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七零军嫂逆袭从腌酱开始 > 第84章 意外赏识

重生七零军嫂逆袭从腌酱开始 第84章 意外赏识

作者:双子尘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3:01:46

冬冬出院回家后的第三天,是个难得的晴天。塞北冬日的阳光透过糊窗的旧报纸缝隙,在泥土地面上投下几道细长的光斑,勉强驱散了些许屋里的阴寒。林晚秋正就着这光亮,坐在小马扎上,面前放着个缺了角的瓦盆,里面是用温水泡着的、准备清洗的冬冬的衣物。煤炉子烧得温吞,上面坐着铁皮水壶,滋滋地冒着微弱的白汽,算是给这清贫的小家增添了一丝活气。

孩子病后初愈,还有些恹恹的,裹着旧棉袄坐在床边的小板凳上,摆弄着一个陆沉舟用废弃子弹壳给他做的、磨得光滑的小玩具。林晚秋不时抬头看他一眼,眼神温柔而专注。出院时陈老又调整了药方,让她带了几包价格便宜、药性平和的草药回来调理。她依旧谨慎地掺入微量灵泉,看着冬冬的小脸一天天恢复血色,揪着的心才慢慢放下。

院子里传来脚步声,不是陆沉舟那种沉稳有力的军靴声,而是带着点急促。随即,门被敲响了。

“晚秋妹子,在家吗?”是隔壁团长爱人马桂兰的大嗓门。

林晚秋赶紧在旧围裙上擦了擦手,起身开门。马桂兰端着一个粗瓷碗站在门口,碗里是几个黄澄澄的玉米面窝头,还冒着热气。

“刚蒸的,给冬冬换换口味。”马桂兰笑着把碗递过来,目光却忍不住在林晚秋脸上打了个转,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和一点点与有荣焉的兴奋,“听说……你在医院露了大脸了?连陈院长都对你刮目相看?”

消息传得真快。林晚秋心下微叹,接过窝头,脸上是恰到好处的谦逊和一丝无奈:“马大姐,您快别这么说。就是赶巧了,孩子病了没办法,用了点家里的老法子,碰对了症,陈院长那是鼓励我。”

“哎哟,那可是陈院长!咱们军区数得着的老神医!他能随便鼓励人?”马桂兰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神秘,“我可听我们家老张说了,陈院长回去后,在院里好几个领导面前都提了你,说你是‘被埋没的人才’!晚秋啊,你这是要出息了!”

林晚秋被她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正不知如何接话,院门外又传来了自行车铃铛声。一个穿着绿色邮递员制服的小伙子推着二八大杠进来,扬声问道:“请问林晚秋同志是住这儿吗?有她的信,军区医院来的,需要签收。”

医院来的信?林晚秋和马桂兰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马桂兰更是眼睛一亮,催促道:“快,快去看看!”

林晚秋走到院门口,那邮递员从帆布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上面用钢笔清晰地写着她的名字和地址,落款是“军区医院办公室”。她接过信,指尖触碰到纸张,能感受到一种不同于普通家书的正式感。她依言在邮递员递过来的本子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字迹娟秀而稳定。

邮递员骑上车走了。马桂兰迫不及待地凑过来:“快拆开看看,是不是陈院长给你安排工作了?”

林晚秋深吸一口气,撕开信封。里面是一张印着红色抬头的信纸,内容是打印的,但末尾有一个苍劲有力的钢笔签名——“陈继先”。

信的内容很简洁,先是问候了冬冬的康复情况,然后正式邀请林晚秋参加下周三下午在医院小会议室举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信中还特别注明,希望她能结合自身经验,就“民间草药在急症处理中的应用体会”做一个简短发言,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内。随信还附了一张盖有医院公章的“临时出入证”。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更是一个让她在正规学术场合展示自己的平台!陈老的赏识和提携之意,已然非常明确。

马桂兰不识字,但看着那红头文件和公章,还有林晚秋微微动容的神色,就知道是大事、好事。她一拍大腿,喜道:“瞧瞧!我说什么来着!这是要请你去开会啊!还要发言!晚秋,你这可是给咱们家属院长脸了!”

她的嗓门大,这番动静早已引起了院里其他几户人家的注意。有人从窗户探头张望,有人干脆走出门来,脸上表情各异,有关切,有好奇,自然也少不了探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意。

住在斜对门的周婷婷也倚在门框上,手里磕着瓜子,皮笑肉不笑地扬声说:“哟,林晚秋,行啊,这都要上台做报告了?可别把那些土方子说得太玄乎,到时候下不来台。”她这话声音不高不低,刚好能让周围几个人听见。

林晚秋握紧了手里的信纸,纸张的边缘有些割手。她抬起头,看向周婷婷,目光平静,语气却不卑不亢:“周姐说笑了,陈院长是让我去学习,交流经验。土方子也好,洋方子也罢,能治病救人就是好方子。我会实事求是的。”

她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点明了是陈院长的邀请,又表明了态度。周婷婷被噎了一下,撇撇嘴,没再说什么,扭身回了屋,“嘭”地一声关上了门。

马桂兰冲着周婷婷家的方向啐了一口,低声道:“别理她,红眼病!”她又转向林晚秋,热切地说,“这可是大好事!你得好好准备!有啥要帮忙的,尽管说!”

林晚秋谢过了马桂兰,拿着信回到了屋里。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目光和议论,她才靠在门板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跳得有些快,不是因为周婷婷的酸话,而是因为手中这封薄薄的信所代表的机会和重量。

她低头看着那张临时出入证,上面有她的名字,还贴着一张她之前办理家属证时交的一寸黑白照片。这意味着,她可以凭此自由出入医院的部分区域,以一个“学习者”、“交流者”的身份,而不仅仅是军属或病人。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认可。

晚上,陆沉舟回来得比平时稍早一些。他似乎也听说了什么,进门脱下军大衣挂好时,目光就落在了桌上那封打开的信上。

“医院来信了?”他语气平常,像是在问一件寻常公事。

“嗯。”林晚秋正在灶台边热窝头,锅里是中午剩下的白菜炖粉条,里面零星有几片肥肉膘。她将马桂兰送的窝头也馏在篦子上,背对着他,声音尽量平静,“陈院长邀请我下周三去参加一个研讨会,还要我发言。”

她说完,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等待他的反应。屋里只有炉火噼啪和锅里的咕嘟声。

过了一会儿,陆沉舟的声音才响起,依旧听不出什么情绪:“嗯。知道了。”

没有预想中的反对,也没有明显的支持。林晚秋心里有些没底,她转过身,看向他。陆沉舟已经坐到了桌边,拿起暖水瓶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暖水瓶竹壳上的红漆已经斑驳脱落了不少。

“我……我能去吗?”她最终还是问出了口。在这个家庭里,他的态度至关重要。

陆沉舟抬起头,看向她。他的目光深沉,带着一种审度。灯光下,她系着那条洗得发白的碎花围裙,脸颊因为灶火的热气微微泛红,眼神里有着小心翼翼的期待,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坚定。他忽然想起在医院时,她捻针施救时那专注而沉静的侧脸。

“陈院长亲自邀请,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他喝了一口水,放下搪瓷缸子,发出轻微的磕碰声,“家里的事,我会安排。冬冬刚好也快好了。”

他没有说“支持”,但“家里的事,我会安排”这句话,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他默许了,甚至为她扫清了后顾之忧。

林晚秋悬着的心一下子落回了实处,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谢谢。”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她转过身,继续搅动着锅里的菜,嘴角却忍不住微微弯起。

晚饭时,气氛有些微妙的不同。陆沉舟依旧话不多,但会主动给冬冬夹一筷子菜,也会在林晚秋说起准备发言稿的初步想法时,偶尔抬眼看一下她,虽然没有评论,但那专注倾听的姿态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鼓励。

饭后,陆沉舟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去看文件或者地图,而是挽起袖子,主动收拾了碗筷,拿到院子的水龙头下去洗。初冬的冷水刺骨,他动作有些笨拙,却做得一丝不苟。

林晚秋在屋里给冬冬洗脚,听着院子里传来的哗哗水声,看着盆里儿子恢复红润的小脚丫,心里被一种踏实而充盈的感觉填满。

夜里,陆沉舟躺在炕的外侧,呼吸平稳。林晚秋却有些睡不着,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弱月光,她看着身边男人模糊而硬朗的轮廓,想起他今晚那句“家里的事,我会安排”,想起他笨拙洗碗的背影。这个男人,或许不善言辞,感情内敛,但他正在用他自己的方式,试图做出改变。

她轻轻翻了个身,面向墙壁,心里已经开始构思发言稿的内容。不能太出格,要符合这个时代的语言风格,要强调“在党的领导下”、“挖掘民间医学宝库”、“为人民服务”,但也要巧妙地融入自己真正的知识和见解。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绝佳的起点。

窗外,北风依旧呼啸,但在这个小小的家里,却仿佛有春芽,正顶开冻土,悄然萌发。林晚秋知道,她抓住的,不仅仅是一次会议的机会,更是通往一个更广阔天地的敲门砖。而她与陆沉舟之间,那层坚冰,似乎也在这无声的支持与理解中,悄然融化了一角。未来,似乎值得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