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知意的平淡生活 > 第92章 前往黔州

知意的平淡生活 第92章 前往黔州

作者:鹿晓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1:24:17

与蜀州的繁华富庶不同,黔州一直以来都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而名声远扬。每年到了收缴赋税的时候,黔州总是缴纳赋税最少的那个州,这让那些前去追缴赋税的官员们十分头疼。

这些官员最初都是满怀雄心壮志地前往黔州,准备这片土地上大展拳脚。然而,当他们真正到达黔州之后,才发现这里的情况远比他们想象的要糟糕得多。黔州的百姓生活困苦,交通不便导致物资运输困难,土地贫瘠使得粮食产量低下,与其他州相比,每亩地的收成要少很多。

也有少数官员试图通过私下提高赋税来增加自己的政绩,然而,黔州的百姓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或钱财来缴纳赋税。不管官员如何威逼或恐吓,但都无济于事,因为百姓实在太穷了。

更糟糕的是,黔州的百姓异常团结,每当官员逼迫得太紧时,他们就会聚集起来,将州府衙门团团围住,官员常常被吓得瑟瑟发抖。

最终,官员只能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地离开黔州,甚至有些人还会被黔州百姓们追赶得屁滚尿流,只能夹紧尾巴落荒而逃。

为了掩盖自己的无能,同时也是为了给自己脱罪,这些官员们常常会用“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样的话语来形容黔州的百姓。他们把黔州百姓描绘成一群凶狠、野蛮、不讲道理的人,就像那传说中的妖魔鬼怪一样可怕。

久而久之,到黔州收缴赋税就变成了一件苦差事。

皇帝并非没有动过派兵攻打黔州的念头,但黔州毕竟已经属于大昭的版图,而且那里的百姓还算比较安分守己,除了赋税交得相对少一些之外,并没有要造反的迹象。此外,黔州多为山区,可供耕种的田地本就不多,所以他们缴纳的赋税比其他州少一些也是情有可原的。综合这些因素考虑,只要黔州的赋税能按时收缴上来,皇帝也就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这样,渐渐地,黔州逐渐变成一个流放之地。官员一旦被贬官,除了岭南、儋州、边疆以外,黔州等地之外,黔州也成了一个好去处。

然而,这一切正中周勇下怀。黔州有着数十万座大山,随便一座大山,都是良好的藏身之地。而且,黔州虽然地处偏远,与京城相隔甚远,但黔州却不是大昭的边境。但也正因为如此,这里远离了边境线上的战火纷飞,远离了京城中那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在这里,苏青青和孩子可以过上相对平静的生活,不必整日提心吊胆。

以常人的思维方式来考虑,恐怕谁都难以想象得到他们会藏匿在那样的地方。毕竟,谁不贪于安逸和享受呢?但周勇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夫妻二人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就去黔州!

由于周勇并不能亲自护送苏青青去往黔州,于是,他辗转托了几个中人,找了一家信誉好口碑高的镖局,委托镖局护送苏青青送往黔州。至于具体是黔州哪个地方,他并没有事先确定,反正他已经提前付给镖局足够绕黔州一圈的银两。等安全抵达黔州境内,苏青青喜欢哪个地方,便在哪个地方落户安家,镖局的任务也就算圆满完成了。然而,从始至终,周勇只是默默地安排好这一切,一直没有露过面。

随着苏青青一起去黔州的,还有满满几箱子书籍。周勇知道苏青青这一去,就不知要到何时夫妻才能再次相见,一想到以后无法陪伴在妻子身侧,无法亲眼看着孩子成长,周勇心如刀绞。

悲痛之余,周勇将自己毕生所学的医术毫无保留地记录在纸张上,装订成册。他希望这些书籍能代替自己,陪在妻子和孩子身边。以后每一次只要妻子和孩子翻动医书,纸张发出的“沙沙”声,就仿佛是它正对着她们低语一样。

等到孩子稍大一些,如果他对医术感兴趣,就可以先阅读这些书籍。等到日后有机会,他再亲自教导孩子,希望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孩子能够子承父业,将医术发扬光大,倘若,他能等到这一天的话。

夫妻分别的时候,周勇依依不舍地拉住苏青青的手,将自己给孩子起的名字告诉她:如果是男孩,就叫周信,如果是女孩,就叫周晨。

—— ——

果不其然,正如周勇所预料的那样,太子才刚病歪歪地度过十岁生辰,便有人迫不及待地对他动了手。各种阴险狡诈的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用药、用毒、刺杀等,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周勇实在无法确定这些针对太子的阴谋究竟出自谁手。是皇帝本人的授意?还是玉贵妃暗中指使?亦或是后宫中其他育有皇子的妃嫔们所为?毕竟,只要太子仍然稳坐太子之位,他就会一直成为别的皇子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这些年来,皇帝在玉贵妃的枕边风吹拂之下,曾经不止一次动过废掉太子的念头。然而,每次他刚提起这个话题,都被朝中大臣们苦苦劝阻。这些大臣们的观点出奇地一致,无非就是太子殿下身为中宫皇后的嫡长子,尽管皇后已经薨逝,但太子除了身体不好之外,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实在没有理由废太子。

其实,这些大臣们真心反对废除太子的没有几个,绝大多数大臣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之所以坚决反对废黜太子,无非就是觉得太子占据着这个位置,总比玉贵妃的孩子占据着这个位置要好得多。这样一来,等到他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再想办法将太子从这个位置上赶下来,肯定要比赶走玉贵妃的孩子容易得多。

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下,太子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太稳定,时好时坏。然而,即使这样,太子终究还是磕磕绊绊地长到了十八岁,与此同时,玉贵妃所出的三皇子也已经十七岁,到了适婚的年龄。

玉贵妃为了不落人口舌,便决定举办一场盛大的赏花宴,邀请各位适龄的皇子参加,以便为他们挑选合适的妃子。这场赏花宴规模宏大,尤其是得知炙手可热的三皇子也要选妃后,京城中众多名门贵女纷纷前来参加,场面异常热闹。

太子实在推脱不掉,便只能硬着头皮出席。他的座位紧邻三皇子的座位,他面色苍白,身体羸弱,与玉树临风、气宇轩昂的三皇子相比,明显逊色不少。在宴会上,太子只沉默地坐着,一言不发,反观三皇子,他风度翩翩,谈笑风生,因此,众位贵女对名义上的太子视而不见,反而频频对三皇子暗送秋波。

玉贵妃端坐在高位上,当她的视线落在大出风头的皇儿身上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得意之情。然而,当她的目光移到一旁病恹恹的太子时,嘴角不禁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难以掩饰的嘲讽和轻蔑。

为了不被他人察觉自己的情绪,玉贵妃迅速以帕遮面,巧妙地遮住了那控制不住上扬的嘴角。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波澜,然后开口让众位贵女出去赏花。

三皇子率先站起身来,对着玉贵妃躬身施礼后,便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见三皇子如此举动,众贵女们也纷纷起身,她们或娇羞、或矜持地对着玉贵妃行礼,然后像一群彩蝶般追随着三皇子而去。见状,玉贵妃也在宫人的搀扶下,去了偏殿休息。

太子依然稳稳地坐在原来的位置上,一动不动,甚至连姿势都未曾有过丝毫变化。他心里很清楚,这场宴会本就是为了三皇子选妃而举办的,他不过是个顺带的陪衬罢了。所以,他就不去自讨没趣了。

就在这时,太子的目光偶然间落在了对面的一个女子身上。那女子与他一样,端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仔细看得话,她似乎些局促不安,显得有些拘谨。女子敏锐地察觉到太子的视线,当她的视线与太子的视线交汇时,她不禁脸上一红,微笑着对太子点了点头。

就在这一瞬间,太子的心里绽放出了绚烂多彩的烟花。他原本以为,他将会独自一个人被困在在这个华丽的牢笼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然而,命运却在不经意间给他带来了一丝惊喜,他竟然能遇见一个让他一见钟情的女子,让他那宛如一潭死水般沉寂的心,微微地颤动了一下。

然而,太子深知自己的处境,他不想因为自己的身份和命运而牵连到她,更不想让她受到任何伤害。所以,尽管内心早已波涛汹涌,他还是强忍着那份悸动,只是冷漠地对着那女子点了点头,然后迅速地移开了视线。

可是,太子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女子竟然如此勇敢。她毫不畏惧地踏破了重重阻碍,义无反顾地朝着他奔来。看到女子如此勇敢,他突然意识到,既然她都能如此勇敢地面对一切,那他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于是,在满朝文武的祝福声中,太子迎来了他的太子妃。这位太子妃身份显赫,乃是吏部尚书的嫡长女,其身份地位与当朝太子殿下可谓是相得益彰。

然而,众人皆知,这位太子妃虽然顶着嫡长女的头衔,却并未得到父亲的宠爱。真正受到礼部尚书宠爱的,是他继室所生的一双儿女。但毫无疑问这一切,正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