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 > 第44章 生命的重量与抉择

急诊科的时光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每一天都像是一次高强度的临床集训。陆宇感觉自己像一块被投入急流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知识与经验,也在一次次冲击中,被塑造得更加致密和坚韧。湿地公园的午后温情与林小雨带来的绿豆汤暖意,如同心底暗藏的泉眼,在他面对急诊科层出不穷的挑战时,悄然滋润着他偶尔干涸的心田。

这天深夜,急诊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小患者——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男孩,被父母紧紧抱在怀里。孩子面色青紫,呼吸微弱且极度困难,每一次吸气都伴随着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的明显凹陷(三凹征),喉咙里发出一种尖锐的、如同吹哨般的喘鸣音。

“喉梗阻!重度!”王医生只看了一眼,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准备气管切开包!联系耳鼻喉科急会诊!开放静脉通道!”

孩子的母亲已经哭成了泪人,父亲则紧紧攥着拳头,指甲几乎掐进肉里,声音颤抖:“医生,救救他!他刚才还好好的,就是有点咳嗽,怎么突然就……”

陆宇的心也瞬间揪紧。他认得这种症状,在《儿科学》上学过,急性喉炎引起的喉梗阻是儿科的急危重症之一,尤其多见于婴幼儿,气道狭窄,进展极快,随时可能因窒息导致死亡。但书本上的描述,远不及眼前这个弱小生命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模样来得触目惊心。

抢救室的气氛瞬间凝固。护士们迅速准备器械,王医生则一边检查孩子,一边用极快的语速向陆宇和赶来的耳鼻喉科医生说明情况:“声门下水肿严重,给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还在往下掉,等不及了,必须立刻床旁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陆宇呼吸一滞。这是在颈部切开气管,建立人工气道的最直接方式,也是挽救生命的最后手段之一,风险极高,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年幼的孩子身上。

“家属谈话,签字!”王医生对旁边的护士说道,语气果断,不容置疑。他知道,每延迟一秒钟,孩子大脑缺氧的程度就会加重一分。

孩子的父母被护士带到一旁进行紧张的术前谈话和签字。陆宇能看到那位父亲签字时,手抖得几乎握不住笔,母亲的哭声被压抑在喉咙里,变成绝望的呜咽。那种将孩子生命完全托付给医生、在极度恐慌中做出艰难抉择的痛苦,如同一把重锤,敲在陆宇的心上。

没有时间犹豫。耳鼻喉科医生和王医生配合,定位、消毒、局部麻醉(时间紧迫,几乎是在与生命赛跑)、切开皮肤、分离组织……陆宇被要求在一旁协助拉钩暴露术野,并密切监测孩子的生命体征。他的眼睛死死盯着监护仪上那个不断波动的血氧饱和度数值,手心全是汗。他看到手术刀划开皮肤,看到组织被分离,看到气管被暴露出来……整个过程快、准、稳,却又仿佛被无限拉长。

当气管导管被成功置入,连接上呼吸机,监护仪上那令人心惊胆战的低血氧数值开始缓慢而坚定地回升时,整个抢救室里的人都下意识地松了一口气。孩子青紫的面色逐渐转为红润,胸廓在呼吸机的辅助下规律起伏。

“成功了……”陆宇听到自己心里有个声音在说,一股巨大的疲惫和庆幸席卷而来。他这才感觉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术后,孩子被迅速转入儿科IcU继续监护治疗。王医生和耳鼻喉科医生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

“好险。”耳鼻喉科医生摘下口罩,长长吐出一口气。

王医生点点头,看向陆宇,发现他还盯着孩子离开的方向,脸色有些发白。

“第一次见小儿气管切开?”王医生问。

陆宇点了点头,喉咙有些发干。

“记住这种感觉,”王医生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沉重,“医生的一个决策,一把手术刀,关系的就是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家庭的完整。这种压力,你要学会承受,并且把它转化为更谨慎、更精准的动力。”

这一次,陆宇对“生命之重”有了更具象、更残酷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心肺复苏时按压的力度,不仅仅是除颤仪放电的能量,更是在分秒之间,敢于承担巨大风险、做出关乎生死的决断的重量。

随后的几天,陆宇的情绪都有些低沉。那个孩子挣扎呼吸的画面和父母绝望的眼神,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甚至开始下意识地反复翻看《儿科学》中关于急性喉炎和喉梗阻的章节,以及气管切开的操作要点和并发症,试图在理论上寻找更坚实的支撑,以安抚内心那因目睹极端情况而产生的悸动。

林小雨敏锐地察觉到了他情绪的变化。在一个陆宇难得不用值夜班的晚上,她约他去了县城里唯一一家有安静卡座的咖啡馆。

“你最近好像有心事?”林小雨搅动着杯中的奶茶,关切地看着他。

陆宇沉默了一下,将那个小儿喉梗阻的抢救案例简单告诉了林小雨,没有描述太多血腥细节,但重点讲了那种命悬一线的紧迫和决策的巨大压力。

“……我就在旁边看着,感觉……很无力,也很害怕。怕我们的判断出错,怕操作失误……”陆宇的声音有些低沉。

林小雨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等他说完,她才轻轻握住他放在桌上的手,她的手温暖而柔软。

“陆宇,”她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我相信你。”

陆宇抬起头,看向她。

“我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在面对这种时刻时,既能保持冷静判断,又能体会病人痛苦的、最好的医生。”林小雨的眼神清澈而真诚,“因为你在害怕,你在反思,这说明你在乎,你把每一个生命都看得很重很重。这比什么都不怕,要珍贵得多。”

她的话语,像一缕温柔的月光,照进了陆宇心中那片因直面生死极限而有些阴霾的角落。是啊,恐惧和反思,或许正是敬畏生命的另一种表现。完全的麻木与鲁莽的勇敢,同样危险。

“谢谢你,小雨。”陆宇反手握住了她的手,感受着那份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心中的沉重似乎被分担了一些。

他们走出咖啡馆,夏夜的星空格外璀璨。两人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并肩走着。路过一家还在营业的书店,林小雨拉着陆宇走了进去。她在医学类的书架前停留,仔细地看着那些厚厚的专着。

“等我以后工作了,也要好好看书,不能比你差太远。”她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说。

陆宇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她是在用她的方式告诉他,她会一直努力,与他并肩前行。

回到宿舍,陆宇再次翻开见习笔记。他详细记录了那个小儿喉梗阻的病例,包括病因、症状、体征、抢救决策过程和自己的心路历程。在最后,他写道:

“今日方知,生命之重,有时系于一念之间,一刀之下。恐惧与压力,如影随形。然前辈之担当,小雨之信任,宛若暗夜灯塔。医者之路,非仅技艺之精进,更是心志之锤炼。唯怀敬畏,持仁心,锻钢胆,方能在生死时速中,不负性命相托。”

笔尖落下,他长吁一口气。急诊科的见习已接近尾声,他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浓缩的职业生涯预演,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沮丧,有无力回天的遗憾,有面对质疑的委屈,也有决断时刻的沉重与守护生命后的欣慰。这些复杂而深刻的体验,交织成一幅瑰丽而沉重的画卷,在他年轻的生命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他知道,带着这些印记,他将重返星城医科大学。未来的路,必将充满更多的挑战与未知,但他的脚步,将因这个夏天的历练,而变得更加沉稳、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