,消费者给的全是五星好评。”苍溪县猕猴桃种植户李建国算了一笔账:“以前一斤猕猴桃只能卖3块钱,现在通过直播和这套供应链,能卖到6块钱,今年我打算再扩种10亩,跟着你们干有奔头!”

为了让供应链体系更透明、更可信,陆时衍公司还开发了“农产品溯源系统”。消费者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农产品的种植基地实景、采摘过程视频、仓储环境数据、运输路线轨迹,甚至能看到种植户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去年11月,有位北京的消费者买了苍溪的猕猴桃,通过溯源系统看到我在果园里采摘的视频,专门加了我的微信,说以后要长期买我的果子,”李建国掏出手机,展示着与消费者的聊天记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溯源’这个东西,觉得这样买得放心。”这套系统不仅赢得了消费者信任,还帮农户建立了品牌意识——雷山县的银球茶农王阿妹,通过溯源系统积累了200多个稳定客户,今年干脆注册了自己的茶叶品牌,打算通过直播把家乡的银球茶卖到更远的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