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1800年之龙腾四海 > 第199章 大国军事战略

1800年之龙腾四海 第199章 大国军事战略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8:19

1820年九月,驶往开普敦的舰队正平稳地航行在印度洋上。蔚蓝的海面波光粼粼,偶尔有海鸥掠过桅杆,发出清脆的鸣叫。甲板上,牛野、姚耀祖、肖万里和雨儿四人围坐一处,海风拂面,却吹不散他们热烈的讨论。

“你们说,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牛野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望向无垠的海天交界,忽然抛出了这个问题。

姚耀祖摸了摸下巴,沉吟道:“依我看,首先得看人。军队再强,也得靠人来打仗。士兵的训练、士气、指挥官的谋略,这些都是根本。”他指了指远处正在操练水手的船员,“就像这些水手,若没有严格的训练,遇到风暴或敌袭,恐怕连船都保不住。”

肖万里笑了笑,摇头道:“人固然重要,但若没有趁手的兵器,也是枉然。军事实力,还得看装备。火炮的威力、船只的坚固、武器的精良,这些才是硬实力。”他指向远处的海平线,“你想想,若两支舰队相遇,一方是木质帆船配前膛炮,另一方却是铁甲战舰配后膛炮,胜负岂不是立判?”

雨儿坐在一旁,轻轻晃着双腿,忽然插话:“可我觉得,光有人和武器还不够。国家得有钱,才能养得起军队,造得出好装备。”她眨了眨眼,“就像你们说的火炮,若没有足够的铁矿、铜矿,没有熟练的工匠,如何打造?若国库空虚,连军饷都发不出,士兵又怎会卖命?”

姚耀祖点头:“雨儿说得有理,钱确实关键。但更重要的,是国家的战略。军队不是摆设,得知道为什么而战,怎么打。”他比划着,“比如,是防守为主,还是主动出击?是依靠海军控制海权,还是陆军横扫陆地?”

牛野沉思片刻,缓缓道:“你们说的都对,但还有一点,实战经验。再精良的军队,若从未上过战场,遇到真正的敌人,恐怕也会手忙脚乱。”他望向远方,“就像我们这些航海的人,若从未经历过风暴,哪怕船再坚固,水手再强壮,真遇上巨浪,也未必能全身而退。”

肖万里哈哈一笑:“所以,军事实力,归根结底是‘人、武器、财富、战略、经验’五者的结合。缺一不可。”

雨儿笑着点头:“那照你们这么说,大英帝国曾经称霸海上,倒也名副其实,他们有钱、有船、有训练有素的水手,还有遍布全球的殖民地提供资源。”

姚耀祖望着远处的海平线,若有所思:“是啊,但今天,我们在这些方面已经慢慢开始超越他们,或许海上的霸权,应该易主了。”

海风依旧轻拂,战舰破浪前行,而四人的讨论,却如同海浪一般,层层叠叠,久久不息。

牛野问所有人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明面上的敌人有谁?”

肖万里很快的回答道:“英国大抵是死仇,他们的衰落和我们抢走印度有必然关联!失去印度,英国的衰落是必然的,英国若想恢复国力,就要夺回印度!”

姚耀祖补充道:“俄国人公然挑拨西域,蒙古,甚至派兵入侵我东北,绝对是一个公开的敌人!”

雨儿继续说道:“美国向西扩张,已经和我方定居点发生武装冲突,也是敌人!”

牛野最后补充道:“我们现在和法国虽然没有明面上开战,可他们控制越南阮氏王朝干涉我云南,已经算是暗处的敌人。”

然后,牛野让副官拿来世界地图,他指着俄国首先说道:“俄国人口约为五千万人,我准备以对等的人口和工业投入,慢慢耗干俄国佬的骨血!”

姚耀祖不明白,他疑惑的问道:“如何耗干俄国佬的骨血?”

牛野手指西安,北京,天津和海参崴四个城市说道,“我们要在这四个城市建立工业基地,向西域,蒙古,东北三省提供军事武装,并将东北三省,蒙古,京津,山西,陕西,甘肃,西域化为对俄战区,不断组建远征军对俄保持战争压力,逼迫俄罗斯要不断投入,从底层消耗其国力!我们投入的人力资源等同于俄罗斯全国人力,但却只是我们人口的五分之一!”

姚耀祖算是明白了,“那你准备用云南为战区征伐越南阮氏王朝?”

牛野摇头,“俄罗斯地域广阔,不可能短时间获胜,所以才要成立战区!而越南国土狭长,我们海军优势极其明显,那我们就应该速战速决,不断用两分法切割其领土和包围其军队和城市,要在一年内结束这个战争。”

姚耀祖摇头,“如果快速作战,雨林环境会死伤惨重。”

牛野摇头,“用防御性战术,不断切分其国土,不断分割包围,只要吞掉沿海城市,失去法国援助,无法和外界交易的阮氏王朝就会快速崩溃。”

雨儿明白了,“所以,对于大国,我们采取长期对峙和骚扰战术;小国,我们快速作战,快速灭国,对吗?所以美国那边,也应该是长期战略。”

牛野点头,“以北美十五个移民城市为战区,在西海岸的中间地区的美中城,建立全套军事工业,我们美国人慢慢玩。”。

姚耀祖同时给出毒计:“越南需要大规模移民,把他们分散到太平洋沿岸各个城市。”

牛野点头,“每个村落,都需要移民一半以上的人口,用汉族人口填充”。

肖万里计算了一下,“俄罗斯有五千万,美国有一千万,那全部长期敌人加起来,约有六千万人!我们现在有四亿二千万人口,约等于七分之一的人力用于军事对抗?”

牛野点头,“绝大部分地区依然可以可以保持正常经济运行,还可以提供经济补助给到战区,”

雨儿明白了,“任何与我们为敌的,必须全面转入战时经济体制,而我们还能在大部分地区维持正常经济体制,可以不断向前发展生产力和生产民用物资!”

牛野点头,“转为战时经济的只有少数省份,但是不能让这些省份独自承受伤亡,需要全国征兵,平均伤害,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几个省份就扛起对一个大国的持续攻势。”

雨儿明白了,她分析道:“大西洋舰队以开普敦为核心,以南部非洲的资源和我们的工业力量,可以控制大西洋,侧击英国和美国。

以北美洲西海岸的中部美中城为核心,聚合北美洲十五个殖民城市,可以在海洋和陆地上抗衡美国。

以北部战区为核心,可以抗衡俄罗斯!”

肖万里说道:“尽快结束越南战争,让整个中华大部分地区,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菲律宾群岛,澳洲全面转入大生产,以人口和国力彻底拖垮竞争对手!”

姚耀祖提醒道:“要以战养战,俄罗斯的大部分领土,都只能一年种一季粮食,而我们的长江以南至少一年两季粮食产出。所以,要劫掠俄罗斯的粮食和人口,从骨子里动摇其国本!同时,要向奥斯曼帝国提供军火,向俄国的西南地区施加军事压力,军火也能赚大钱!”

牛野点头,“俄国在西域和蒙古售卖军火,在暗地里支持分裂势力,那我们也要同样这样做。让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军事工业产能更大!”

雨儿说道:“十月将在广州府进行下一届政府选举,海潮哥会出任下一届总长,我写一封信给他,把这个思想做一个完整表述。”

牛野点头,于是在广州号铁甲舰上,在浩瀚的印度洋上,雨儿反复斟酌和牛野多次讨论,执笔给李海潮写了一封信。

大国对抗战略建议书

呈报:中华国最高战略决策委员会

起草:大西洋舰队指挥部

日期:1820年9月

一、战略总纲:长期消耗大国,速决战小国,维持经济韧性

当前国际局势下,我国面临俄罗斯、美国、越南和法国(阮氏王朝)三大主要战略对手,其国力、地理与战争潜力各异。因此,我国应采取“对大国长期对峙消耗,对小国速战速决歼灭”的核心战略,同时确保国内大部分地区维持正常经济生产,以经济与工业优势逐步拖垮对手。

二、对俄战略:长期消耗,战区分化

1. 核心目标: 通过“对等人口投入 战区化边境”,逐步耗干俄国国力。

2. 具体措施:

建立四大军事工业战区: 西安、北京、天津、海参崴,作为对俄军事核心,向西域(新疆)、蒙古、东北三省、山西、陕西、甘肃提供军事武装,将其化为“对俄战区”。

长期对峙战术: 不断组建远征军,对俄国边境施加军事压力,逼迫其持续投入兵力与资源,从底层消耗其国力。

人力对比优势: 我国投入的人力资源等同于俄国全国人力(约5000万),但仅占我国总人口(4.2亿)的1\/5(约8400万),可长期维持消耗战。

经济策略: 战区省份承担主要军事压力,但全国征兵、平均伤害,确保其他省份经济正常运行,并提供经济补助,维持整体国力。

3. 辅助手段:

劫掠俄国粮食与人口: 俄国大部分领土仅能一年一熟,而我国长江以南可一年两熟,可劫掠其粮食、掠夺其人口,动摇其国本。

支持俄国分裂势力: 支持奥斯曼帝国,让其与俄国在黑海沿岸争夺领土。

三、对越战略:速战速决,两分切割

1. 核心目标: 一年内歼灭越南阮氏王朝,避免长期消耗。

2. 具体措施:

海军优势速攻: 越南国土狭长,我国海军占据绝对优势,应采取“两分法切割”战术,不断分割其领土,包围其军队与城市。

速夺沿海城市: 优先占领越南沿海港口,切断其法国外援与国际贸易,使其经济崩溃。

防御性战术: 避免深入雨林死战,而是逐步蚕食,待其失去补给后自然瓦解。

战后移民: 战后向越南大规模移民,每个村落移民过半,以汉族填充,彻底同化其领土。

经济策略: 快速结束战争,使越南、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菲律宾群岛、澳洲迅速转入大生产模式,为后续对抗大国提供经济支撑。

四、对美战略:海洋封锁,工业对峙

1. 核心目标: 在北美大陆建立长期对抗能力,逐步削弱美国。

2. 具体措施:

以美中城(北美西海岸中部)为核心,建立全套军事工业,聚合北美十五个殖民城市,形成“美洲战区”。

海洋封锁: 以开普敦为核心的大西洋舰队,依托南部非洲资源与工业,控制大西洋,侧击英国与美国。

长期消耗: 美国人口仅约1000万(对比我国4.2亿),可采取“温水煮青蛙”策略,逐步压缩其生存空间。

五、全球战略协同:多方牵制,工业碾压

1. 对奥斯曼帝国: 提供军火,向其施加军事压力,牵制俄国西南防线。

2. 对俄国西南: 同样暗中支持分裂势力,与俄国争夺中亚与高加索影响力。

3. 军事工业竞赛: 与俄国、美国比拼军火产能,以我国更强的工业基础逐步压制对手。

六、结论:以经济韧性拖垮对手,以军事压制赢得未来

我国人口(4.2亿)远超主要对手(俄国5000万、美国1000万),可采取“集中部分省份承担战争压力,全国经济维持运转”的策略,确保:

战区省份全力进攻,但全国征兵、平均伤亡,避免单一地区崩溃。

大部分地区保持正常经济,甚至向战区提供补助,维持国力增长。

对大国长期消耗,对小国速战速决,最终实现“以战养战,以工业碾压全球”的战略目标。

此为大国对抗战略,确保各战区协同作战,同时加速工业扩张,为长期对抗奠定基础。

——大西洋舰队指挥部 敬上”

牛野在最后加上了一句话,“敌方如果要议和,就需要割地赔款!赔款的金额,要按照战争投入的一倍收取!割地面积要是其领土的百分之十以上!否则就持续打下去!要打到世界上没有人敢触碰我们的利益!”

十月,李海潮在长江口的东海城临时政府所在地,接收到雨儿的信件,他立刻开始规划战区,工业和军事战略布局。

十一月,一份庞大的战区人口,军事和经济整体布局的第一期议案完成。

1820年11月,中华国东海市中枢战略会议决议:

以坤甸港、铁矿港、广州府三大工业基地的成功经验为蓝本,中华国正式启动六大新工业体扩张计划,全面转向以军事重工业为向导的国家战略。

这六大新工业体分别是:

1. 长江口东海城工业体(面向东海与日本方向)

2. 天津-北京工业体(拱卫京畿,辐射北方战区)

3. 西安工业体(连接西域,掌控西北战略通道)

4. 海参崴工业体(直面俄国远东,构建对俄军事工业前线)

5. 开普敦工业体(控制大西洋航线,侧击英美)

6. 美中城工业体(北美核心,抗衡美国本土)

一、战略核心:军火工业与蒸汽机

本次扩张的首要目标是军火工业与蒸汽机制造,这两大产业将成为中华国未来十年军事与经济扩张的基石。

军火工业:步枪、火炮、弹药、蒸汽动力战舰、装甲车辆等核心武器将优先生产,确保各战区(如对俄、对美、对越)的持续火力输出。

蒸汽机:作为工业时代的动力核心,蒸汽机的量产将推动铁路、矿山、工厂机械化,大幅提升整体工业效率。

二、生产模式:三班倒、工业母机、老带新

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中华国采取极限生产模式:

1. 上千工厂三班倒:

所有老工业体的工厂实行24小时不间断生产,确保产能最大化。

工人轮班制度严格,确保机器永不停歇,工人疲劳度由国家提供补贴与休息区调节。

2. 工业母机大规模下线:

工业母机(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本次扩张的核心之一就是让本土工业母机产量暴增,从而实现“自己制造机器来制造更多机器”的良性循环。

老工业基地(如广州府、坤甸港,铁矿港)优先生产高精度母机,并快速调配至新工业体。

3. 老工厂“传帮带”:

经验丰富的老工厂抽调技术骨干,前往新工业体培训本地工人,确保新工厂能迅速形成战斗力。

新工人经过短期高强度训练后,立即上岗,采用“学徒制 军事化管理”,确保生产效率。

三、六大工业体的战略定位

1. 东海城工业体(长江口):

- 主要生产海军舰炮、蒸汽战舰、鱼雷雷、海军火药,护卫西太平洋海洋安全。

2. 天津-北京工业体:

核心任务是陆军火炮、步枪、装甲车,同时发展铁路机车,确保北方战区(蒙古、东北)的军事调动。

3. 西安工业体:

重点生产西域战区所需的轻武器、骆驼运输装备、山地火炮,并作为中亚战略物资集散中心。

4. 海参崴工业体:

直接对俄作战的前线工业基地,主要制造寒带作战装备、重型火炮、要塞炮,并囤积战略物资。

5. 开普敦工业体:

控制大西洋航线,生产远洋战舰、殖民地防御武器,并作为南半球军事物资中转站。

6. 美中城工业体(北美):

核心目标是对抗美国,生产北美战区所需的步枪、火炮、蒸汽动力装甲车,并逐步建立本土军工体系。

四、国家意志:大生产时代的来临

中华国此次工业扩张,标志着“军事工业化”的全面启动。

目标:在1822年底前,六大新工业体初步形成战斗力,1822年底全面投产,确保军火与蒸汽机产能翻倍。

经济支撑:国家以“战时经济”模式调配资源,确保钢铁、煤炭、铜材等战略物资优先供应军工体系扩张。

社会动员:大量农民转为工人,学校调整课程以培养工程师、机械师,国家设立“工业功勋奖”激励生产。

五、未来展望:蒸汽与钢铁的中华帝国

随着六大工业体的扩张,中华国将逐步形成“全球军工网络”,以蒸汽机驱动的工业革命为基础,以军事重工业为矛,向世界宣告:

“中华国,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国度,而是用人力,钢铁与火焰铸就的工业强国!以整体国力凌驾敌人,铸造难以撼动的战略优势!”

—1820年11月,中华国中枢战略令。

于此同时,一封刚刚抵达远东前线的郑一娘和赵文渊同时写来捷报,“邱三田营经过十天十夜的战斗,于十月十日,攻克雅库茨克城。结束俄国在远东的统治,外兴安岭地区全部归属我中华国。”

同时郑一娘写来一封书信,讨论雅克萨战役的最新构思,“

《致中华**事委员会书:论雅克萨围困战略》

1820年冬,黑龙江前线战报

军事委员会钧鉴:

我七万援军已经抵达,自俄军进攻瑷珲受挫以来,其主力已因寒冬逼近而收缩至雅克萨棱堡一带,依托旧日要塞工事与临时壕沟防线固守。据斥候回报,俄军粮草辎重运输艰难,冻伤减员日增,士气已显疲态。

臣以为,此时不必强攻雅克萨。

此城虽为俄军在远东之要冲,但其地势孤立,补给线漫长,而今天寒地冻,俄人纵有棱堡可守,亦难逃“饥寒交迫,士卒溃散”之结局。

一、围而不攻,以逸待劳

1. 无需强攻:雅克萨城墙虽固,然寒冬之中,攻城器械难以施展,步兵冲锋更易折损精锐。与其强攻致我军伤亡,不如以轮换之兵围困,断其补给。

2. 饿敌之策:俄军远道而来,粮秣本就有限,今冬雪封路,其后续补给必然迟缓。只需严密封锁其外围,使其粮草日渐枯竭,不出数月,城内必陷“人相食”之境。

3. 伤兵累敌:俄军已有不少冻伤、战伤之卒,若我军以远程重型爆炸弹药(如240毫米重炮的开花炮弹)不时轰击其棱堡外围,既杀伤守军,又破坏其掩体,令其伤兵堆积,医者乏术,士气崩溃。

二、以爆炸压制,以饥饿磨灭意志

1. 远程炮火施压:我军可在雅克萨外围构筑炮兵阵地,每日以重型爆炸弹轰击其城墙、仓库、哨塔,使其不得安宁,日夜惶恐。

2. 心理战:俄人素来骄横,然久困之下,见援军不至,粮草渐尽,伤兵哀嚎,其军心必溃。届时,或可诱降守将,或待其自溃而逃,我军再行追歼。

3. 消耗俄国国力:雅克萨守军越是坚守,俄国就越要不断从欧洲调兵遣将,囤积粮草军械,如此一来,远东战场的消耗将拖垮其财政与人力!

三、长远之计:让俄国持续失血

臣以为,雅克萨不必急取,但必须使其成为俄国永远的出血点!

让其以为可以固守待援,却不知我军以逸待劳,围困至其崩溃。

让其不断向远东增兵,却不知每一批援军都将陷入饥饿与严寒的绞肉机。

让其以为可以守住要塞,却不知中华国的钢铁与耐心,终将磨碎他们的意志!

臣请命:

1. 即刻加强雅克萨外围封锁,断其粮道。

2. 调集远程炮兵,日夜轰击其棱堡,压制其活动。

3. 严阵以待,待其粮尽兵疲,再行雷霆一击!

如今俄军大部队在雅克萨,困死雅克萨之敌,则俄国再无军力反攻雅库茨克城。困死雅克萨之敌,俄国远东之野心,必将在雅克萨的冰天雪地中,化为枯骨!

黑龙江前线,北方军团军团长,郑一娘

1820年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