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收获二十八臣子的我成为千古一帝 > 第222章 替身文学?

【话说赵京那是真的受文帝宠信,次次出游,次次都带上赵京。

这也难怪后世的宦官都以赵京为榜样,都想要做到赵京这种在皇帝面前的大红人。

任何的一个宦官掌权都会向赵京学习,主打的一个排除异己,安插上自己的人手,把持朝政。

又专弄皇权,甚至是暗地中支持皇子斗争,进行押宝,可谓是风极一时啊。

其实这些宦官都不知道他们的榜样赵京上述种种其实一样都没做到】

{赵京可是最先来文帝身边的,他不受宠谁受宠?}

{后面赵京死了,文帝还偷偷的哭一场,把赵京的干儿子干孙子都接来宫里继续继承赵京的事业。

每当文帝看见赵京的干儿子干孙子总是会想起赵京在他身边的时候,故人之子犹有古人之姿啊~

每每看见文帝在日志中怀念赵京,我就一阵感动,这是什么感天动地的君臣情啊}

{??你是说,文帝把赵京的干儿子干孙子都给变成宦官了?这对吗?

人好好的在朝堂上当九品芝麻官,结果被变成宦官,特别想要求一下两人的心理阴影面积}

{那明明不是文帝要求的,是这位小赵子看不下去文帝因过于思念赵京而茶饭不思逐渐消瘦。

于是才纷纷决定牺牲自己,在文帝面前当成赵京的替身的}

{我嘞个逗,原来是这样的吗?我可怜的两位小赵公公,居然是赵京的替身!}

{等等,这转的太快了吧,不会你们真信了吧?谁家好人愿意牺牲自己在朝中的官职狠心挥刀自宫进宫当替身?}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本来众人还有点嫉妒赵京,真的是哪里都有他,天幕上除了文帝就数他赵京出场次数最多。

而天幕又大多数是根据文帝日志而来,足以得知赵京在文帝心中的地位。

这次出游毫无疑问赵京又出场了,就赵京那进谗言的样还成为后世宦官的榜样?这后世的宦官也太没眼光了。

不过这天幕上所言足以让景帝警惕,以往只注重朝中大臣未来有成为权臣的可能,倒是忽略了身边的宦官。

当看见弹幕天下人沉默了一瞬。

嗯,小皇帝还真是性情中人啊。

自愿放弃官职,挥刀进宫,当替身,这一句话每个字都认识,怎么合在一起突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此时宫中的小太监看着天幕不禁嘴角抽搐了一下,他早决定好要抢夺“赵京”的身份。

但这小皇帝现在是什么操作?他有点看不明白了。

眼神中罕见的透露出一股迷茫来,要是真的思念赵京,不应该是对赵京的干儿子干孙子更加的看重吗?

咋就进宫当宦官了?

原来皇帝的看重是这样看重的吗?

秦泽也有一丢丢的小尴尬,这是人能做出的事?

要是这两位“小赵公公”真的是“自愿”进宫,不忍看文帝思念赵京消瘦从而成为赵京的替身是真的,他,秦泽,就去吃s。

这话说出来谁信?你连现在的我都骗不了,你觉得能让天下人信这个理由?

秦泽无语,好歹也编一个像样一点的理由啊,他都这么敷衍的吗?

【根据梁史记载确实是自愿,我还记得后面的王朝不少的诗人都歌颂了两位“小赵公公”那种忠君的精神。

这两位算是和他们的干爹\/干爷爷一起出名了。

文帝出游,这次的地点是河州,河州是农家的大本营,也是当年宿国的王都。

即便现在大梁统一全国,农家人还是没有离开河州向外发展,这次文帝出场,也彻底让农家归心,融合到大梁的大家庭中】

“真没想到还是遇到了”

许随摇摇头,心想他们农家应该也是自愿归顺的吧,毕竟文帝与景帝不同。

景帝重法,其他各家在法家的压制下几乎没有发展空间。

但文帝不一样,文帝似乎是没有某一个特别看中的流派,取各家所长,集各家之精华。

“反正早晚都得给大梁干活,早一天干活,晚一天干活有什么区别?”

许随特别想的开,他与墨家巨子时刻观望不同,觉得不如现在就投靠文帝。

虽说现在依旧是景帝当道,但天幕既然提及他们农家,农家必定是有其作用的。

大不了先在陛下面前干几年,然后等陛下死了,就可以在文帝手下干活了。

许随想起景帝东巡那端坐在马车上的男子,那周身睥睨天下的气势。

“还是在文帝手下干活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