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 第16章 金鼓未响,谍影先动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第16章 金鼓未响,谍影先动

作者:依山而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2:51:10

暮色还未完全褪去,赵构已在偏殿内来回踱步,不多不少,刚好走了七步。

案上韩世忠的急报,被烛火烘烤得微微发卷,“金军密探渗透南岸城镇,临安城亦有异动”这几行字,在火光中若隐若现,恰似一根尖锐的细针,直直扎在后颈,让他如芒在背。

“官家。”赵鼎掀起门帘走进来,青衫的下摆还沾着工部的炭灰——显然,他刚从水力锻铁炉的施工现场匆匆赶来。

这位穿越而来的蜀汉丞相,此刻眉心微微蹙起,指节轻轻叩了叩案上的急报,说道:“韩大帅说,那些密探伪装成商队、流民,甚至……太学生?”

赵构停下脚步,指尖重重地落在“临安”二字上,缓缓开口:“昨日清晨,有个卖炊饼的老汉,多找了朕三文钱。”他抬起眼眸,眸色深沉如深夜的西湖水,“可他手上的茧子生在掌心,分明是常年握刀把子的痕迹。”

赵鼎瞳孔微微一缩。

他太了解这位“幼主”了——前世的刘禅虽常被世人笑称“扶不起”,但实则心思细腻如发。当年丞相府里该换哪方砚台石,御花园中哪株梅树需要剪枝,小阿斗总能在他疏忽之际适时提醒。而此刻,这份细腻用在查探敌踪上,无疑是一把最为锋利的宝剑。

“敌暗我明,形势不利。”赵鼎轻抚胡须,沉吟片刻后道,“不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着,他从袖中抽出一卷纸,展开一看,竟是一份“悬赏告示”的草稿,“放出风声,就说朝廷截获了金国的密信,愿以千金悬赏知情者。那些如耗子般藏在暗处的家伙,闻到血腥味总会忍不住探头。”

赵构盯着告示上“知情者”三个字,忽然一笑:“相父这一招,恰似当年博望坡的那把火啊。”他伸手轻轻按住赵鼎的手背,只觉触感比昨日更为冰凉——毕竟这具赵鼎的身躯,到底比不上当年在五丈原时那般强健。“王希孟呢?”

“正在偏殿候着。”话音未落,殿外便传来极为轻微的脚步声。

走进来的少年身着青衫,腰间挂着一枚看似普通的青玉坠子,若不仔细端详,根本注意不到坠子底部刻着一个极小的“御”字。

王希孟今年刚满二十,却是监察司中最年轻的秘探,上个月他才从伪齐境内成功带回二十份军报。

此刻,他垂首站定,眼尾还留着前日伪装成流民时被野狗抓伤的痕迹。

“去大相国寺。”赵鼎将告示草稿递给他,“找个说书的,把‘密信’的事儿编得越玄乎越好。务必让茶棚里的老兵、绣坊的娘子,乃至秦府的门房,都能听到。”

王希孟接过纸张时,指腹擦过赵鼎掌心的薄茧——那是长期批改军报磨出来的。

他喉结微微一动,应了声“是”,转身时青衫带起一阵风,吹得烛火摇曳不定,将三人的影子投映在墙上,宛如三柄并鞘的宝剑。

三日后的卯时,值殿官手捧着一个牛皮纸包,急匆匆地冲进御书房。“官家!有个自称‘前朝遗民’的男子前来投书,说知晓金国卧底的名单!”

赵构正在翻阅《硝石提纯法》的笔记,闻言猛地抬起头。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映照得他眉骨处投下一片阴影:“带他去东暖阁。”他转头对赵鼎说道,“让皇城司的人守在梁上,王希孟扮作茶童。”

东暖阁内,檀香刚刚燃到第二柱,那男子便被带了进来。

此人四十来岁,身着粗布短褐,左眼角有道刀疤,从眉骨一直贯穿到下颌。

他跪地行礼时,赵构留意到他的膝盖在青石板上压出两个极为规整的印子——这绝非普通百姓的跪法,倒像是军中长久研习礼法的士卒才有的姿势。

“小民张二,原是东京城破时逃出来的。”男子声音沙哑,“前日在茶棚听说朝廷悬赏,便想起三年前在大名府,曾瞧见一个身着团花锦袍的人与金将一同喝酒……”他从怀里摸出一个油纸包,“这是当时记下的人名,一直怕金狗报复,所以藏在了房梁上。”

赵鼎接过油纸包时,指尖触碰到包角的蜡痕——这是军中方才防止受潮常用的手段。

他不动声色地打开,里面是一张皱巴巴的草纸,墨迹已有一些晕染,但“礼部尚书周允文”几个字却赫然在目。

“抬起头来。”赵构突然开口。

就在男子抬头的瞬间,他瞥见对方耳后有一块淡青色的印记——那是金国细作特有的刺青,用靛蓝和朱砂混着药汁刺成,根本无法洗掉。

“张二。”赵构端起茶盏,茶雾模糊了他的表情,“你自称是东京遗民,可东京话里‘茶棚’应称作‘茶坊’,而你方才说‘茶棚’,倒像是河北口音。”他猛地将茶盏砸在地上,青瓷碎片飞溅到男子脚边,“皇城司!”

梁上“刷”地跃下四条黑影,男子瞬间暴起,迅速从靴筒中抽出短刀。

王希孟早已在一旁等候,反手用茶盘砸向他的手腕,短刀“当啷”一声落地。

皇城司的人上前将他制住,从他贴身衣襟里搜出一封密信,封口处盖着金国四太子完颜宗望的虎符印。

“周允文……”赵鼎捏着密信,“他上个月刚为西夏商队批了二十船茶叶的通关文牒。”

赵构盯着男子被按在地上的脸,对方额角渗出血来,却仍在冷笑。

他突然弯腰,捡起那把短刀:“这刀鞘上的鱼鳞纹,乃是燕云十六州的手艺。”他用刀尖挑起男子的下巴,“说,周允文收了多少金子?”

男子紧紧闭着嘴,一声不吭。

赵鼎却已翻开密信,扫过几行后抬眼说道:“信里提到‘周尚书已备好黄河渡口的布防图’。”他将信递给赵构,“官家,不如将计就计。”

烛火在两人之间跳跃闪烁。

赵构看信的时间不过半柱香,却仿佛度过了半辈子。

前世相父在五丈原的病榻上,也是这般与他商量如何用木牛流马运送粮草;此刻相父在临安的暖阁里,又与他商议着怎样用假情报去蒙骗金狗。

“伪造一份‘北伐军十五日内在滑州渡河’的密令。”赵构将信拍在案上,“想办法让周允文‘无意间’看到。”他转头对王希孟说道,“你带两个死士,今夜设法混进金营,把这份密令‘遗落’在完颜宗望的帅帐前。”

王希孟解下腰间的青玉坠子,轻轻放在案上:“若我回不来,这便是密探的腰牌。”他说得轻描淡写,可眼底的光芒却比刀刃还要明亮。

“你一定会回来。”赵构按住那枚玉坠,“等打完这一仗,朕要你画一幅《平金图》,挂在大庆殿中。”

次日早朝,当赵构说出“礼部尚书周允文通敌”时,丹墀下的官员们仿佛被惊雷劈中一般,一片哗然。

胡铨第一个跪了下来,朝服上的补子被他攥出深深的褶皱:“官家圣明!臣愿领监察御史之职,彻查六部!”

赵构望着殿下跪成一片的朝臣,目光扫过张俊那张变得煞白的脸——这老匹夫昨日还在宣称“和议可保十年太平”。

他抬手按住腰间的玉佩,那是前世相父所赠,温润地贴着皮肤。“推出去斩了。”他的声音并不大,却如重锤敲击在玉阶之上,掷地有声。

午门外的鼓声响起时,系统提示声也如约而至。

赵构站在勤政殿的廊下,看着虚空中浮现的界面:“完成任务‘成功实施反间计’,奖励积分700,高阶政策类道具《军事动员令模板》已发放。”他指尖轻轻划过“军事动员令”几个字,仿佛在轻抚前世相父所写的《出师表》。

“官家。”赵鼎从殿内走出来,手中端着一盏药汤,“该喝参汤了。”他鬓角的白发在风中轻轻飘动,“方才韩大帅又送来了急报。”

赵构接过汤盏,药香混合着风中尚未消散的血腥气(午门的斩首还未结束)。

他打开急报,上面韩世忠的字迹犹如刀刻一般:“金军前锋夜巡频次骤减,黄河渡口守军换防异常。”

暮色渐渐漫上宫墙,赵构望着案头新得到的《军事动员令模板》,突然笑了。

他转头对赵鼎说道:“相父,你说韩大帅的神机营,用上新造的火铳,能否挡住金狗的夜袭?”

赵鼎望向殿外渐渐刮起的北风,那风中仿佛裹挟着金戈交鸣的气息,恰似当年出祁山时的夜风。

他将参汤递得更近了些:“臣信得过韩世忠,更信得过官家的火器。”

此时的黄河岸边,韩世忠伫立在渡口的了望塔上,凝视着北岸那忽明忽暗的篝火。

他腰间的虎符被体温焐得发烫,身后传来神机营士卒装填火铳的“咔嗒”声——那些新造的火铳,枪身还留存着锻铁炉的余温。

“大帅!”偏将急匆匆跑上来,“探马回报,金营后半夜有动静!”

韩世忠伸手摸了摸身旁的臼炮,炮管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泽。

他扯下腰间的酒囊,猛灌了一口酒,酒液顺着胡须流淌而下:“告诉弟兄们,今晚要是谁让金狗过了河……”他目光坚定地盯着南岸的灯火,那里是临安,是他们誓死要守护的家国,“老子就扒了他的皮!”

夜风卷着黄河水的腥气扑面而来,远处传来金营的号角声,宛如一根紧绷的弦,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微微颤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