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 第282章 海那边的火,烧到我碗里了

血月的余烬未熄,焚风仍在肆虐。

太极殿顶的夜风如刀,割过赵构的脸颊。他依旧伫立不动,龙袍在风中猎猎翻飞,手中那枚刻有龙纹的玉佩在血月下散发着幽光,金丝缠绕的封印纹路微微颤动,仿佛内里封存的“国运提升卡”也感应到了某种不祥的波动。

系统提示尚未消散——

【警告:检测到境外仍有高密度“执骨信仰”残留,来源:倭国南部岛屿】

【能量波动异常,与“傀儡心术”同源技术存在关联】

【推测:未来暴行始源地,潜在威胁等级:S级】

“百年前便埋下了祸根……”赵构低声自语,眼中寒芒骤起,“这不是外患,而是瘟疫。若今日不除,千秋万代的太平,不过是建在尸山上的楼阁。”

他缓缓展开案上的南洋海图,指尖顺着琉球、吕宋一路向东南推移,最终停在一片断裂的火山列岛之上。那里,正是系统标注的“血祭之渊”。

忽然,一缕焦味随风飘来。这不是宫中香炉的味道,也不是城外炊烟的气息——那是船木燃烧后的刺鼻气味,混合着海水的腐腥,想藏都藏不住。

急促的脚步声破风而来。皇城司千户赵明远身披铠甲登上高台,单膝跪地,声音压得极低:“官家,高丽紧急奏报!庆州港昨夜遭到袭击,三艘运粮船被焚毁,船身插有刻着‘东皇复日’的木牌,船上七十二名水手无一生还。”

“东皇复日?”赵构冷笑一声,手指重重地叩在海图边缘,“好一个‘复日’。他们以为躲到海的那边,朕就鞭长莫及了?”

他的目光扫过远处军营连绵如长龙的火把,又低头看着掌心的玉佩——这枚他曾用以延长赵鼎寿命、换来盛世根基的至宝,此刻却像一块烧红的铁,灼烫着他的灵魂。

“相父……这次不为你。”他喃喃道,“是为了不让百年后的百姓,再尝今日之痛。”

话音落下,他猛地抬手,将玉佩收入袖中,转身便走:“传岳飞、赵鼎,即刻入宫议事。朕要亲征,但这一仗,需相父点头。”

——帝王出征,不是意气用事,而是关乎国运。

次日清晨,紫宸殿钟鼓齐鸣。

百官列班站立,还未开口,便见赵构亲自捧着一卷帛书走上御阶。他没有让内侍宣读,而是亲手展开,声音如雷贯耳:“高丽紧急奏报:庆州港被毁;安南秘密奏报:占城码头遭到袭击,守军死伤三百;真腊使臣昨夜翻墙进入驿站,称其国王已被‘东海联盟’胁迫称臣!”

朝堂顿时哗然。

有文臣颤抖着说:“官家,海外蛮夷作乱,派遣将领出兵即可,怎能劳烦圣驾涉险?”

赵构不予理会,径直走到殿中央悬挂的巨幅海图前,一把扯断代表旧航路的红丝线,啪地甩在地上。

“以往是鞭长莫及。”他冷眼环视群臣,“如今呢?”

赵明远上前一步,呈上崭新的航海罗盘与六分仪,精钢打磨的刻度在晨光中闪烁着冷光。更令人震惊的是,工部已试用“远洋星位导航法”绘制出直达婆罗洲的全新航线——那是系统暗中兑换的技术,如今终于得以现世。

满殿一片寂静。

唯有赵鼎站在文官之首,抚摸着胡须许久,最终缓缓点头:“官家若亲往,可镇四海之心。此战,不在胜败,而在立威。”

赵构笑了。那一瞬,他不再是那个偏安江南的赵构,而是蜀汉刘禅记忆深处,敢踏上北伐之路的君王。

“那就让天下看看。”他拍案而起,声震屋瓦,“我大宋的船,不止能运稻米,更能送天罚!”

然而,真正的风暴,从不显于朝堂之上。

当夜,临安皇城密室烛火通明。赵构召见一名浑身湿透的信使——此人竟是帝国驻南洋总督林文昭的心腹,三日前借商队之名潜回大宋,送来一枚蜡丸。

赵构亲自熔开蜡壳,取出薄纸密信。上面不仅详细列出了“东海联盟”的兵力布防,更指出藤原秀吉的主力屯驻于婆罗洲外海的黑礁湾,且南洋苏玛王子实际上是被软禁的人质,所谓起兵,皆是倭人挟持土王以号令诸岛的阴谋。

“好一手祸水东引。”赵构眯眼冷笑。

随即,他取出一张金色符箓——“心灵窥视符”,这是系统特殊类兑换物,可透过残留情绪还原场景。符纸贴上信纸的刹那,光影骤现:

昏暗的祭坛之上,藤原秀吉**着上身,手持骨刀,以人血在地面绘制诡异的图腾。四周堆满白骨,火光映照着他扭曲的面容。他嘶吼着:“汉帝寿命不过百年,海疆终归东皇!待执骨觉醒,万里江河皆染赤潮!”

画面戛然而止。

赵构眼神冰冷如铁。他抬头看向赵明远:“调拨两支皇城司水鬼营,即刻出发。携带火油罐、爆雷、潜水革囊,沿新航线南下。”

“不为开战。”他缓缓起身,龙袍拂过案角,“先断其耳目,焚其巢穴,让他们连求救的信,都送不出去。”

风起于青萍之末,杀机藏于无声之处。

三日后,临安外江面雾气弥漫。三十艘改装楼船悄然列阵,船首黑影森然,似猛兽蛰伏。

【灯下点兵】

夜色如墨,钱塘江口风雷隐动。三十余艘改装楼船列阵江面,黑压压的舰影横断水道,宛如巨兽蛰伏于潮声之间。每艘船首皆铸新式“虎蹲炮”,青铜炮管在月光下泛着冷铁寒芒——那是“万物兴邦系统”兑换图纸后,工部匠人日夜赶工七日才铸成的杀器,一发可碎坚岩、穿厚木。

甲板铺沙防燃,桅杆高悬龙旗,战鼓未响,杀气已沸。

赵构披金鳞重甲,腰佩天子剑,缓步登上旗舰“镇海号”。他脚步沉稳,目光扫过整支舰队,仿佛看见千年后那支纵横四海的无敌水师正在今夜启航。

将士肃立,鸦雀无声,只闻江涛拍舰,如战马嘶鸣。

岳飞亲自试炮。一声轰然巨响撕裂长空,炮弹破风而行,三百步外礁石应声炸裂,碎石激溅如雨。众将倒吸一口凉气——此等威力,岂止破敌?分明是天罚!

赵构立于船头,取出一盏琉璃灯。灯身剔透,六角雕龙,正是寿宴那日,一名临安老农颤巍巍献上的百姓祈福之物。那时他还笑言:“朕得此灯,当照万民安康。”如今,灯火摇曳,映着他眼底深藏的决意。

“这灯,”他声音不高,却穿透夜风,直贯人心,“曾照过相父百岁寿辰的烛火,也照过江南春耕时的田垄。今夜,它要照到南海尽头去!”他猛然高举琉璃灯,金甲映火,宛若神君临世。

“谁敢灭它?”他怒目横扫江面,“朕便教他葬身鱼腹,魂不得归!”

万军齐吼,声浪冲天:“踏平东海!踏平东海!”

呐喊震得江水翻涌,连对岸山林宿鸟惊飞如雪。

赵鼎静立岸边,抚须不语,眸光微闪。他知道,这一战不只是为复仇,更是为立国威、定乾坤。刘禅当年在成都未能北伐中原,今日却要在海上打出一个永不再屈的天下。

【海雾藏影】

舰队南下第二夜,闽海外海突起浓雾,白茫茫一片吞没了地平线,连星辰都失了方位。了望哨忽传警讯:左舷三十丈外,出现数十点游移火光,形迹诡谲,似敌舰悄然逼近。

赵明远全身武装,手持双刃请命出击:“官家,敌踪可疑,当先发制人!”

赵构却抬手制止。他凭栏而立,目光如鹰隼穿雾,在那一片虚无中捕捉异常。忽然,他瞳孔一缩——火光之间,竟有一艘残破商船随波漂来,船帆半毁,悬挂南洋总督府旗,甲板上血迹斑斑,无人走动。

“靠过去。”赵构低声道。

登船查验,舱内景象令人发指:数十名汉商被割去舌头,四肢捆绑,奄奄一息;底层暗格中,压着一封用鲜血写就的信笺,字迹歪斜却触目惊心:

“勿来……黑礁有陷……执骨已醒……血祭不绝……”

赵构沉默良久,指尖轻抚过那些伤者干裂的嘴唇。他曾是蜀汉之主,也曾软弱无能,但此刻,身为赵构,身为刘禅,身为这个时代的帝王,他不能再容许任何人以恐惧凌驾于天威之上。

他命人厚葬死者,抚恤遗属,然后亲手将血书投入火盆。火焰腾起,纸灰盘旋如蝶。

“他们想吓退朕?”赵构凝视烈焰,嘴角扬起一抹冷笑,眼中寒光如刃出鞘,“朕偏要让他们知道——最怕死的,才是最先死的。”

话音落时,远方海雾深处,一点猩红灯笼缓缓沉入波涛,无声无息,仿佛某种古老的仪式正在海底悄然完成……

【残舟遗谶】

舰队暂停闽港补给。赵构彻夜未眠。他命亲卫将血书灰烬仔细收集,封入一方玉匣,置于案头。烛光下,那灰烬仍似带着血色余温。

更深露重,他召赵鼎密议。

“此书虽激我退兵……”他指尖轻叩玉匣,声音低沉,“可你我皆知,真正的杀机,从来不在纸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