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1800年之龙腾四海 > 第114章 趁他病,要他命

1800年之龙腾四海 第114章 趁他病,要他命

作者:云霞漫山河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11-01 04:08:19

1817年的西班牙,正深陷在欧洲反拿破仑战争后的废墟与动荡里,像一艘在风暴中失舵的旧船。半岛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可拿破仑军队留下的创伤还未愈合——城市断壁残垣,农田荒芜,曾经支撑帝国运转的手工业作坊十室九空。更要命的是,这个曾靠殖民掠夺堆砌起黄金时代的帝国,此刻正被财政的泥沼死死缠住。

国库早已在连年战火中耗空。为了打退法军,西班牙王室曾疯狂借债,到1817年,债务利息几乎吞掉了国库收入的一半。铸币厂的银锭寥寥无几,连王室的日常开销都要靠变卖宫殿里的珍宝勉强维持,更别说修复被战火摧毁的桥梁、公路。地方各省因赋税苛重频频爆发骚乱,农民抗税、工匠罢市成了常事,而马德里的官员们只能对着空荡荡的账本叹息——他们既拿不出钱赈济灾民,也无力给军队发足军饷。

军力的窘迫比财政危机更让西班牙心惊。当年纵横海洋的“无敌舰队”早已是旧梦,港口里的战船多半是漏水的旧船,能出海的寥寥无几,水兵们因欠饷太久,有的偷偷跑回了家,有的甚至跟着海盗铤而走险。陆军的境况更糟:士兵们穿的是打补丁的旧军装,手里的火枪还是百年前的老款式,不少人连靴子都没有,只能光着脚在泥地里行军。半岛战争中损失的精锐始终没能补全,新兵多是强征来的农民,没受过像样的训练,握着武器的手还在抖,根本谈不上战斗力。

可就在西班牙自身难保的时候,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又成了烧向它的野火。拉美大陆上,反叛的浪潮早已烧得通红。曾经温顺的殖民地如今竖起了独立的旗帜:玻利瓦尔带着起义军在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一带转战,把西班牙驻军打得节节败退;圣马丁在阿根廷集结兵力,正准备翻越安第斯山,直捣秘鲁——那可是西班牙在拉美最富庶的银矿产地。连加勒比海上的小岛都不安分,古巴的种植园里,黑奴与白人移民暗中串联,反抗的传单藏在甘蔗叶下;菲律宾群岛上,土着部落也不再对西班牙神父的十字架低头,时不时袭扰殖民据点。

这些反叛像无数个吸血的伤口,让本就虚弱的西班牙越发难堪。为了镇压叛乱,马德里不得不硬着头皮往殖民地派兵,可派出去的军队要么在半路因缺粮溃散,要么到了殖民地就被熟悉地形的起义军拖垮。1817年的夏天,西班牙刚从本土凑出一支三千人的军队派往墨西哥,结果船还没到港口,就因补给断绝哗变了一半。而留在殖民地的驻军更惨,墨西哥城的西班牙士兵甚至要靠抢当地商人的粮食度日,早已失了人心。

殖民地的反叛又反过来堵死了西班牙的财路。过去,拉美运来的白银、蔗糖能撑起大半个国库,可1817年,从殖民地运回西班牙的货船十艘里有八艘会被起义军的私掠船截获。秘鲁的银矿被起义军控制后,马德里的银库彻底见了底,连铸造银币的原料都凑不齐,只能发行贬值的纸币,可老百姓根本不认,市场上只能靠物物交换度日。

这一年的西班牙,就像一个被抽走了骨头的巨人,空有曾经的架子,却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国内的混乱与殖民地的烽火缠在一起,财政的窟窿越破越大,军力的虚弱无处遮掩。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此刻只能眼睁睁看着手里的殖民地一块块脱离掌控,在混乱与绝望里,数着日子等待一个注定要到来的结局。

牛野在南美洲逛了一圈,可不是白逛街的,这小子早就动了歪心思。

牛野站起来,从房间的书架上取来一份世界地图,指着紫色的西班牙全球殖民地开始分析西班牙的困境和他的计划。

牛野将一张泛黄的世界地图在众人面前铺开,陈老豆、陈阿生、李海和李海潮立刻围拢过来。

牛野清了清嗓子,手指落在地图上的美洲区域,开口说道:“现在的西班牙,在美洲那可是焦头烂额。南美这边,玻利瓦尔带着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等地都快没西班牙驻军立足之地了。秘鲁的银矿原本是西班牙的大金库,可如今圣马丁在阿根廷厉兵秣马,准备翻山过去搅局。中美洲也不太平,墨西哥的起义烽火连天,西班牙派去的军队,好多还没到地方,就因为缺粮、欠饷闹起了哗变。”

他的手指接着移到加勒比海,“这些小岛也不安分。古巴还算相对稳定,可种植园里的黑奴时不时就搞点小动作,去年就有好几个甘蔗场被烧了;海地早就独立了,周边的岛子,西班牙也就靠着港口那点驻军勉强撑着,内陆全被游击队掌控。曾经这些地方给西班牙输送蔗糖、棉花,现在贸易基本都断了,西班牙本土的糖价涨得离谱。”

最后,牛野的手指停在亚洲的菲律宾,“也就菲律宾这边,看着还稍微太平些。虽说吕宋岛上的部落偶尔也会袭击下殖民据点,但还没成大气候。西班牙在这儿经营多年,教堂到处都是,神父对当地人的管束起了些作用,驻军虽说也缺饷,但勉强能维持局面。”

陈老豆吐了口烟圈,问道:“那这菲律宾,最高能给西班牙提供多少银子?”

牛野神色一正,认真说道:“菲律宾给西班牙的财政支持主要来源于几方面。先说银矿,在产量最高的时候,一年能产出20万两白银 。”

“贸易税收这块也不少。马尼拉港作为主要港口,商船往来频繁,西班牙对进出口货物都设了重税。在贸易最繁荣时,每年从关税里能有个三四万两白银进账。”

“还有蔗糖和烟草等特产出口。菲律宾土地肥沃,产出的蔗糖和烟草品质上乘,大量销往西班牙本土和其他欧洲国家。这些特产贸易顺差,每年也能给西班牙带来四五万两白银的利润。把这些加起来,菲律宾形势最好时,一年能给西班牙提供大概三十万两白银的财政支持。”

李海叹息到:”不够啊?只有三十万两白银收入”

牛野撇了撇嘴说到:“我们说的都是到西班牙国家的收入,没算那些贵族和传教士,那些玩意都是吸血鬼!先说土地,西班牙把菲律宾大量土地赏赐给贵族、军官和教会。这些土地上种着甘蔗、烟草这些经济作物,产出的收益大半进了他们腰包。比如蔗糖产业,贵族们掌控着几个种植园和加工厂,从收割到售卖,层层剥削,一年一个贵族或者军官靠蔗糖就能赚个几万两白银。”

“传教士也不遑多让。教会不仅有大量地产,还利用宗教影响力敛财。他们放贷,利息高得吓人,最高能到50% 。当地百姓找教会借钱,利滚利,最后一辈子都还不清,只能给教会卖命。而且,教会还收‘什一税’,百姓收入的十分之一都得交给他们。据我所知,一个城市的教会一年靠这些手段,起码能捞个两三万两白银。”

陈阿生惊讶道:“这么多!怪不得他们赖着不走。”

牛野笑了:“我估摸了一下,如果把西班牙的所有势力什么贵族,教士和军官全部清理出菲律宾,把他们的资产全部充公归为国有,那我们一年能整出百万两白银!现在的西班牙,到处都在闹独立,到处都是洞,能保住南美的白银产地都很困难,根本就没有军队能来亚洲。所以。。。我们应该趁他病,要他命!”

这群海匪的眼珠子都绿了。。。

陈老豆把烟杆一拍,老人家猛地站起来,“干他!不干没有天理!不干就是沙逼!干他!”

牛野觉得老人家也不怕闪了老腰子?

李海更是狠狠一巴掌“嘭”的拍在桌子上,“老子出一半的海军!”

牛野眨巴了一下眼睛,“你还有另一半呢?”

李海正色道:“正在剿匪!”

陈老豆呵呵笑,“够了!我还有一半的海军,两边凑起来,搞死西班牙那几条破船毫无问题!”

陈阿生和李海潮对视了一眼,“第一海军陆战队可以登陆作战!”

牛野提醒道:“给第一陆战队再配三千民兵。”

陈老豆问:“再配三千民兵做什么?”

牛野邪笑:“呵呵,一个正规士兵,配三个上弹手,让对方爽一爽!”

陈阿生说道:“一名精锐的线膛步枪手,一分钟能装三发,三个人就能安装九发。一千人专门负责射击,那么一分钟能持续输出9000发子弹!”

李海潮说道:“配合多层壕沟和散兵坑,真会把对方打出屎来!”

陈老豆也嘿嘿冷笑:“更不要说,西班牙到今天还是滑膛枪部队,大概还需要排着队进攻!”

陈阿生也冷笑:“那根本就不是战场!”

牛野好奇的问:“那是啥?”

陈阿生的语气有些生冷:“那就是坟场!”

就在这群人以为,本次会议已经决定战略动作时,有一个恶魔一样的声音再次响起!

牛野再次说道:“呃呃呃,我还没说完呢。。。”

李海反问,“你还要做甚?”

牛野看了看陈老豆。。。却又不说话。

陈老豆直接吼道:“你有屁就放!”

牛野直接开口说道:“把北美洲的舰队借给我一用!”

陈老豆吃惊,“你要赵大他们做什么?”

牛野歪着脑袋想了想,然后义正言辞的说道:“我要去解放乌拉圭!圣马丁解放阿根廷,玻利瓦尔解放委内瑞拉,我要从葡萄牙殖民者手里解放乌拉圭!”

李海问:“什么鸟国家?”,他真没听过!

牛野指着南美洲东南部的一个小地方说,“在这里!”

李海看他就像有病一样,疑惑的问道“这屁眼大的地方,你要去做救世主?”

但陈老豆,陈阿生和李海潮知道,这货肯定有小九九!

陈老豆问:“乌拉圭有什么特产?”

牛野说道:“呃。。。牛羊。。。”

李海潮和陈阿生的眼神都有些古怪,他们绝不相信,这货绝对有问题!

牛野看着他们,直接说道:“你们可以去调查,我真没骗人!”

陈老豆想了想,说道:“行,但是打仗的津贴你要出,战利品要按照规矩分下来,还要给我们太平洋舰队一万两银子!”

牛野也是醉了,“老豆,怎么还要一万两银子啊?”

陈老豆哼了一声,“不给,拉倒!”

牛野也没办法,只能忍了,“好吧!您老大!都按照你的规矩来!”

陈老豆嘿嘿笑,吐了一口烟圈。

牛野也是没有办法,他不敢乱动第二舰队,英国佬真不知道啥时候会过来,他总觉得英国佬快到了,所以一直不敢动第二舰队。

刚刚听说赵大他们到了美洲,那他就要去搞一波大的,他要把乌拉圭搞到手!

这货到底为啥要做乌拉圭解放者?

那是有一次,这货一个月前,在看地图时发现了一个秘密!

他伸手按住南美洲的东海岸,又把非洲的西海岸往一块儿凑。地图不算大,他用胳膊肘压住边缘,一点点对齐——巴西的凸角恰好能嵌进几内亚湾的凹处,就像两块打碎的瓷片,原本就该是一体。他越看越眼亮,指头在两处海岸线上敲着:“原先准是连在一起的!不然哪能这么齐整?”

正琢磨着,手腕一歪,地图滑了滑,南非那块儿恰好挪到了乌拉圭上头。他本想推回去,手却顿住了:南非的好望角挨着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陆地的轮廓竟也能对上,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哎?”刘也来了劲,索性把两处按住,反复比量。

我尼玛!

好望角这边的金矿多得数不清,矿工一锄头下去就能刨着金砂。

他盯着地图上重合的地方,眼睛慢慢亮了:既然南美洲和非洲原本是一块,南非和乌拉圭又能这么严丝合缝,那地下的东西,说不定也差不离?

“南非有那么多黄金……”他喃喃着,指尖点在乌拉圭的位置上,越想越觉得靠谱,“那乌拉圭底下,肯定也藏着!现在只有牛羊。。。说不定只是没人全国到处往深里挖,才没被发现呢?”

这货要做个屁解放者,这货是准备去搞金子!

这地方,现在其实也就是出牛羊,葡萄牙正在侵略这里,总共加起来也就千人的部队,他准备花点时间去搞下来。

然后,作为救世主,他可以派人到处勘探一下,万一。。。被他猜中了。。。那就发财了!

而且,乌拉圭和开普敦隔海相望,第二舰队真要杀过去,三十天就到!

再说了,就算没有金子,他也能买卖牛羊和皮毛赚钱,也不亏!

嗯。。。他想到这里就和陈老豆约定,第二舰队的陆战队和太平洋美洲舰队,今年九月十五日,在乌拉圭外海指定的经纬坐标碰头。

对!现在,李海和老豆去搞菲律宾!

牛野开始搞乌拉圭!

这群货,开始在全世界乱搞一气,纯粹就是为了小钱钱!为了阿拉斯加!

在一群人准备分别时,欧洲送来了一份可以购买的技术清单。

牛野看过以后,直接跳了起来,德国佬那里居然有雷汞火帽的技术可以销售!

牛野指着火帽,已经语无伦次,“这。。。就这。。。这个必须。。。给老子买了,全套买了,不管多少钱。。。全都给老子买了!连火帽技术工厂的全套设备!不对。。。还要给老子入股这鸟人的公司,问问这货愿不愿意卖点股份!”

是的,1817年,德国人约翰·尼古劳斯·冯·德莱塞创办了雷帽工厂,开始生产基于雷汞的击发装置。

德国人是偷的英国佬技术,现在这个德国佬需要钱来建工厂,看到有傻冒登报纸好购买最新的技术,就写信联系了一下。

雷帽由苏格兰牧师亚历山大·佛赛思于1816年发明,是一个用软铜制成的小帽,里面填充有雷汞。

德国人德莱塞偷偷学技术然后,在德国创办工厂,不久为了降低成本,他取消了昂贵的铜帽,将少量雷汞直接装入纸质、硬纸板或亚麻制成的弹药筒中,其发明的德莱塞针发弹成为了最早的整体弹药之一。

陈阿生好奇的问:“很重要?!”

牛野整个人已经在颤抖,“妈祖说,这会改变一切!阿生,要不动声色买下这个技术,买下最新的生产线,然后入股他们。”

最后,牛野交代道:“如果买不到,那就绑架他来澳洲,希望不要到那一步!”

他最后说道:“火帽工厂买两条生产线,一条在铁矿港,一条放在坤甸港,我会让雨儿来负责,最多三年,你会看到神迹!”

神迹?陈阿生再次看了看雷汞火帽,对方开价不高啊?这么便宜的神迹。。。

陈阿生和牛野都不知道,1836年,德莱赛完成了从后面装弹药的针发枪的设计,1841年,解决了针发枪的几项关键技术后,该步枪被普鲁士军队采纳,并以m1841的名称列装。

与传统前装枪相比,m1841型德莱赛枪采用后膛装填方式,士兵可以在卧倒或隐蔽状态下进行装填弹药,减少了在战场上的暴露风险,提高了生存能力。

该枪采用旋转后拉式枪机,操作相对简便,大大提高了射击速度。其射速可达每分钟10-12发,是当时各国部队普遍装备的前装枪的近5倍。

配备“针发系统”,通过针刺破底火帽来引发火药爆燃,这种击发机制在当时较为先进,比传统的燧发枪等点火方式更可靠,提高了射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牛野虽然对枪械发展史一无所知,但他对步枪的外形和筒壳子弹却有概念。只要底火技术得到解决,真正的步枪和后装炮就会像闪电一样迅速地进入这个世界!

这是因为牛野拥有未来视野,一个直线奔跑的人。而且,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一个得力的伙伴——雨儿,这个女孩就像是时间的作弊器一样,拥有着超凡的能力。

雨儿对于事物的拆解能力极其出色,她能够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部分,并以惊人的速度理解其中的原理。更重要的是,她是唯一一个能够跟上牛野思维模式的人。

可以说,牛野就像是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够发现问题和机会;而雨儿则是他的大脑和双手,能够将他所看到的东西进行激素分解、重构,最终将想法转化为实际的成果。

但他还忽略了一个人,那就是他最早的商业合作伙伴,那个破产再次崛起的商人爱德华。

现在,爱德华正站在蒸汽拖拉机的工厂里,他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拖拉机的马力始终无法突破12马力?

就在牛野要求必须获得雷汞的同时,他走进了铁矿港的钢铁工厂,想了解能不能再次提高钢材本身的质量。

这一次爱德华带着蒸汽拖拉机工厂的工程师团队和铁矿钢铁厂的工程师团队进行集体会议,讨论如何提供更好的钢铁质量问题。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铁矿港,码头上的起重机已经忙碌起来,将一筐筐铁矿石从货轮上卸下。爱德华·霍华德站在钢铁厂最高的观景台上,目光穿过晨光中的烟尘,落在远处蒸汽拖拉机工厂的烟囱上。那里的浓烟比往常更加密集,却依然无法掩盖一个事实——他们的蒸汽机,始终困在12马力的桎梏中。

\"先生们,时间到了。\"爱德华转身,大步走向会议室。

会议室内,长桌上铺满了图纸和计算稿。蒸汽拖拉机工厂的总工程师张铁林正和几位设计师争论着什么,而铁矿钢铁厂的首席冶金师李建国则沉默地翻阅着一本厚重的笔记本。

\"早上好,各位。\"爱德华的声音沉稳有力,瞬间让嘈杂的讨论安静下来,\"我知道我们今天聚集在此,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让我们的蒸汽拖拉机突破12马力的限制,迈向20马力,甚至更高。\"

张铁林首先发言,他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工程师,脸上的胡须总是修剪得整整齐齐。\"爱德华先生,我们已经尝试了所有常规方法。锅炉的设计接近理论极限,活塞的材质也无法承受更高的压力。除非......\"他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除非我们能获得更高质量的钢铁。\"

\"正是如此。\"爱德华点头,走向挂在墙上的巨大图纸,\"这就是为什么我召集了两个团队的精英。李建国,你的钢铁厂有什么建议?\"

李建国站起身,走到图纸旁,手指点在一处标记上。\"目前的钢铁质量限制了我们的发展。普通铸铁无法承受更高的温度和压力,而我们现有的冶炼技术已经到了瓶颈。\"他停顿了一下,声音低沉而坚定,\"但是,如果我们能改进鼓风系统,提高炉温,再配合特殊的合金配比,情况会有所不同。\"

\"具体怎么做?\"一位年轻的拖拉机设计师急切地问道。

\"我提议,\"爱德华走上前,拿起一支炭笔,在图纸上勾勒起来,\"利用我们现有的最大马力蒸汽涡轮发动机,进行动力并联,为高炉提供更强劲的鼓风。\"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惊讶的低语。张铁林皱眉道:\"你是说,将多台蒸汽涡轮的动力合并?这从未有人尝试过!\"

\"正因如此,我们才需要尝试。\"爱德华的眼神坚定,\"并联后的蒸汽涡轮能提供更稳定、更高压的气流,使炉温大幅提升。更高的温度意味着更纯净的铁水,更少的杂质,最终产出更优质的钢铁。\"

李建国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确实可行!我们的单台曲轴蒸汽发动机的功率确实不足,但你提到的涡轮蒸汽机我也想尝试,可从未思考过多台动力组合。这是一个全新的想法\"

\"你有什么补充?\"爱德华转向他。

\"锰钢技术。\"李建国斩钉截铁地说,\"不是链条,而是发动机本身材质里面加入适量的锰元素,可以显着提升钢铁的硬度和韧性,同时增强其抗冲击性。\"

\"锰钢?\"张铁林怀疑地看着他,\"这种硬度锻造复杂形状会有问题吗?\"

\"因为还没有人真正尝试大规模生产。\"李建国反驳道,\"但我敢保证,锰钢技术能让我们的钢铁质量飞跃性提升。可我们需要更大力量的蒸汽锤@\"

爱德华微笑着点头:\"很好,那么第三个方案。张铁林,你的工程师们一直想要一台更大的蒸汽锤,对吗?\"

张铁林的表情亮了起来:\"是的!我们需要一台能够锻造大型部件的两百吨级蒸汽锤!有了它,我们就能制造出更坚固的曲轴、齿轮和锅炉壳体,支撑更高的蒸汽压力。\"

\"我愿意投资这台蒸汽锤的研发。\"爱德华宣布道,声音在会议室中回荡,\"李建国,你的钢铁厂负责制造它所需的特殊钢材;张铁林,你的团队负责设计锻造系统。我们要为蒸汽拖拉机工厂打造一台真正的工业利器。\"

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工程师们都在消化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爱德华先生,\"张铁林最终开口,声音中带着谨慎的兴奋,\"如果这些都能实现,我们的蒸汽机将能承受更高的压力,锅炉的效率将大幅提升。理论上,20马力并非不可能。\"

\"不仅如此。\"李建国补充道,\"更好的钢铁意味着更轻的部件也能承受更大的压力。我们可以重新设计整个蒸汽机的结构,使其更加紧凑和高效。\"

爱德华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工厂的烟囱和码头上忙碌的景象。\"各位,1817年将是改变历史的一年。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蒸汽拖拉机的功率达到20马力,而是要为整个工业革命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但是,风险呢?\"一位年轻的工程师小声问道。

爱德华转过身,目光坚定:\"每一项伟大的发明都伴随着风险。但如果我们不敢尝试,我们就永远停留在12马力的限制中。我宁愿在追求进步中失败,也不愿在安于现状中成功。\"

会议持续到午后,工程师们热烈讨论着每一个技术细节:并联涡轮的同步控制、高炉结构的改造、锰钢合金的精确配比、两百吨蒸汽锤的机械设计......白板上写满了公式和草图,桌上的咖啡杯渐渐空了,但每个人的热情却越来越高涨。

当夕阳的余晖洒进会议室时,爱德华站起身,做了最后的总结:\"明天开始,两个团队的核心成员将组成联合工作组。李建国,你的第一批实验钢铁样品必须在六个月内完成;张铁林,联系蒸汽锤工厂,让他们报价。同时,你的团队需要在一周内拿出并联涡轮的初步设计方案。我们的目标是,在1817年年底前,看到第一台20马力蒸汽拖拉机的诞生。\"

走出会议室时,张铁林拍了拍爱德华的肩膀:\"你疯了,爱德华。但也许,这正是我们需要的疯狂。\"

爱德华微笑着望向远处的工厂,那里的烟囱正冒着浓烟,蒸汽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不,张铁林,我们只是在追逐一个必然的未来。\"

1817年5月,因为蒸汽拖拉机厂的要求和投资,铁矿港开始了一次尝试,蒸汽涡轮机多台并联鼓风,两百吨蒸汽锤锻造锰钢材料。

爱德华的思想很朴素,他只是想把蒸汽拖拉机的马力提升到20马力以上。也就是相当于二十匹马能拉动的重量。

但他根本没想到,包括牛野那货也没有想到,锰钢,超大型涡轮蒸汽机鼓风系统,以及两百吨蒸汽锤将会锻造出怎样的蒸汽帝国!

可他们同样没有想到,本来蒸汽锤工厂就在研究下一代蒸汽锤!政府投资金额刚好足够研发200吨蒸汽锤,他们的研究已经进入尾声,大约百分之七十的部件已经完成锻造。

现在订单来了,这群货非常激动,立刻开始加工剩下的百分三十部件。而且利用这笔投资,又开始搞下一代300吨蒸汽锤的研发。

无耻的蒸汽锤工厂厂长在会议上是这么说的:“小蒸汽锤还好一点!可我们的超大型蒸汽锤的客户就这么多,铁矿港,坤甸港,最多加上开普敦,总共能造几台?弟兄们要想年年有大生意,那就要把蒸汽锤的重量作上天,让他们年年都有新的设备可以采买,现在立刻,马上,给老子搞300吨!不然,大型蒸汽锤设计小组的两百多工程师卖个三台设备就会失业,那我没有办法只能让你们去做销售,你们自己选吧!”

这群为了不去做销售的工程们,把工业史推向了一个奇葩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