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 第164章 火焚粮道,倭国震惶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第164章 火焚粮道,倭国震惶

作者:依山而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2:51:10

三日后,对马海峡。

浓雾如絮,缠绕着海面,十步之外便难见人影。浪涛低吼,像是某种巨兽在深渊中喘息。倭国运粮舰队缓缓穿行于雾海之间,六艘满载米麦、豆粟与军资的巨舶,像是一条臃肿的长蛇,在晨光未启之时悄然前行。护航的战船悬挂赤旗,甲士持矛巡舷,神情警惕——可他们不知道,死神早已顺流而下,无声逼近。

三艘破旧商船,如幽灵般自东南方向滑出浓雾。船身斑驳,帆布残破,看上去不过是寻常走私海舶,任谁也不会多看一眼。可就在它们靠近运粮舰队三百步时,舱底暗格悄然开启,数十个刻着“霹雳子”的陶罐被缓缓推至船尾,硫磺与火油的气息随风弥散。

高明远亲自挑选的死士,皆是西南水寨出身的老卒,懂潮汐、识风向,更有一身赴死的胆魄。为首的老舵手握紧竹筒,筒中火绳早已点燃,只待一声令下。

“点火!”

一声低喝如雷贯耳。竹筒倾斜,火星坠入导火槽,嗤嗤作响,火蛇蜿蜒而下,直扑舱底油囊。

刹那间,轰——!

第一艘火船炸开烈焰,如同海中升腾的赤龙,猛然扑向最近的粮船。火浪翻卷,热风扑面,倭兵尚未反应,烈火已顺着缆绳、跳板、帆索疯狂蔓延。第二艘、第三艘火船相继引爆,三道火柱冲天而起,将浓雾染成血红。

“走水了——!”

“宋人!是宋人的火船!”

惊呼声撕裂夜空,倭兵乱作一团。有人提桶救火,有人跃入海中逃命,更有粮船因火势过猛,引燃舱内火药,轰然炸裂,铁片横飞,残骸四溅。六艘粮船无一幸免,尽数焚毁,海面漂浮着焦尸与碎木,黑烟滚滚,直冲云霄。

而那三艘火船,在引爆后借风势迅速撤离,如鬼魅般消失于雾海深处。仅有一名死士在跳船时被碎片划伤手臂,其余全员安然无恙。

消息传回临安,已是次日清晨。兵部尚书李纲捧着八百里加急军报,手微微发抖:“官家……对马海峡大捷!六艘倭粮船全毁,敌军补给断绝,我军火船尽数撤离,仅一人轻伤!”

赵构正立于御书房窗前,手中海图幽光未散。他缓缓转身,眼中寒芒如电,嘴角却扬起一抹笑意:“好!好一个‘火蛇吞粮’!”

他大步走出殿外,立于丹墀之上,仰望苍穹:“相父,你当年火烧藤甲,七擒孟获,可曾想过,今日这把火,竟烧到了东海之外?”

与此同时,倭国京都,太政殿。藤原赖通一掌拍碎紫檀案角,怒目圆睁:“废物!全是废物!火炮未成,粮船先焚!你们是要饿死前线三万将士吗!?”

满殿重臣低头屏息,无人敢言。唯有被囚地牢的小野寺文久被匆匆提来,披头散发,却仍冷笑:“我说过……宋人不会等他们一个月。”

“闭嘴!”藤原怒喝,“若非你妄言天机,扰乱军心,何至于此!”

小野寺抬眼,目光如冰:“我不是妄言。我是知道,宋人之中,有神。”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他们不用大军,不用强攻,只遣三艘破船,便断我命脉……这已非人力,是天罚。”

藤原脸色铁青,良久,才咬牙下令:“传令各藩,征民夫十万,即刻修筑博多湾石垒!再派快船至高丽,求借粮草!务必要在宋军主力到来前,重建防线!”

可他知道,晚了。粮道一断,军心必乱。前线将士若无饭食,何谈死战?

而在南宋前线大营,高明远接到捷报,仰天大笑,声震营帐:“此火,乃官家梦中所赐!当浮一大白!”

他命人取酒,亲自洒于海风之中:“敬死士!敬官家!敬那未曾谋面、却算尽天机的相父!”

千里之外,赵鼎正伏案批阅军情。连日操劳,他本就清瘦的身躯更显憔悴。忽觉喉头一甜,一口鲜血喷在案上,染红了刚拟好的《东征粮运调度策》。

“相爷!”随军医官安若雪疾步而入,见状大惊,立刻取出银针:“快躺下!您已三日未眠,再这样下去——”

赵鼎却挥手推开:“战事未定,岂敢言休?粮道已断,倭人必乱,正是我军出征良机……不可因我一人,误了官家大计。”

安若雪眼眶发红:“可您若倒下,谁来为官家运筹帷幄?谁来完成……那北伐未竟之志?”

赵鼎闭目,轻叹:“我只恨,不能亲眼看到官家踏平倭都的那一天。”

话音未落,腰间那枚古朴的同心佩,忽地泛起幽蓝微光。系统提示浮现于意识深处:

【隐性任务“断敌粮道”完成】

【奖励:国运提升卡x1】

几乎在同一瞬,临安皇宫。赵构猛然抬头,手中玉佩与同心佩共鸣震颤。他一眼便知——是相父又在透支性命!

“来人!取国运提升卡!”

内侍呈上仅存的一张金色符卡,赵构毫不犹豫,指尖划破掌心,以血为引,低声喝道:“以朕之运,续相父之命——用!”

金光自皇宫冲天而起,化作一道流虹,跨越千里,直入前线大帐。赵鼎猛然睁眼,只觉一股温润之气涌入经脉,五脏六腑如沐春风,咳血之症竟瞬间缓解。

他抬手抚胸,气息渐稳,眼中竟泛起泪光:“官家……你又……为臣……”

他望向南方,仿佛能看见那道熟悉的身影立于宫阙之上,笑得张扬又深情。

“相父,这次换朕为你撑住。”

风起帐动,战鼓将鸣。

而在工部密殿深处,一座前所未见的战舰模型静静陈列,九舱分隔,炮台可旋,船首刻着四个小字——“破浪·一”。

赵构指尖轻抚船舷,眸光如火。

临安城,工部密殿。

烛火摇曳,映照着殿中一座三尺长的战舰模型——九舱分隔,龙骨如脊,船身修长如刃,破浪劈风之势跃然眼前。船舷两侧设炮台,可三百六十度旋转,炮口漆黑如渊,似能吞星噬月。船首刻着四个小字:“破浪·一”,笔锋凌厉,仿佛划开了东海的雾障。

工部尚书曾几跪伏于地,双手高举图纸:“启禀官家,水密舱战舰历时九十七日,终告大成!此舰以南洋铁木为骨,夹层填桐油麻絮,一舱进水,八舱仍浮,可抗巨浪风涛。炮台以水力机关驱动,一人可操双炮,射程达三里,火弹落地,片甲不留!”

殿内群臣屏息,连呼吸都轻了几分。

赵构缓步上前,指尖轻抚船舷,触感如抚龙鳞。他凝视良久,忽而低笑,笑声渐响,终化作一声震殿长吟:“好!好一个‘破浪’!此舰若出,真如苍龙入海,搅动五洋!”

他猛然转身,龙袍翻卷如焰:“传朕旨意——三月之内,造舰五十!江南十州船坊,昼夜不息!征倭舰队,就此成军!”

“官家!”兵部侍郎惊问,“五十艘巨舰,耗资恐逾百万贯,国库……”

“国库?”赵构冷笑一声,眼中寒光乍现,“朕宁可卖了御花园的太湖石,拆了后宫的金瓦,也不能让相父的北伐之志,再等一天!”

他抬手一指模型:“这船,不只是战舰——是朕送给倭人的‘催命符’!是相父当年未竟北伐的‘踏脚石’!更是我大宋,横推四海的‘开路先锋’!”

群臣动容,纷纷伏地:“官家神威,四海归心!”

赵构却不看他们,只望向北方——那里是燕云,是汴京,是相父赵鼎仍在操劳的前线大营。他低声自语:“相父,你曾说‘谋定而后动’,可这一次,朕要让你亲眼看见,火炮轰鸣,山河震颤!”

就在此时,一道流星划破夜空,坠入东海。

九州,萨摩国某渔村。老农蜷缩茅屋,忽觉窗外大亮,抬头望去,只见一道赤红火线撕裂苍穹,轰然坠海,震得屋瓦簌簌而落。海面火光冲天,映得整片海湾如炼狱翻腾。

村中巫女披发赤足奔出,仰天嘶喊:“天罚!天罚降临!宋帝遣火龙入海,讨我倭魂!此火非人间之火,乃九幽炼狱之炎!”

村民跪地叩首,哭声四起。

消息如风,三日传至京都。太政殿内,藤原赖通独坐深殿,面色惨白。他已三夜未眠,每闭眼,便见一金甲帝王踏浪而来,手持巨炮,炮口直指殿中龙座。那炮一响,天地崩裂,京都化为焦土。

“不可能……宋人怎会有此神舰?怎会有此天火?”他喃喃自语,手中茶盏砰然碎裂。

幕僚匍匐进殿:“禀太政大臣,博多湾石垒尚未完工,高丽拒借粮草,前线已开始杀马充饥……而宋人……宋人竟在江阴、明州同时开建百艘巨舰,桅杆如林,日夜不息!”

藤原双目暴睁,猛地抓起案上倭刀,一刀劈下:“传令!所有藩国,即刻征调渔船千艘,布防海峡!再派死士潜入宋境,烧其船坊!本官不信——区区南朝,能凭空变出神兵!”

可他话音未落,窗外雷声炸响,暴雨倾盆。雨幕中,仿佛有千军万马踏浪而来,战鼓声隐隐可闻。

而在临安皇宫,赵构立于观星台,手握玉佩,感应着远方相父的气息——平稳,温润,尚在人间。

他轻抚“破浪·一”模型,眸光如炬:“三月……足够了。”

“等五十艘‘破浪’齐发,朕要让整个东海,都听见龙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