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 第30章 风起江南,火燃漕运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第30章 风起江南,火燃漕运

作者:依山而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2:51:10

龙德殿内,檀香袅袅,才燃到一半,沈该那急促的脚步声,便如一阵疾风,撞破了殿门。

赵构手中正捏着湖州蚕农新近进贡的丝帕,丝帕上,“圣德泽民”四个金线绣就的小字熠熠生辉。原本挂在他眉梢的笑意,被这突如其来的动静扯得紧绷。

他抬眼望去,只见沈该鬓角豆大的汗珠,顺着脖颈,“吧嗒”一声滚进官服的领子里。沈该手里紧紧攥着的密报,边角都已被揉得毛糙起边。

“官家,江南漕运……”沈该气喘吁吁,仿佛刚跑完半里急路,喉结上下剧烈滚动了两下,才接着说道,“这半月,从苏杭运往临安的粮船,十成里竟有三成延误。运粮官说,河道里总有一些影影绰绰的船影,看着邪乎得很,可等追过去,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案头那叠捷报,被赵构“哗啦”一声推到了边缘。

他的指尖重重叩在《漕运图》上,指腹下长江支流的刻痕硌得生疼。这图,他前日才用朱笔仔细圈点过,从常州到楚州的粮道,乃是北伐的关键命脉。若是连米粮都无法顺畅送到前线,岳飞的岳家军,又拿什么去对抗金国的铁浮屠?

“传张去为。”赵构猛地扯下腰间玉玺,“还我河山”四个字,在他掌心烫出一道红印。“让皇城司把江南漕吏的底细,都给朕扒个干干净净。”说到这儿,他似是突然想起什么,抬眼扫过台阶下的赵鼎,“先生,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赵鼎正垂眸紧盯着沈该手中的密报,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腰间那方刻着“亮”字的旧玉。这是他穿越前一直随身携带的私印,而原赵鼎的遗物里,竟也有一块极为相似的,仿佛是命运开的一个小小玩笑。

听到赵构发问,他抬眼,目光如利刃般划过漕运图上太湖的标记,缓缓说道:“漕运之弊端,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臣听闻苏松一带的粮商,大多与漕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怕是有人见官家推行均田制,断了他们巧取豪夺的门路,便妄图在粮道上兴风作浪。”

赵构的指节,因用力而捏得泛白。

他不禁想起穿越前,在成都宫苑里,诸葛亮蹲在菜畦边,耐心教他辨认稻穗的情景。“稻穗沉,民心稳。”相父当时说这话时,眼底闪烁的光芒,比天上的星子还要明亮。

可如今,竟有人胆大包天,敢把手伸向粮袋子?

“王希孟还在常州吗?”他突然开口问道,“传朕口谕,令他即刻南下,沿着漕运线展开巡查。”说罢,又转头对沈该道,“去尚食局取些冰酪来,瞧你这汗出得,别中了暑气。”

沈该接过冰酪的手,仍在微微颤抖,却见赵构已然翻开了系统面板。

淡蓝色的光幕,在龙德殿内幽幽浮起,“漕运安全任务”几个鎏金大字,醒目得刺人眼目:“确保江南漕运畅通百日,奖励五千积分。”赵构盯着积分栏里刚积攒下的三千二百积分,喉结上下动了动。这积分,足以兑换两门新式火炮的图纸,能让岳家军的前锋营,增添几分克敌制胜的底气。

“系统,接收任务。”他低声说完,光幕骤然消散,殿外的蝉鸣,却突然拔高了声调,仿佛在回应着什么。

三日后,太湖之上,波光粼粼。李宝身姿挺拔,站在“镇海号”的甲板上,目光如鹰隼般,紧紧盯着远处那艘挂着“苏记粮行”旗号的货船。

只见那船帆鼓得满满当当,可吃水线却浅得异乎寻常。哪有运粮的船,轻得如同要飘起来一般?

“火铳手,准备。”李宝伸手摸了摸腰间的青铜火铳,这是官家新赐的“震北”式火铳,点火速度比寻常火铳快上半息,射程更是多出三十步。

他身后,二十艘火炮舰艇,如大雁展翅般呈雁阵排开,黑洞洞的炮口,闪烁着冰冷的幽光。

“放!”

第一声枪响,如同一记惊雷,惊飞了芦苇荡里栖息的白鹭。

那艘“粮船”的船帆,“刷”地一下落了下来,露出底下藏着的三十多个手持钢刀的汉子。正是裴季安暗中勾结的水匪。

可他们还没来得及喊出“劫粮”二字,第二波火铳便已齐声轰鸣。

子弹穿透船板的声音,夹杂着凄厉的惨叫声,惊得湖水瞬间翻起层层白浪。

裴季安蜷缩在底舱,额头狠狠撞在粮袋上,瞬间鼓起一个青包。

他原本以为,凭借太湖芦苇荡的天然掩护,劫几船粮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如同探囊取物。却万万没想到,朝廷的船只竟会突然如神兵天降。

更让他胆寒的是那些铁管子——他亲眼目睹一个兄弟的胸口,被打出碗口大的血洞!

“走水路,去临安!”他慌乱地扯下染血的外袍,将金叶子匆忙塞进船缝里,“去找陈大人、周学士……”话还没说完,船尾突然传来“咔嚓”一声脆响——是钩索稳稳搭在了船舷之上。

“裴大官人,好雅兴啊,这大热天的,竟在太湖里学起渔夫来了?”

胡铨的声音,如同冰块一般,顺着舱口直直砸下。

裴季安抬头望去,只见那铁面御史身着玄色官服,腰间的监察使令牌,闪烁着冰冷的光泽。他前日刚听说官家新设了漕运监察使,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胡大人,明鉴啊!”裴季安连滚带爬地扑过去,抱住胡铨的腿,金叶子从他袖管里“哗啦啦”撒了一地,“小人是被胁迫的……”

“胁迫?”胡铨一脚狠狠踹开他,指尖怒戳向舱底露出的半袋军粮,“这袋子上‘临安军粮’四个字,又是哪个水匪逼你印上去的?”说罢,他转头对随从下令,“押回临安,官家手谕里说得清楚,凡是牵涉漕运贪腐之人,无论官员还是商贾,一律送往菜市口问斩。”

临安的秋老虎,来得格外凶猛。九月初三的菜市口,烈日高悬,将青石板晒得滚烫。

赵构站在宣德楼的飞檐之下,目光平静地望着刑场上跪成一片的漕吏和豪强。

裴季安的官服,被扯得破破烂烂,吕颐浩那张原本肥硕的脸,此刻肿得几乎辨认不出原样。这两人,昨日在御审之时,还妄图翻供,却被皇城司搜出了与金国细作往来的密信。

“斩!”

监斩官手中的令旗落下,那一瞬间,围观的百姓,突然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妇,举着被裴家抢走的田契,痛哭流涕;有年轻的后生,攥着刚领到的军籍牌,振臂高呼“愿随岳将军北伐”。

赵构望着那一片人头攒动的景象,思绪突然飘回到穿越前的汉中,百姓们同样举着“克复中原”的木牌,热烈欢送诸葛亮出征的场景。

“官家,《漕运新规》已经誊抄完毕。”赵鼎手捧着一卷明黄纸笺,缓缓走近,“所有漕船必须登记编号,沿途驿站设点核查,私自装卸者,与贪腐同罪。”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刑场,接着说道,“臣方才听沈该说,今日从常州出发的粮船,比往日早到了两个时辰。”

赵构接过新规,指尖轻轻拂过“漕运监察使直属御史台”几个字,突然展颜一笑:“相父,你这提议,比当年整顿都江堰还要周全。”

“官家谬赞了。”赵鼎的耳尖微微泛起红晕,目光却落在远处正在认真登记船号的漕丁身上,“只是……”

“只是什么?”

“臣昨日翻阅《庆元条法事类》,发现田亩登记多有疏漏之处。”赵鼎望着渐渐暗沉的天色,声音轻得如同风中飘絮,“若要长久稳固国本……”

“明日早朝,你详细奏来。”赵构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望向宫墙外热闹的街市。

晚霞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将青瓦染成了金红色。卖糖葫芦的小贩,挑着稻穗的农夫,背着包裹毅然参军的少年,在暮色中交织成一幅鲜活生动的市井画卷。

他伸手摸了摸腰间的玉玺,“还我河山”四个字,依然滚烫得让人心里发慌。

可这一回,掌心传来的温度,不再是焦虑与担忧,而是一种滚烫的、坚定不移的决心,仿佛要将这大好河山,重新焐热,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父,”他对着渐渐西沉的夕阳,轻声说道,“你看,我正沿着你指引的道路,一步一步,稳稳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