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 > 第2章 白袍之志

我的医途,从复读开始 第2章 白袍之志

作者:阎王手下抢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1:36:16

星城九月的阳光,依旧带着夏末的灼热,透过医科大学门口郁郁葱葱的香樟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陆宇拖着一个半旧的行李箱,站在“星城市医科大学”那几个苍劲有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大字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里混杂着青草、消毒水和阳光的味道,一种陌生而又隐隐令人肃然起敬的气息。

他做到了。不再是那个查分夜里绝望地看着306分的少年,也不再是复读班里那个啃着冷馒头、拼命刷题的复读生。如今,他是星城市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一名新生。

身后,父亲陆大山和母亲李娟仰着头,近乎虔诚地望着那庄严的校门和远处矗立的砖红色教学楼群。陆大山的眼眶有些湿润,那双常年与土地和砖瓦打交道、布满老茧和皱纹的手,微微颤抖着搭在妻子的肩上。李娟则不停地用手抹着眼角,嘴里喃喃道:“好,真好…我儿子是大学生了,还是学医的…”

报道处的队伍排得很长,到处是洋溢着青春与期待面孔的新生和满怀自豪的家长。陆宇安静地排着队,听着周围兴奋的窃窃私语,心中感慨万千。他的目光掠过前方同学们崭新的、印着潮流logo的行李箱,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这个洗得发白、轮子还有些吱呀作响的箱子,心里却没有丝毫自卑,只有一片历经风雨后的平静与坚定。

他为什么会在这里?为什么会选择这条在旁人看来无比艰辛的医学之路?这个问题,在过去这个暑假,已经被无数亲戚邻居问起过。毕竟,他复读后513分的成绩,足够选择许多热门的、看似“钱景”更好的专业,比如他曾经心心念念的计算机。

每一次,陆宇都只是笑笑,没有详细解释。真正的答案,沉重而私人,埋藏在他心底,也镌刻在这个暑假的每一个瞬间里。

时间倒回至两个多月前,那个得知高考分数的狂喜之夜过后不久。

喜悦的气氛还弥漫在家中的每个角落,陆宇已经开始研究填报志愿指南。513分,省排名相当不错,选择余地很大。他内心那个沉寂了一年的“计算机梦”又开始悄然萌动。他兴致勃勃地查看着几所理工类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往年录取线,甚至开始想象自己未来成为一名程序员的模样。

然而,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向。

那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傍晚,陆大山从建筑工地下班回家,脸色比平时更显疲惫,黧黑的面庞上似乎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苍白。吃饭时,他握着筷子的右手忽然不受控制地轻微颤抖了一下,筷子“啪嗒”一声掉在桌上。

“爸,你怎么了?”陆宇立刻注意到了,心头一紧。

“没事没事,”陆大山连忙捡起筷子,故作轻松地笑了笑,“就是今天爬脚手架多了,有点累,手没劲儿。”

李娟也担忧地看着丈夫:“老陆,你这几天老是说头晕,要不明天去卫生院看看?”

“看什么看,老毛病了,歇歇就好。”陆大山摆摆手,一如既往地拒绝,“庄稼人,哪那么金贵。吃点止痛片就行了。”

但陆宇却放心不下。父亲才四十多岁,但长年累月的重体力劳动,早已让他的身体透支得厉害。那天晚上,陆宇强迫性地拉着父亲,用家里那个老式电子血压计量了血压。

结果吓了他一跳——高压160,低压100。

陆宇的心沉了下去。他虽然不懂医,但也知道这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他立刻用手机上网查询,越查越是心惊肉跳——长期高血压得不到控制,会导致脑出血、脑梗塞、心脏病、肾衰竭……一个个触目惊心的词条跳出来,像重锤一样敲击着他的神经。

他猛地想起,复读这一年,为了不让他分心,父母几乎从未在他面前提起过任何不适。父亲偶尔会揉着腰说酸,母亲也常念叨着头疼,他却从未真正往心里去,只当是普通的劳累。此刻回想起来,父亲似乎有好几次在夜里咳嗽得很厉害,母亲也常常脸色不好……

一种巨大的愧疚感和恐惧感瞬间攫住了陆宇。他成功了,他即将飞向更广阔的天空,而他最亲爱的父母,却可能在他看不见的地方,被病痛悄然蚕食着健康。他们用健康的身体做燃料,才点亮了他前行的路。

第二天,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强硬地带着他去了县医院,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

等待结果的过程煎熬而漫长。当医生拿着体检报告,指着上面的数据严肃地说:“长期高强度劳动,严重高血压,腰肌劳损,还有潜在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必须立刻开始规范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不能再硬扛了”时,陆大山还在嘟囔着“没事,医生就爱吓唬人”。

但陆宇看着父亲花白的头发、深陷的眼窝和那双因为常年在水泥沙石中摩擦而永远也洗不干净粗糙裂纹的手,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就是在县医院消毒水弥漫的走廊里,看着身边步履匆匆、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看着他们沉着冷静地为病患解除痛苦,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如同破晓的晨光,猛地照进了陆宇的脑海。

知识改变命运。计算机代码可以改变世界,但无法直接抚平父亲眉间的痛苦,无法立刻守护至亲之人的健康。有什么,比拥有守护所爱之人生命与健康的能力更重要?有什么,比能够直接对抗疾病与死亡更崇高、更实用?

那一刻,一年前杨老师让他们写给自己的那封信里的内容,似乎也有了新的注解——“不要让爸妈失望,更不要让自己失望”。不让他们失望,不仅仅是考上一个好大学,更是要用自己的未来,去回报、去守护那份沉甸甸的爱。

从县医院回家的路上,父子俩都很沉默。快到家时,陆大山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小宇,爸没事,你别瞎想。志愿该咋报还咋报,计算机挺好的,有出息…”

“爸,”陆宇打断他,语气平静却异常坚定,“我想学医。”

陆大山猛地停下脚步,愕然地看着儿子。

“学医…学医太苦了,要学很多年…”李娟在一旁也愣住了,下意识地说。

“我不怕苦。”陆宇的目光看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条充满挑战的道路,“复读这一年那么苦都熬过来了,还有什么苦吃不了。而且…”他转过头,深深地看着父母,“学了医,我就能更好地照顾你们,也能帮到像我们一样的很多家庭。我觉得,这比学计算机更有意义。”

那是陆宇第一次看到父亲眼圈红得那么厉害。这个扛着生活重压从不弯腰的汉子,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重重地、一遍遍地拍着儿子的肩膀。

志愿表上,第一志愿,从省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变成了星城市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幸运的是,他成功了。

……

“同学,你好?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报道处学姐温柔的声音将陆宇从回忆拉回现实。

“哦,好的,给您。”陆宇连忙递上材料,熟练地办理着各项手续。缴纳学费时,他拿出自己暑假在县城网吧做网管、帮人修电脑攒下的几千块钱,又加上父母硬塞给他的一部分,凑足了第一学年的费用。

“陆宇同学,欢迎你成为星城市医科大学的一员!这是你的校园一卡通、宿舍钥匙。宿舍在7号楼412。教材待会儿根据清单去教材科领取。明天上午九点,医学院礼堂召开新生开学典礼,请不要迟到。”学姐微笑着将一堆材料递给他。

“谢谢学姐。”陆宇接过材料,心中涌起一股正式的归属感。

父母坚持要送他到宿舍。412宿舍是四人间,上床下桌,有独立的阳台和卫生间,条件比陆宇想象中好很多。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室友到了,正在整理床铺。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身材微胖,看起来很是敦厚热情的男生率先打招呼:“你们好!我是刘波,来自北河省。”一口略带北方口音的普通话很是洪亮。

另一个正在一丝不苟地铺床、身材高瘦、表情略显严肃的男生也转过身,推了推金丝眼镜,简洁地自我介绍:“陈浩,本地人。”

陆宇也赶忙介绍自己和父母。陆大山和李娟有些拘谨地笑着,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客气地说:“以后大家都是同学了,要互相帮助,互相帮助啊。”

刘波很是活络,立刻接话:“叔叔阿姨放心!必须的!以后我们就是兄弟了!”

陈浩也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陆大山和李娟帮着陆宇铺好床,收拾好行李,又反复叮嘱了诸如“按时吃饭”、“和同学好好相处”、“好好学习”之类的话,才依依不舍地准备离开。他们还要赶傍晚最后一班长途汽车回家。

送父母到校门口,李娟一遍遍地整理着陆宇的衣领,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小宇,一个人在外面,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妈,我知道,你们放心吧。”陆宇忍着鼻酸。

陆大山看着儿子,千言万语最终只汇成一句:“好好学。别…别太惦记家里。”他知道儿子选择学医的原因,这份深沉的理解与期望,尽在不言中。

看着父母略显佝偻的背影汇入人流,渐渐消失在校门外,陆宇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他明白,人生的又一个全新阶段,正式开始了。这一次,他的目标清晰而坚定——穿上那身白大褂,成为一名能够守护生命的医生。

第二天的新生开学典礼隆重而盛大。医学院院长是一位精神矍铄的老教授,两鬓斑白,目光睿智而温和。他在致辞中说道:

“…欢迎你们,未来的健康守护者。你们选择了医学,就是选择了一条奉献之路、艰辛之路,但也是一条充满崇高价值与无比成就感的道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八个字,将是你们未来职业生涯最沉重的重量,也是最荣耀的勋章。希望你们永葆今日之初心,敬畏生命,刻苦钻研,未来用你们的学识和仁心,去解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院长的话语,字字句句敲在陆宇的心上。他回想起父亲在病痛前的无奈,回想起自己面对亲人健康问题时的无力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环顾四周,看着身边数百张和他一样年轻、充满朝气的面孔,他们未来都将是与他并肩同行的战友。

典礼结束后,各班辅导员带领学生熟悉校园。星城市医科大学的校园很大,古典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基础医学院大楼、图书馆、生命科学馆、形态学楼…每一处都透着严谨而神圣的学术气息。当他们穿过连接教学区和附属医院的天桥时,看着楼下院子里匆匆走过的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和焦急等待的病患家属,陆宇再次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下午,班级召开了第一次班会。辅导员是一位年轻的博士,姓张,刚从临床一线转岗不久,显得干练而亲切。大家做了自我介绍,选举了临时班干部。陆宇安静地听着,他发现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高考分数普遍很高,其中不乏600分以上的学霸,很多人出身医学世家,谈起医学来头头是道。这让他感到了些许压力,但也激起了更强的斗志——他能从306分拼到这里,就没有理由在任何跑道上落后。

班会最后,张老师下发了厚厚一摞教材清单和课表。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课程名称——《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用化学》、《医学生物学》…陆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学们,”张老师最后说,“从明天开始,你们将正式开启你们的医学之旅。第一门重磅课程——《系统解剖学》。希望大家做好准备。医学学习没有捷径,唯有勤奋二字。祝你们好运!”

散会后,陆宇立刻去教材科领书。当他把那本厚重如砖头、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系统解剖学》课本抱在怀里时,手臂猛地一沉。他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极其精细复杂的人体结构图谱。

仅仅是前言和目录,就让他感到了知识的浩瀚无垠。

晚上,宿舍里很安静。刘波在和家人视频,炫耀着新校园。陈浩已经端坐在书桌前,开始预习解剖学课本,旁边还放着一本厚厚的英语词典。另外一位室友还没来报道。

陆宇也坐了下来,翻开《系统解剖学》的第一章《骨学》。股骨、桡骨、尺骨、腕骨…无数陌生的名词扑面而来。他深吸一口气,拿出笔和笔记本,开始逐字逐句地阅读、勾画。

他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还有无数的知识高峰等待他去攀登,还有无数的挑战等待他去面对。实验室里的枯燥操作,解剖台上的神圣敬畏,考试月的挑灯夜战,临床实习的艰辛磨练…这一切,他都将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的岁月里一一体验。

但他内心无比平静,甚至充满了力量。因为他知道为什么而学,为谁而学。

他拿出手机,给父亲发了条信息:“爸,妈,一切都好,已经开始上课了。勿念。你们注意身体,按时吃药。”

很快,父亲回复了,只有简单两个字:“放心。”

合上手机,陆宇再次沉浸于那片骨骼的海洋中。台灯下,他的侧脸专注而坚定。窗外,星城市的万家灯火渐次亮起,犹如无数闪烁的星辰,照亮着每一个奋斗者的梦想。

对于陆宇而言,他的医学星辰大海,就在这本厚重的课本里,在他刚刚启程的脚下,更在他那颗历经淬炼、愈发坚韧的初心之中。白袍之志,今日始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