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你刚才……许了什么愿?”
关子元看着她微微泛红的眼眶和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爱意,心中那个模糊的猜测越来越清晰。
那愿望,一定与他有关。
苏悦转过头,看向他年轻的面庞,眼中的怜爱几乎要溢出来。
她轻轻摇了摇头:“小傻子,说出来……就不灵了。”
她伸出手,极其自然地替他拂开额前被风吹乱的一缕碎发,指尖带着无限的眷恋。
他不再追问,只是握住了苏悦微凉的手。
两人走到殿前的许愿处。
关子元拿起笔,看着空白的祈愿签,心中百感交集。
物理学的前沿突破?个人的成就?世界的真理?
这些曾是他心中最重要的追求。
但此刻,看着身边这个为他向神明低头的女人,他只希望她能平安、健康、快乐。
他提笔,在签上写下:
「愿我家姐姐身体康健,喜乐安宁。愿我能一直守护在她身边。」
陶迪也在旁边默默许了个愿:“希望和家人关系恢复如常。”
声音很轻,带着一丝苦涩。
几人许完愿,默然向前走着,方才祈愿时勾起的种种心绪让气氛显得有些沉凝。
陶迪似乎是想打破这略显压抑的氛围,偷偷指了指不远处一位正在清扫庭院的白须老僧:“快看那位大师,他就是这里的方丈,听说修行极高,早已看破红尘,平常轻易不开口,但若是开口点拨,必能让人豁然开朗……”
话音未落,那位白须老僧竟似有所感,缓缓回过头来,目光澄澈平和,恰恰落在三人身上。
“你看,随意指点,被发现了不是?”苏悦轻声嗔怪了一句。
只见方丈放下手中的扫帚,双手合十,朝着三人微微颔首行了一礼,便步履沉稳地走了过来。
他的目光在三人脸上轻轻扫过,最终停留在苏悦身上。
“阿弥陀佛,女施主,恕老衲冒昧。见您眉间似有尘劳缠绕,心有挂碍,可是有所执念?”
关子元在一旁下意识地拉了拉苏悦的衣角,眼神里带着警惕。
他怕这突如其来的“高人”是江湖骗子,利用香客的心理谋利。
苏悦感受到关子元的担忧,却轻轻摇了摇头,示意无妨。
她对方丈恭敬地回了一礼。
老和尚微微颔首,目光又转向关子元和陶迪:“二位施主,可否行个方便?老衲有几句话,想单独与这位女施主参详。”
陶迪立刻会意:
“走吧小关,我们去那边看看同心锁,听说很灵验的。”她指了指不远处的摊位。
关子元一步三回头,眼里满是担忧,他总觉得今天自家姐姐的状态格外容易感怀,生怕她受了什么蛊惑。
待二人走远,只剩苏悦与方丈立于殿前古树下。
“女施主,世间万法,皆缘起性空。您所忧所执,无非一个‘情’字。”
苏悦指尖无意识地绞了绞袖口,轻轻颔首,眼尾掠过一丝怅然。
老方丈寥寥数语,竟精准戳中了她心底最沉的结。
“然则,您当今所遇之人,乃难得的正缘。既遇正缘,便无需过多挂碍前尘后世,珍惜当下,善缘自会结果,般若自在心中。”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再者,似有宿世因缘纠缠。并非一世之缘,而是多生多世积累的善业牵引,方得此生重逢。”
“非一世之缘?” 苏悦心头轻轻一跳,抬眼望向方丈。
恍惚间竟真的闪过些模糊的念头:难道她与那少年,真有过不止一世的牵绊?
这想法刚冒出来,就被她自己按了下去,哑然失笑。
太玄了,哪有这般离奇的事。
她敛了敛神,语气里带着几分恳切:
“大师,三生三世太远,我不敢求。我只求眼下这一世,能好好陪着他,看他长大,陪他到老,便已是天大的福气了。”
方丈缓缓颔首:“因果不虚,缘起难灭。施主既存此心,便更要惜缘护缘,守好这份初心,自会得偿所愿。阿弥陀佛。”
苏悦听着,虽对“宿世姻缘”之说将信将疑,但老和尚话语中的“正缘”二字,让她连日来的焦虑舒缓了些许。
她心生感激,想多布施一些香油钱以表谢意。
方丈却微笑着摆手止住了她的动作。
“檀越布施,心诚即可,不在多寡。施主若有心,多行善举,便是最好的供养。阿弥陀佛。”
说完,方丈再次合十一礼,便转身飘然离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这时,陶迪和关子元也回来了。
陶迪手里拿着一对沉甸甸的铜制同心锁,锁上还系着两条鲜艳的红色绸带和可以书写心愿的小木牌。
“喏,送给你们!”陶迪把锁塞到关子元和苏悦手里,促狭地眨眨眼,“据说把两个人的名字和心愿写在上面,锁在寺后的‘同心桥’上,把钥匙扔进下面的许愿池,就能锁住缘分,长长久久哦!”
她说着,很识趣地转过身背对着他们,挥挥手,“别害羞,我不看!快去挂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