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 > 第5章 指引之光

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 第5章 指引之光

作者:阎王手下抢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1:36:16

星城医科大学的秋天,在忙碌中悄然过半。梧桐树叶染上金黄,随风飘落,铺满了校园的小径。陆宇的生活已经形成了稳定的节奏:教室、图书馆、外卖配送点,三点一线,像上了发条的钟摆,精准而忙碌。

他对校园的熟悉程度,如今已远超绝大多数新生。哪条小路通往教学楼最近,哪个宿舍楼哪个门禁最晚关闭,哪个食堂的哪个窗口出餐最快,他都了然于胸。这份熟悉,是他用电动车轮子和无数趟奔波换来的,也成了他在这座医学殿堂里求生的独特资本。

然而,校园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复杂的微型社会。这里有不成文的规则,有隐形的阶梯,有除了课本知识之外,需要慢慢领悟的“生存法则”。陆宇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在知识的海洋里拼命吸水,但对于大学里那些更软性、更人际化的部分,他依然感到些许隔阂和懵懂。

转折发生在一个周四的下午。陆宇刚送完一波午餐高峰的外卖,趁着下午第一节没课,赶到图书馆,想抓紧时间啃完《有机化学》里最难懂的“旋光异构”章节。他在三楼僻静的西区,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很快沉浸在了碳原子和手性分子的世界里。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旁边轻微的响动惊醒。抬头一看,邻座一个女生正有些焦急地翻找着书包,桌上摊开着一本厚厚的《系统解剖学》图谱和笔记本,旁边还放着一杯泼洒了一半的奶茶,褐色的液体正顺着桌沿滴落,险些沾到那本昂贵的图谱上。

陆宇下意识地从自己包里拿出一包纸巾递过去。“同学,先用这个擦一下吧。”

女生抬起头,脸上带着懊恼和感激交织的神情。“谢谢!太不小心了。”她接过纸巾,迅速清理着桌面。陆宇注意到,她笔记本上的字迹清秀工整,旁边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详细的标注,解剖图谱上也贴着密密麻麻的标签,显然学习极为用心。她看起来比陆宇稍大一些,气质沉静,眉眼间带着一种聪慧和韧劲。

“没关系。”陆宇应了一句,准备继续看自己的书。

“咦?你不是…那个经常送外卖的同学吗?”女生一边擦着桌子,一边略带好奇地打量了一下陆宇,“好像是临医专业的?我好像在学校快递点附近看到过你几次,跑得风风火火的。”

陆宇有些意外,没想到自己这个“蓝骑士”还挺显眼。“是的,我叫陆宇,临医一班的新生。”

“苏晚晴,临医二班,比你高一届。”女生微笑着自我介绍,笑容温和,让人如沐春风。陆宇想起来了,这就是上次在形态学楼解剖实验室门口,他送酸菜鱼米饭遇到的那个学姐,新生代表。

“苏学姐好。”陆宇连忙打招呼,心里有点拘谨。毕竟对方是成绩优异的学姐。

“别客气。”苏晚晴整理好桌面,看了看陆宇摊开在桌上的有机化学课本和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在看旋光异构?这部分确实挺抽象的。”

“是啊,感觉有点绕不过来。”陆宇老实承认。

“我去年学的时候也头疼了好久。”苏晚晴仿佛想起了自己当时的窘境,笑了笑,“后来发现,光靠看书不行,得结合模型或者动画来看。图书馆电子资源里有相关的分子模型软件,你可以试试,直观很多。还有就是,这部分跟后面的糖类、氨基酸化学紧密相关,现在学扎实了,后面会轻松不少。”

几句简单的点拨,让陆宇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之前只知道埋头苦读,却没想到可以利用这些资源。

“谢谢学姐指点!”陆宇由衷地道谢。

“举手之劳。”苏晚晴摆摆手,随即语气变得认真了些,“不过,陆宇学弟,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学姐请说。”

“我观察过你几次,知道你兼职很辛苦,也很佩服你的自立。”苏晚晴措辞谨慎,但很真诚,“不过,医学生的学业压力会越来越大,尤其是大一打基础的阶段。解剖、生化、生理,这些都是硬骨头,需要投入巨量的时间。送外卖这种兼职,体力消耗大,时间碎片化,长期下去,我担心会影响你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陆宇沉默了一下。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陈浩也提醒过他。但经济压力是现实存在的。

苏晚晴似乎看出了他的顾虑,轻声说:“大学里其实有很多更适合医学生的‘兼职’方式。比如,学校设有各类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单项奖学金,金额都不小,如果能拿到,比送外卖划算得多,也更能促进学习。还有就是,可以尝试申请做一些基础课助教(虽然大一机会少,但可以提前准备)、或者参与老师的一些科研项目(打打下手,整理数据),虽然钱可能不多,但对长远发展极有好处,还能学到真东西。”

她顿了顿,补充道:“另外,图书馆的勤工俭学岗位虽然抢手,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特别是有些需要晚上值班的时段,反而竞争小一些,而且工作环境安静,完全可以边值班边学习。”

这一番话,像在陆宇面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他之前只知道用体力换取报酬,却完全没想过,知识本身,以及围绕知识衍生的能力,可以成为更高效、更有价值的资本。

“奖学金…我这样的条件,有机会吗?”陆宇有些迟疑。他觉得自己能考上医大已经拼尽全力,跟那些动辄六百多分的学霸竞争奖学金,似乎遥不可及。

“为什么没有?”苏晚晴反问,眼神坚定,“奖学金看的不仅仅是高考分数,更看重大学期间的成绩和综合表现。你高考能逆袭,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和毅力远超常人。大学成绩,只要方法得当,肯下功夫,完全可以后来居上。我们专业就有好几位学长学姐,家庭条件一般,但靠着奖学金和助学金,不仅解决了生活费,还能补贴家里。”

她看着陆宇眼中逐渐燃起的光亮,继续分享经验:“大学学习,尤其是医学,跟高中有很大不同。死记硬背效率低,要学会抓重点。比如解剖学,老师上课讲的、特别是反复强调的,一定是重点和考点。平时要多跟学长学姐交流,他们走过的弯路,你可以避免。有些课程的往年习题和复习资料,在学校的复印社或者学生内部群里都能找到,是很好的参考。还有,尽快通过英语四级,最好大一就过,不然越往后拖越没时间…”

苏晚晴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将她在大学一年摸爬滚打总结出的“秘籍”,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陆宇这个初来乍到的“新手”。从如何高效记笔记,到怎样选择选修课,从哪个老师的课一定要认真听,到学校哪个部门的办事流程需要注意什么,她娓娓道来,清晰而实用。

这场意外的交谈,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陆宇听得无比专注,生怕漏掉一个字。他感觉自己像个在黑暗中摸索的人,突然得到了一盏明灯,前方的道路瞬间清晰了许多。

“学姐,真的太感谢你了!你告诉我这些,比我自己摸索半年都有用!”陆宇的语气充满感激。

苏晚晴笑了笑:“不用谢。我也是从新生过来的,知道刚开始的迷茫。看到你这么努力,就想到了去年的自己。能帮一点是一点。以后在学习上或者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问我。”她拿出手机,“加个微信吧,方便联系。”

陆宇受宠若惊地加了苏晚晴的微信。这位优秀的学姐,在他心中的形象变得更加亲切和高大。

告别苏晚晴后,陆宇坐在图书馆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重新审视自己的规划和处境。苏晚晴的话点醒了他,单纯依靠体力兼职,或许是性价比最低的选择。他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本身,用优异的成绩去争取奖学金,那才是更长久的“开源”之道。同时,也要积极寻找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机会,为未来铺路。

他看了看手机上的外卖接单App,又看了看眼前的化学书,心中有了决断。

从那天起,陆宇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节奏。他并没有立刻完全放弃送外卖,毕竟那是他目前唯一稳定的收入来源。但他减少了接单量,尤其是在工作日的晚上,将更多时间留给系统的复习和预习。他按照苏晚晴的建议,去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找分子模型软件,果然对理解有机化学大有裨益。他也开始留意学校官网和公告栏关于奖学金评选和科研助理招募的信息。

他还鼓起勇气,向班上几位看起来很好相处的同学分享了苏晚晴推荐的一些学习资料获取渠道,很快,以他、刘波和另外两个同学为核心的一个小型学习小组悄然形成,大家互相分享笔记,讨论难题。这种协作学习的方式,效率远高于一个人闭门造车。

一次,陆宇在送外卖途中,偶然听到一位老师模样的中年人在电话里焦急地说需要一个同学帮忙整理一批刚回收的实验问卷数据,要求细心、会使用基本的Excel软件,时间紧迫,付少量报酬。

陆宇心中一动,等老师挂断电话后,他主动上前,礼貌地自我介绍:“老师您好,我是临医大一的新生陆宇,会用Excel,做事仔细,您看我能帮忙吗?我可以利用晚上没课的时间尽快完成。”

那位老师打量了一下这个穿着外卖马甲、眼神诚恳清澈的男生,犹豫了一下,但可能确实急需人手,便说:“行,你跟我到办公室,我跟你简单说一下要求。这批数据明天下午就要用,今晚必须整理完。”

那天晚上,陆宇送完外卖后,直接去了老师的办公室,对着几百份杂乱的手写问卷,一份份地录入、核对、分类,一直忙到深夜十一点多。他做得极其认真,不仅完成了基本的录入,还主动将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迹反复核对,并标注了存疑的地方。

第二天,他把整理得清清楚楚的电子表格发给老师时,老师非常满意,不仅按约定支付了报酬,还赞许地说:“同学,你很细心,效率也高。以后我这边如果还有类似的活儿,再找你。对了,我是公共卫生学院的李老师,你叫什么来着?陆宇是吧,我记住了。”

虽然这只是一次小小的、临时性的帮忙,但陆宇却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用脑力和细心换取报酬,同时还能接触到课堂之外的知识。这远比单纯送外卖更有价值。

他将这次经历分享给了苏晚晴。苏晚晴很快回复:“很棒的第一步!主动争取机会,并且把事情做好,就会给人留下好印象。李老师人很好,在公卫领域很有名,以后多保持联系。”

陆宇看着手机屏幕,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力量。他想起刚开学时那个只知道埋头苦读和拼命送外卖的自己,仿佛已经过去了很久。

夜幕降临,陆宇骑着电动车,穿行在灯火通明的校园里。风依旧有些凉,但他的心是热的。他依然在为生活奔波,但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苏晚晴学姐的出现,像一道指引之光,不仅照亮了他眼前的路,更让他看到了医学生活的更多维度和可能性。

他知道,未来的挑战只会更多不会少,但他不再仅仅是那个被动承受、默默硬扛的陆宇。他开始学会抬头看路,开始尝试利用规则,开始主动寻找资源,开始构建自己的人脉网络。

这所大学,这个“小社会”,他正在一点点地,更深入地走进它,理解它,并努力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走出一条更宽阔的医途。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下午,图书馆里,一杯意外泼洒的奶茶,和一位善良学姐的倾囊相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