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风水轮流转,今生我为王 > 第130章 油灯下的传承交接

三叔看着同样如花似玉的两位美女,没分清哪个美女是我媳妇。

“领了,三叔。”

林晓接过话头,双手搂住了我的肩膀。

“那成,大嫂!”

三叔早已熄灭的烟袋锅在炕沿上磕了嗑,准备重新填装。

我赶忙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包华子递过去。

“三叔,过年了,尝尝这个。”

“行,小五。你比几个哥哥强,开着豪车,抽着中华。好样的!”

抽出一支凑到煤油灯下点着,三叔吐了一口烟圈。

“剩下的房间够你们娘俩几个住了。哎哟~”

三叔从土炕上下来,捶了捶盘的发麻的大腿。

“行了,我也该回去了。吃吧晚饭,小五,和你妈来我家一趟。”

三叔家的院子就在我家正房背后。

吃罢晚饭,把苏宁托付给老姐照顾,我和林晓搀着母亲来到了三叔家。

一进门,三婶就从灶膛里扒出两个香气四溢的烤红薯。

“小五媳妇,家里没啥好吃的,这给你烤了两红薯。咱村里的红薯可甜了!”

话音未落,三婶双手颠着烫手的红薯送进了大窑,随后赶紧把手指放在嘴边猛吹了一番。

招待了新媳妇,三婶才想起问我:“五子,你稀罕吃啥,还有两只烤梨在炉膛里捂着。”

三叔看着三婶咋咋呼呼的热情劲,忙喊了暂停。

“别忙活了,这儿还有正事要谈,你带着小五媳妇去小窑唠嗑去!”

三婶拉着林晓的双手走出大窑,三叔才从炕头的五斗柜里拿出了一个蓝布的包裹慢慢打开。

蓝布包裹里显露出来的是一本厚厚的麻纸线装家谱。

封面上不知道是哪位乡土书法大家撰写的隶书封皮。

打开扉页,历次修订的时间和主要参与者的名字都用小楷标注在页脚。

“大嫂,小五。既然你们今天回来了,那我就正式把姜家家谱转交你们。做为长门老大,这个家谱本就应该由你家保管。”

“只因当年大哥大嫂走了,我才暂时把它保管起来,否则可能就落入倭寇手里了。”

“现在,我把它交给小五,这个族长的位置也该物归原主了?”

说着话,三叔郑重的把家谱重新包好,递到我的手里。

母亲连忙推辞:

“他三叔,姜家寨这些年全靠你和双喜照应。若没有你,估计咱们姜家已经散了,这个族长,我们无法接受,还是你最合适。

至于家谱,这个海洋还真的需要,就让他春节这几天抓紧看看,然后啊,还放你这儿吧。”

边聊天,三叔大致把家谱的历史介绍给我。

如果按家谱记载的三十余代推算,我手头的家谱记录至少应该有600年的历史了。

边听三叔介绍,边翻看着家谱的序言。

其中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高祖于彭城躲避战乱,远迁马牧河下游择易守难攻之地残喘度日,后繁衍生息,得以延续血脉。后延续至十六世姜进朝……

序言里提到了彭城,而且以传说形式把传说中的项羽麾下猛将姜武列入了彭城姜氏世祖。

相传,秦末楚汉相争时,姜武率军驻扎彭城。

至东汉永平年间,姜氏第七代家主姜桓发现龙息珠能净化水源。他将宝珠能量引至古彭城四门……

这序言里描述的脉络,完全和神秘地图里的图注完全一致。

“三叔,这是咱家所有的家谱吗?”

“不是,整个姜家寨的家谱应该是有三本。

自十六世祖姜进朝以来,姜家寨姜氏列为三门,长门姜卿一脉南迁闽浙,二门姜贻一脉元末明初迁居冀州。

现在姜家寨的后人大多为三门姜军一脉。”

随着三叔的介绍,我把族谱翻到了下一页。

这才进入了三门姜军一脉的正文。

“小五,你看。”

三叔手指点着竖排的的族谱牌位逐一介绍着三门姜氏的脉络发展。

“每十年一次的晒簿修谱活动,赶在新旧交替的除夕上午举行,把各家各户添丁人口列入家谱,计入族簿。

今天年景特殊,听你娘说你在彭城那边发展的不错,我俩就合计着今年把你的名字列入家谱,也算是三门姜氏光宗耀祖的一件大事了。”

可我顺着三叔的手指看到最后,也没找见哥哥们的名字。

“三叔,咋没看见我哥他们的名字?”

“小五子,传说姜家曾经可是彭州大家族,过去家谱上只留字,不留名。你应该懂得。”

三叔一句话,我茅塞顿开。

字入家谱,名扬天下。

在三叔的指点下我很快找到了父亲名下的四个小方框。

我才第一次在家谱上知道了我的四个哥哥的的族谱名字叫姜承霄、姜承逸、姜承煦、姜承凛。

四个小方框一字排开,占据了一整行的位置,在往后就是页边。

手指划过四哥的位置,我指向页面的边缘,和三叔开起了玩笑:

“三叔你看,没我的位置了?”

“谁知道你妈又生了一个秃小子!大哥大嫂一直是想再要个闺女的。”

我赶紧打住三叔,不想让他继续说下去。

“知道了三叔,我就是个多余的。呵呵~”

母亲在旁边白了我一眼,脸上带着嗔怪而又委屈的笑容。

“咋了,你爸走了后,我虐待你了?”

把家谱浏览完,我缠着三叔给我讲家谱里的故事。

“三叔,您刚才说姜氏是彭州的大家族,可家谱里描述的并不详细啊!”

“有些东西是没法写进家谱的,家谱也算是民间的官文。比如说姜家过去的一些传闻只能是口口相传,没法计入家谱的。”

这时候,在小窑里又吃的滚瓜溜圆的林晓,有些耐不住性子,和三婶返回了大窑。

三叔最后一句话的尾音传入了她的耳朵。

还没有掀开门帘,林晓就在门外开心的问道:

“三叔,有那些传闻,能让我和三婶听吗?”

事已至此,林晓已成为我们姜家的儿媳妇,三叔索性把她叫了进来。

“小五媳妇,既然想听就进来吧。”

林晓进门,三叔立刻眼神凌冽的告诫她:“无论传说真假,做为姜家儿媳,必须和小五共同保守这个秘密。”

谈笑风生的场面在林晓出现后突然转变了画风。

我和林晓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同时僵住了身子。

连母亲和三婶都没有想到三叔会对坊间的传说这么看重。

沉默了片刻,林晓走到了我的身边,拉着我的手坚定的回答:

“知道了,我一定和海洋一起承担起这个责任。”

得到了林晓的口头保证,三叔便开始把坊间广为流传的姜氏护城,保家卫国的传说故事讲给我们听。

“相传战国时期,堪舆大家鬼谷子云游至古彭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