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门西双榜 > 第38章 下放第4章 工作

门西双榜 第38章 下放第4章 工作

作者:昂首低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2:00

边好听了,觉得奇怪,问道:“你能有什么好事!

别又是贪玩吧?!”

宗且示听了,笑道:“怎么是贪玩?

有个机会,能让你和以刚叔叔大显身手。

说出来,你可不要求我带你去!”

又见边好看着他,一脸不屑。

宗且示一边察言观色,一边给她介绍了去凤阳的事。

见边好听了,有点迟疑,他立即说出了真实想法:“我的好朋友中,只有你和以刚叔叔最懂农事。

所以,想请你们,过去帮忙。”

边好听了,看了看郭以刚,叹道:“我倒是想去,可惜不能!”

见边好看着自己,欲言又止,郭以刚解释道:“赵卓刚刚去世。

按照南京的规矩,头七之内,亲人不能离开逝者身边!”

宗且示听了,边想边说:“我们都是年轻人,应该移风易俗!

你们已经,完完整整参与了丧事。

不应该再讲究,做头七这种旧风俗。

如果认真讲究,姐夫去世,内弟三年之内,就不能结婚。

亮哥哥、好姐姐的大好青春,岂不是虚度了?!”

时洲亮听了,看了看边好,点头说道:“出来之前,边好的太婆的确有过提议。

她让我们,趁着热孝期内结婚。

否则,就要等三年。

来南京的路上,我们也在商量,准备先领结婚证,应付一下家里。

但是,暂时不办事。”

边好红着脸,也说:“这样安排,有两个好处。

一来,可以安慰太婆。

二来,也算是破四旧,不会被公社领导批评了。”

宗且示听了,点头问道:“也就是说,你们在七天以后,就可以离开南京,去凤阳了?”

边好听了,先点了点头。

接着,又摇头说道:“还是不行!

洲鹦姐新丧,立志又来了南京。

我们还要在家,好好陪她几天,才能放心。”

时洲亮、郭以刚听了,均点头不语。

宗且示见了,马上说道:“洲鹦阿姨的事情大!

帮双显爷爷、指柔奶奶的事,相比之下就不是很着急了。

等我们到了凤阳,再想其他办法吧!”

边好想了想,说道:“这样,你们先去。

如果有需要,再打电话过来。

我们过了头七,就能赶过去。

反正,凤阳离南京也不远,半天就能赶到。”

郭以刚听了,也说:“不错。

凤阳的事情,也不急在这一两天。

哪怕,等你们回了南京,如果有需要,我们也可以去。”

宗且示见边好去不了凤阳,多少有点失望。

便看着时洲亮和边好,逗他们开心,问道:“亮哥哥、好姐姐,我能不能,对你们提个要求?”

两人听了点头。

宗且示一边往赵立志身边走,一边说道:“我们去了凤阳,你们俩不准偷偷结婚!”

边好听了,气得追过去打他,问道:“什么叫偷偷结婚?!”

宗且示见了一闪身,赵立志护住他,不让边好上前。

然后,问道:“且示叔叔,到时候,如果叔叔婶婶去凤阳,我能不能,跟着他们一起去?”

宗且示听了,点头说道:“当然可以。

你以后,不要跟他们去,就跟以刚爷爷去。

以刚爷爷一直都长不大,特别贪玩。

你跟着他,出去玩的机会多。”

郭以刚听了,笑道:“贪玩长不大,说明我年轻。

我就是不明白,你为什么,让立志叫我爷爷?”

宗且示听了,马上笑道:“我爸妈和茭白阿姨是同学,是同一辈人。

好姐姐是茭白阿姨的女儿,我和她,就是同一辈人。

亮哥哥和好姐姐结婚,我就和亮哥哥同辈了。

立志是亮哥哥的外甥,就是我的下一辈。

他叫我叔叔,我又叫你叔叔。

他不应该,叫你爷爷吗?”

郭以刚想了想,摇头说道:“不对。

你和立志是同一辈人。”

宗且示听了,问他为什么,郭以刚微微一笑,说道:“你爸妈叫时老师和曹校长,叔叔和阿姨。

你就应该,叫他们爷爷奶奶。

立志是他们的外孙子,叫他们公公婆婆。

你不和立志是一辈人,还想翻出天去?!”

宗且示听了,想想也对,正懵着。

梁小硕看着他,笑了笑,问道:“且示哥哥,两个人做了同学,就是同一辈人吗?”

宗且示听了,不知道她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迟疑着点了点头。

梁小硕见了,捂住嘴,马上笑道:“那你就应该,叫立志叔叔!”

众人听了都笑。

宗且示听了,大出预料,笑着举起手来,威胁道:“今天,你不说出个所以然来,看我怎么收拾你。”

梁小硕见了,笑着推开他,又说:“立志哥哥和我,都上三年级,我们就是同学了。

你爸妈,叫我爷爷作梁爷爷。

我和你爸妈,就是同一辈人。

你就应该叫我阿姨,叫立志叔叔了!”

宗且示听梁小硕说得认真,还有理有据,不像是在占自己便宜,一时不知道怎么应答。

冯念初听了好笑,边想边问:“小硕,如果且示哥哥叫了你阿姨。

这里的人,除了以刚叔叔。

其他的人,都是你的晚辈了?!”

梁小硕听了点头,想了想,说道:“好像是的哎!

你们也是小博和小成的晚辈了!”

吴关雅听了,马上笑道:“那也未必!

小硕的婆婆吴九月,和我爸爸吴九光,是同一辈人。

你平时,叫我表婶。

我和且示是同学,你就应该,叫他叔叔。”梁小硕听了,也笑着点头。

宗且若听了,拉起赵立志,看着宗且示,说道:“都怪且示哥哥不好。

他生**动,不爱静。

辈分也到处乱窜,一会儿是侄子,一会儿又是叔叔。

害得我们立志,已经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叫了。”

见赵立志点头,她又说:“立志,你听自己的。

你想怎么叫,就怎么叫。

不要管,别人怎么说。”

赵立志听了,点头说道:“我想,还是应该叫以刚叔叔、且示哥哥、且若姐姐、边好阿姨和小硕妹妹。

你们看好不好?”

众人听了,笑着点头。

宗且示看着赵立志,说道:“辈分要看从哪儿论。

高兴了,就把自己论得小一点。

不高兴了,就论得大一点。

不一定,非要有一个定数。

只要听上去,不伤人也不伤己,也就好了。

我喜欢叫以刚叔叔,是因为他经常带我出去玩。

这样叫,我们俩都开心!”

郭以刚听了点头。

梁小硕听了宗且示说的一番话,像是解了心结,支持他的想法。

于是,说道:“立志哥哥,且示哥哥说得对。

以刚叔叔贪玩,跟着他,可以多玩些地方。”

赵立志听了,边想边说:“先学习,然后再玩!”

梁小硕马上觉得,自己的说法境界低了。

她看着赵立志,笑道:“对,以刚叔叔是南京大学的老师。

我们和他一起,先学习,然后再玩!”

郭以刚听了,笑道:“你们说的对,先学习,然后再玩!

以后,小硕、思佳和立志在同一个班。

立志刚过来借读,不知道的事情多,你们要多多关心他。

与此同时,也不要耽误自己的学习。”

梁小硕点头,说道:“以刚叔叔放心!”

说完,与范思青、范思佳一起,帮着赵立志,去收拾床铺。

宗且示见了,看着时洲亮和边好,说道:“亮哥哥、好姐姐,你们今天,就住在这儿吧!

晚上,大家一起好好聊聊。

明天早上,你们再回去。”

时洲亮看了看赵立志,对宗且示说道:“今天早上,以刚哥打来电话,说他已经帮立志联系好了借读的事。

爸妈听了,让我和边好趁热打铁,立即过来落实。

家里的事情,暂时由他们撑着。

不过,今天晚上,我们一定要赶回去。”

宗且示听了,点头说道:“好吧。

等我们从凤阳回来,再去沙洲公社找你们。”

宗且若想了想,补充说道:“今后,立志在这儿上学,大家有的是机会,一起见面的。”

众人点头。

收拾好了赵立志的床铺,时洲亮、边好、赵立志三人,立即回了沙洲公社。

郭以刚也回了南京大学。

其他人又商量了一会儿,安排邱念国和范思欢,去浦口火车站买票。

宗且示带着宗且若、范思青、范思佳、冯念琴、吴关雅、梁小硕等人,去印刷厂加班。

冯念初听到边好来了,遗憾自己没能和她见上一面。

看着宗且示,问道:“且示,边好高中毕业了吧?”

宗且示说:“是的。

好姐姐是回乡知青,已经在公社扫盲办公室上班了。”

冯念初点头,又问道:“她还在坚持,自学补习班高三的教材吗?”

宗且示边想边说:“是的,

她和你一样,将来也想考大学!

我也把,大师傅说的话,对她说了。

她也认为,大师傅说的话,大家一定要听。

一定要相信国家,迟早会重新招收大学生的。”

冯念初听了,点头叹道:“我和边好年纪一样大,又都是,刚高中毕业就工作了。

真想和她,好好聊一聊啊!”

冯念琴听了,说道:“姐,好姐姐的工作比你自由。

要不是赵卓哥哥出了事,她和亮哥哥、立志弟弟,就能去凤阳了。”

冯念初听了,点头说道:“真羡慕她,能在公社扫盲办工作。

忙一阵,闲一阵,跟着农时走。

不像我在印刷厂,整天总是忙忙碌碌的,没有一点空闲的时间。”

吴关雅想了想,说道:“有工作,总比失业好。

现在,有很多小学毕业生,毕业以后,根本就找不到工作!

奶包阿姨和好姐姐,幸亏你们是高中毕业生,才找到了那么好的工作。

工作来之不易,不能耽误。”

范思青听了,也说:“我们去金湖,看见不少插队知青和回乡知青。

因为他们文化高,下乡不久,被分配到了公社扫盲办工作。

还有几个家国中学的高三同学,已经受聘,担任了当地中小学的民办教师。”

宗且若看着众人,点头说道:“不错。

不管是扫盲班老师,还是印刷管理岗位,都不是我们这些小学毕业生,能干好的。

孙厂长说过,自从奶包阿姨进了印刷厂,厂里的业务管理,已经上了一个台阶。

在增收节流、资金周转、工作效率和客户服务方面,奶包阿姨为厂里,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冯念初听了,看着宗且示,摇头笑道:“孙厂长谬赞了。

最重要的,是且示联系来的印刷业务。”

宗且示见了,马上摇头,说道:“业务不是我一个人联系来的。

而且,业务和管理,完全是两回事。

我根本没有耐心,去做奶包阿姨手上的事情。

如果让我来管理,客户和员工一定会乱成一锅粥,天天都要吵架!”

冯念初笑了笑,边想边说道:“男女有别。

如果,让念恩来干我这一摊,我去当基干民兵,也会乱成一锅粥。”

冯念琴听了,马上笑道:“不错。

念恩去金湖没几个月,公社民兵连长见他枪法好,就调他到了身边。”

范思青点头,也说:“每一次,民兵连搞活动的时候,念恩都能拿全工分。

再加上,知青每个月发的8元钱生活费、38斤成品粮和4两油,他今年的生活,就没有问题了。”

范思佳听了,看着范思青,问道:“姐,为什么你只是说,今年的生活。

明年,念恩哥哥的生活,就会有问题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