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 第34章 爵赏破旧,血刃争锋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第34章 爵赏破旧,血刃争锋

作者:依山而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2:51:10

秋末的晚风,裹挟着校场的沙粒,如锐利的刀刃,呼呼作响,将旗杆上那面“岳”字旗刮得猎猎翻腾。

赵构伫立在点将台边缘,目光随着归营的士兵队列缓缓移动,耳中不断回荡着那两句刻意压低的抱怨——“老子拼死杀敌,家里的地还不是被乡绅占着?”“更憋屈的是,拼死拼活升个伍长,人家世家子跨马进营就是百夫长。”

他的指尖不自觉地掐进掌心,玉坠上“北定中原”的刻痕,犹如针芒般硌得生疼。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听到如此言论,只是从前总觉得改革军制乃循序渐进之事。然而此刻,望着士兵们磨破的鞋跟,以及铠甲下那一张张青黄疲惫的面容,他的思绪猛地飘回到穿越前的成都宫。那时,相父指着《军志》,神情严肃地说道:“士卒不用命者,非无赏罚,乃赏罚不公。”

“官家?”贴身宦官王德的声音从身后轻轻传来,“时辰已然不早,该回御书房了。”

赵构转身,袍角带起一阵劲风,惊得檐下铜铃叮当作响:“去召赵鼎前来。”

御书房内,烛火噼啪爆开灯花,跳动的光影映照着室内。赵鼎匆匆赶来,他的青衫上还沾染着外朝的丝丝寒气。

他刚一踏入房门,赵构便将手中茶盏重重一放,急切地问道:“相父可曾听见校场士兵的议论?”

赵鼎解下腰间玉牌,从内侧取出叠得方整的帛书,说道:“臣今日前往枢密院查核军籍,发现年仅二十岁的世家子,竟挂着‘承信郎’的虚衔领取双份俸禄;而年过半百的老兵,哪怕已斩获十七颗敌首,却依旧只是个副都头。”言罢,他缓缓展开帛书,“《军功爵令》臣已草拟三版,以斩获敌首数量确定爵位,依据破城、护粮、救将等不同战功划分等级,就连晋升官阶的考校标准,都已标注得清清楚楚。”

烛火摇曳,映照着帛书上密密麻麻的朱批。赵构的指尖轻轻划过“斩敌首一级,赐粟五石;破敌一寨,进武毅副尉;擒敌将者,可越三级授官”等字样,不禁喉头一热,当即说道:“明日便召集诸位将领商议此事。”

次日,崇政殿内,金砖在晨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二十余位将领依照官阶,整齐站定。

赵构扶着御案缓缓起身,龙袍上的金印压出一道深深的痕迹,他神色庄重地说道:“今日,我们来商议《军功爵令》——从今往后,军中不再论出身贵贱,只以战功为唯一衡量标准。”

话音未落,后排陡然传来“哐当”一声巨响,原来是定江军节度使陈思恭愤怒地踢翻了脚凳。

这位老将鬓角斑白,铠甲之下还露出半截家传的玉扳指,他满脸怒容地说道:“官家!此令有违纲常!若人人都争着靠砍敌首来升官,谁还会听从将令?当年韩信设立军功爵制,结果导致兵痞杀降冒功,险些酿成大祸!”

“陈老将军,您可知道,去年淮西之战,您的亲侄陈世安未接军令便贸然冲阵,致使三百弟兄折损,却因您的保举而晋升为正将?”岳飞突然出列,他身着玄色铠甲,擦拭得锃亮,语气铿锵有力,“末将愿率领三千士卒试行此法,若三个月内军纪败坏,末将甘愿提头来见!”

刹那间,殿内的温度仿佛骤降了几分,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王彦的手指在腰间剑柄上反复摩挲——他身为当年八字军的老将,最见不得士兵们寒心,可又担忧新制会引发旧将们离心离德。

他余光瞥见张荣正缩在角落,这个伪齐降将的铠甲比旁人短了三寸,肩章还是用粗线缝补而成。他突然想起昨日在演武场,这小子单枪匹马挑翻了三个木人,却只因“降将身份”而被压制,未能得到晋升。

“官家!”陈思恭猛地甩袖跪下,额头几乎磕到砖缝之中,“老臣愿以全家百口性命作保,此令万不可行!”

赵构望着他花白的头顶,脑海中浮现出昨日皇城司呈来的密报——陈思恭的私庄藏匿着二十车军粮,他的族侄陈世安上个月刚用军功簿换得了十亩良田。

“陈卿且起。”赵构的声音依旧温和平稳,“明日演武场,朕与诸位爱卿一同看看这新制究竟如何。”

是夜,陈府后宅的密室中,黑纱灯散发着幽微的光。

陈思恭紧紧攥着酒盏,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咬牙切齿地说道:“那岳飞小儿不过是仗着官家的宠信罢了!明日演武场,咱们带上三千亲军,逼官家收回成命!”

“老将军,还请三思。”说话的是忠州团练使李守忠,他眉头紧皱,面露担忧之色,“官家近来连破漕运贪腐大案,皇城司的人……怕是早就盯上咱们了。”

“怕什么?”陈思恭猛地灌下一口酒,“当年太祖陈桥兵变,不也……”

话音未落,戛然而止。

窗外突然闪过一道黑影,紧接着密室外传来巡夜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同一时刻,赵构在御书房中展开系统面板。

淡蓝色的光幕上,“军心稳固任务”几个字泛着璀璨的金光:“推行军功爵制,消除军中不满,奖励国运提升卡x1。”他的指尖悬停在“接受”键上,脑海中浮现出赵鼎近日咳嗽不止,喉间泛着腥甜的模样,稍作思索后,重重一点。

三更梆子声连响三遍之时,牛皋手持短刀,利落地割开了伪齐营寨的牛皮帐。

他光着膀子,浑身肌肉在月光下泛着青铜般的光泽,身后紧跟着九十九个裹着黑布的士兵——这是岳飞精心挑选的“敢死队”,每人腰间别着三枚手雷,靴筒里插着淬毒的匕首,气势汹汹,宛如一群即将扑向猎物的恶狼。

“报——巡哨回来!”

牛皋迅速缩在草堆之中,双眼紧紧盯着两个手持灯笼、晃晃悠悠走近的伪齐兵。

他向身边的张宪使了个眼色,二人如鬼魅般同时跃起,手中刀柄狠狠砸向敌兵的后颈。

张宪摸出火折子,借着微弱的火光,照着地图在牛皮上画了个醒目的叉——那正是伪齐守将李成义的中军帐所在之处。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李成义正搂着小妾,睡得迷迷糊糊。

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马嘶声,他猛地惊醒,刚掀开帐帘,便瞧见牛皋手提长刀,威风凛凛地站在面前,刀锋上的血珠正一滴一滴地往地上坠落:“李将军,借你脑袋一用。”

校场之上,晨雾尚未完全散尽,牛皋的玄色披风已被鲜血浸透。

他单膝跪在点将台前,左手提着一个裹着红布的木盒,右手紧紧按在胸口,大声禀报道:“末将牛皋,夜袭伪齐营寨,成功斩下守将李成义首级,夺得战马百匹,粮车三十辆!”

当木盒掀开的瞬间,校场之上顿时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李成义的脸因惊恐而扭曲,眉间那道箭疤赫然醒目,正是岳飞上个月在阵前亲手射下的——这无疑是确凿无疑的敌将首级。

赵构缓缓走下台阶,亲手将五等爵的金印佩挂在牛皋腰间,郑重地说道:“牛将军,此印可换银千两,可让你家中三代免除徭役,还能送你儿子进入武学读书。”他提高音量,目光扫视全场,高声说道:“往后,每一颗敌首都是你们的战功凭证,每一份战功都是你们晋升的阶梯!”

士兵们的呐喊声如汹涌的浪潮,瞬间掀翻了弥漫的晨雾。

张荣挤在人群最前端,望着牛皋腰间那枚金光闪耀的金印,不禁想起自己藏在枕头下的十七个箭簇——那是他这半年来亲手射落的敌兵所留。

昨夜,他还偷偷磨砺了战刀,刀刃上的豁口,是上个月与敌兵拼杀时砍断敌矛留下的痕迹。

三日后的演武场,当张荣的长枪挑落第七个木人时,全场寂静得仿佛能听见沙粒滚动的细微声响。

他的铠甲依旧短了三寸,然而肩章上却多了两颗银星——那是统制官的标志。

王彦站在观礼台边,目睹着这小子从降将一步步成长为标兵,喉咙不禁一阵发紧。

他轻轻摸了摸腰间的八字军旧牌,那上面“赤心报国”四个字,已被岁月磨得光亮。突然,他朝着赵构一拱手,大声说道:“末将愿领三千新兵,按照军功爵法进行训练!”

夕阳的余晖将校场染成一片金红色,赵构望着队列中那一个个挺直的脊梁,听着此起彼伏的“末将愿战”,眼眶微微发热。

赵鼎静静地站在他身侧,咳嗽声被风声掩盖了大半,但还是被赵构敏锐地捕捉到。

赵构悄悄摸出怀里的国运提升卡,不动声色地塞进赵鼎的袖中。

“相父。”赵构凝视着远处的雁阵,声音轻柔得如同一声叹息,“当年您在汉中教我研读《六韬》,说‘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今日这校场,像不像当年您整训的北征军?”

赵鼎望着那些年轻士兵们充满渴望的眼睛,喉间的腥甜之感突然消散了。

他想起穿越前最后一次北伐,五丈原的秋风中,那颗未竟壮志的将星陨落;又想起昨日在御书房,赵构将新制的军粮送到他案头,笑着说:“这是系统换的占城稻,比木牛流马运得还快。”

“像。”他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而且更像。”

校场的号角突然激昂吹响,士兵们的呐喊声直冲云霄,仿佛要冲破天际。

赵构望着那片如波涛般翻涌的人潮,轻轻摸了摸腰间的玉坠——“北定中原”四个字,终于要在这双曾被世人骂作“昏君”的手中,镌刻进历史的长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