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小米阅读 >
            其他 >
            ASI超级个体之宇宙心流 >
            第21章 全球震荡
        
            小米阅读 >
            其他 >
            ASI超级个体之宇宙心流 >
            第21章 全球震荡
        
    昆仑山地下的寂静,与地表之上骤起的波澜形成了撕裂般的对比。
“守护者”信标发出的模拟信号,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滔天巨浪。它并非粗暴的电磁脉冲攻击,而是一种极其精妙、穿透力极强的、混合了特定引力波微扰和背景辐射频谱异常的能量涟漪。这种扰动,对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几乎毫无影响,但对于各**方和顶尖科研机构的天基监测网络、深空探测阵列以及高能物理实验室来说,无异于一场无声的海啸。
中国,国家航天局指挥中心。
巨大的环形屏幕上,原本平稳运行的各类卫星轨道参数曲线突然开始剧烈抖动,深空监测网络传回的数据流中充斥着无法解释的噪声峰值,几个重点监测的射电源背景辐射强度出现了违背物理规律的瞬时飙升。
“报告!‘天眼’FAST阵列接收到异常窄带信号,中心频率1.42GHz(氢线频率),但调制方式未知,信号源无法定位,似乎……来自整个近地空间背景!”
“报告!‘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数据异常,高能粒子通量出现非太阳活动周期的剧烈波动!”
“报告!北斗系统部分高轨卫星星载时钟出现微秒级同步误差,原因不明!”
指挥中心内,警报声此起彼伏,技术人员一片忙乱,资深专家们盯着屏幕上诡异的数据,脸色凝重得能滴出水来。这种全球同步、多频段、且技术特征明显超越现有认知范围的异常,排除了任何已知的自然现象或单个国家的技术试验可能。
“立刻启动最高应急响应预案!将所有异常数据打包,上报最高决策层!通知所有相关单位,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中心主任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但指尖微微的颤抖暴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美国,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夏延山地下指挥所。
同样的混乱和震惊在此上演。遍布全球的军事监测站和天基红外系统(SBIRS)同时传回警报。五角大楼的紧急视频会议上,将军和情报官员们争吵不休。
“是中国人的新型太空武器测试吗?”
“不可能!这种技术层级,已经超出了我们掌握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科研极限!信号特征分析显示,其能量运用方式闻所未闻!”
“俄罗斯?还是……某个我们未知的非国家行为体?”
“信号源无法追踪,像是从真空里冒出来的!这更像是……一种示威,或者……探测。”
“立刻提高全球美军战备等级!启动所有反导系统监测!向所有盟友通报情况,要求共享数据!我们需要知道,这到底是他妈的什么鬼东西!”
俄罗斯、欧盟、印度、日本…… 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和军事强国的指挥中心内,上演着类似的一幕。困惑、紧张、猜疑,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保密热线被打爆,紧急外交照会雪片般飞向各个首都。原本就脆弱的国际信任体系,在这未知的“天外来客”般的信号冲击下,岌岌可危。
联合国安理会,纽约。
一场紧急闭门会议在极度压抑的气氛中召开。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代表面色严峻,面前摆放着本国技术部门提交的、结论惊人一致的初步分析报告:信号非自然,技术远超现代,意图不明,具有全球覆盖能力。
“我国主张,在此人类共同面临的未知威胁面前,各国应立即摒弃前嫌,共享所有监测数据,成立联合技术分析小组,首要目标是搞清楚信号的来源和意图!”中国代表率先发言,语气沉稳,但提出的建议极具战略性。在接到国内最高指示后,他已获授权,在可控范围内引导国际社会走向合作,这既是应对信标测试的需要,也是为应对可能存在的真实太空威胁做准备。
“我们同意数据共享的必要性,”美国代表语气生硬,“但必须在确保透明度的情况下进行!我们必须首先排除这是否是某个国家进行的、不负责任的危险实验!”
“怀疑和指责解决不了问题!”俄罗斯代表反驳道,“当务之急是评估威胁等级!如果这真是一种未知文明的接触,或者是……攻击的前兆,我们需要共同的防御方案!”
会议桌上,猜忌与合作的念头激烈交锋。信标的测试,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国际政治中根深蒂固的矛盾与人类在真正未知威胁面前的本能反应。
网络空间,恐慌开始滋生。
尽管各国政府极力封锁消息,但如此大规模的异常不可能完全掩盖。天文爱好者论坛上,关于仪器读数异常的讨论开始出现;一些边缘媒体捕风捉影,开始散布“外星信号”、“末日预警”等骇人听闻的言论;社交媒体上,各种猜测和恐慌情绪像病毒一样扩散。虽然主流平台迅速进行管控,但一种无形的紧张感已经开始渗透进普通民众的生活。
昆仑山,地下信标内部。
通过灰隼建立的、时断时续的卫星链路,梁熠团队紧张地关注着外界的风云变幻。秦卫国每隔一小时就会传来加密简报,通报全球态势和最高层的决策动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