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知意的平淡生活 > 第145章 文一斤

知意的平淡生活 第145章 文一斤

作者:鹿晓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1:24:17

董老爷发泄完心中的怒火,一旁的随从见状,急忙上前,轻拍着他的后背,为他顺气。

白永衡则趁机开口说道:“赵老爷,我是白记的东家白永衡,您先别生气,听我给您解释一下。小二说得没错,白记目前确实还没有推出新菜式。我身上之所以会沾染上这种味道,那是因为我们还在尝试新的菜品……”

然而,白永衡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赵老爷粗暴地打断:“我不管,我现在立刻马上就要看到你说的新菜品!”

白永衡:……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尽管心中充满了无奈,但白永衡还能怎么办呢?顾客是上帝啊!他只能强压下心中的不满,凑近王二牛的耳朵,压低声音吩咐道:“快去厨房看看腊肉蒸好了没,好了的话先端一盘上来,再送一壶酒,再来两个小菜。”

王二牛领命后,匆匆忙忙地离开了雅间。随着王二牛的离去,雅间里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赵老爷身上散发出的低气压,让人感觉仿佛空气都凝固了。

白永衡站在原地,如坐针毡,他根本不敢开口说话,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触怒赵老爷。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雅间的门被轻轻推开,王二牛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进来。托盘上摆放着几盘热气腾腾的菜肴,有腊肉,还有一壶酒和两个精致的小菜。

菜刚刚被摆放在桌上,董老爷甚至都没有让一旁的随从前来服侍,便迫不及待地自己动手倒了一杯酒,然后毫不犹豫地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王二牛见状,识趣地退了出去,然而白永衡却根本不敢挪动脚步,只能站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赵老爷一筷子下去,夹起好几片腊肉,然后毫不客气地送进自己的嘴巴里。

白永衡的心在滴血,他自己都还没吃够呢!

好不容易等到董老爷酒足饭饱,就在他心满意足地放下筷子的这一瞬间,房间里原本压抑的气氛,瞬间变得明亮而温暖,就像冰雪在春日的阳光下逐渐消融一样。

白永衡见状,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这才敢小心翼翼地抬起手来,擦了擦额头上因为紧张而冒出的冷汗。

而此时的董老爷,脸上也重新挂上了那副和煦的笑容,又变回了那个和蔼可亲的老头子模样。他轻轻地摸了一把自己那白花花的胡子,不紧不慢地说道:“白东家啊,真是不好意思啊,老头子我就是这么个德行,一看到好吃的东西,就非得立刻吃到嘴里才行。年轻的时候,多少还能忍耐一下,可如今年纪大了,那可真是一点都忍不了。唉,让你见笑了!”

白永衡满脸赔笑地说道:“哪里哪里,董老爷,您言重了!”

董老爷嘴角微微上扬,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对着站在一旁的随从使了个眼色。只见那随从心领神会,迅速从怀中掏出一枚银光闪闪的银锭子,轻轻地放在桌上。

董老爷缓缓站起身来,再次对着白永衡点了点头,轻声说道:“这个新菜式确实做得相当不错,味道简直让人回味无穷!我明天还要来尝尝!”

话音落下,拒绝了白永衡相送之后,董老爷直接转身离去。而那随从则故意稍稍落后几步,似乎是有意要和白永衡说些什么。

只见那随从面向白永衡,双手抱拳,一脸歉意地说道:“白东家,真是对不住!实在是老爷已经有好几天都没能好好吃上一顿饭了,心情有些烦躁,这火气自然也就大了些。但这火气绝对不是冲着您来的,还望您千万别往心里去啊!”

说罢,随从也不等白永衡回应,便急匆匆地追赶赵老爷而去。

白永衡微笑着点了点头,目送着随从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线的尽头。他像是突然失去了全身的力气一般,颓然地坐在椅子上,肩膀也无力地耷拉着,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整个人都变得毫无生气,宛如一个被抽走灵魂的木偶。

他揉了揉笑僵的脸,心里只觉得疲惫不堪。尽管董老爷出手阔绰,但董老爷实在是太难伺候了!怪不得都说老小孩老小孩,他可不就是像一个任性的孩子一样,说变脸就变脸嘛,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白永衡在心里暗暗吐槽着,突然想起赵老爷说明天还要再来的事情。想到这里,他心中一紧,连忙站起身来,急匆匆地朝着厨房走去,想要查看一下还剩下多少腊肉。

厨子知道白永衡喜欢吃腊肉,所以在蒸好后,并没有全部送去给董老爷,而是给他留了一半。而且,白永衡留意到,还没处理的腊肉竟然还有一整块!

白永衡见状,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明天赵老爷的伙食应该是足够了。然而,他的担忧并未就此消散,反而愈演愈烈。那后天呢?大后天呢?万一又冒出个吴老爷刘老爷杨老爷之类的人物,那可怎么办呢?

一想到这里,白永衡再也顾不得其他,赶忙吩咐厨子把那一整块的腊肉和尚未切开的香肠都收好。然后,他心急火燎地喊上李伯文,两人一起迅速套上牛车,急匆匆地朝着李家村疾驰而去。

*

林知意听完他们的来意后,心中顿时凉了半截,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在不断盘旋:“完蛋了,我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腊肉这下可都要飞走啦!”尽管心里如此想,林知意还是满脸笑容地将白永衡和李伯文迎进了厨房。

一走进厨房,白永衡的眼睛就牢牢地定在了房梁上。只见那房梁上挂满了腊肉和香肠,密密麻麻的,让人眼花缭乱。白永衡越看越满意,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虽然他还没有尝过香肠的味道,但他已经能想象到香肠的美味程度了。毕竟,连腊肉都能做得如此出色,香肠的味道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而且,瞧这挂得满满当当的房梁,就算是董老爷每天都吃,估计也能吃上一两个月呢!

然而,白永衡很快意识到一个问题:这点数量似乎太少了。毕竟,他不能仅仅将它们做成董老爷的专供菜品吧?如果真的这样做,董老爷是高兴了,但恐怕会因此得罪其他老爷们啊!

要知道,乐安县城虽然小,但白永衡可不敢轻易得罪任何人。毕竟,谁知道这些人背后有没有靠山呢?谁又知道有没有卧虎藏龙?

为了将一切的可能都扼杀在摇篮里,以及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白永衡决定将这道香肠腊肉加入白记的招牌菜中,凡是进店的客人,只要付了银子,都可以品尝到这道美味。

可是,这样一来,现有的这些腊肉和香肠的数量显然就远远不够了。

于是,白永衡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林知意,希望林知意能够多制作一些香肠、腊肉出来,无论多少,他会尽数买下。

白永衡对于香肠腊肉充满了信心,毕竟连董老爷这样的资深老饕都对它赞不绝口,那么慕名而来的客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林知意面露难色,犹豫不决,迟迟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毕竟,香肠腊肉的成本相较于糟辣椒来说,算得上是天价了。

首先,光是一斤生肉的价格就高达 15 文。而且,一斤生肉在经过熏制后,其中的水分会大量流失,最终得到的腊肉重量可能就只剩下 6、7 两左右。这也意味着要制作一斤腊肉,至少需要一斤半以上的生肉才行。

这还没完呢!在腌制肉的过程中,还需要用到盐、酒以及花椒等调料,这些可都不是免费的。此外,熏制腊肉所需要的柏木树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加上雇佣工人的费用,林知意粗略一算,一斤腊肉的成本竟然高达三十几文!

按照食品生意中利润翻一番的原则来算,林知意至少得将腊肉卖到六十文一斤,才能有利可赚。这个价格让林知意自己都吓了一跳,她不禁感叹道:“这也太贵了吧!”反正换作是她自己,她宁愿不吃,也绝对不会去当这个冤大头。

好半晌,林知意终于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价格,没想到白永衡竟然没有丝毫犹豫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然后,白永衡从怀中摸出那枚董老爷的随从给他的银元宝,用来结算今天的这批腊肉和香肠。他估摸着这批腊肉香肠的重量,应该有一百二、三十斤左右。

林知意并没有伸手接过银元宝,白永衡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微笑着说道:“这银元宝就当是今天这批腊肉香肠的货款,剩下的就当作定金吧。等下次我再来的时候,咱们再根据实际情况多退少补。”

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林知意也不好再推辞,只得收下了银元宝。她也没办法,这银子就像长了眼睛一样,自己一个劲儿地往她的钱袋子里钻,她总不能把银子给赶出去吧?

白永衡和李伯文两人压根不需要林知意的帮忙,他们默契地配合着,将挂在房梁上的腊肉和香肠一一取了下来。他们的手上沾满了黑乎乎的油渍,但两人根本没有一点嫌弃的意思。尤其是李伯文,他甚至将手凑近鼻子,使劲闻了闻那股香味,然后感叹道:“哇,好香啊!”

说来李伯文也真是够倒霉的,他竟然连这腊肉和香肠是什么味道都没尝过,甚至连这东西到底是什么都全然不知。他本来正专心致志地算着账呢,结果东家连个招呼都不打,突然就像拎小鸡一样把他从柜台后面拽了出来。一直到回家的路上,东家才终于向李伯文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送走了两人后,林知意心里就开始盘算开来。既然要自己做腊肉,那肯定不能再去刘屠户那里买肉了。

这里面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刘屠户那里的猪肉供应有限,可能无法提供足够多的数量来满足做腊肉的需要;

其次,刘屠户毕竟是个以卖猪肉为生的商人,就算他能给林知意一些优惠价格,但他也得靠这个生意来养家糊口啊。而他养家糊口的方式,无非就是从猪肉的进价和售价之间赚取一定的差价。

因此,若想最大程度地削减成本,就必须从源头上着手解决。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能比直接到农户家中收购生猪更为划算呢?

可以来算这样一笔账:

假设一头猪的毛重为200斤,减去毛发、骨头以及内脏等部分后,大概还能剩下140斤左右的可食用肉。

而在刘屠户那里购买一整头已经杀好并分割好的猪,他给出的价格是每斤 17 文,这已经是刘屠户给的友情价了。然而,这个重量仅仅是除去内脏、猪毛和血液之后的部分,其他的那些杂骨是被计算在内的。

那么,按照这个价格计算,购买这样一头毛重200斤的猪需要花费的价格肯定高于2380文钱。但是,如果直接去农户那里购买一整头猪,完全可以将价格谈到每斤 12 文甚至更低。这样一来,购买一头猪最多就只需要花费2400文钱。

至于杀猪的费用,一般来说,给个100 文就已经算是高价了。只要猪的杂骨能有6斤以上,那在农户那里购买一整头猪的就会比在刘屠户那里购买更为划算。

当然,一头猪的杂骨绝不可能只有 6 斤这么少,所以实际上能够从这种方式中节省下来的钱数还是相当可观的。而且,随着收购生猪数量的增加,节省下来的费用也会相应地增多。

算明白这笔账,接下来就需要决定具体的人选了。林知意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来的人便是李山根。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和杨春兰关系亲密,李山根夫妇对她有很多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李山根已经和过去完全不同了。

自从修建学堂时,李德清派遣李山根一同去采购原材料之后,李山根便也算是开了眼界,不再像过去那般沉默寡言。如今的他,虽然话语依旧不多,但所说的话都颇具条理和见解。所以,林知意对将这一重任交托给李山根充满信心。

此外,关于帮忙的人手问题,林知意心里也很清楚。仅凭她一己之力,即使日夜不停地忙碌,也绝对无法完成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因此,雇佣一些人手来帮忙是必不可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