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收获二十八臣子的我成为千古一帝 > 第282章 不完全市场化

【还记得前面的杨耀,咱王相的外孙,搞得就是走私盐,那叫一个嚣张,借着王相的名头可谓是顺风顺水。

直到被萧良制裁,这也是出自永安五年这个特殊的时期。

别看这段时间又是搞内乱,又是搞匈奴,除了这些打仗的事情,文帝那恨不得自己会分身。

忙不过来,完全忙不过来。

后面文帝索性的给盐税也改了,“票盐税”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仗着权势偷偷走私盐,这种事情根本都抓不过来,也不能提高商人获得票盐的资格。

不然大商人容易获得票盐,而小商人却无法获得票盐,长此以往大商人挤压小商人,市场会形成垄断局势。

如果由几家大商人形成垄断,基本上其他的商家都休想在市场上售卖盐。

这点就可以看巴月所售卖的琉璃,即便是有其他的商人眼馋琉璃的巨大利益。

但由于巴月的先进场,又背靠朝廷,打出自己的巴氏琉璃的牌子,且品质好。

几乎是垄断了整个大梁的上层人士,其他的商人想要来分一杯羹都分不到,巴氏琉璃是身份的象征,品牌价值深入人心。

可谓是凭借一己之力垄断了整个大梁的琉璃生意。

要不是巴月已经背靠皇帝,这巴氏琉璃朝廷的股份多,且占据主导地位,巴月这生意怕是早就被皇帝给打下来了。

任何一个私营的垄断生意皇帝都会忌惮,更何况是盐这么重要的东西。

毕竟没有琉璃能活,没有盐,能活吗?

“票盐法”只要是商人向朝廷交税,皆可领取票据,由此获得贩卖盐的资格。

大梁本就有商税,并且不少,商人们估计也没想到有一天交税居然能让自己卖盐。

而且不限制地区,无论大小商贩皆可在大梁境内任何地方卖盐,但同样的要有票据,如果没有,那就不好意思,进大牢有一份,并且还附带抄家。

票盐法的出现也弥补了文帝减税政策,从景帝时期的寥寥数几的商人到文帝时期的爆发式增长,大概是离不开文帝对于商业的比较宽容态度。

经济要发展,百姓得消费,消费得有钱,钱从哪来?那得发展商业。

门槛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商人之间竞争起来,盐的价格自然会变低。

当然也为了防止大商人挤兑小商人,从而导致盐的价格上涨,朝廷也是有专门贩卖盐的职位“盐官”

主要是根据朝廷定价,随着海盐的产量上涨,下场的商人渐多,朝廷关于对外售卖盐的定价反而会高于盐商。

但如果是盐商的话则是以低于朝廷对外售盐的价格买到的。

这样讲其实感觉有点不清楚,朝廷对盐商售价只是在成本上增加个五文钱,但对外售卖却会增加到成本价格的四十文钱。

其实朝廷又不靠售卖百姓盐赚钱,毕竟他们所制作的盐绝大多数都由盐商给购买走了。

但是为了防止发生大旱时期粮食无上限涨价的事情,又怕大商户联合起来制定价格,文帝直接让李内史根据当年大梁的经济状况等各个方面定下朝廷面向百姓售卖的盐的价格。

朝廷有了价格,盐商们想要赚钱,只能比朝廷的价格低,从而卷价,依照他们的成本,然后赚点卖出去。

盐的价格被打下来,生活好了的百姓能不用节衣缩食的买着吃,朝廷有的赚,商户也有点赚,不过是赚的少点。

但好歹是正规的,不用时刻担心自己落到王相外孙杨耀的下场,那毕竟王相的外孙都砍了,陛下还管你其他人是谁?都照砍不误】

{古代版本的卷价,和朝廷市场调控以及宏观手段吗?}

{文帝想来也是个经济大牛,这些东西都是文帝和李内史两人暗戳戳的商量出来的}

{不枉文帝专门给李内史一手提拔上来,怕是早早的就发现李内史与他如出一辙的性格—“铁公鸡”}

{王相:“杨耀他没有自己的名字吗?没有自己的家庭吗?就我外孙的名头最大吗?”}

{政策要与时俱进,千万不要一味的守着,虽然改革必定会触犯某些群体的利益,但都是必然的}

大梁的百姓听的一愣一愣的,他们最开始只听懂小皇帝干了一个事情,然后盐增加了,价格低了。

突然有听到天幕说朝廷对商户定价和对他们百姓定价是两个价格。

还没来得及反应,心中有着一些想法的人出声了。

“小皇帝这也不怎么样,天幕还说他爱民如子,爱民如子就是这样做的?卖给我们的盐比那些低贱的商户还要贵?

小皇帝还真是不顾我们百姓的死活”

好不容易逮到天幕上小皇帝的“大错”这些人可相当的激动,立马就开喷,势必要将小皇帝“双标”对待的事情深刻百姓的心中。

结果下一秒天幕又变了。

话说快了的众人:“……”

麻烦下次一下子把话说清楚说完,谢谢!

“原来是这样,文帝对我们可真好啊,真想要小皇帝快点成为皇上,希望我们也能吃的起便宜的盐”

他们这些穷苦百姓要买盐要提前不知道几个月就开始节衣缩食,甚至是吃无盐的淡食。

就算是把盐买回来也不敢放多,只敢小心的放一点点,或是以带着咸味的植物替代。

盐是真的贵,但不得不买,住在沿海边上的百姓甚至是偷海水煮盐。

“不愧是我啊,将朝廷定价和市场调节完美结合,李内史也不错,居然能跟上我的思路,不愧是我的好臣子

这就是“价格天花板”既避免了像是粮食在大旱年间的疯狂无上限涨价,也让商人赚到了利润倒逼商人提高自己的服务。

还防止了盐商形成垄断局势,唉,我果然不是一般的聪明”

秦泽用手撑住下巴,这他还能不熟悉吗?想当年咱的政治那也是学的很好的。

在场的其他六人都听不明白秦泽的这一顿嘀咕,不过到倒是经过天幕的这一番解释也明白为何朝廷对外售卖盐的价格反倒是比盐商们的价格要高。

“不愧是我的好儿子!”

景帝心中自豪,也只有他这等聪明人才能生出如此优秀的儿子来。

感谢天幕送来的未来儿子的作业模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