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知意的平淡生活 > 第103章 少年变大叔

知意的平淡生活 第103章 少年变大叔

作者:鹿晓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11:24:17

在周信从小的记忆里,是没有父亲这个角色存在的。即使到现在,也只有父亲一个模糊的轮廓,看不清长相。这并非是因为他记性差,而是因为他从小到大见过父亲的次数实在是屈指可数。

就那仅有的几次见面,还是母亲带着他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地去探望父亲。然而,他们在路上一来一回往往需要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而真正能够与父亲相聚的时间,却仅仅只有一个晚上。

每每等到深夜,父亲都还没出现,他总是敌不过睡意沉沉睡去。等到母亲将他唤醒,父亲已经在身边了,然而,他只能与父亲相处不到一个时辰。往往还未来得及与父亲熟悉起来,天就快亮了,父亲又要匆匆忙忙赶回主子身边。

就这样,每一次的相见,周信都会发现自己长高了一截,而父亲却在渐渐变老。这种时光的交错,让周信对父亲的印象越发模糊,仿佛他们之间横亘着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周信曾经不止一次质问过父亲,究竟主家给了他多少银子,让他宁愿为主家卖命,也不愿意回家和妻儿团聚。每当这个时候,本就不善言谈的父亲总是静默不言,母亲则会将他揽在怀里,轻声安慰他,然后告诉他不要说这些话来让父亲伤心。

听到母亲的话,年幼的周信总是委屈不已,他不明白,自己说的话难道有错吗?

他们根本不会知道,他总是分外羡慕那些可以在父亲肩头骑大马的同龄孩子。即使看见别人挨揍,他也是羡慕的。因为父亲揍他,说明父亲是陪伴在身侧的,不像他,父亲从未对他说过一句重话,更别说动过他一个手指头。的确是可以说是因为父亲不不舍得下手,但这也恰恰说明了,父亲和他不太熟,所以一言一行都无比小心翼翼,生怕让他不满或者不喜吗?

虽然有母亲陪着他,他们母子俩在黔州的生活也还算富足,母子俩从来不用为生计发愁。但是,他总会被别人说是没有爹的野孩子,有时候是被人有意当面嘲笑,有时候则是别人无意间脱口而出。每当这个时候,他总是脸上装作毫不在乎的模样,实际上双手已经在袖子里紧握成拳。因此,他开始怨恨起父亲的狠心以及无情。

但随着年纪的增加,尤其是母亲将其中始末全部告知于他后,周信渐渐开始理解父亲了。换作是他,恐怕也会和父亲做一样的选择。不过,以他的性子,他绝不会成亲生子。因为他既不想像父亲一样,与妻儿天各一方,再难相见;也不想每天战战兢兢的同时还要分心为妻儿担惊受怕;更不想事情败露以后连累家人。

在黔州的生活安稳平淡,但又枯燥乏味,周信每日的消遣就是跟着母亲学习。然而,从他启蒙之日算起,不到三年,母亲便再也没有什么可教给他的了。然而,周信并不想去学堂浪费时间,因为,母亲不打算让他科考,他自己对当官也没有兴趣。于是,百无聊赖之下,他开始浏览父亲留下的医书,没想到,这些医书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一看便一发不可收拾。

他不仅将医书背得滚瓜烂熟,还央求着母亲带他上山采药,即使母亲对草药一窍不通也无妨,他对照着医书,一点一点地辨认那些陌生的植物。就这样,周信仅靠着看书,将父亲留下的医书里面的医术学会了,这一年,他不过十岁。

只不过,没有亲自接触过那些病症,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罢了。他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于是,他又央求着母亲送他去府城里最大的医馆当学徒。在那里,他度过了整整五年的时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他对父亲的医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领悟,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

出师之时,他还不到十六岁,他并没有选择留在医馆里当坐堂大夫,而是毅然决然地回到县城,在县城里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医馆。不过,周信开设医馆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挣钱,更多的是想圆自己的梦想,同时给自己找点事做,其次也是为了打探消息,给小主子留下一条退路。

起初,医馆里只有他一位大夫。或许是患者认为他年纪尚轻,都不敢相信他的医术。每当有人上门,知道大夫是他之后,有银钱的会选择去别的医馆,贫苦人家则会为了省点钱硬生生捱着。

次数多了之后,周信开始免费给人看诊。无论是谁,只要来到他的医馆,都能得到免费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那些尤其贫困的患者,不仅免费看诊,甚至还免费赠药。就这样,医馆名气一点点传了出去。

即使这样,质疑他医术的人还是大有人在。他也累了,为了不浪费口舌,他开始蓄起了胡子。果然,自从他有一把浓密的胡须之后,就像年长了二十岁一样,再也没有人质疑他的医术了。

医馆建立不过几年,两位小主子就一前一后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成为了小乞丐。尽管如此,他从来没有刻意去打探过这群小乞丐的消息。只是会刻意绕到他们经常出现的地方假装遇见,然后善心大发的多给他们一点铜板。毕竟,他可是出了名的乐善好施,这样的操作不仅一点也不突兀,反而很符合他一直以来的人设。

然而,当他无意之中得知吴县令竟然是三皇子的走狗以后,他开始对小主子的处境担忧起来。尤其是有一回母亲来看望小主子时,无意间发出的一句感叹:“真是虎父无犬子,小主子的模样简直和太子殿下小的时候一模一样!”

这让周信心里警铃大作起来,他虽然没有见过太子殿下,但是母亲见过啊!母亲都这样认为,难保其他见过太子殿下的有心人不会这样认为啊!更何况现在县城里隔三岔五就会出现三皇子的爪牙,三皇子那可是将太子殿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啊!

万一被有心人发现,将一切串联起来,那他们全部都要玩完了。

于是乎,周信便开始绞尽脑汁地筹划如何将小主子安全地送出城去。然而,这看似简单的计划,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

首先,不能将小主子送得太远。毕竟,他还需要时刻关注小主子的安危,如果距离过远,他恐怕难以照应周全。万一小主子遭遇不测,他又该如何面对太子的重托呢?

其次,更为棘手的是,周信找不到一个可以完全信赖的人。要知道,他本就不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尤其是在小时候遭受过他人“没爹的野孩子”这般嘲笑之后,他对外面的世界更是充满了抵触情绪。他宁愿整日闷在家里看书,也不愿外出遭受他人的冷嘲热讽。就这样,他的性子越来越孤僻,甚至连一个真正的朋友都没有。

面对如此重要的事情,周信自然明白必须挑选一个绝对信得过的人。于是,他决定暗中观察他所认识的每一个人,希望能从中找到那个合适的人选。

其实他的考察很简单,就是“无意间”带领他们来到这群小乞丐的地盘,观察他们的反应而已。毕竟,他自然不可能单独将两位小主子送出去,那不是明摆着宣告众人这两个孩子身份不简单吗?所以,如果真要送他们出去,必然得将整群小乞丐一同送出去,如此一来,才不会引起过多的关注和猜疑。

但是很遗憾,竟然没有一个人通过他的考察。无论他们是富有还是贫穷,当他们第一眼看见这群小乞丐时,下意识的反应就是皱眉、捂嘴,眼中毫不掩饰地透露出对小乞丐们的厌恶和嫌弃。其中,表现稍微好一点的,会从怀里摸出几枚铜板,随意地扔在地上,然后不耐烦地催促小乞丐们赶紧捡起铜板离开。而绝大多数人,则干脆省略了扔铜板这一环节,直接恶声恶气地驱赶小乞丐们,仿佛他们是一群令人厌恶的苍蝇,巴不得他们立刻消失,不要在这里碍眼。

他们当着他的面就会这样对待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小乞丐,可想而知不是值得托付的人。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将这这些人排除了,并且逐渐减少了与他们的往来。

就在周信焦急万分的时候,林知意出现在他的视线里,先是她说的那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后面她挺身而出,救了吴县令家的独苗苗,更是让他刮目相看。再后来面对县令夫人的侮辱,她竟然还能做到面不改色、无动于衷。

虽说她给出的理由是她喜欢银子,但他知道一定不是这样的。他估计她就是一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人,这让周信心里泛起了涟漪。他不禁想要看看林知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到底值不值得托付。于是,他派人将那群小乞丐叫来,看看林知意是否真的如他所料。

果不其然,林知意堪称完美地通过了他的考验。不过与之相反的是,林知意对他有很重的戒心,他根本没有机会靠近林知意,更遑论说出自己的请求。

自从林知意不再卖凉粉之后,周信没了固定的去处,再加上今天医馆里也没有遇到什么特别棘手的病人。因此,他心血来潮,想要暗中去看看小主子。

然而,周信一连去了好几个他们平日经常出没的地方,竟然连个人影都没看到,他这才觉得不对劲。最后,周信才从别人的口中得知,他们竟然已经出了城!周信浑身冷汗涔涔,他根本不敢想,如果小主子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走丢了,处境本就岌岌可危的太子殿下会发生何事。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将小主子找回来。周信心急如焚,他回到医馆里,驾上马车,火急火燎地就朝着城门的方向追了出去。其实他并不知道他们究竟会去往何处,但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件事情很有可能与林知意有关。

于是,他赶着马车便朝着林知意家狂奔而去。一路上他都在庆幸,幸好他之前留了一个心眼,打听过林知意家在哪儿。要不然,这一时半会儿,他该找谁去打听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