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在朝城刚度过新年,李沐白就打点好行装,正准备和姜玖璃秘密前往渠阳寻访前太傅穆清风,查探父亲当年冤案的线索。不料,密信先一步抵达,打断了他的计划。李勋以替他接旨,寻了借口说他春节探亲去了。
李沐白和姜玖璃在马车上仔细读着信件,念出了南方数州因连绵暴雨、江河泛滥而成的灾情。堤防溃决,良田屋舍尽毁,灾民流离失所,怨声载道。这本是太子一系官员负责的河工,却被弹劾因贪墨横行、工程懈怠,酿成如此大祸,姜弘毅根本不敢保工部,工部侍郎也被降职查办。
李沐白猜这里面定然是有成王手笔。
“小玖,”李沐白拿着密信,眉头微蹙,“时机太巧了。太子刚握紧兵权,成王便借此发难,如今这烫手山芋,落在了我手上。”他将密信递给姜玖璃,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成王麾下无人真正精通此道,崔明远‘举荐’,我避无可避。”
姜玖璃接过密信,迅速浏览,眸光沉静如水。她望着窗外尚未融尽的积雪,仿佛透过它们看到了南方汹涌的洪水与哀鸿遍野的景象。
“这是拿百姓的命来谋财”姜玖璃看着愤怒的将纸在手心捏碎,静了静心,“水患虽危,亦是机遇。”她转过身,语气沉稳,带着一种总揽大局的气度,“此事你若办成,便是在成王阵营立下真正无法动摇的根基,亦是……为那些受灾的百姓,争一条活路。”
她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南方水系草图,指尖在上面精准点划:“我记得宫中藏书楼有《河防通议》、《治水方略》等典籍,父皇与皇兄当年也曾多次商议。治水之道,首在‘疏’而非‘堵’。”
她语速不快,却条理清晰:
“其一,清淤通塞为当务之急。但征发民夫易生怨怼,需行‘以工代赈’之策,组织青壮灾民疏浚河道,按劳发放钱粮,使其自救,方能迅速凝聚民心。”
“其二,固堤导流是关键。传统夯土易被冲垮,可采用前朝曾试行有效的‘埽工’之法——以树枝、秫秸、石块捆扎成巨束,以竹索连接,沉入水底险要之处固基,再覆以泥土,可增堤坝韧性。”
“其三,”她目光一凛,“贪墨不除,万策皆空。你必须严查账目,确保每一文钱、每一粒米都用在灾民与工程之上。我会让小黑调几名精于算学和勘探的好手随你同去,助你行事。”
李沐白看着她专注分析时熠熠生辉的眼眸,听着她娓娓道来、切中要害的方略,心中那股混杂着钦佩与爱慕的情感愈发汹涌。他凑近一步,几乎能闻到她发间清冷的梅香,语气带着点委屈和撒娇的意味:
“公主殿下真是每次都能解李某之所需。”
姜玖璃给了这只狐狸一个警告的眼神,她发现这只狐狸真是太难缠了。
李沐白带着姜玖璃制定的方略和精心挑选的助手,以工部治水副使的身份,火速抵达了满目疮痍的灾区。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浑浊的洪水吞噬了良田村舍,衣衫褴褛的灾民蜷缩在泥泞的高地上,眼中满是绝望。他眯起眼睛,将一切印于心。
李沐白的车驾抵达灾区所在的州府时,迎接的场面堪称冷淡。他依旧是一副苍白病弱的书生模样,乘着素轿,被侍从小心翼翼地搀扶着走下马车,时不时掩唇低咳几声。前来迎接的以漕运使赵康为首,工部分管河工的管事周奎、州府通判等一众官员虽按礼制出迎,但神色间难掩敷衍与轻慢。暗自交换着讥诮的眼神——看来黎昭城来的这位“李大人”,不过是个走个过场的病秧子,容易拿捏。这李沐白又是太子对头那边的人,心中自是十二分的不以为然。
“下官等恭迎李大人。”赵康拱手,语气平淡,腰都没弯几分,“大人一路辛苦,只是如今灾情紧急,百废待兴,我等皆忙于公务,若有招待不周,还望海涵。”话里话外,透着一股“我们很忙,没空搭理你”的意味。
李沐白被阿哲搀扶着走下马车,面色苍白,闻言只是温和地笑了笑,甚至还配合地低咳了两声:“无妨,无妨。诸位大人为灾民操劳,才是真的辛苦。本官初来乍到,诸多事务,还需仰仗各位。”
接下来的几日,李沐白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政令不出临时官邸”。
他召集会议,商议治水方略,到场官员寥寥无几,来的也是顾左右而言他,满口“困难重重”、“资金短缺”、“民夫难募”。
他要求调阅历年河工账目与此次溃堤前后的工程记录,工部管事周奎先是推说账房先生病了,钥匙不在。李沐白给阿哲递了个眼神,阿哲将圣旨拍在桌子上,“你们难道想抗旨不成”工部见推诿不成,这边直接命两个小吏抬来了几大箱杂乱无章、甚至带着霉味的卷宗,“砰”地一声放在李沐白书房地上,尘土飞扬。
周奎皮笑肉不笑地道:“李大人,所有的记录都在这儿了。前任大人走得急,也没个交接,实在是混乱不堪。您……慢慢看?” 语气中的幸灾乐祸几乎不加掩饰,潜台词便是:这烂摊子,看你如何收拾!办不好,自有太子殿下找你算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