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1800年之龙腾四海 > 第121章 一切为了黄金和英国议员的狂想

当六千民兵开始挖坑!

一万多水兵坐不住了。。。

他们天天在外海训练,天天跑到非洲沿岸去拿咸鱼换珍珠,天天在海岸边和非洲黑叔叔们换铁器,一年到头就多搞三十两银子,容易吗?

他们集体要求出海去做买卖!

郑一娘看着几个海军军官笔直的站在那里,她也就纳闷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看见这些货站的这么笔直。

“说吧!你们要整什么幺蛾子!”,郑一7娘斜靠在躺椅上,淡淡开口问道。

一个军官踏前两步,那简直就像阅兵式一样的步伐,可以拿着尺子丈量,“报告!我们想要出海做任务!”

郑一娘一听就好笑,哪里来的任务?

“别给老娘整瞎话,说真话!”

另一个军官再次踏前两步,说道:“我们觉得海军要做出贡献!人家第一舰队每天都在剿匪,我们也应该出海剿匪,为地区安全做出贡献!”

郑一娘也是服了,这群货就是姚大人到底翻版,无耻至极!

她直接站起来问道:“一群老爷们,想去打劫,不能直说嘛?”

这下七个军官都不说话了,低着头,愣愣的数蚂蚁。

郑一娘想了想,说道:“首先,我问你们,英国佬随时会过来,你们心里有数吗?其次,如果英国人过来,海军不在,怎么办?最后,你们是不是就想搞点钱?”

七个军官继续数蚂蚁,没人敢接话,就算是默认了。

郑一娘把心一横,“行,你们要做买卖可以,但是每次出去只能控制在十二条船,而且只能是六条复仇者级加六条三体快速运输舰,明白了?”

众军官同时抬头,同时笑着说道:“明白!”

可郑一娘邪恶的一笑,继续开口说道:“我想你们可能误解我的意思了,你们真的是去做买卖!”

众军官不明白了,什么叫做“真的是去做买卖?”

郑一娘将一小块黄金扔在桌上,然后又扔了一块白银,说道:“你们有点出息好不好?两两编组,分为三支舰队,给我沿着非洲海岸不断建立小型贸易据点,一边给我卖铁器,一边给我收集金银的信息!只要哪里能够确定能收购大量金银,我就直接申请十四万两白银给你们做奖金!只要发现一个地方,我就申请一笔!”

所有军官都愣住了!十四。。。万两白银!

有军官结结巴巴的说道:“每。。。每。。。发现一个地点。。。就发一笔?”

郑一娘点头,“我会安排矿山里的师傅们跟船,哪里有金子交易,就给当地人大量铁器,让当地人带你们去看。海军武装海员要保护好这些勘探人员,知道吗?我保证,每发现一个地方,老娘就给你们发一笔十四万白银的奖金!其中四万我亲自交给,第一个发现的小舰队!”

众海军军官激动了,两条复仇者加两条三体快速运输舰总共多少人,也就五百人。

五百人分四万两白银,一次就是八十两,还能沿途做买卖,这又是一笔!

留下来的海军,也有十万两白银可以分,每发现一次,每个海军就至少分到八两银子!

这群人彻底激动了,

“干”,

“这么危险的任务,必须我们来”

“老子不吃不喝不睡,也要搞一个出来”

“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粉身碎骨也不怕”

“上刀山下火海,也要完成使命”

“为了第二舰队,为了金子银子,用我残躯护我妈祖。。。”

郑一娘大声喊道:“停,停,停!”

把一群海军军官赶出去,郑一娘脸上的笑容慢慢冷了下来,她之所以有这个决定,是因为开普敦后面的那个小金矿,慢慢枯竭了!

这一次过去,有工人告诉郑一娘,下个月的产量可能会减少,他们已经发现矿脉在变小,而且筛选出来的金沙也越来越少了。

现在,整个第二舰队的最大收入就在黄金,如果不能尽快发现新的金矿,那接下来第二舰队全都要喝西北风。

所以,她已然下定决心,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

她甚至已经再次交代陆地商队要把收集黄金作为第一买卖,要详细记录每一次交易黄金的地点。

二两银的黑非洲黄金交易,也必须做!她担心,万一有一天,突然自己的黄金矿脉断线了,那非洲大陆上零散的黄金采购,也能分担一些舰队开销。

这一刻,郑一娘突然想到了姚大人,这货有一种本事,那就是能够在泥巴地里挖银子!

“姚耀祖你到底死哪去了?”

是啊!

姚大人早就应该回来了,他死哪里去了?

1817年8月20日,非洲东海岸,摩加迪沙的午后,阳光像熔化的黄金般泼洒在阿拉伯风格的白色建筑上,海风卷着沙粒拍打在\"蓝锚\"咖啡馆的遮阳棚上。姚大人和肖万里坐在角落的藤椅上,面前摆着两杯滚烫的阿拉伯咖啡,袅袅升腾的热气模糊了他们眼中的锋芒。

他们身着江南绸缎制成的长衫,头戴黑色瓜皮帽,俨然是来自中国南方的富商。

\"你好在这里搞金子的情报?。\"肖万里用茶盖轻轻撇着浮沫,声音低的就像做贼。

姚大人抽了一口烟杆,想吐出烟圈,可始终是一坨。。。

“你怎么像做贼一样?他们听得懂华文吗?”

咖啡馆里,几个欧洲商人正用蹩脚的阿拉伯语高声谈笑。姚大人眯着眼打量着他们:一个葡萄牙人,两个英国人,还有一名荷兰商人,以及一个身材魁梧的法国商人——他穿着绣着鸢尾花的丝绸外套,正用蹩脚的阿拉伯语大声抱怨着非洲的炎热。

\"诸位,听闻在蒙巴萨以北有些部落,能用布匹换到黄金?\"姚大人斟酌着词句,向隔壁桌的商人搭话。他故意把声音控制在刚好能让周围人听到的音量。

翻译大声做着翻译。

葡萄牙商人夸张地大笑:\"哈哈,朋友,你们也想知道这个?\"他压低声音,\"在索马里内陆的山区,那些野蛮人会把狗头金当石头卖。有时候,一把破手枪就能换到1两纯金!\"

\"真的?\"肖万里故作惊讶地睁大眼睛,\"他们难道不知道金子的价值?\"

\"知道个屁!\"荷兰商人粗鲁地插话,\"那些部落连数字都不会写。\"他神秘兮兮地补充道,\"不过红海西南,有时真能用铁器换到金子”

那名法国商人突然插话,他的法语带着浓重的口音:\"是的! 我在吉布提见过更便宜的!那些黑人部落用整块的狗头金换我的红酒和镜子!\"他得意地晃了晃酒杯,\"不过要小心,他们有时候会偷走你的钱袋子...\"

姚大人不动声色地往葡萄牙商人的杯子里续了些咖啡:\"那你们一般用什么换?银子还是货物?\"

\"铁器和粮食最好使,\"英国商人接过话头,\"一般只要能够价值二两银子的商品就能换到同样重量的金子,有时候还能更便宜。\"

肖万里掏出一个小本子,假装漫不经心地记录着:\"那这些地方...安全吗?\"

\"安全个鬼!\"葡萄牙商人啐了一口,\"那些部落之间天天打仗。上次有个葡萄牙商队,差点被图尔卡纳人把脑袋挂在旗杆上。\"他凑近压低声音,\"不过...如果你们有枪,事情就不一样了。\"

那名法国商人突然拍桌大笑:\"还有枪! 我告诉你们,那些黑人最爱我的法国火枪!我用三支旧火枪换了一大块狗头金!比银子划算多了!\"

然后,这群商人开始讨论南边到一个叫做德班的小港口,偶尔会有游牧部落用黄金交换大量铁器。

翻译一边听,一边翻译,肖万里在本子上记录,姚大人却看着咖啡厅墙上的发黄的海图。

德班?离开普敦也就一个手掌的距离。

呃。。。这个巴掌绕着海岸线有一千海里的距离。。。

夕阳的余晖洒在摩加迪沙的街道上,将阿拉伯风格的建筑镀上一层金红色的光芒。姚大人和萧万里走出“蓝锚”咖啡馆,身后是欧洲商人们嘈杂的谈笑声,以及那杯杯未饮尽的咖啡与葡萄酒。

姚大人微微眯起眼,望向远处的港口,那里停泊着几艘欧洲商船,桅杆上飘扬着葡萄牙、英国和法国的旗帜。他转过身,对身旁的萧万里低声道:“走吧,我们去德班。”

肖万里一怔:“德班?在哪里?”,他连忙去包里翻找地图。

姚大人嘴角浮现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等回去再看,它就在回开普敦的路上,德班最顺路。”

然后,姚大人指着热闹的街区说道:“走,我们去逛逛,这里挺有趣”

8月的黄昏,摩加迪沙的天空被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太阳缓缓沉入天边,将整座城市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海风从港口方向徐徐吹来,带着一丝燥热,却又在暮色中渐渐变得清凉。

街道上,阿拉伯风格的白色建筑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晕,狭窄的巷弄里,石板路反射着最后一抹日光,显得格外明亮。商贩们开始收拾摊位,将色彩斑斓的布料、香料和手工艺品一一收进铺子里,而一些晚归的行人则悠闲地踱步,享受着一天中最为惬意的时光。

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几位阿拉伯商人仍不愿离去,他们围坐在一起,抽着水烟,谈论着远方的贸易和近日的见闻。水烟壶里升腾起袅袅青烟,混合着咖啡的香气,在空气中缓缓弥漫。不远处,一群当地的孩童在巷弄间追逐嬉戏,清脆的笑声回荡在街道上,为这座古老的港口城市增添了几分生机。

海面上,几艘阿拉伯三角帆船静静地停泊,船帆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船体随着海浪轻轻摇晃。渔民们正忙着收网,将一天的收获——银光闪闪的沙丁鱼和鲭鱼——搬上岸,准备拿到市场上贩卖。海鸥在空中盘旋,时而俯冲下来,试图从渔民手中抢走一条漏网之鱼。

街道两旁的店铺陆续亮起了油灯,昏黄的灯光透过木质的百叶窗,洒在石板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远处,清真寺的宣礼塔上传来悠扬的唤礼声,提醒着信徒们该做晚祷了。

摩加迪沙的黄昏,是一天中最温柔的时刻。它既有东非港口城市的繁忙与喧嚣,又有阿拉伯文化的宁静与神秘。在这片被印度洋温暖海水环抱的土地上,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这座古老的城池在夕阳的余晖中,静静诉说着它的故事。

1817年的摩加迪沙处于亚库比王朝(希拉布伊玛目)的统治之下 。

亚库比王朝在17世纪成功推翻了阿朱兰苏丹国,独立统治着索马里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摩加迪沙作为其首都,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 。18世纪,世界各地的商人来到这里购买纺织品、贵金属和珍珠,沿着谢贝利河购买的商品也被运往摩加迪沙进行出口,使得摩加迪沙等南部城市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

这是非洲大陆的一个独立王国,姚大人很好奇,英国佬居然没有占领过这里?

他想在这座城市里走一走,看看她有何特别之处!

他们一路走,一路通过翻译和形形色色的摩加迪沙商户交流,姚大人还买了两套阿拉伯水烟,肖万里则是所有干蜜饯都买上一堆,带上船送给水手们。

八月二十日,农历七月初八,月已半圆,清辉洒落于非洲之角的东海岸。摩加迪沙,阿拉伯人称其为“王座”,中国人古称“木骨都束”。

这座千年古城静静卧于邦纳迪尔海岸,一处微微内凹的海湾之中。其地北纬2°02′,东经45°21′,正当印度洋主风带与季风航道交汇之处,自古便是商船避风、补给淡水与贸易的天然良港。

此刻,他们的船队停泊在港内深水区,避开了近岸暗礁与珊瑚群。船头正对着陆上那片低矮起伏的沙丘,丘后是稀树草原与灌木丛,再往内陆,则渐入干旱的萨凡纳地带,地表多为红壤与砾石,偶见金合欢树孤零挺立,影影绰绰如守夜人。

夜风从印度洋吹来,带着远处香料市场的气息——那是**、没药、干椰枣与骆驼皮混合的气味。港口沿岸,散落着几十艘阿拉伯单桅三角帆船,船身漆成深褐或靛蓝,桅杆高耸,帆布卷起,像休憩的巨鸟。岸边有石砌码头,由珊瑚石灰岩垒成,斑驳风化,显出岁月痕迹。几处木屋与泥砖房错落分布,屋顶覆以棕榈叶或瓦片,墙身刷白,反射月光,宛如散落的贝壳。

明亮的月光洒在宁静的海湾上,将停泊的船只镀上一层银辉。姚大人和肖万里坐在甲板边,海风轻拂,带来咸涩的水汽与远处渔火的微光。面前摆着粗陶碗盛的米饭,一碟腌得脆生的咸菜,一盘红烧带鱼泛着油亮的酱色,还有一小盆辣椒炒蛋——鲜红的辣椒与金黄的蛋丝在月光下仍显得诱人。他们就着自酿的果酒,慢悠悠地吃着,话题却渐渐飘向了眼前的国度。

姚大人遥指城西一处稍高的台地,“下午那个水烟商人告诉我,而是古城遗址。据阿曼商人言,此地曾有苏丹宫殿与大清真寺,如今虽荒芜,但还是可以去看看工程地基的浩大。”

肖万里点头,目光扫过海岸线:“这港湾虽不如广州或马六甲深阔,然其地势内收,两侧有沙嘴环抱,形成天然防波堤,故风浪较缓。每逢东北季风起(约每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阿拉伯与印度商船便顺风而来,运来棉布、铜器、珠串;西南季风时(五至九月),则载走象牙、犀角、龙涎香与奴隶。”

姚大人继续说道,“翻译说这地方民风彪悍,及其难以征服;这沿岸多浅滩、暗流与海盗——索马里人善舟楫,尤以邦特兰一带的海盗着称,欧洲船如果没有组成船队,一般不敢靠近这边海域航行。”

他指了指南边海面:“再往南百里,便是朱巴河入海口,水流丰沛,可通小舟深入内陆。”

肖万里轻叹:“此地,除沿海狭长绿带外,尽是干旱之地,骆驼可行,马车难进,而且国家统一。难怪英人宁攻印度、占锡兰、图马六甲,印度有恒河平原,沃野千里,水网密布,能够耕种的土地多与而且人口也多,再加上小国林立,他们可以逐一攻破。”

姚大人点头:“摩加迪沙背靠沙原,面朝大海,易守难攻。本地哈威耶部族世代居此,以游牧与贸易为生,勇悍善战,部落联盟严密,非如印度土邦可轻易收买分化。英人若强占,必陷游击之困,重蹈葡萄牙人十七世纪败退之覆辙。”

夜更深了,远处传来清真寺的晚祷声,悠远而肃穆。一只夜鹭从红树林中惊起,掠过水面,消失在月光下的沼泽之中——那是一片盘根错节的潮汐林,藏蛇匿鳄,连本地人也少涉足。

姚大人轻声道:“所以地理决定命运。印度地处欧亚枢纽,平原广袤,河网纵横,利于帝国统治;而摩加迪沙,虽为古港,然资源有限,地形破碎。所以英人到今天还没有染指此地。”

肖万里举杯,杯中果酒映着月光:“或许,正是这山、这海、这彪悍的民风,护住了这片土地的宁静。”

姚大人也举杯,“同样,我们也要学一学英国佬!殖民也是要仔细研究的买卖,要么殖民物产丰富之地,要么殖民金银丰富之地,且当地需要政治破碎,可以轻易搅混整个地区。一手杀人之枪,一手救济之粮,刚柔并济,长治久安!”

肖万里此刻突然沉默。

姚大人好奇的问他,“在想什么?”

肖万里抬起头,“所以,英国人一直在分裂欧洲!他们其实是想浑水摸鱼?所以。。。大清会不会被他们分裂?它符合一切条件!”

姚大人哈哈大笑,“有意思,有意思,我倒要看看,谁敢在马祖军眼皮底下动大清!牛野那小子决不同意,更不要说陈老豆,那老东西连家都还在广州,哈哈哈,我倒是真想看看英国动手的结果!”

同一天,英国时间傍晚6时,伦敦舰队街“金锚酒吧”。

黄铜煤油灯在橡木天花板上投下摇曳的光晕,一群裹着天鹅绒大衣的英国议员正围坐在一张厚重的胡桃木桌旁,面前的锡制酒壶里盛着掺了朗姆酒的波特酒,盘子里堆着炸鳕鱼和黑面包的残渣。窗外泰晤士河的驳船正鸣着汽笛驶过,而屋内的谈话声却越来越高亢,甚至盖过了酒吧里的喧嚣。

“诸位,”说话的是来自利物浦的托马斯·格雷议员,他瘦削的脸庞因酒精而泛红,手指重重地敲击着桌上摊开的一张泛黄的情报纸,“你们都知道了,欧洲商人的信使带回了澳洲的最新消息!”

“哦?又是那些夸张的传闻?”坐在他旁边的财政部官员霍拉斯·韦伯斯特嗤笑一声,用叉子戳着盘里剩下的半块牛肉,“什么澳洲有铁矿、煤矿,还能造发动机?华人在那儿种地?听着像是醉汉的胡话!”

“不,这次是真的!”托马斯猛地拍了下桌子,震得酒杯里的酒液微微荡漾,“我认识一位从荷兰东印度公司叛逃的商人,他说澳洲发现了巨大的铁矿和煤矿,储量比威尔士的还要丰富!更惊人的是,那里已经建立了钢铁厂,甚至能制造简易的蒸汽发动机!”

“上帝啊!”海军部的威廉·卡特上尉瞪大了眼睛,“我一直以为是法国佬给他们提供的蒸汽机,难道他们真的可以自己造?”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托马斯压低声音,从怀里掏出另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欧洲商人的情报,“更惊人的是——华人在那儿!成千上万的中国移民在澳洲开垦了数百万英亩的良田,种出的粮食不仅能自给自足,甚至还能出口!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控制了澳洲,就等于同时掌握了钢铁、煤炭、粮食,那就是第二英国!”

酒吧里的其他议员纷纷凑近,酒馆老板都走了过来。

“所以……”托马斯环视众人,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我有个想法,我们明年年初计划远征印度,本质上是对抗马祖军海军。他们的海军依托于东南亚的贸易网络,也依赖于澳洲的矿产,工业和粮食!

如果我们反过来:先征服澳洲,再拿下加里曼丹岛,接着接着控制巴达维亚(雅加达),切断印度沿海马祖军的所有补给线……”

“然后,马祖军的海军就会像被砍断根系的橡木一样,会很快自己腐朽!”坐在角落里的贸易委员会代表理查德·福斯特兴奋地插话,“接着,我们再挥军北上,征服印度!那时候,没有马祖军庇护的印度土邦王公,他们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

“可是……”霍拉斯皱眉,“澳洲距离英国如此遥远,难道我们舰队要先跳过印度洋?”

有议员在高声呼喊:“学习西班牙,我们走南美航线直插澳洲!”

“更重要的是”威廉·卡特上尉猛地站起来挥拳说道,“如果我们先控制澳洲和东南亚的矿产与粮食,英国本土将可以完全依赖澳洲的税收来维持战争了!我们可以直接从澳洲获得钢铁,煤炭和补充蒸汽机,然后利用巴达维亚控制马六甲海峡。印度和马祖军?不过是个囊中之物!”

酒馆里的讨论愈发热烈,有人开始计算澳洲的铁矿储量,有人争论澳洲到底有没有蒸汽机产业,还有人坚持认为应该先派间谍去澳洲实地考察。

直到酒吧老板提醒“打烊时间到了”,这群醉醺醺的帝国规划者才踉踉跄跄地站起来。托马斯最后看了一眼桌上的地图,喃喃道:“这才是真正的战略!”

此时,远处大本钟的钟声,恰好敲响七下,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夜的伦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