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结束后,主持人走上台宣布比赛结果。其实,结果已经毫无悬念,从评委们那一张张脸上的表情就能看出来。
“现在,我来宣布,本场辩论赛的获胜方是——反方,高二(14)班!”
话音刚落,礼堂内再次爆发出欢呼声。与之前不同,这一次的掌声多了一些发自内心的敬佩之情。
14班的四位辩手在台上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林天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赵敏也喜极而泣;张伟则如同夺得总冠军一样,像大猩猩一样兴奋地捶着自己的胸膛,惹来台下一众同学们的爆笑;而侯晓欣,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女孩也被同伴们簇拥在中心,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台下的王昊也激动地跳了起来,一把抱住身边的陈静。陈静又惊又羞,脸上布满了红霞,不过陈静也忍不住笑出了声。他们比台上的人更高兴,因为这场胜利,有一半的军功章属于他们这两个幕后教练。
整个礼堂的所有学生仿佛都在为14班庆功。
而对手席上则是一片死寂。
1班的几位辩手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他们引以为傲的知识储备、无懈可击的逻辑,在对方那套打法面前不堪一击。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失利,更是对他们世界观的沉重打击。
欧阳瑞的脸色苍白如纸。他看着对面那群人欢呼雀跃,他的脑子里一片混乱。他想不通,为什么?为什么自己背得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却无法理解一个女孩眼中最简单的悲伤?为什么自己能引述历史伟人的豪言壮语,却回答不了一个莽夫最朴素的质问——“你,做了什么?”
他第一次对自己坚信不疑的“知识等于力量”的产生了动摇。
台下孙伟老师的脸色同样复杂。他靠在椅背上,看着台上的学生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迷茫。
他一直认为教育就是筛选,就是把最聪明的孩子送进最好的大学。为此可以牺牲掉一切与分数无关的东西——情感、个性、还有社会责任。他坚信自己的“题海战术”是通往成功的唯一的路。
然而今天,14班这堂活生生的公开课,却像狠狠地抽在他的脸上的一记耳光。
他看到,那个叫张伟的体育生在喊出“做,永远比说重要”时,眼中闪烁着一种他从未在自己班级那些学生眼中见过的光芒。那是通过实践后发自内心的笃定和力量。
他看到,那个叫侯晓欣的普通女孩,在总结陈词时,展现出的那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智慧。他忽然意识到,杨明宇的班级之所以强大,不是因为林天和赵敏那样的明星学生有多耀眼,而是因为,他能让每一个看似普通的同学都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这是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却又不得不承认其强大的力量。
至于其他班级的比赛有这珠玉在前,也就索然无味了。
……
“接下来,有请校友会代表为获胜队伍颁发本次辩论赛的‘社会实践项目基金’!”
主持人的声音将孙伟从沉思中拉回到了现实中。
14班的队伍走上领奖台,代表他们领奖的不是场上的任何一位辩手,而是这场战役的幕后功臣——王昊。
这是杨明宇的安排。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14班的胜利属于集体中的每一个人。虽然王昊现在不在14班,但他对这次比赛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
王昊从校友会代表手中接过那个象征着胜利的奖金信封,他深吸了一口气走到了发言台前。
所有人都以为,以他的性格会说几句嘲讽对手的场面话来发泄下自己的情绪。
然而,王昊开口的第一句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首先,我想感谢高二(1)班的同学们。”
全场一片哗然。欧阳瑞猛地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王昊。
王昊的脸上没有胜利者的骄傲,反而带着真诚和严肃。
“谢谢你们用一场精彩的辩论让我们所有人都更深刻地思考了‘责任’这个词的意义。你们的博学和远见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真的,谢谢。”
他对着1班的席位,微微鞠了一躬。
这一躬,瞬间让1班所有同学都愣住了。他们预想过14班的耀武扬威,预想过他们的冷嘲热讽,却唯独没有预想过会得到对手如此真诚的尊重。
欧阳瑞的脸,第一次涨得通红,不是因为愤怒,而是因为羞愧。
王昊直起身,继续说道:
“其次,我想说明一下这笔奖金的用途。虽然我现在不是14班的学生,但我曾经是,杨老师在刚开始找我们一起商量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决定将用这笔钱正式成立一个名为‘阳光伙伴’的课题小组。”
“这个小组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去研究和帮助我们身边那些因为家庭、心理或其他原因暂时陷入困境的同学。这里的成员不仅仅是14班的学生,我们身边其他班有这些困境的我们都会力所能及的提供帮助,我们会为他们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学业辅导、心理支持,甚至初步的法律咨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