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 第211章 蛛丝结网,风起青萍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第211章 蛛丝结网,风起青萍

作者:依山而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2:51:10

暴雨如注,夜色浓得像化不开的墨,将临安城裹进一片湿冷的沉寂里。

沈如雪立在相府后门的檐下,油纸伞沿垂落的水珠连成细线,打湿了青砖缝里的青苔。她指尖轻抚药匣夹层,铜管的冰冷透过绢布渗出来,像一条蛰伏的蛇——薄绢上七名官员的姓名墨迹森然,每一笔都像是从血水里捞出来的,带着铁锈般的腥气。

李彦宗虽死,他书房暗格里的往来书信却没断了牵连,像一张蛛网盘根错节,牵出一连串阴魂不散的旧影。“和议赞成员”……这三个字曾是南宋主和派最肮脏的烙印,如今却被洗得干干净净,成了掌管地方学政的“清流大员”。他们借整顿书院之名,行的是排挤归附将士子弟的勾当:岳飞部将之子被拒于县学门外,韩世忠侄儿因“胡风未改”遭黜落——这哪里是治学,分明是诛心。

她抬眸望了眼紧闭的侧门,对守卫道:“此药是御赐方子,须亲手交予丞相的贴身医官。”

话音刚落,雨幕中一道黑影疾行而来,斗篷下摆扫过积水,带起一串水花。是林九娘,浑身湿透的衣袍裹着寒气,斗篷下的寒刃虽未出鞘,眼神却比檐角的冰棱更冷:“娘娘有令,送入相府之物,皆需查验。”

沈如雪不惊不怒,将药匣递过去。林九娘指尖挑开夹层,铜管“叮”地落进掌心,她瞳孔骤缩,立刻命人封存,转身便朝皇宫方向奔去——雨丝在她身后被劈开一道转瞬即逝的裂口,这一夜,注定无人能眠。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映得官家眸中寒光凛冽。他展开薄绢,目光扫过名单时,嘴角忽然勾起一抹冷笑,带着淬了冰的锐度:“好啊,三位‘学政大人’,一边吃着朝廷俸禄,一边拆着北伐的根基?还敢打着‘肃清胡化’的旗号,把功臣之后挡在学堂外?”

朱笔猛地拍在案上,墨汁溅出星点:“传旨,即刻停其职权,待查!谁敢阻挠,以谋逆论处!”

王希孟跪伏阶前,双手接过圣谕,声音沉稳如铁:“臣愿亲往巡查,还天下一个公道。”

官家低头看他,这年轻人正直却不迂腐,敢言亦知进退,正是拨乱反正的利刃。“去吧,”他缓缓道,“朕要的不只是真相,更是震慑——让暗处的人知道,朕的眼睛,早穿透了他们的帷帐。”

相府内药香弥漫,赵鼎倚在榻上,面色虽仍苍白,气息却稳如松柏。【国运提升卡】的暖流在体内循环,连多年的旧疾都被压了下去。他望着帐顶的纹路,喃喃自语,唇角泛着讥诮:“霍光之事?想把我塑成权臣,等我一病不起便制造主少国疑,趁机逼宫?当真以为天下英雄只剩这群鼠辈?”

这时,小太监匆匆进来:“官家遣御膳房送了参汤,在前厅候着。”

赵鼎闭了闭眼,低声道:“端进来,让所有人都看见——本相还能喝得动这碗汤。”

片刻后,热气腾腾的瓷盅摆在案上,香气漫过回廊。太监高声唱喏:“官家亲嘱,日日不断,只为丞相早日康复!”声音穿堂越户,像敲在每个人心上的鼓点。

翌日清晨,街头巷尾便飘起新的议论——

“听说了吗?丞相汤药不断,气色却越来越差,御医都说怕是撑不过年关……”

“唉,一代贤相偏逢多事之秋,可惜了……”

这些话飘进西祠废庙时,幽蓝蜡烛正静静燃着,火苗微颤,映出墙角新刻的字:“冬至不远”。

一道黑影潜入,放下木盒正要转身,劲风突然劈面而来!

林九娘自屋梁跃下,袖中短刃直指咽喉:“想走?皇城司等你三夜了。”

黑衣人猛然后退,却被四面暗桩逼入死角。搜身时,怀中掉出封密信,蜡丸封口印着契丹古文缩写——“雷动”。

官家接到呈报时,正在校场检阅新编火器营。拆开译文,他忽然笑了,笑声冷得像淬了冰:“紫微崩谶图?太学生跪谏?请帝逊位?”密信被掷在案上,“他们还真当朕是当年那个任人摆布的赵官家?”

林九娘垂首:“禁军有七名校尉与西祠暗通,今夜轮值祭天仪仗。”

“换人。”官家淡淡道,“仪仗礼炮里的火药全换成烟雾弹,让他们放的是‘祥瑞’,不是杀机。”他望向北方苍穹,锋芒毕露,“冬至祭天?好得很——朕倒要看看,是谁想在天地共鉴时掀起腥风血雨。”

烛火跳了跳,映着他眼底翻涌的寒涛。

千里之外的婺州城外,青帷马车驶入学政衙门前的石板街。王希孟踏阶而下,玄色官袍在霜风中猎猎作响,身后随员列队森然,佩刀未出鞘,却已压得衙门差役噤若寒蝉。

“奉天子密旨,彻查诸路学政舞弊案!”他声如洪钟,目光直刺堂上三名绯袍官员,“自绍兴十年起,尔等伪造试录、篡改名次,更以‘胡风未化’拒北伐将士之子于学门外——可有此事?”

堂上死寂。主官张文昭强作镇定:“下官所行皆依礼制……”话未毕,随员已捧出铁证:《四书集注》暗页里的私信写着“岳某之子不可录”“韩氏族裔当黜”,字字带血;《伪籍册》将三十一名功臣之后列为“异俗未驯”,永禁科考。

王希孟冷笑一声,高举圣谕:“官家有令:为国立功者之后,无论血统出身皆可入太学!谁阻此路——便是与天下忠勇为敌!”

惊雷炸响,他挥手道:“拘!”

皇城司破门而入,锁链铿锵。张文昭瘫跪在地,喃喃着“消息怎会泄露”,堂外百姓却已挤满街口,有人高喊:“我儿是岳家军遗孤!今日终于能读书了!”哭声与欢呼交织着冲天而起。

临安皇宫内,官家望着民心反馈图,曾蔓延的红斑正退去,连片湛蓝如潮水般漫开——那是信任,是希望,是民心归附的征兆。“王卿这一锤,砸开了黑幕。”他眼中锋芒毕露,“接下来,该轮到庙堂上的‘清流’们尝尝滋味了。”

早朝时,紫宸殿内气氛紧绷。官家端坐龙椅,语气平静:“冬至祭天依例举行。”群臣刚松口气,他忽然点名,“礼部左侍郎周崇礼、太常少卿冯延嗣、鸿胪寺卿柳元度——三位老臣德高望重,祭典执事便由尔等督办。”

三人面色骤变。他们是秦桧旧部,蛰伏多年,此刻被推上风口浪尖,想推辞却无由,想抗旨更不敢。互视间,瞳孔里盛着同一份恐惧——这哪里是重用,分明是逼他们现身。

散朝后,林九娘悄然入殿:“西祠昨夜灯火通明,有人赶制木刻模板,似在印刷谶图文稿,内容涉‘紫微崩’‘帝非真命’……另有契丹商人频繁出入,恐用于境外散布。”

官家立于丹陛,远眺苍穹,唇角勾着冷峻笑意:“让他们备足锣鼓——朕也给他们准备了一场好戏。”

深宫灯下,赵鼎独坐书房,指尖在舆图“琼州”二字上停留许久。烛火摇曳,映着他沉静如渊的眼眸:“李彦宗……你坠崖未死,藏在何处?沈如雪的情报像你留下的蛛丝,可你究竟想做什么?”

窗外夜风动窗棂,似在回应这无人听见的诘问。偏院闺房内,铜镜前的妆匣静静合拢,月光斜照,映出匣底一道极淡的白色痕迹——像某种碱液残留,尚未挥发。下一瞬,一道苍老身影掠过回廊,钥匙轻轻插入锁孔,发出细不可闻的轻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