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 > 第429章 宗室丑闻

赵构放下茶杯,对着一脸愤愤不平的太子,慢条斯理地解释起来:

“谌儿啊,你父皇,让你来找我,是找对人了。”

“我大宋,对于宗室案件的处置有专门的法度,此事,普通州县衙门,无权审理,必须移交我大宗正司。”

他开始给这位未来的皇帝,上一堂“法制课”。

“根据我朝律例,宗室犯罪,初审权,归属大宗正司,我司受理之后,会采用‘众证为定’的原则,即通过传唤证人,收集证物,来综合判定罪责,不得对宗室滥用刑讯。”

“而且,”赵构话锋一转,点出了最关键的一点:“宗室,享有八议之中的议亲特权,也就是说,陛下,可以根据亲疏关系,对犯罪的宗室,进行减免刑罚。”

“具体来说,有‘赎刑’和‘减刑’两种。”

“所谓赎刑,就是对于一些轻微的罪行,可以通过缴纳罚铜,或者罚没俸禄的方式,来抵罪。”

“如前些年,循州刺史赵世清,私自倒卖官马,按律当罚,但最终,官家念其宗室之谊,只判了他罚铜四十斤了事。”

“而减刑则更为常见,即便是犯了重罪也可能从轻发落,如那宗室子弟赵伯广,殴打百姓致死,按《大宋律》,当判绞刑,但最终,也只是被‘除名勒停,送宗正司拘管’了事。”

太子赵谌听到这里,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九叔,您就直说,此事,该如何判?”

赵构笑了笑,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

“此事,虽说打断了腿,看似恶劣,但终究没有打死人。”

“且起因,在于赵金罗出言不逊,侮辱长辈在先,赵佛郎,乃是气愤不过,失手伤人。”

“依本王看。”赵构呷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说道,“就判肃王府罚俸一年,所得钱粮,尽数送与济王府,作为汤药费,再由肃王,亲自登门,向济王赔礼道歉,此事,便可了结。”

.......

罚俸一年?

赔礼道歉?

我儿子腿都被打断了,就这么算了?!

当康王赵构的这份“判决”,传到济王府时,济王赵栩当场就炸了。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济王在王府大堂内,气得来回打转:“我儿金罗,如今还躺在床上,人事不省!他赵构竟然只判了赵枢罚俸一年?!”

“他眼里,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我这个七哥!”

济王当即就写了一封措辞激烈的申诉状,递交到了大宗正司。

同时,也开始串联其他与肃王府素有嫌隙的宗室,一同向康王赵构施压。

一时间,两个王府,吵得不可开交。

连带着康王赵构,也被卷入了这场巨大的口水战之中。

南京城内,大大小小的宗室府邸,每日里都是车马盈门。

今天你支持济王,明天他力挺肃王,闹得是乌烟瘴气。

这件事,很快就成了整个京师,茶余饭后的最大笑料。

而身处风暴中心的崇祯皇帝,对此依旧不闻不问,没理会此事。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屁大点事。

自己每日里要处理的,是北方的军防,是南方的漕运,是朝廷的税赋,是与金国之间,那盘关乎国运的惊天大棋。

至于自己这帮不争气的弟弟子侄,为了这点破事,吵成一锅粥?

随他们去!

只要不闹出人命,不干涉朝政,崇祯懒得管。

然而,皇帝可以不管,但有一个人,却不能不管。

那就是太子赵谌。

这件事,是他捅到父皇面前的。

如今,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让他这个储君,颜面尽失。

更重要的是,太子从这件事里,看到了一个机会。

一个向父皇,向满朝文武,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于是,在济王府和肃王府闹得最凶的第三天。

太子赵谌以储君的身份,亲自出面了。

他没有再去康王府,也没有去争吵不休的两家王府。

而是直接以“协同大宗正司知宗,调解宗室纠纷”的名义,将济王赵栩,和肃王赵枢,两位亲王,一同“请”到了东宫。

东宫,毓庆宫内。

太子赵谌端坐于主位之上,身侧是作为“知宗”陪同而来的康王赵构。

下方则是怒目而视的济王,和一脸愧疚的肃王。

“济王,肃王。”

太子赵谌一开口,便直呼其号,而非“王叔”。

“今日,请二位来,只为一事。”

太子的声音还带着少年人的清亮,但语气中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赵金罗与赵佛郎斗殴一事,大宗正司已有公断,父皇,也已知晓。”

他看着济王,冷冷地说道:“济王,您对康王的判决,有何不满?”

“殿下!”济王憋了一肚子火,正要发作。

“孤,在问你话!”太子赵谌轻轻地用手指敲了敲桌子。

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却让济王的心,猛地一颤。

看着眼前这个,自己从小看到大的侄子,那张年轻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恭敬与稚嫩。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属于“君”的威压。

那眼神,像极了,龙椅上的那位兄长。

济王心中的怒火,瞬间熄灭了。

他怕了。

“臣……臣不敢……”

“好一个不敢。”太子赵谌冷笑一声,“既然不敢,为何还要串联宗室状告大宗正司?你是觉得九叔处事不公,还是觉得,孤和父皇好糊弄?”

“臣……罪该万死!”济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太子赵谌没有理他,又转向了肃王。

“肃王,你教子无方,纵容子嗣殴伤兄长,你,可知罪?”

“臣知罪。”肃王也赶紧跪下,他比济王更知深浅。

“好。”太子赵谌点了点头,站起身,走到了大殿中央。

“既然,都知错了,那此事就此了结!”

“孤以储君之名,协同知宗,做出最终裁决!”

“肃王府,罚俸两年!所得俸禄,全部用以补偿济王府!”

“肃王赵枢,教子无方,闭门思过三月!其子赵佛郎,即刻起送往外宗正司(泉州)严加管教!十年之内,不得返京!”

“济王赵栩,其子赵金罗,出言不逊,咎由自取!但念其伤重,不予追究,然,济王本人,身为长辈,不思规劝,反而兴风作浪,搅乱宗室,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这个判决,比康王赵构的,严厉了十倍!

却又合情合理,谁也挑不出错来!

最关键的是,太子最后的落点,是“以储君之名”,在用自己未来的天子之威,强行将此事压了下去!

“你们二人,可服?”

“……臣,遵命。”

“……臣,遵命。”

济王和肃王,哪怕心中有再多的不甘,此刻也只能叩头领命。

一场闹得满城风雨的宗室风波,就以这样一种,极其强硬的方式,被这位十五岁的太子强行画上了句号。

.....

乾清宫。

当内侍省总管康履将东宫发生的一切,事无巨至地,禀告给崇祯皇帝时。

崇祯皇帝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知道了。”

他没有夸奖,也没有斥责。

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继续低头,批阅着手中的奏疏。

只是,崇祯的嘴角,勾起了一抹,谁也没有察觉到的,欣慰的弧度。

太子终于长大了。

虽然手段还很稚嫩,行事还带着少年的盛气。

但他已经懂得,如何运用“权力”了。

这,就够了。

欣慰之余,崇祯皇帝的心中,也生出了另一个念头。

看着手中那份,关于“宗室斗殴”的卷宗,眼中,闪过了一丝厌恶与……杀机。

“赵家这帮子孙……真是,整天没事干,闲得蛋疼!”

“一个个拿着朝廷最优厚的俸禄,住着最奢华的府邸,不思为国分忧,却只知为了这点陈芝麻烂谷子的破事,争风吃醋,内斗不休!”

“米虫!一群只会消耗国帑的米虫!”

崇祯想起了靖康之变时,这些宗室子弟一个比一个废物的无作为。

心中一股无名火,越烧越旺。

“看来,是时候……找点事情,给他们做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