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砚归来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瞬间扩散至项目基地的每一个角落。没有盛大的迎接仪式,没有提前的通告,但当三辆黑色的、风尘仆仆的防弹越野车在晨曦微光中悄无声息地驶入基地大门时,一种无形的、紧绷的气场已然笼罩了四周。
林微光正在指挥部最后核对“星芒”竣工仪式的流程安排,韩峥快步走入,低声通报:“陆总到了。”
她的心跳漏了一拍,握着文件的手指微微收紧,但面上依旧维持着镇定。她点了点头,放下文件,整理了一下因伏案工作而微皱的衣角,深吸一口气,走了出去。
他站在指挥部外的空地上,背对着初升的太阳,身影被拉得很长。依旧是剪裁完美的深色西装,身形挺拔如松,只是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以及比离开时更深沉的冷冽。他并没有刻意释放压力,但那久居上位的、经过迪拜数月腥风血雨洗礼后愈发凝练的气场,让周围忙碌的工作人员都不自觉地放轻了动作,下意识地保持着距离。
周景明安静地跟在他身后半步的位置。
陆时砚的目光,越过众人,第一时间便精准地落在了刚刚走出指挥部的林微光身上。那目光锐利、深邃,带着审视,也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要穿透表象看尽本质的穿透力。
林微光感觉自己的呼吸微微一窒。照片和视频里的他,与真人带来的压迫感截然不同。她强迫自己迎上他的目光,步伐平稳地走到他面前。
“陆总。”她开口,声音是自己都未曾预料的平静。
陆时砚的视线在她脸上停留了足足三秒,从她略显清瘦却精神奕奕的脸庞,到她沉静如水的眼眸。他没有忽略她眼底那抹无法完全掩饰的、因连日攻坚和此刻面对他而产生的细微血丝,但也清晰地看到了那里面不再有彷徨和依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内核稳固的坚定。
“嗯。”他最终应了一声,声音比通讯器里听到的更为低沉沙哑,带着旅途的风尘,“进去说。”
他率先迈步走向指挥部,林微光和周景明紧随其后。韩峥则默契地留在外面,加强了周边的警戒。
指挥部内,核心团队成员都已接到通知等候在此。埃米尔、陈铮、赵一诺看到陆时砚进来,都不由自主地站直了身体,气氛瞬间变得严肃。
陆时砚没有寒暄,直接走到了悬挂着项目全景图和最新进度表的墙壁前。
“汇报情况。”他言简意赅,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林微光身上。
林微光上前一步,开始有条不紊地汇报。她从风暴后的修复工作讲起,到“星芒”主体工程的最终完成状态,再到竣工仪式的筹备进度,语速平稳,数据准确,重点突出。她没有刻意夸大困难,也没有居功自傲,只是客观地陈述事实。
当汇报到“基石”计划时,她略微停顿了一下。陆时砚的目光微凝,示意她继续。
林微光调出了加密终端,展示了最终通过的“动态偏振加密”方案模拟测试数据和高光时刻的录像片段,并简要阐述了其核心原理和优势。
“……该方案已于模拟环境中通过所有极端测试,误码率、带宽、切换延迟及隐蔽性均优于预设指标。实际部署的施工图和控制系统编码已完成百分之八十,预计在竣工仪式前可全部就位,具备实施条件。”
她汇报完毕,指挥部内一片寂静。陈铮和赵一诺都有些紧张地看着陆时砚,等待着他的评判。这个方案毕竟过于大胆。
陆时砚沉默地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和方案摘要,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这是他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动作。几分钟后,他抬起眼,目光再次投向林微光。
“可行性评估报告。”他开口,不是疑问,而是指令。
林微光立刻将一份厚厚的、由核心小组共同完成的、包含了所有技术细节、风险分析和应对策略的加密文件通过终端传给了他。
陆时砚接过周景明递来的专用平板,快速而专注地翻阅起来。他的阅读速度极快,目光扫过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图例,时而停顿,时而快速划过。整个指挥部里,只剩下他翻动电子页面的细微声响和众人压抑的呼吸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微光站在一旁,心情反而奇异地平静下来。她对自己的方案,对团队的努力,有足够的信心。
终于,陆时砚放下了平板。他抬起眼,目光掠过陈铮、赵一诺和埃米尔,最后定格在林微光脸上。
“方案批准。”他吐出四个字,语气没有任何波澜,却如同最终的裁决,一锤定音。“按计划部署。”
陈铮暗暗松了口气,赵一诺脸上露出了压抑的兴奋,埃米尔也露出了笑容。
“是。”林微光应道,心中那块最后的石头,终于安然落地。
“带我去看看。”陆时砚站起身,不容置疑地说道。
他指的是“星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