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 第33章 风起漕道,火燃粮仓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第33章 风起漕道,火燃粮仓

作者:依山而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2:51:10

紫宸殿内,烛火摇曳。恰在沈该踏入殿门的瞬间,那火苗晃了几晃,仿佛被一股无形的气流惊扰。赵构目光投向沈该那水痕未干的官服下摆,后颈处陡然窜起一股凉意。这凉意并非源于秋夜的寒露,而是心底对前朝旧事的惊悸——上回户部侍郎冒雨夜奏,还是靖康年间汴梁城破前夕,彼时粮草官私吞军粮,最终致使城门失守,社稷蒙羞。

“官家。”沈该声音发颤,带着几分惶恐,袖中的密折被他攥得边角已然发皱。“江南漕粮,本月该抵建康的十万石,至今仍未抵达。”

赵构听闻此言,指尖下意识地握紧,那枚玉坠“咔”地一声深深硌进掌心。前日岳飞军报中“河北义军控三州,只待粮草”的字迹,此刻如烙铁般在他眼前浮现。他猛地站起身来,龙袍带起的风扫过御案,茶盏相互碰撞,发出清脆却刺耳的叮当声。“朕不是着你从速筹备了吗?”

“官家,臣每日都紧催着漕司发船,可船行至常州便放慢速度,到了无锡竟干脆停下。”沈该喉结上下滚动,额角青筋暴起,似要冲破皮肤。“昨日派去查探的吏员归来禀明——常州仓的粮册记录发出三千石,然而船到无锡时,舱内却只剩两千八百石;无锡仓虽称补了两百石,可到镇江又少了三百石。”说到此处,他突然“扑通”一声跪地,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之上,发出沉闷声响。“更可怖的是……臣派去的人,今早被发现陈尸运河边,心口直直插着漕运司的令牌。”

殿外,更鼓沉沉地敲过四更。寂静之中,赵构甚至能清晰听见自己的心跳声,那声音仿佛盖过了铜漏里缓慢滴落的水声。

他下意识地摸向腰间的系统面板,指尖刚触及那冰凉的玉坠,耳畔便骤然响起机械音:“检测到国运危机——漕运受阻影响北伐进程,触发‘漕运安全任务’:保障三个月内江南漕粮足额抵达前线,奖励积分2000,可兑换高阶火器图纸。”

“好一个‘可兑换’!”赵构紧紧攥着玉坠,眼尾泛红,怒火中烧。“相父当年北伐,最忌惮的便是粮道被截断。”言罢,他猛地掀开窗户,夜风呼啸灌进,将龙涎香的灰烬簌簌吹落在沈该背上。“传赵鼎来!”

不多时,赵鼎迈着急促的步伐匆匆赶来。他的青衫下摆沾染着墨渍,显然是正在值房埋头批折子。跨进殿门时,正好与沈该错身而过。他目光扫过地上皱巴巴的密折,眉峰微微一挑,旋即朝着赵构深深一揖。

赵构凝视着眼前的赵鼎,心中涌起一股亲切的情绪。即便如今身份变换,可眼前之人就是他熟知的相父诸葛亮,那举手投足间的睿智与沉稳,从未改变。

“相父果然与朕心意相通。”赵构用指节轻轻叩击着御案,“你且说说,怎样才能确保漕船一路顺畅,过州过县,一粒粮都不少地运抵前线?”

赵鼎从袖中取出一个泛黄的竹简,竟是他昨日翻查的《汉漕律》。“汉时设有均输官,唐时亦置转运使,然而皆无法有效管控地方豪强。”他一边说着,指尖一边划过竹简上“漕吏与豪商勾连”的批注。随后,目光坚定如炬,“臣以为,必须设立专门官职,直属御史台,只对官家负责。”说罢,他抬眼看向赵构,那眼神锐利如刀,“此官职可名为‘漕运监察使’,赋予其调遣水师、稽查粮仓、弹劾官吏之权,但凡见有贪污者立即缉拿,发现赃物即刻抄没。”

赵构听闻,击掌大笑:“好!胡铨为人刚正不阿,就让他担任第一任漕运监察使。”言罢,他转头对沈该吩咐道,“你即刻去拟旨,调拨五千厢军供胡铨驱使,沿运河南北布下防线。”

沈该领旨退下时,殿外天色已隐隐泛起鱼肚白。

赵构望着赵鼎案头新写就的《漕运监察使权责条例》,脑海中浮现出系统任务,他压低声音,眼中带着一丝期待:“相父,系统提示若完成此任务,便能兑换火器图纸。若是岳鹏举的骑兵能配上霹雳炮,那过黄河便如履平地了。”

赵鼎放下手中的笔,抬眼看向赵构,眼底泛起一抹极淡的笑意,那笑容之中仿佛蕴藏着无尽谋略。“官家且拭目以待,三日后太湖必有动静。”

三日后,卯时。太湖之上,水面浮着一层朦胧薄雾,宛如轻纱笼罩。李宝身姿挺拔,立于“镇海号”船头,手中火铳在晨露的映照下泛着清冷光泽。他目光如鹰,紧紧盯着远处三艘挂着“常丰”字号的漕船,猛地挥手下令:“打旗语,命他们停船受检!”

对面的船帆“哗啦”一声展开,映入眼帘的竟是一面血红色的“裴”字旗。为首的贼首站在船头,腰间挂着裴季安家的鎏金腰牌,嚣张地叫嚷:“姓李的,识趣儿的就赶紧放老子过去!裴爷说了,这船粮就算拿去喂鱼,也绝不给岳家军吃!”

李宝冷笑一声,摸出怀里的火折子,嘲讽道:“裴季安都已经在大理寺待了三天了,你还把他当爷呢?”言罢,他对着天空打了个响指,大声喝道:“火铳队,齐射!”

“砰砰砰——”十二杆火铳同时喷射出炽热的火舌,震耳欲聋的声响回荡在湖面。贼船的桅杆在火铳的轰击下应声而断,木屑纷飞。几个贼子吓得抱着头,慌不择路地往舱底钻去。却见李宝又一挥手,水师们纷纷甩出铁钩,牢牢扣住船舷,紧接着跳帮上船,每个人腰间都别着系统兑换的手雷,气势汹汹。

“拿下!”李宝踩着断裂的碎木片,大步踏进船舱。当他掀开油布的手却突然顿住——舱底哪有半粒军粮,全是一箱箱的盐引和地契,最上面还压着一张纸条,墨迹尚未干透,上书:“送临安裴府,换银五万。”

同一时刻,临安城的幽深巷子里,裴季安正蜷缩在一辆破旧马车之中。他望着车窗外“漕运监察使”的灯笼在街角一闪而过,顿时吓得喉结上下滚动,正要掀起车帘逃跑,却只听“咔嚓”一声——车辕竟被一根横过来的长枪挑断。

胡铨身着绯色官服,从阴影中稳步走出,腰间的监察使令牌在晨光下熠熠生辉。“裴大东家,这是急着要去哪儿啊?太湖上的‘货’,咱们可还没清算完呢。”

大理寺内,堂鼓被敲得震天响。赵构站在审案堂外,目光冷冷地扫过堂内跪成一片的漕吏、豪强,以及缩在角落瑟瑟发抖的裴季安。他的思绪不禁飘回到穿越前,在成都宫中看过的《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拉出去。”赵构对着大理卿微微点头,语气冰冷,“漕吏即刻斩首,豪强抄家充军,至于裴季安……先留他一条命,等审出所有同党,再凌迟处死。”

秋末的风裹挟着丝丝血腥味,掠过街市。百姓们纷纷挤在刑场周围围观,有人举着炊饼大声呼喊:“杀得好!咱家儿子明日就去投奔岳家军!”还有老妇抹着眼泪哭诉:“当年我儿饿死在粮道旁,今日总算是见到王法了。”

沈该站在赵构身侧,望着满载新粮的漕船顺着水流向北驶去,眼眶微微泛红。“官家,今日头船从杭州出发,依照新规矩,每过一县都要敲锣验粮。百姓们自发守在岸边,纷纷表示‘谁敢动一粒粮,咱就拿锄头劈了他’。”

赵构凝视着漕船渐行渐远的帆影,缓缓摸出怀里的玉坠。玉坠上“北定中原”四个字,已被他摩挲得光亮。他对着微风,轻声低语:“相父,你看这漕河,是否像当年你修筑的山河堰?这往来的粮船,又像不像你创制的木牛流马?”

暮色如纱,悄然漫上宫墙。赵构前往校场巡阅。归营的士兵们扛着长枪,整齐地从他身旁走过。他隐约听见两个小兵在队伍末尾小声嘀咕。“前日领的军粮是新舂的白米,可比以前的糙米香多了。”另一个却嗤笑一声:“香又有什么用?老子在前线拼死杀敌,家里的地还不是被乡绅霸占着。”

赵构脚步微微一顿,望着士兵们被夕阳拉长的影子,指尖下意识地轻轻叩了叩腰间的系统面板——那里正躺着尚未完成的“军户田亩改革”任务。他深知,前方的道路依旧漫长而艰难,但身旁有赵鼎,有他的相父并肩同行,无论遇到多少险阻,他们都将携手共赴这充满希望却又荆棘密布的北伐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