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 第29章 稻浪千重,蚕丝万缕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第29章 稻浪千重,蚕丝万缕

作者:依山而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2:51:10

晨光悠悠漫过垂拱殿那飞翘的檐角,官家赵构已在御案前细细翻阅完三叠奏疏。案头新换的龙脑香,丝丝缕缕地与墨香交织在一起。他的指尖,停留在最后一份《两浙农事报》上。去年江南遭受大旱,百姓们靠着啃了小半年的树皮艰难度日,若今春再无新粮接济,只怕是饿殍遍野的惨象就要出现。

“官家,赵丞相到了。”小宦官的通报声方落,一袭青衫的身影已然跨过殿门。

赵鼎手中稳稳捧着个檀木匣,匣身还带着清晨露珠的丝丝凉意。“臣昨夜翻阅《齐民要术》直至深夜,又仔细比对了闽地的水况,这改良占城稻的种植手册,终于是修订完成了。”说着,他轻轻掀开匣盖,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叠放着竹纸,墨迹未干之处,还洇着淡淡的水痕。

赵构伸手去接,指腹触碰到纸页的瞬间,不禁微微一顿——赵鼎的指尖泛着青白色,显然是长时间握笔,血脉不畅所致。他不禁想起昨夜系统面板上跳动的1200积分,又忆起相父当年在五丈原油灯下书写《作木牛流马法》的模样,喉咙不由得发紧:“相父,这稻种能救多少人?”

“若采用三季轮作之法,亩产可增加两石。”赵鼎的目光落在御案旁那张《江南水田适种图》上,图上那朱笔圈改之处,正是赵构昨夜亲自所为。“两浙十三州,若能尽数种上,今年秋粮便能多囤三十万石。粮足则民安,民心安稳,我大宋作战方能战无不胜。”

“准了。”赵构迅速抓起朱笔,在手册上重重画了个大大的“可”字。“着工部负责印制种植图册,户部今日就发放稻种。各州县设立农务司,从太学挑选二十个研习农学的书生,派下去担任专员——记住,定要选那些肯亲自下田的。”他抬眼,瞧见赵鼎鬓角的白发,声音不禁放软,“你也歇上两日,莫要总是熬到三更。”

赵鼎刚退下,殿外便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沈该抱着个锦盒,急匆匆冲进殿内,腰间的玉牌碰撞得叮当直响:“官家!江南织造局送来了新样!”他说着,掀开盒盖,一匹月白色的丝绸如流水般倾泻而出,在晨光的映照下,泛着珍珠般柔和的光晕。“这是用系统兑换的新桑蚕种所产,茧子大了整整一圈,蚕丝更是坚韧无比!”

赵构轻轻捏起丝帛,指尖刚一触碰,便不禁为之一惊——前世在成都,他也曾触摸过最上等的蜀锦,却也不及这丝绸如此顺滑。“市舶司那边可有消息?”他问道。

“泉州港的大食商人今早递来帖子,说要包下今秋所有的新丝。”沈该眉梢飞扬,难掩兴奋,“那波斯老客举着丝帛,直呼‘天方夜谭’,声称这料子在海外,能换回十船香料!”

赵构听闻,忽然展颜一笑:“当年相父能让蜀锦畅销西域,今日我大宋的丝绸,也要引得海外诸国竞相争抢,主动送钱上门。”他望向窗外随风飘起的柳花,又想起系统里刚到账的500商业积分,“传旨,拨给江南织造局三千两银子扩充工坊,再从苏杭挑选一百个心灵手巧的娘子,去教养蚕之术——务必要让百姓知晓,种桑养蚕比给豪强当佃户要强得多。”

然而,这春风才吹拂了短短半月,麻烦便接踵而至。

四月十五,沈该抱着一叠血书,心急火燎地冲进德寿宫:“官家!常州、湖州出事了!”他额角汗珠滚落,袖口还沾着泥污。“吕颐浩那老匹夫联合裴季安,将官府发放的稻种全部扣留在私仓,还哄骗佃农说‘朝廷要收回土地’!昨夜,湖州官仓竟被人纵火焚烧,二十车稻种,全化作了灰烬!”

赵构捏着血书的手,青筋暴起。血是新鲜的,还带着铁锈般的腥味,显然是刚从受伤百姓身上揭下来的。他想起前日朝堂上吕颐浩那副假惺惺的笑脸,说什么“官家仁政,臣必当效犬马之劳”,胃里不禁一阵翻涌:“皇城司呢?不是让他们盯着江南豪强的一举一动?”

“回官家,皇城司查到吕家在昆山有一处暗仓。”张去为手捧一个铜匣,跪地禀道,匣内是一叠地契和账本。“裴季安给吕家送去了三车金叶子,账本上还记着‘烧仓费’。”

赵构猛地一拍御案,茶盏被震得跳起来,随即摔得粉碎:“王希孟何在?”

“臣在。”身着青衫的少年从殿后转了出来,腰间悬着尚方宝剑,剑穗上还沾染着未干的墨迹——他昨夜刚完成《千里江山图》的新卷,接到旨意,连墨都未来得及洗净。

“带上朕的《土地清查令》,即刻前往江南。”赵构抽出案头的密旨,火漆上“御赐”二字还带着他手心的温热。“吕颐浩私藏种子、克扣田租,裴季安勾结豪强、扰乱民生,一经查实,格杀勿论。”他望着王希孟熠熠生辉的眼睛,声音微微低沉了些,“记住,多去田间看看百姓的状况。”

王希孟离开后的第七日,捷报便随着南风传至宫中。

常州府衙的大牢里,吕颐浩瘫跪在草席上,往日里养得白白胖胖的脸,此刻肿得像个紫茄子——他妄图用金叶子贿赂王希孟,反被少年用剑鞘狠狠敲了脸颊。“官家饶命啊!”他死死扯着王希孟的裤脚,哭嚎着,“臣只是害怕均田制断了自家生路......”

“生路?”王希孟一脚踹开他,展开刚刚抄来的田契,怒喝道,“你名下三千亩良田,竟有两千亩是巧取豪夺而来的民田。百姓要交七成租子,你连官仓的救命粮都敢克扣——这也叫生路?”他转身对衙役一挥手,“押去市曹,等候官家旨意。”

几乎同一时间,杭州城的裴府中,二十箱金叶子堆积在堂中。

裴季安搓着汗津津的手,满脸赔笑:“王大人,这些金子,足够为您谋个苏州织造局的差事......”

“够买你的命吗?”王希孟缓缓抽出宝剑,寒光一闪,掠过裴季安的脖颈。“官家说了,凡敢违抗新政者,视同叛逆。”他用剑尖挑起一箱金子,“把这些拉去分给被你坑害的佃户,就说朝廷发放的稻种,分文不取。”

五月末,江南的稻田里泛起了一片新绿。

赵构站在龙德殿的飞檐之下,望着案头堆积如山的捷报——常州收获了八千石新粮,湖州的蚕农多卖了两万贯钱,就连最北边的楚州,都有百姓抬着“圣德泽民”的金匾,前来谢恩。

赵鼎手捧新算好的粮册,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官家,今年秋粮能囤五十万石,足够养活二十万大军三年。”

“北伐之基,如今已握在朕手中。”赵构望着殿外随风飘来的稻花香,想起当年诸葛亮在汉中教他辨认稻穗的情景,“相父,这次......”

“官家!”沈该又急匆匆地冲了进来,这次他没抱锦盒,额头上的汗珠却比上次更多。“江南漕运的人递来密报......”他压低声音,“这半月来,从苏杭运往临安的运粮船,十艘里竟有三艘延误。运粮官称,河道里总有一些不明来历的船只......”

赵构的目光落在御案旁的《漕运图》上,指尖轻轻划过长江支流的标记。

远处传来晚钟的悠扬声响,惊起一群白鸽,在夕阳的余晖中掠过宫墙。

他轻轻摸了摸腰间的玉玺,“还我河山”四个字,烫得手心生疼。

“传张去为。”他对沈该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当年刘禅斗蟋蟀时的几分狡黠,“让皇城司彻查,这漕运的水,究竟有多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