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相父在手,天下我有 > 第204章 十张寿卡,只为看你笑

正月十六,天未亮透。

京都残雪未消,寒气如针,刺入骨髓。

太政殿的火光已熄,只余焦黑梁柱如枯骨般矗立,映着灰蒙蒙的晨雾,仿佛昨夜那场焚尽神权的烈焰仍在低语。

而此时,在东瀛都护府偏殿,一盏油灯仍孤悬于案头,灯火微颤,将一道瘦削的身影投在墙上,摇曳如松柏之影。

赵鼎伏于案前,右手执朱笔,左手压着《风土记》手稿,正勾画“废除氏族私兵、编练乡勇”一条。

他呼吸极轻,似怕惊扰了纸上的字句。

忽然,喉间一阵发痒,他抬袖掩唇,指尖却触到一片温热——

“咳……”

一声闷响,暗红血珠溅落在泛黄纸页上,如梅花点点,迅速晕开,恰好染在“民为邦本”四字之上。

他怔了怔,随即苦笑,用袖角轻轻拭去,继续落笔。

可指尖微抖,墨迹歪斜了一瞬。

两年前穿越至此,他本就魂魄不稳,全凭一念执志维系:北伐未成,山河未复,他怎能先走?

如今倭国覆灭,天皇跪献神器,中原声威远播四海……可这天下,才刚刚开始。

他还不能倒。

同一时刻,御帐之内。

官家披着玄金龙袍,负手立于窗前,目光穿过庭院积雪,落在那盏彻夜未熄的灯火上。

他一夜未眠,只因林九娘一句密报:“赵相公咳血三更,不肯歇息。”

他心中怒意翻腾,却又压得极深——那是相父啊!

是他幼时在成都宫中,手把手教他写字、讲《春秋》的人;是七出祁山、六伐中原,白发苍苍仍不肯卸甲的老臣!

如今换了身份,换了朝代,可那份情义,从未变过。

他猛地转身,大步走向内室,掌心按在腰间玉佩残片上。

这是当年诸葛亮临终前赠他的信物,如今随他穿越两世,成了开启“万物兴邦系统”的钥匙。

界面浮现眼前:

【当前积分:】

【系统等级:巅峰】

【持有道具:国运提升卡x10】

他的目光死死盯住那一行小字:【使用后可延长诸葛亮(赵鼎)寿命1年\/张】

十张。

整整十张。

都是他一点一点,用收复失地、推行新政、万民归心换来的奖励。

他曾想留着应对未来危机,可此刻,他忽然笑了。

“什么未来?没有你,哪来的朕的天下?”

他不再犹豫,指尖逐一点击——

第一张卡消散,空中浮现古篆:【诸葛亮(赵鼎)寿命 1年】

第二张……第三张……

每一张消失,系统便轻震一次,如同钟磬轻鸣。

到第七张时,天地忽生异象:窗外乌云裂开一线,晨光如金箭射落,直照都护府偏殿。

第八、第九、第十——

当最后一张卡化作流光没入虚空,整座京都仿佛静止了一瞬。

紧接着,一声清越悠长的钟鸣自九天落下,回荡在千山万水之间:

【累计使用国运提升卡x10,触发隐藏成就:“仁君续贤命”】

【奖励解锁:生命回溯·初阶(可逆转宿主三年衰老进程)】

与此同时,偏殿内,赵鼎猛然抬头。

一股暖流自丹田升起,如春泉破冰,瞬间流遍四肢百骸。

他低头看向双手——原本枯瘦青筋竟渐渐充盈,指节恢复润泽;再抚须发,那满头霜雪竟褪去三分,露出久违的墨色!

他怔然望着铜镜中的容颜,眼底涌起难以置信的震动。

“这……是官家?”

三日后,京都郊外。

万亩庄园已被夷平,犁铧翻起新土,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芬芳。

这里即将成为“东瀛示范农庄”,推广占城稻与桑蚕新种。

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围观。

只见官家亲着布衣短褐,手持铁犁,站在田中央。

阳光洒在他肩头,映出坚毅轮廓。

“今日,朕为天下耕第一犁!”官家朗声道,声音如雷贯野,“此田所产,皆归民有;此稻所播,皆为新政之基!”

话音未落,他回首望向田埂。

软轿已至,赵鼎端坐其中,面色红润,眼神清明,手中握着一份《水利图志》,正含笑点头。

“此稻种出自占城,亩产可达六石,足养百万口。如果全国推行,十年之内,东瀛可无饥馑。”他声音清朗,再无半分虚弱之态。

百姓哗然,纷纷跪拜。

官家回头大喊:“相父看得见的新天下,才刚开始!”

刹那间,孩童放飞纸鸢,一只绘有诸葛羽扇的风筝乘风而起,越飞越高,直至融入碧空云端。

风拂过原野,带来远方群山的低语。

而在奈良深处,无人知晓的山谷之中,一座被藤蔓遮蔽的村落静静沉睡。

石壁上刻着诡异符文,屋檐下挂着风干的药草,其中一株通体赤红,根茎如龙鳞盘绕,隐隐渗出血珠……

石川忠雄的脚步,正一步步逼近那扇尘封已久的木门。

【石川寻故人】

石川忠雄的脚步停在那扇腐朽的木门前,指尖微微颤抖。

门后传来窸窣声,像是枯叶被风卷起,又似低语在黑暗中蠕动。

他深吸一口气,抬手推门——腐木应声而倒,扬起一阵尘灰,夹杂着药腥与霉腐的气息扑面而来。

阳光斜切入屋,照亮了蜷缩在角落的数道身影:她们披着破旧麻布,皮肤泛着诡异的青红,手臂扭曲如藤蔓缠绕,指节膨大变形,双眼紧闭,仿佛从未见过天光。

“姐姐们”……一个微弱的声音响起。

石川心头一震。那声音,竟有几分熟悉。

他缓步上前,蹲下身,轻声道:“你们……是谁?为何藏于此地?”

一名女子缓缓抬头,脸上覆着层层疤痕,左耳缺失,右眼浑浊如雾。

可当她张口时,那抹带着关西口音的软语,却如刀锋般刺进石川的心脏——

“阿兄……是你吗?”

他猛地僵住。

“我……我是小百合啊。”

记忆如潮水冲垮堤坝。

十年前,妹妹小百合随使团赴宋求和,途中遭神官秘密劫走,献祭于“龙神祠”,只为祈求风调雨顺。

朝廷封锁消息,只称使团覆没于海难。

而今,她竟以这副非人之躯,活在这不见天日的幽谷!

“谁干的?”石川咬牙,声音沙哑如裂帛。

“藤原家……主祭说,纯血少女能引龙血降世。”小百合艰难地抬起畸形的手,指向墙角陶罐,“他们给我们喝药……说是恩赐……可我们再也见不得光,走不出山林……”

石川双拳紧握,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怒火在胸腔炸开,几乎要焚尽理智。

但他终究没起身去寻仇——他知道,如今的东瀛,已不再是那个由神权主宰的鬼域。

他只是轻轻将妹妹揽入怀中,任她抽搐哭泣,像护住一片随时会碎的残叶。

三日后,御前密奏呈上。

官家览毕,眸色骤冷。

他当即召来林九娘:“传朕旨意,所有涉‘龙血祭’的神社宗族,档案彻查,涉案者一律下狱待审!”又命太医院提档“系统医疗包”,取出金创圣药三瓶、温养丹五粒,亲笔批谕:“不惜代价,研制解毒之方,若有一人得救,赏千户。”

当晚,官家召见石川。

殿内烛火摇曳,君臣对坐无言良久。

终于,官家开口:“你妹妹的债,不是你欠的。是这个国度,用愚昧与血腥换来的‘太平’。”

石川低头,嗓音嘶哑:“末将不敢求恕,只愿余生为她们讨一个公道。”

官家站起身,走到他面前,亲手扶起:“你的公道,就是朕的国法。从今往后,她们不是怪物,是受害者。是朕治下该护的子民。”

他顿了顿,目光灼然如星:

“你说你要还债?好。朕替你还——以天子之名,以华夏之律,以这万里江山的清明,替你,把黑暗碾成尘!”

【千夏修遗志】

《东海纪略》成书当日,京都春雪初霁。

藤原千夏跪坐案前,最后一次校阅终卷。

墨迹未干,她的手却止不住轻颤。

书中详录百年血祭之实:孩童献牲、少女饮药、神官篡史……一字一句,皆出自幸存者口述与查获密档。

而在末章,她写道:

“吾父执掌摄关之时,纵容邪祀,荼毒生灵,罪不容诛。然百姓蒙蔽,亦为受害者。今日山河易主,不以族诛,而以法正,此乃华夏仁政。吾辈既承其祸,当赎其罪;既见其光,永志不忘。”

写罢,她合书长叹,泪落如雨。

翌日,天子亲临文渊阁。

官家手持诏书,当众宣读:“藤原千夏,秉笔直书,不隐其族,不掩其过,有史官之风,赐汉姓‘唐’,名千夏,授正六品着作郎,掌修国史。”

满堂肃然。

当夜,唐千夏独坐灯下,翻看新印《东海纪略》。

忽觉倦意袭来,伏案而眠。

梦中,母亲站在樱花树下,素衣如雪,含笑点头。

她猛然惊醒,满脸泪水。

而此刻,在无人所见的虚空深处,那枚悬浮于官家心识中的系统界面,最后一行小字悄然浮现,猩红如血:

【天下共主成就达成,归墟倒计时:72时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