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1800年之龙腾四海 > 第56章 燃烧的海港

1800年之龙腾四海 第56章 燃烧的海港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8:19

清晨的阳光,终于穿透了连日来厚重的铅云,如金色的利剑,刺破阴霾,洒落在昆甸港那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

昨夜的风雨已然停歇,海面恢复了短暂的平静,只有海浪轻轻拍打着焦黑的码头与破碎的船体,发出低沉而平稳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海水的腥咸与淡淡的硝烟余韵,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昨日那场惊心动魄、毁天灭地般的炮击与厮杀。

海港,曾经是昆甸的心脏,是贸易与繁荣的象征,而如今,它像一位重伤的战士,静静地躺在那里,身上布满了战争的伤痕。

海港的入口处,海水平静如镜,却暗藏着未知的危险。

忽然,三道低矮而狭长的黑影,缓缓从海平面上显现出来——

那是三艘兰芳海军的三体蒸汽船,它们是妈祖军第二舰队中的高速侦察与引导舰,船体低矮、航速极快,两侧配有辅助桨位,即使在恶劣天气下也能灵活航行,更装备有轻型线膛炮与旗语指挥系统。

这三艘船,是战后第一批进入昆甸港海港区的兰芳战舰。

它们没有高挂战旗,也没有鸣炮示威,而是以极其谨慎的姿态,排成一列,每间隔约五百米,缓缓驶入那片曾经硝烟弥漫的港湾。

船上的每一位水兵都神情紧绷,手握武器,目光不断扫视着四周的码头、栈桥与沉船残骸,警惕着可能的伏击与残留敌袭。

“保持警戒,一旦发现任何敌舰开火,最后一艘三体船将立即升起旗语,引导舰队远程炮击。”旗舰上的指挥官低声下令,声音冷静而清晰。

“是!”船员们齐声回应,手握拉火绳,神情如铁。

他们知道,昨天的胜利并不代表安全,战争从未真正结束,直到他们真正站在这片码头上,直到兰芳的旗帜重新飘扬在昆甸港的上空。

随着三体船缓缓驶近,昨夜那场恐怖炮击的真实景象,终于完整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深水码头区,曾经是昆甸港最重要的战舰停泊区域,而如今,这里已化作一片残破的钢铁与木质的坟场。

一艘接一艘的英国战舰与运输船,有的倾斜着沉入水中,只露出半截焦黑的船体;

有的被炸得四分五裂,龙骨裸露,桅杆断裂,散落在码头四周;

有的则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船身布满大大小小的弹孔,甲板焦黑,仿佛刚刚从地狱中爬出。

而在这些残骸之中,最令人震撼的,是那三艘英国战列舰的残骸——

其中两艘,甲板已经破碎不堪,仿佛被巨兽的利爪撕裂,风帆成了碎布条,在微风中无力地飘荡;

它们孤独地漂浮在水面上,不见人影,仿佛已被彻底遗弃。

而第三艘——那艘本该在大雨中相对安全的战列舰,竟然也在大雨中燃烧殆尽!

“我的天……这怎么可能?”一名随船的老海员瞪大眼睛,喃喃道,“战列舰的木质结构,怎么可能在暴雨里烧成这样?”

旁边一位年长的兰芳炮手沉声道:“一定是从内部燃烧的。爆炸弹打进了船舱,火药或者燃料被引爆,火焰从里面烧起来,再大的雨也救不了它。”

众人沉默。

他们知道,这意味着昨天的炮击,不只是命中了船体,更是精准地轰入了敌舰的要害——弹药库、燃料舱、船舱内部,将整艘战舰从内部彻底摧毁!

这是兰芳海军线膛炮 爆炸弹战术的恐怖威力,也是昨日那场炮击真正恐怖之所在。

就在三体船缓缓驶向主码头时,忽然——

从码头的废墟间、从破碎的炮台后、从远处的丛林边缘、甚至从山梁的高处,传来了一阵阵激动的呼喊:

“是第二舰队?!”

“是他们回来了吗?!”

“兰芳的海军!”

紧接着,从一艘三体船的甲板上,有人高声回应:

“是的!是第二舰队!兰芳海军回来了!坤甸港,我们收复了!”

这声音如同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整座港口。

只见——

码头废墟上,幸存的兰芳陆军士兵纷纷站了起来,他们衣衫褴褛,满身尘土与血迹,却高举钢枪,仰天怒吼;

炮台废墟中,隐藏多日的炮兵也冲了出来,挥舞着帽子,欢呼雀跃;

丛林边缘,一队队士兵举枪向天,脸上是激动的泪水与难以置信的狂喜;

山梁上,幸存的兰芳守军更是直接鸣枪庆祝——

“砰!砰!砰!”

枪声在海港上空回荡,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呐喊:

“我们夺回了坤甸港!”

“我们胜利了!”

“兰芳万岁!”

这些枪声,不只是为了庆祝胜利,它们是告慰那些在炮击中阵亡的海军兄弟;它们是告慰那些在丛林游击中牺牲的陆军战士;它们是告慰那些在战火中失去生命、家园被毁的无辜平民。

这是对侵略者的回答,也是对死者的致敬。

三体船缓缓靠岸,舰桥上的水兵们望着码头上欢呼的人群,望着那面重新升起的兰芳共和国海军旗与国旗,许多人眼眶湿润,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们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

是海军的炮火,是陆军的突袭,是丛林中的坚守,是普通百姓的坚韧,共同铸就了今天的回归。

昆甸港,这座曾经被战火蹂躏的城市,如今在硝烟与烈焰的洗礼后,终于迎来了重生。

而兰芳共和国,也在这场血与火的考验中,向世界证明了:我们或许暂时被打击,但我们从未屈服;我们或许曾失去一城,但我们终将夺回一切!

姚耀祖从一条战列舰的船舱里爬出来,他对着牛野喊道,“这条船就是甲板惨了点,里面的结构没有问题。这群英国佬可能是被旁边那条战列舰的内部爆炸吓到了,全部逃到岸上去了,结果被陆军兄弟们一锅端了。”

另一条战列舰里也爬出一个老水兵,乐呵呵的说:“里面好多洋酒,有口福了!”

姚耀祖摸着额头问,“船怎么样?”

“废话吗?酒都好好的,船能有个屁事?”,那老兵油子笑嘻嘻的说。

牛野没说话,他看向远处码头边的造船厂,那里有两条被英国人烧毁的飞剪船残骸,然后转身对姚耀祖说道:“去巴达维亚!”

姚大人以为自己听错了,“啥?”

“我要炮轰巴达维亚!”,牛野冷冷的重复着。

“我们只有一条战列舰!”,姚耀祖提醒道。

牛野反问,“一条不能轰?”

姚想了想,“额。。。好像也能。”

牛野转身走了,姚大人对着远处的船工说道:“码头清出来,把这两条战列修好,这是我们搞死英国佬的重要武器,靠你们了,弟兄们,靠你们了!”

一个船工听到了他们的对话,问道:“你们要去炮轰巴达维亚?”

姚大人点头,“轰轰看,反正不能做亏本买卖。”,他的意思是不能太深入,打两炮就走。

可有船工在激动的喊,“对,不能做亏本买卖,轰爆巴达维亚,轰爆,他们!”,姚耀祖觉得他理解错了,可无法解释。。。

所有的船工都喊道,“轰爆他们,我们来修船,绝不拖后腿。”

有炮厂的也过来了,问了身边的船工,听说他们要去炮轰巴达维亚,兴奋的大声喊:“我操,英雄,这两个战列舰的炮,我们包了,给我们狠狠轰英国佬,往死里搞!”

有陆军兄弟在人群后面问,“要攻城吗?带上我们吧”

姚耀祖头大了,这他娘,居然还要攻城吗?

前面的牛野转过身,对所有人说道:“这一次不攻城,我先去看看敌人是个什么份量,下次要攻城,我会去找刘铁山。”

那步兵喊道:“我们是第一团,打巴达维亚找我们!”

姚耀祖把刚刚从旁边那条船里爬出来的老兵油子叫过来,低声问道:“李德全,你小子裤裆里藏了什么?”

“嘘,一瓶洋酒,想看看好不好喝”

“不准偷喝,晚上我去找你,一起尝尝”

“额。。。我刚刚放在裤裆里,你不在乎?”

“额。。。那算了,你自己享用吧!”

巴达维亚海湾入口处,波浪起伏,海面平静中暗藏杀机。

忽然,海平面上出现了一道低沉而威严的黑影,一艘兰芳共和国海军的战列舰,虽然只有一艘,却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它,就是兰芳妈祖军中唯一的一艘三级战列舰——“钢铁号”。

它装备74门重炮,它在纸面数据上显得并不起眼——标准排水量约1500吨。

但它却是另一个级别的存在。

因为它装备的不是普通的实心炮弹,而是兰芳军工的线膛炮加爆炸弹;

更因为它的炮组,是经历过昆甸港大战、马六甲海峡伏击的百战精锐,每一位炮手都如同死神手中的镰刀,冷静而致命。

它缓缓驶入巴达维亚外海,没有悬挂白旗,也没有发出任何通航信号。

相反,在距离海岸线约三公里的海面上,在岸防炮的射击距离之外,它缓缓打横,稳稳地停在了海流平稳的射击阵位上。

“钢铁号”的舰桥上,站着一位身形魁梧、面容冷峻的中年将领——牛野,妈祖军第二舰队总指挥。

牛野看着那依山而建,可以看到无数山海美景,三公里外那座巍峨却罪恶昭彰的建筑群。

巴达维亚总督府,以及紧邻其旁的英国富人区。

那里,是英国殖民势力在巴达维亚的政治心脏,也是无数战争决策的发源地;

那里,住着英国驻印尼殖民地的高级官员、军官、商人与议员代理人,他们操控贸易、左右政策、推动战争,将南洋变成他们的财富源泉与战略跳板。

“不会再有安全”牛野冷笑一声,嗓音低沉而坚定,“今天,让他们知道,兰芳的怒火,不仅能烧毁港口,更能烧到他们屁股!”

他抬起手,果断下令:

“32磅炮准备,打开炮舱,推出炮管,装填爆炸弹!目标:总督府及其东侧富人区,实施覆盖性射击!”

“最大射角,不需要瞄准单点,我要的是——区域毁灭!”

随着牛野的命令下达,整艘“钢铁号”瞬间沸腾起来!

舰体中部与艏艉的线膛重炮,炮舱盖被逐一打开,黑洞洞的炮管缓缓从炮舱中推出,对准了三公里外的城市海岸线。

炮手们动作娴熟,迅速装填经过特殊调制的爆炸弹,每一枚都装有高爆火药与破片弹芯,一旦命中建筑密集区,将引发剧烈爆炸与火灾。

“装填完毕!”

“目标锁定!”

“开火!”

“轰!!!”

第一声炮响,如雷鸣般在海湾上空炸响,紧接着是第二声、第三声……六门重炮几乎同时开火,一发发爆炸弹撕裂空气,拖着浓烟与火焰,以极高的精度与毁灭力,呼啸着砸向三公里外的巴达维亚总督府与富人区!

“轰隆——!”

第一发炮弹命中总督府东翼的花园与围墙,巨大的爆炸将砖石掀上半空,火焰瞬间吞没了屋顶;

“轰!”

又一发炮弹砸中了富人区的一栋三层别墅,整栋建筑在爆炸中崩塌,火光冲天而起;

“轰!轰!轰!”

接下来的十几分钟里,“镇海号”进行了连续不断的覆盖性射击,数十发爆炸弹如雨点般砸向那片富人云起t、权贵聚集的区域,将街道、别墅、花园、商铺、酒馆、银行乃至教堂,全部卷入火海与硝烟之中!

整个总督府与相邻的富人街区,瞬间化作一片燃烧的地狱!

日落时分,巴达维亚湾的海风依旧吹拂,但整座城市却仿佛陷入了末日。

从海上远眺,总督府与富人区已完全被烈焰吞噬,黑烟直冲云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连远处的海面都被映照得一片通红。

大火持续燃烧,从白天到黑夜,又从黑夜到白天,整整一天一夜,未曾停歇。

街道上,惊慌失措的富商、政客与他们的家眷仓皇逃窜,哭喊声、求救声、火焰的爆裂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末日般的景象。

而“钢铁号”,静静地停泊在三公里外的海面上,舰炮已经冷却,炮手们默默注视着那片燃烧中的权力中心,神情冷峻而平静。

牛野站在舰桥上,手里握着一杯热茶,望着那片火海,低声自语:

“这一炮,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正义。”

“你们支操纵议员,议员推动战争,榨取南洋,焚烧我们的家园,杀害我们的人民——今天,就让你们也尝尝,家园被焚、权力崩塌的滋味。”

当夜幕再次降临巴达维亚湾时,那片曾经象征着殖民者权势与财富的总督府与富人区,已经化为一片焦黑的废墟。

这一天,兰芳海军用一艘战列舰、重炮与上百发重型爆炸弹,向整个英国殖民势力、向所有战争的幕后推手,发出了一个清晰而致命的信号:

兰芳的怒火,可以跨越海洋;兰芳的正义,可以摧毁权力;兰芳的复仇,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战争罪犯。

荷属东印度 · 巴达维亚 · 1811年4月中旬

天空阴沉得像是要压垮这座曾经繁华一时的香料之城。街道上弥漫着香料与腐朽气息混合的味道,往日里车水马龙、商贾云集的港口,如今却一片萧条,泊位上零星停靠着几艘残破的商船,桅杆上挂着破烂的帆布,在海风中无精打采地摇晃。

这里,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与殖民堡垒,也是整个南洋香料贸易的枢纽。这里的空气中永远飘荡着肉豆蔻、丁香与胡椒的气息,这里的街道上曾经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这里的港口,日夜不息地吞吐着财富。

然而,一切都变了。

在巴达维亚底层街区深处的一间昏暗书房里,总督坐在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后,手里捏着一份刚刚从战场上撤回来的军官报告,脸色铁青。

报告上的内容并不复杂,却每一个字都像刀子一样扎在他心上:

“兰芳海军现控制马六甲海峡南部航道,我方商船与通讯船均被拦截,无法与加尔各答及伦敦取得联系……”

他猛地一拳砸在桌面上,怒吼道:“该死的!我们竟然被一支南洋舰队逼到这种地步!”

可更让他感到绝望的,还不是战败本身——

而是他们根本无法将这场战败的消息传递出去!

在这个时代,最快的帆船从巴达维亚到加尔各答,也需要整整25天。如果遇到逆风、洋流不顺,甚至可能拖延到一个月以上。

而此刻,巴达维亚港已经被兰芳共和国海军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联合封锁,所有试图出港的商船与通讯船,全都被拦截扣押。

英国远东舰队战败的消息,根本传不出去!

加尔各答那边,还以为巴达维亚一切如常,香料贸易照旧繁荣,殖民统治稳如泰山;

伦敦的议会与海军部,更是对这场发生在南洋的剧变毫无察觉;

而巴达维亚城内,那些依赖殖民地财富与贸易生存的商贾、官员与贵族,依旧生活在一场即将降临的灾难的梦中,毫不知情。

更可怕的是——

巴达维亚,这座以“香料之城”闻名于世的城市,几乎不产粮食!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英国殖民者的长期统治下,巴达维亚及其附属的部落与村庄,被强制要求大规模种植香料——肉豆蔻、丁香、胡椒、肉桂……这些在欧洲市场上价值连城的商品,是殖民者掠夺财富的工具,也是巴达维亚经济的命脉。

可为了种植这些经济作物,当地的农民被逼放弃了粮食作物的种植。

整个巴达维亚城,加上其周边附属地区,粮食储备竟然只有不到两个月!

而如今,随着兰芳海军的封锁,从周边岛屿与爪哇本岛运来的粮食船,一艘也进不来。

港口被堵,商路被断,连最基本的补给线都被切断。城内的粮价已经开始飞涨,平民开始囤积食物,黑市交易猖獗,街头巷尾开始出现饥饿的流民。

而那些高高在上的英国官员、东印度公司高层与荷兰贵族们,依旧躲在他们的豪宅里,幻想着“局势很快就会平息”,“兰芳人不过是一群海匪”,“皇家海军很快就会反扑”。

他们根本不知道——

他们已经被孤立了。

他们正站在悬崖边上,而下面,是饥饿、混乱与崩溃的深渊。

而在海上,情况更加绝望。

英国远东舰队本以为自己稳操胜券。

他们自诩为“印度洋与南洋的主人”,认为兰芳不过是一个南洋小国,海军力量不过是“几艘改装商船和几门土炮”组成的乌合之众。

可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兰芳海军不仅装备了线膛炮、爆炸弹,还拥有灵活的战术、精锐的水兵与出其不意的伏击战术。

他们的战舰速度快、火力猛、机动性强,而且对这片海域了如指掌!

敌人的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形成了统一的“妈祖军联合舰队”,彻底掌控了这一战略水道的制海权!

如今的马六甲海峡,已经变成了兰芳海军的游猎场。

他们的巡逻舰、三体快帆船与武装蒸汽船,日夜不停地巡航于海峡之中,拦截一切试图通过的敌对船只,无论是商船、通讯船还是军舰。

巴达维亚,已经被彻底孤立。

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和巴达维亚断绝了全部信息联系。而整个殖民体系,正在这场他们从未预料到的风暴中,摇摇欲坠。

黄昏降临,巴达维亚的街道上笼罩着一层不安的阴影。

港口外,兰芳海军的三体巡逻舰在远处海面上若隐若现,黑洞洞的炮口仿佛死神的凝视;

城内,粮价飞涨,平民开始恐慌,商人们躲在仓库里清点最后的存货;

在狭小的房间里,亨利·范德林克坐在黑暗中,手中捏着那份战败报告,却连将它送出去的办法都没有。

他知道,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可他不知道的是,这风暴,早已不是他,也不是东印度公司能够阻挡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