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 第62章 洛阳归心·百姓夹道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第62章 洛阳归心·百姓夹道

作者:依山而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2:51:10

马蹄重重踏碎洛阳城的残雪,赵构掀开车帘的手不禁微微一顿。

城墙上的朱漆已然剥落得干干净净,露出底下斑驳的夯土,看上去就如同被岁月啃噬过的老树根,满是沧桑与破败。

几个流民瑟缩在墙根下,身上裹着辨不出颜色的破布,见宋军的仪仗缓缓过来,竟连躲避的力气都没有。在他们脚边,静静躺着一具用草席半掩着的尸体,草席边缘露出半截发青的手腕,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显得格外刺眼。

“官家。”赵鼎的声音从车外传了进来,他掀开车帘的动作很轻,却还是带起了一阵冷风,卷得赵构鬓角的青丝带微微晃动,“洛阳城的状况……比情报里所讲的更为糟糕。”

赵构沉默不语。

他记得三天前在汴梁行宫,户部呈上来的洛阳户册上还明明白白写着“在册人口八万”,可此刻目光所及之处,莫说是八万,就连八百个活物都难觅踪迹。

他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玉坠——那是穿越前刘禅随身携带之物,此刻触手生凉,恰似城墙下冻得坚硬的土块。

“相父。”赵构突然开口,声音低得只有赵鼎能够听见,“当年在汉中屯田,若是见到这般光景……”

赵鼎的手指在车辕上轻轻一扣。

他便是诸葛亮,自然记得五丈原的星夜,记得士兵们啃着冷硬的麦饼翻山越岭的情景。此刻洛阳的风裹挟着尘土扑面而来,他不禁想起《出师表》里所写的“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可眼前这“兵甲已足”,守护的又该是怎样一个“南方已定”呢?

“官家。”赵鼎清了清嗓子,“若不尽快恢复生产,民心恐难安稳。”

赵构转头看向他。

赵鼎眼角的细纹里还凝着草原会盟时的冰碴,此刻却被洛阳的风焐得柔软。

赵构忽然想起系统面板里那一排亮着的兑换项——高产占城稻改良种、义仓建造术,还有沈该前日递来的均田令试点方案。

“传沈该。”赵构拍了拍车帘,“即刻丈量土地,均田令便从洛阳开始推行。”

车外传来小宦官尖细的应和声。

赵构望着车帘外掠过的断壁残垣,系统提示音陡然在耳边响起:“检测到宿主进入‘中原复兴’支线,触发隐藏任务‘洛阳残影’。”

他紧紧捏了捏玉坠,轻声说道:“相父,此次定要让洛阳的土地里,长出足以支撑江山的粮食。”

夜幕降临,吕颐浩的算盘在屋里拨得噼啪作响。

他蜷缩在吕家庄的密室之中,摇曳的烛火在青砖墙上投下扭曲怪异的影子。

案几上摊着刚刚收到的密报:沈该的丈量队已然进了北乡,就连他藏在荒山里的三百亩私田都被标上了记号。

“姓沈的还真敢动手。”吕颐浩捏着算盘珠的手青筋暴起,眼中满是怨毒。

他原本是伪齐的户部侍郎,金国倒台后摇身一变成为宋官,这些年来靠着吞没流民田产积攒下的家业,如今眼瞅着要被均田令刮走大半。

窗外传来更漏声,吕颐浩突然猛地起身,一脚踢翻了脚边的炭盆。

火星溅落在账本上,他却看也不看,只是死死盯着案头那封裴季安的信——江南富商的字迹透着一股油腻,末尾画着一串铜钱,意思再明白不过:钱不是问题,事情要闹得越大越好。

“去造谣,就说朝廷要夺百姓的田。”吕颐浩对着炭火搓了搓手,脸上露出阴狠的神色,“再找几个能说会道的,去茶肆里宣扬新税比金人还重……对了,义仓的粮食也绝不能让百姓领到,就传言说那米里掺了药。”

他的管家缩在门口,喉头动了动,小心翼翼地说道:“可……可前日有户姓张的人家,领了义仓的麦种,说是长得比往年都好……”

“闭嘴!”吕颐浩抄起算盘狠狠砸了过去,“张老头那是被官府迷惑了心智!你去北乡,找几个饿红了眼的,明天就去堵住丈量队的路——把文书抢了,把官服撕了,闹得越大,姓赵的才越害怕!”

赵构轻轻掀开门帘,草屋里弥漫的霉味几乎让他忍不住后退。

这是洛阳城外的一座破庄子,他换上一身粗布短打,跟着沈该派来的暗卫摸黑找了半夜才寻到此处。

土炕上躺着一位老妇,身形干瘦如柴,旁边蹲着个小孙子,正拿着瓦罐接着房梁漏下的雪水——那水混着草屑,可孩子却如获至宝般捧在手里。

“老丈去哪儿了?”赵构蹲在灶前,伸手帮那孩子添了把柴。

孩子抬起头,眼睛亮得灼人:“爷爷去后山翻土了,说等开春要种新麦……可我们只剩下半升陈米,爷爷说不够当种子。”

赵构的手指在袖中不自觉地攥紧。

他想起今早路过义仓时,门前冷冷清清——本该排队领粮的百姓都躲在巷子里,交头接耳地嘀咕着“有毒的米”。

系统面板里的“耐旱麦种”闪烁着金光,他摸出一个油纸包,轻轻塞到孩子手里:“拿给你爷爷,这麦种耐旱,下点雨就能活。”

孩子的手微微颤抖,油纸包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你……你是官府的人?”

“我是来帮你们种粮食的。”赵构微微一笑,替孩子把油纸包揣进怀里,“别信那些说朝廷要夺田的胡话,地是你们的,种出来的粮食也是你们的。”

当吕颐浩的算盘珠子散落一地时,他正搂着小妾美滋滋地喝着参汤。

府外突然传来一阵砸门声,二十几个持刀的亲卫如潮水般冲了进来,为首的正是御营司的统领。

吕颐浩的参汤一下子泼在了锦袍上,烫得他猛地跳脚:“你们……你们可知我是谁……”

“吕大人可知道,”统领抽出腰牌在他眼前晃了晃,声色俱厉,“私藏军粮三百石,勾结江南富商裴季安煽动民乱,该当何罪?”

吕颐浩的双腿瞬间发软。

他眼睁睁地看着亲卫们从地窖里抬出一袋袋粮食——那些本应赈济灾民的粮食,此刻堆积如山,麻袋上还沾着泥土,显然是刚从后山运回来的。

“官家圣明!”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嗓子。

吕颐浩抬头望去,只见院墙外挤着好些百姓,有昨日堵丈量队的,有蹲在义仓前骂街的,此刻都红着眼眶,手里举着被撕坏的文书碎片。

“原来那些谣言……都是吕家散布的!”

“我就说义仓的米香气扑鼻,怎么可能有毒!”

洛阳的春风裹挟着麦香,悠悠地扑进城门,赵构正静静地站在城墙上。

脚下的田垄仿佛铺上了一层绿绒毯,沈该带着胥吏在田间来回穿梭,手里的木简上记满了“张三三亩”“李四五亩”。

义仓前的队伍从早排到晚,老人们捧着稻种,不禁老泪纵横,孩子们追着粮车欢快地奔跑,衣兜里还塞着刚蒸好的麦馍。

“官家!”

一声呼喊让赵构转过脸来。

人群中挤出一位老妇,扶着一个半大孩子,正是前日他去过的那户人家。

老妇缓缓跪了下来,额头轻轻碰着青石板:“我们家那几亩地,前日已经丈量清楚了!孙子说,等新稻成熟了,要给官家送上第一把稻穗!”

孩子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踮起脚尖高高举了起来。

赵构缓缓蹲下身,接过那把带着露水的麦穗——麦粒饱满得似乎要撑破外壳,宛如一串金黄的小太阳。

系统提示音在耳边适时响起,这次并非机械的电子音,倒极像相父当年摇着羽扇说“善”时的清越之声:“恭喜宿主完成‘洛阳复兴’任务,积分 1000,解锁‘跨江浮桥建造术(升级版)’。”

赵鼎静静地站在他身侧,望着远处袅袅升起的炊烟,轻声说道:“当年在汉中,丞相府的沙盘上,洛阳不过是一个小红点。”

“现在不一样了。”赵构把麦穗轻轻贴近心口,那里还留存着玉坠的温度,“相父你瞧,这红点里有麦香,有笑声,有重新焕发生机的百姓——这才是真正的江山。”

他凝视着渐渐西沉的夕阳,目光掠过城楼下欢呼雀跃的百姓,最后落在城墙砖缝里钻出的新草上。

风轻轻掀起他的衣角,他低声补上一句:“可若有人妄图毁掉这一切……朕绝不会轻易饶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