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七零军嫂逆袭从腌酱开始 > 第82章 医院扬名

重生七零军嫂逆袭从腌酱开始 第82章 医院扬名

作者:双子尘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3:01:46

老旧嘎斯69吉普车的引擎嘶吼着,像一头疲惫却不肯停歇的铁兽,冲破黎明前最浓重的黑暗,终于驶入了军区医院那略显简陋的院落。车灯扫过灰扑扑的墙面和挂着冰凌的屋檐,最终停在了急诊部门口那盏昏黄的电灯下。

陆沉舟率先跳下车,军大衣下摆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他一把拉开后车门,动作迅捷却不失稳妥地从林晚秋怀里接过裹得严严实实的冬冬。孩子的体温隔着厚厚的棉被依然烫得吓人,小脸是一种不正常的潮红,呼吸微弱而急促。

“跟我来!”陆沉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抱着孩子大步流星地冲向急诊室。林晚秋紧跟在后,腿脚因为长时间的紧张和寒冷有些发软,但她咬紧牙关,一步不落。她手里紧紧攥着那个已经空了的搪瓷缸,里面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安宫牛黄丸特有的异香。

急诊室里灯光刺眼,弥漫着消毒水和某种焦灼不安的气息。值班的是一个年轻医生,看起来不到三十岁,戴着厚厚的眼镜,脸上带着连夜值班的疲惫。他旁边还有一个同样年轻的小护士,正忙着整理器械。

看到陆沉舟一身军装,抱着孩子冲进来,年轻医生立刻站了起来。

“同志,孩子怎么了?”

“高烧,抽搐,昏迷!”陆沉舟言简意赅,将冬冬小心地放在铺着白色床单的诊断床上。

年轻医生上前,动作有些匆忙地拿出听诊器,撩开冬冬的衣襟听心肺,又用手电筒检查瞳孔。孩子的瞳孔对光反应有些迟钝。

“体温多少?抽搐了多久?”医生一边检查一边快速询问。

“在家量估计超过三十九度五了,抽搐了大概……五六分钟,后来缓过来了,但一直没醒。”林晚秋赶紧回答,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干涩。

“先用酒精物理降温!准备注射鲁米那镇静,还有退烧针安乃近!”年轻医生迅速下达指令,眉头紧锁。这个年代,对于小儿高热惊厥,尤其是在持续昏迷的状态下,西医的处理手段相对有限,镇静和退烧是标准流程,旨在先控制住症状,防止脑损伤。

小护士立刻手脚麻利地取来酒精棉球,开始擦拭冬冬的腋窝、脖颈和腹股沟。另一名闻讯赶来的护士则准备注射器。

林晚秋看着护士拿起那支粗大的针管,心里猛地一抽。鲁米那和安乃近,她知道这些药,效果猛,但副作用也不小,尤其对幼小的孩子。而且,她敏锐地观察到,冬冬虽然昏迷,但喉间似乎有极轻微的痰鸣音,舌苔虽被高热灼得发红,但隐约能看到一点腻苔的影子。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外感风寒,似乎有热毒内陷、痰蒙心窍的迹象。安宫牛黄丸之所以能暂时稳住,正是对了症。若只用西药强行镇静退烧,恐怕是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闭门留寇,将病邪郁闭在体内。

就在这时,冬冬的身体突然又轻微地抽动了一下,虽然远不如在家时剧烈,但足以让林晚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医生!”她忍不住上前一步,声音带着恳切,“孩子之前抽搐得厉害,我们用了点老家传的急救法子,掐了人中,喂了点……清热开窍的草药水,才缓过来。我看他好像喉咙里有痰,光退烧镇静,会不会……”

年轻医生正专注于准备注射,听到林晚秋的话,尤其是“草药水”三个字,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抬起头,语气带着一种职业性的、不容置疑的权威:“同志,现在是在医院,要相信科学!你们那些土方子不保险,万一耽误了病情谁负责?我们现在要用最有效的方法!”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林晚秋头上。这个年代,尤其是在部队医院,西医代表着先进和科学,民间偏方则往往与“落后”、“不靠谱”画上等号。

陆沉舟站在一旁,大手紧紧握成了拳头,手背上青筋隐现。他相信医院的判断,但他更相信妻子刚才在家临危不乱的处理,以及此刻眼神中那份不容错辨的担忧和坚持。他沉声开口,语气是军人特有的沉稳,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医生,我爱人略懂一些中医。她观察到的细节,或许可以作为参考。”

年轻医生似乎有些意外这位军人同志会为“土方子”说话,但态度依旧:“参考可以,但治疗必须按规范来!先打针!”

冰冷的酒精棉球擦拭在皮肤上,冬冬似乎不舒服地动了动。护士已经吸好了药液,针尖在灯光下闪着寒光。

眼看针头就要落下,林晚秋心急如焚。她知道不能再犹豫了!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儿子可能被误治,或者留下病根。

“等等!”她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医生,请再等一下!让孩子侧躺,我先帮他拍拍背,顺顺气,他喉咙有痰,怕打了针气机更堵!”

她的话速很快,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迫感。同时,她不等医生反应,已经上前,极其自然地侧过冬冬的身体,一只手虚握成空掌,力道适中地在他的背心处轻轻拍打起来。她的动作看似是普通的拍背顺气,实则指间暗含力道,巧妙地刺激着肺俞等穴位,更重要的是,一丝微不可查的、温润的灵泉气息,随着她的掌心,缓缓渡入冬冬的体内。

那灵泉虽无形无质,却蕴含着生机。它不能直接治病,却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自身的正气,调和药性,疏通被热毒痰浊阻滞的经络。

年轻医生刚要出声制止,却被眼前的一幕怔住了。

只见随着林晚秋有节奏的拍打,昏迷中的冬冬喉咙里的痰鸣音似乎真的减弱了一些,原本急促而浅弱的呼吸,竟然肉眼可见地变得稍微平稳、深长了一些。最明显的是,孩子紧蹙的小眉头,似乎也舒展了一点点。

这变化极其细微,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准备注射的护士也停下了动作,惊讶地看着。

“这……”年轻医生推了推眼镜,脸上的表情从不满变成了惊疑不定。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沙哑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在门口响起:“怎么回事?围在这里做什么?”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没有领章帽徽)、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走了进来。他手里拿着一个旧的搪瓷茶缸,上面依稀可见“为人民服务”的红字。他目光锐利,先是扫了一眼病床上的孩子,然后落在了正在拍背的林晚秋身上,尤其是在她那看似普通却隐含章法的手指上停留了片刻。

“陈院长!”年轻医生和小护士连忙打招呼,语气恭敬。这位正是军区医院的副院长,也是医院里技术级别最高、德高望重的老中医——陈继先老先生。他虽然因为历史原因暂时离开了领导岗位,只挂着副院长的虚职,专注于临床和带教,但全院上下无人不对他心怀敬意。

陈老摆了摆手,走到病床前,先是探手试了试冬冬额头的温度,又翻看了孩子的眼皮和舌苔,手指自然地搭上了冬冬细小的腕脉。

他的手指粗粝,布满老茧,按在脉搏上却异常稳定。诊脉的时间并不长,但他的眉头却微微动了一下。

“高热,惊厥,痰热内闭心窍之象。”陈老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沉稳,“之前用过什么药?”

年轻医生赶紧汇报了准备用药的方案,并略带迟疑地提到了林晚秋的“草药水”和拍背行为。

陈老没有立刻评价,而是看向林晚秋,目光深邃:“女同志,你刚才用的,是什么手法?那草药水,又是什么方子?”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林晚秋身上。

陆沉舟下意识地向前半步,隐隐将妻子护在身后半个身位,姿态是无声的支持。

林晚秋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她知道,关键时刻到了。她不能暴露空间的秘密,但可以用“家传”作为掩护,展现自己的价值,也是为了孩子。

她微微垂下眼睑,姿态谦逊却并不卑微,声音清晰地说道:“陈院长,各位医生同志。我叫林晚秋,是部队家属。我娘家祖上几代都是行医的,留下了一些手札和方子,我从小跟着学了些皮毛。孩子刚才在家抽搐得厉害,情况危急,我来不及送医院,就用了家传的安宫牛黄丸,取了四分之一丸化水给他喂了下去,又用了点推拿手法辅助,这才暂时稳住。刚才我看孩子痰阻气机,怕西药治标不治本,所以才冒昧……”

“安宫牛黄丸?”陈老眼中精光一闪,打断了林晚秋的话,“你确定是安宫牛黄丸?现在这药可不好找。”

“确定。是家里压箱底的存货,蜡封完好,香气浓郁,金衣尚在。”林晚秋肯定地回答,细节描述得无可挑剔。

陈老点了点头,没再追问药的来源,转而问道:“你刚才拍背的手法,看似简单,实则暗含导引之术,刺激的是肺俞、定喘诸穴,意在宣肺涤痰,开窍醒神。这也是家传的?”

“是,”林晚秋心中微惊于陈老的眼力,面上依旧平静,“家传手札里有记载一些应对急症的小手法。”

陈老不再说话,再次将手指搭上冬冬的脉搏。这一次,他诊得更仔细。片刻后,他收回手,对那年轻医生说道:“小张医生,孩子的情况,这位林晚秋同志判断得基本准确。热邪深入营分,痰浊蒙蔽清窍。安宫牛黄丸用得很及时,是对症的。现在痰浊未清,贸然使用强力镇静剂,确实可能加重气机壅滞。”

他顿了顿,看向林晚秋,眼神中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林晚秋同志,既然你懂,那你觉得,接下来该如何处理?”

这是考校,也是给予机会。

林晚秋心念电转,迅速结合空间知识和当前情况,谨慎答道:“陈院长,我认为当务之急是继续清热豁痰,开窍熄风。安宫牛黄丸药力峻猛,不可再多用。可否用针灸辅助?针刺人中、涌泉开窍,丰隆化痰,曲池、大椎泄热。同时……同时可以用些温和的草药,比如竹沥水,兑入少量姜汁,频服,以涤痰通络。”

她提到的都是中医应对此类急症的经典思路,穴位和方药选择精准老道,完全不像一个只懂“皮毛”的家属。

陈老听着,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缓和,甚至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他转头对张医生吩咐道:“就按她说的思路调整方案。镇静针先不用了,准备针灸!竹沥水药房应该有备,快去准备!”

张医生虽然还有些将信将疑,但陈老的权威不容置疑,他立刻和小护士去准备了。

陈老则亲自从自己的诊室取来了针包,那是一个用旧蓝布缝制的、边缘已经磨损的针袋。他抽出一根细长的毫针,在酒精灯上燎过,看向林晚秋:“你来,还是我来?”

林晚秋看着那泛着冷光的银针,又看看昏迷的儿子,心中虽有万般不舍和担忧,但她知道这是证明自己、也是真正帮助孩子的好机会。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陈院长,如果您允许,我想试试。穴位和手法,我认得。”

陈老深深看了她一眼,将针递了过去:“好,你来做,我在旁边看着。”

陆沉舟站在一旁,看着妻子接过那根细长的银针,她的手很稳,没有丝毫颤抖。灯光下,她专注的侧脸仿佛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那种在危急关头迸发出的专业与冷静,是他从未见过的另一面。他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一种混杂着骄傲、心疼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愫悄然蔓延。

林晚秋屏息凝神,回忆着空间传承和前世积累的经验,找准穴位,手腕轻巧地一抖,银针便精准而轻柔地刺入了冬冬的人中穴。她的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感。

紧接着是涌泉、丰隆……每一针都稳、准、轻。

陈老在一旁看着,不时微微颔首,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几针下去,配合着林晚秋指尖那若有若无的灵泉气息引导,冬冬的呼吸变得更加平稳,喉咙里的痰音似乎也化开了不少。最让人惊喜的是,他的眼皮动了几下,竟然缓缓地、虚弱地睁开了一条缝!

“醒了!孩子醒了!”小护士惊喜地低呼一声。

虽然冬冬很快又因为虚弱闭上了眼睛,但这一次,是安稳的沉睡,而不是昏迷。

林晚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才感觉到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她拔出银针,身体微微晃了一下。

一只温暖而有力的大手及时扶住了她的胳膊。是陆沉舟。他没有说话,只是用那双深邃的眼睛看着她,那里面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担忧,有庆幸,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深沉的认可。

陈老走上前,再次检查了冬冬的情况,满意地点点头:“处理得很好。高热已经开始退了,痰浊渐化,神志已清。后续再用些清淡化痰、养阴清热的汤药调理即可。”他看向林晚秋,目光灼灼,“林晚秋同志,你的家学渊源,很不简单啊。有没有兴趣,以后常来医院走走?我们这里,正缺你这样有真才实学、又敢想敢干的中医人才。”

窗外,天色已经蒙蒙亮。一夜的惊心动魄,终于迎来了曙光。

林晚秋站在医院的病床前,看着儿子趋于平稳的睡颜,感受着丈夫手掌传来的温度,再听到陈老这意味深长的邀请,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她的人生轨迹,或许从这一刻起,将要发生意想不到的偏转。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母亲的本能,和一个深藏于心的秘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