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让你带个差班,你全员本科了? > 第52章 制定“作战计划”

口号喊得再响,也需要落实到笔尖上的每一分。

期中动员大会的第二天,高一(14)班的学习氛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之前是部分学生在努力,拉动着整个班级缓缓前行;那么现在,就是整部机器的所有齿轮,都开始嘎吱作响,协同运转起来。

杨明宇深知,要将那份宏大的《作战计划》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分数,就必须将其分解成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科、甚至每一个小时的具体任务。

他的第一步,是深化“小组合作制”。

之前的“理科攻坚组”只是一个雏形,现在,他将全班分成了八个学习小组,每组六到七人。分组的原则堪称艺术:每个小组都强制性地包含了“尖刀连”、“磐石营”和“敢死队”三个梯队的成员。

这就形成了一种奇特金字塔式的“帮扶生态链”。

“从今天起,你们小组的成绩将进行捆绑式评估。”杨明宇在班会上宣布了新的规则,“期中考试后,我们会计算每个小组的‘平均进步分值’。排名第一的小组,将获得班级基金的重奖。而排名末位的小组……将负责未来一个月全班的卫生打扫工作。”

这个规则一出,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哀嚎和激动的议论。

“卧槽,这不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吗?”

“这是连坐,都社会主义社会了,班主任还玩连坐制度,我王某人不服!”

“我们组有个大神林天,不是躺赢了?”

“你想得美!你看看你们组的‘敢死队’成员是谁?他的分数要是提不上去,林天考满分都拉不回来!”

学生们迅速地意识到,杨明宇这一招的“险恶用心”。这彻底杜绝了尖子生单打独斗的可能性,也让基础差的学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不再是为自己一个人学习,他们的每一分,都关乎整个小组的荣誉和利益。

林天的小组里,就被分进了两个全班闻名的“老大难”。他看着那两人一脸“我完蛋了”的表情,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压力山大”。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心里却明白,杨老师这是在逼着他,必须把“教是最好的学”这句话,贯彻到底。

而那些“敢死队”的成员,则被同组的“尖刀”和“磐石”们,像珍稀动物一样保护和监督了起来。

“喂,张伟,这个单词你今天必须背会,不然我们组就完蛋了!”

“陈静,你快帮李磊看看,他这篇作文到底怎么才能多写两百个字?”

一种全新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内卷”开始了。

杨明宇的第二步,是制定“个性化任务清单”。

他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将每个学生单独叫到办公室,根据他们的梯队任务,为他们量身打造了一份《期中考试提分任务清单》。

给林天的清单上写着:“在保证数学和物理满分冲刺的前提下,将你的化学成绩从70分提升到85分以上。方法:利用你的逻辑优势,梳理元素周期表的内在规律,而不是死记硬背。”

给赵敏的清单则是:“生物是你的强项,必须保住。你的弱项是英语,本次目标是从65分提到80分。方法:放弃复杂的语法,将高考要求的3500个单词,按主题分类,每天利用课间碎片化时间,强行记忆50个。我已将分类表发给你。”

而当“敢死队”成员王虎惴惴不安地走进办公室时,他拿到的清单让他愣住了。

上面没有复杂的学习要求,只有几条简单粗暴到近乎“无赖”的指令:

【王虎同学“保30争40”作战指令】

语文: 放弃所有阅读理解。你的唯一任务,是考试时用一个半小时,给我写一篇800字的作文。主题不限,内容不限,写不出来就抄前面的阅读材料,但必须写满格子,字迹工整。

数学: 不用看大题。把初中数学课本里关于“集合”、“函数定义”的部分看懂。考试时,把所有选择题都用你最喜欢的那个选项(比如c)填满。剩下的时间,用来检查你唯一会做的集合题。

英语: 不用记语法。把附在后面的《100个最基础动词和名词表》给我抄写五十遍,直到形成肌肉记忆。考试时,把作文里的这100个词,翻来覆去地用。

王虎看着这份清单,眼眶有些发热。这是第一次,有老师没有因为他成绩差而骂他,而是如此“煞费苦心”地为他设计了一条他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拿分的“捷径”。

“老师……我……”他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王虎,”杨明宇拍了拍他的肩膀,神情严肃,“别小看这份清单。这是我们14班的‘秘密武器’。你多拿的每一分,都是在为集体做贡献。执行它,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王虎猛地抬头,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有了明确的“作战计划”和“个性化任务清单”,整个14班就像一台被输入了精确指令的机器,开始高效地运转起来。

晚自习,再也看不到无所事事的身影。每个小组都围坐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讨论着。

林天被组里的“学渣”们折磨得几近崩溃,却在一次次不耐烦的讲解中,发现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愈发深刻。

陈静被推举为小组的“知识考官”,她每天的任务,就是检查组员们的背诵情况。在一次次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她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自信。

王昊的“钞能力”再次发挥了作用。他发现自己小组的“敢死队”成员,历史年代总是记不住,干脆花钱买了一堆花花绿绿的卡片,让大家用游戏的方式来记,效果拔群。他第一次发现,用钱换来全组的感谢,比买一双限量版球鞋,更能让他感到快乐。

甚至连体育生张伟,都在操场上创造了奇特的风景线。他一边压腿,一边嘴里念念有词:“sin thirty is one over two...cos thirty is root three over two...”他把三角函数,编成了训练的口号。

整个14班,都沉浸在一种紧张、充实,又充满了希望的备考氛围中。他们像一群工蚁,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却又坚定地努力着,要共同筑起一个足以抵御任何风暴属于他们自己的堡垒。

而这一切,都被走廊外偶尔路过的刘峰尽收眼底。

他看着14班那热火朝天的景象,嘴角浮现出一丝不屑的冷笑。

“临时抱佛脚,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形式主义,有什么用?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一切挣扎都是徒劳。”

他对自己尖子班的实力,有着绝对的自信。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当那张难度极高的期中试卷发下来时,14班这些可笑的努力,是如何在一瞬间崩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