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1800年之龙腾四海 > 第205章 古巴战役前奏

1800年之龙腾四海 第205章 古巴战役前奏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8:19

在整个北方战场陷入封冻的时刻,加勒比海的海上战争进入了**阶段,古巴战役开启。

公园1821年1月20日,大西洋舰队抵达古巴哈瓦那外海。

哈瓦那成为古巴首都并非偶然,而是历史、地理与战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座始建于1519年的城市,最初只是西班牙殖民者在古巴岛上的第三个定居点。然而,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其坐落在古巴岛西北部的哈瓦那湾阿尔门达雷斯河畔,扼守着墨西哥湾通往大西洋的门户,与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隔海相望,哈瓦那很快展现出作为战略要地的巨大潜力。1553年,哈瓦那成为西班牙帝国古巴总督的行政中心;1607年正式确立为古巴首府;1898年后继续作为古巴共和国的首都。1553年,当西班牙政府将行政中心从圣地亚哥迁至哈瓦那时,这个决定奠定了哈瓦那作为古巴政治心脏的地位。凭借其天然良港和防御工事,哈瓦那在17世纪发展成为美洲第三大城市,成为西班牙征服新大陆的重要基地和贸易中转站。

这里先是被西班牙人统治,然后是英国人,最后被美国人从英国人的手里抢过去。

1821年一月底,哈瓦那呈现出一幅典型的热带殖民城市风貌。此时的城市气候温和,正处于旱季向雨季过渡的时节,空气中弥漫着加勒比特有的清新气息。老城区内,西班牙殖民者留下的巴洛克风格和新古典主义建筑群在初升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兵器广场上,卡洛斯·曼努埃尔·德·塞斯佩德斯的雕像巍然矗立,广场东北角的特姆普莱特神庙前,那棵曾见证哥伦布遗骨临时安放的木棉树依旧枝繁叶茂。大教堂的塔楼高耸入云,其西班牙和美洲风格的绚丽外观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神圣,登上塔楼,整个哈瓦那湾的美景尽收眼底。

哈瓦那湾入口处,1587-1597年间建造的莫罗城堡巍峨耸立,其高大宽厚的城墙和幽深的隧道系统虽历经岁月洗礼,仍保持着令人敬畏的军事要塞风貌。城堡旁的灯塔在1844年建成后就成为航海者的指引,30公里外都能看见其光芒。海滨大道上,19世纪下半叶竖立的古巴独立运动将领雕像已开始诉说着民族独立的渴望。新城濒临加勒比海的区域,宽阔整齐的街道两旁,已经出现了预示现代化进程的豪华建筑雏形。

1821年初的哈瓦那,新旧交融的特质已经显现。老城区保留着西班牙殖民时期的街道格局,狭窄曲折的小巷中,传统民宅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韵味;而新城则开始展现拉丁美洲现代化城市的雏形。作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哈瓦那港内停泊着远洋巨轮,近岸12米的水深使其成为重要的贸易枢纽。这座\"加勒比海的明珠\"已经展现出其作为古巴首都的独特魅力。

这里既有殖民历史的厚重积淀,又孕育着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1821年,哈瓦那的军事防御体系处于殖民统治的强化后期,是针对海盗袭击、欧洲列强(如英国)入侵及维护殖民统治而构建的综合性体系。其核心围绕“港口防御 城市防护 周边监控”展开,融合了城堡、要塞、城墙及了望塔等多种工事,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防御格局。

哈瓦那湾作为墨西哥湾通往大西洋的关键门户,其入口是防御重点。1821年时,莫罗城堡与圣萨尔瓦多·德拉本达城堡已形成“海湾入口双保险”。

莫罗城堡始建于1587年,1597年完工,位于海湾入口北侧的峭壁上,三面环水、地势险要。城堡采用文艺复兴时期军事建筑风格,墙体厚达1-2米,设有多个火力点,修建了炮台和射击孔。

顶部平台的火炮可覆盖海湾入口,不仅成为哈瓦那的标志性建筑,更能远距离监测海上动向。

圣萨尔瓦多·德拉本达城堡位于海湾入口南侧,与莫罗城堡隔海相望,建于1590-1600年,主要用于拦截海盗及敌国舰队的横向攻击。两座城堡通过炮火交织形成交叉火力网,有效封锁海湾入口。

此外,皇家军队城堡作为哈瓦那最古老的堡垒(1558-1578年建),位于武器广场附近,曾是西班牙总督的驻地。1821年时,其功能已转向城市防御,依托坚固的石墙及城门,守护旧城核心区域。

为防止海盗或敌军攻入旧城,西班牙殖民者在17世纪末开始修建环绕旧城的城墙(murallas de La habana)。1821年时,城墙已较为完善:

城墙全长约5公里,高约5-8米,厚约2-3米,设有4座主要城门,如“海港门”,“乡村门”),每天夜间9点关闭、清晨开启,严格控制人员及物资进出。这种封闭式设计有效阻止了海盗的小规模突袭,也限制了外部势力的渗透。

为弥补港口及城市防御的盲区,1821年时哈瓦那还部署了多座外围了望塔与堡垒。

拉富埃尔萨城堡位于哈瓦那湾西侧的高地,始建于1538年,它西班牙在美洲的第二座堡垒。

1821年时已改造为信号塔,通过烽火或旗帜向城市传递远处敌军的动向。

圣拉扎罗了望塔建于16世纪,位于哈瓦那湾东侧的圣拉扎罗湾,用于早期监测来自东方的海盗船只。

1821年时,该塔仍承担着预警职责,与莫罗、圣萨尔瓦多城堡形成“海陆联动”的防御体系。

科伊马拉堡垒位于哈瓦那湾东岸的科伊马拉村,建于17世纪,旨在防御东部海域的海盗袭击。其位置靠近海湾入口,可作为前沿阵地,延缓敌军推进速度。

1821年时,哈瓦那的军事防御体系不仅是美国殖民统治的重要保障,防止古巴独立运动或加勒比海盗们的叛乱,也是其在加勒比地区战略布局的核心节点。通过“港口封锁,城市防护,周边预警”的组合,西方殖民者成功维持了对哈瓦那长达近300年的控制。

由玻利瓦尔推荐,一名来自古巴的解放者劳尔,此刻正在舰桥里向牛野介绍整个古巴的情况。

他首先用西班牙文写下一个数字:69万!

接着再次写下:克里奥尔人,黑人奴隶,自由黑人,外来白人,原住民。

然后他解释道:“土生白人(克里奥尔人):约31万,占总人口45%,是古巴的精英阶层,多为种植园主、商人和殖民地官僚。他们虽生于古巴,却极度依赖欧洲和美国的贸易保护和市场垄断,他们坚决反对独立,视殖民统治为经济稳定的保障。

第二多的人口是非洲黑奴,他们约为24万,占总人口35%,是种植园经济的核心劳动力。1790-1820年间,西班牙,英国和美国为满足欧洲市场对蔗糖和咖啡的需求,一直通过跨大西洋奴隶贸易向古巴输入了27万非洲人,占同期全球奴隶贸易的1\/3,使黑奴数量激增。他们被迫在甘蔗田、咖啡园和矿场从事高强度劳动,死亡率极高,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第三类人,是自由黑人,他们约12万占总人口17%,部分通过赎身或主人解放获得自由,但仍受种族歧视,多从事低技能工作,如手工业、家务,少数成为小商人。

第四类人,西班牙本土移民,英国第一代移民和美国来的新移民,约占总人口2%,包括殖民官员、军官和商人,享有免税、优先担任公职等特权,与土生白人存在权力矛盾。

最后一类是混血原住民后裔,少数混血人口,如穆拉托人、印第安-非洲混血,而原住民泰诺人等,因殖民初期的屠杀,仅剩零星幸存者,占人口总数已经不到百分之一。

现在古巴的黑人含黑人奴隶与黑人自由人比例已超过白人,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加剧了殖民者的恐慌他们担心类似海地革命的事件在古巴重演。”

然后劳尔继续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西班牙语单词:“蔗糖”。

他接着说到:“1821年的古巴是美洲殖民地中最富裕但最不自由的地区,我们的经济完全围绕满足西班牙及欧洲市场需求构建,完全是围绕蔗糖在构建这里的经济体系。

古巴的蔗糖业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迎来爆发式增长。这里的蔗糖产量从1775年的5600吨,到1815年飙升至4.2万吨,大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10,到1820年进一步增至约5万吨。

蔗糖出口占古巴对外贸易的70%以上,主要销往西班牙、英国,法国和美国。其中,英国因工业革命对廉价糖的需求旺盛,成为古巴蔗糖的最大买家;

制糖业催生了大量种植园(1820年超2000家),集中在哈瓦那、马坦萨斯和特立尼达等西部省份,形成“糖业革命”经济带。

其次,烟草与咖啡也在快速发展。

高端市场烟草,尤其是哈瓦那雪茄以高品质闻名,1820年烟草出口量约1000吨,主要供应欧洲的烟草市场,利润极高。

咖啡种植集中在东部山区,如圣地亚哥地区,1820年年产量约500吨,虽规模远远小于蔗糖,但单位价值高,是殖民者的重要补充收入。

另外,很多人并不知道,古巴还有一个经济来源,那就是奴隶贸易。

尽管1817年西班牙与英国签订《反奴隶贸易协定》,但古巴殖民者无论是西班牙人,英国人还是后面来的美国人,他们都通过贿赂官员、伪造文件继续走私非洲奴隶。

1790-1820年间,约27万非洲人被贩运至古巴,然后有一些又被贩卖去美洲各地,这里的奴隶贸易占同期全球奴隶贸易的1\/3。

这些奴隶贸易为西班牙殖民者带来直接暴利,每名奴隶售价100-200美元。这些奴隶同时支撑了种植园经济,使美国南部,加勒比海成为“没有矿山的白银产地”,奴隶的劳动价值等同于贵金属。

最后,我们来看看古巴给殖民者带去的财富。

古巴的蔗糖、烟草和咖啡出口为西班牙王室提供了巨额关税收入,占西班牙殖民地总关税的40%,并维持了殖民政府的运转。

1820年,古巴与美国的贸易额已占美国对加勒比海进口的2\/3,其中糖占比60%、咖啡占比40%、雪茄占比90%。”

他最后写下一句话,“古巴,富人为糖而生,奴隶为糖而死!”。

是的,古巴经济完全绑定单一作物蔗糖,基础设施,例如道路、港口全部围绕种植园和出口需求建设,本土工业几乎空白。

劳尔作为这名玻利瓦尔的崇拜者,他在黑板上再次写下一句话,“不断起义,不断牺牲!”

劳尔指了指自己:“你们觉得我是白人还是黑人?”

牛野回答道:“混血儿!”

劳尔凄惨的笑道:“我是混血儿,我的黑人血脉已经稀薄,可我依然是奴隶,一个造反和逃跑的奴隶。”

他握着拳头说道:“奴隶制导致社会矛盾尖锐,黑奴起义频发,1795-1820年发生20余次。几乎每年都有奴隶起义,人们只是相往基本的尊重,可西班牙人,英国人,美国人残酷的杀光所有造反的奴隶和他们的家人,就算是小孩子也不放过。”

劳尔的眼睛通红,“我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也被吊死了,到今天我还无法为他们收尸!”

他脱下白色的汗衫,将他的背露出来。

这个二十八岁男子的背上,全是一道道疤痕。

肖万里站起来,拍了拍劳尔的肩膀,重新把汗衫递给劳尔。

牛野看着劳尔的眼睛,问道:“告诉我,你们要什么?”

劳尔说道:“自由!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尊严!”

牛野点头,但同时非常严肃的说道:“第一,我答应抵抗组织,将给予所有奴隶自由!第二,我将种植奴隶贸易。第三,白人,混血儿和黑人,将同工同酬!”

但他同时也说道:“同时,我们将面临牺牲,面临和美国的长期战争,我们需要资金才支持这场战争!我们需要利益来支撑这场战争!”

牛野站起来说道:“我只能承诺,你们将拥有公民的身份,同时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作为中华国的海外行省,关税的一半将用于古巴的本土建设,而其余的利润将收入中华国国库用于支持长期战争,你们同意吗?!”

劳尔穿上白色汗衫,他激动的说道:“我们同意,我会说服所有同伴支持你们!”

牛野站起来,走到劳尔身前伸出右手,双方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于此同时,姚耀祖正在哥伦比亚和玻利瓦尔见面,讨论购买巴拿马地区。

波哥大城外的圣菲庄园内,一场秘密会谈正在举行。中华国特使姚耀祖身着笔挺的深蓝色海军将官服,端坐在殖民风格客厅的主位,对面则是刚击败西班牙殖民军、解放新格拉纳达的西蒙·玻利瓦尔,以及他身边的哥伦比亚临时政府官僚们。

玻利瓦尔目光锐利,直视姚耀祖:“姚先生,贵国为何对巴拿马感兴趣?那不过是一片狭长的山地,远离文明中心。”

姚耀祖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卷地图,缓缓展开。地图上,一条红线从加勒比海沿岸延伸至太平洋沿岸,横贯巴拿马地峡。“玻利瓦尔将军,我们中华国商人将往来于大洋两岸,但绕行合恩角耗时数月,风险极高。若能在巴拿马开凿一条运河,连接两大洋,商船便可直接横渡美洲,节省数月航程。”

会议室内的哥伦比亚官员们面面相觑,有人低声惊呼:“开凿运河?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一位财政官员皱眉道:“巴拿马地峡全是热带雨林和山地,需要挖掘多少土石方?动员多少人力?这要投入多少白银和黄金,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恐怕十年也难以完成!”

姚耀祖早有准备,从容道:“我们中华国工匠擅长土木工程,且有精确测算。巴拿马地峡最窄处仅80公里,若以每年挖掘10公里的速度,十年即可贯通。至于人力,我们可招募当地劳工,并派遣熟练工人协助。”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运河一旦开通,哥伦比亚的货船通行费可减免20%,贵国商船往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成本将大幅降低,商业繁荣指日可待。”

玻利瓦尔沉思片刻,问:“那贵国打算如何交易?”

姚耀祖伸出两根手指:“八十万两白银,购买巴拿马全境所有权、经营权及驻军权。”

会议室瞬间哗然。玻利瓦尔低声道:“八十万两?”

玻利瓦尔抬手示意安静,沉吟道:“姚先生,八十万两确实不低,但巴拿马地峡的战略价值,我们还需要再次评估”

姚耀祖微笑不改:“将军,真正的投资并不是购买土地,而是修建运河的巨大投入。我们愿意投资,并保证提供一万个就业岗位,让哥伦比亚百姓也能从中获利。”

经过七天的激烈谈判,双方最终在波哥大王宫签下条约。姚耀祖当场从随行的中华国商队中取出九十万两白银,由西班牙殖民时期留下的铸币厂官员当面清点,确认无误后,正式交割。

玻利瓦尔握住姚耀祖的手,半开玩笑道:“姚先生,您的构想若真能实现,世界贸易格局将被彻底改变。”

姚耀祖笑道:“将军,十年之后,当第一艘哥伦比亚商船从加勒比海驶入太平洋时,您便会知道,今日这笔投资,究竟有多么值得。”

是的,牛野要贯通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他知道这个世界有两条运河必须控制,一条叫巴拿马,一条叫苏伊士。

他已经安排人计算过了,中华国启动巴拿马运河工程,凭借当时已有的大型蒸汽机和履带式蒸汽拖拉机,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土木工程之一将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

大型蒸汽机可为工地提供稳定动力,驱动蒸汽钻机、碎石机、起重机,甚至直接带动蒸汽铲挖掘土石。单台大型蒸汽机功率可达50-100马力,足以替代数百名苦力的体力劳动。

履带式蒸汽拖拉机(原型类似后来的蒸汽履带车,负责运输土方、牵引工程设备,在泥泞的巴拿马雨林中保持稳定性,比传统畜力或人力运输效率提升数倍。

蒸汽挖掘机,带有蒸汽铲,可快速刨开热带硬土和软岩,每小时挖掘量可达数十立方米。

蒸汽轨道车沿临时铺设的工地铁路运输土石,将挖出的泥土运至填海区或弃土场,减少人力搬运。

巴拿马地峡最窄处约80公里,但实际运河路径需考虑地形,最终选定约75-80公里的可行航道。若按海平面运河,这样无需船闸,直接连通两大洋的标准计算,需开挖的土石方量惊人。

平均挖掘深度约15-20米,以确保吃水较深的商船通行。

运河平均宽度,航道两侧留足施工空间,总宽度约100-150米。若遇到坚硬火山岩层,整个巴拿马地峡地质复杂,部分区段需爆破和深层挖掘,总方量可能突破2-3亿立方米。

中华国将采用蒸汽动力加上人力混合模式,这是来自于陈小雨的构想。

第一,要尽可能用蒸汽机械替代部分人力:

每台大型蒸汽挖掘机可替代500-1000名苦力的挖掘效率。

每台蒸汽轨道车可替代100辆牛车的运输能力。

雨儿他们计算过,预估总人力需求:

核心技术人员蒸汽机操作、工程师、测绘师:约2000人,这些人全部由中华国派遣。

熟练工人,操纵蒸汽设备、维护铁路,需要大约5万-10万人,本地招募加上华人劳工。

普通劳工,用于辅助搬运、营地后勤,需要约20万-30万人,主要来自加勒比地区、非洲奴隶后裔及契约华工。

预计总投入人力,约40万人,但效率比纯人力模式提升5-10倍,工期可缩短至8到10年。

真正的挑战来自于疾病,巴拿马地峡湿热多雨,蚊虫肆虐,黄热病、疟疾将成最大杀手。必须提前进行烧荒和蒸汽动力排水工程,可加快排水系统建设,但卫生条件仍是难题。

其次是地形复杂,这里的部分区段可能遭遇坚硬火山岩,需爆破和蒸汽钻机配合,甚至动用大型爆破装置。

蒸汽机需大量煤炭或木柴,巴拿马周边森林资源丰富,但需建立煤炭供应链大规模进口。

按照雨儿他们的计算,中华国在1821年真的启动巴拿马运河工程,凭借蒸汽机,加上履带拖拉机和高效组织,理论上可在10年内完成基础航道开挖,比历史上的苏伊士运河更早实现海平面直航。

疾病、地质难题、资金消耗超过三百万两白银、同时要面对政治和军事博弈,西班牙、英国、美国都有可能干涉。

所以,牛野决定在这十年建造期间,横扫整个加勒比海和大西洋,打垮美国,英国和西班牙人的野心。

于此同时,他还要开展另外一项百年工程,全球妈祖形象的重构工程。

如果蔗糖,雪茄和咖啡是加勒比海现在的主要收入,那么巴拿马运河将是未来巨大的第二利润来源。

牛野站在海船上看着劳尔乘坐小船远去,对着身边的肖万里说道:“加勒比海战役,将为运河修建建立第一道军事防线,未来十年我们要确保大西洋上的绝对海权!而古巴,将是整个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

肖万里点头,“开普敦可以确保南大西洋的海军战备,而古巴的位置很好,这里可以作为中部大西洋的海军战备核心节点。”

牛野点头,“控制住非洲的黄金,和加勒比海的产出,足够我们将大西洋舰队全部替换为风帆铁甲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