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门西双榜 > 第28章 有教第1章 旱灾

门西双榜 第28章 有教第1章 旱灾

作者:昂首低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3 12:12:00

日子过得飞快,一转眼,三天的春节假期,就到了最后一天。

中午,郭以群一家人刚刚从林县回来,就听郭以刚说,梁九斤回到了南京。

而且,还带回了宗渝虎和侯佳佳的一双儿女。

他们安顿好了行李,扛了两大包从林县带来的特产,动员了郭以刚,一起来到了9号大院。

郭以群把红枣交给艾叶,请居委会代劳,分给捐赠衣物的邻里们。

艾青青拉着艾叶和周娴香,去聊林县新闻。

秦关意见郭以刚也来了,笑道:“你真是稀客,怎么舍得过来的啊?!”

郭以刚听了,避而不答,反问道:“怎么啦,我就不能来吗?”

梁九斤听了,担心惹恼了他,忙制止住秦关意。

又让郭以刚带着郭晓店、和郭晓玲,进家去坐。

郭以刚摆了摆手,径直去了梁有余的房间,找梁有余、蒙不迟和宗且示玩。

四个人有说有笑地商量了一下,就去大院,找了其他孩子,在一起玩了起来。

梁九斤和郭以群见了,这才放下心来,一起去各家拜年。

拜完年,两人痛快地聊了好一阵。

当说到林县准备建设引漳入林工程的时候,一起去了温习家。

芮康城、邱达光、章文樱、冯捕蝉、范竹毫、冯照山等人,正聚在温习家聊天。

白薇见他们进来,忙泡了茶,招呼着让两人坐下。

看着郭以群,温习问道:“以群,去年全国大旱,林县的情况怎样?”

郭以群点头,说道:“林县十年九旱,旱情也非常严重。

不过,总算没有绝收!”

看着众人,他想了想,又说:“根据林县水文所掌握的情况,去年的夏旱,林县的旱情发生早、持续时间长。

旱前,还遇上了‘空梅’,雨水偏少。

从5月中旬到8月上旬,连续90天,没有下过一场透雨。

特别是6月中旬到7月底的50天内,雨水极少,气温偏高,蒸发量大。

河流的水位急剧下降,很多塘库都干涸了。

直到8月上中旬,好不容易盼来了几场透雨,解除了旱情。

这种天气,非常极端,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将来,林县只有多建水利工程,特别是大型的水利工程,才能抗得住这样极端的天气。”

见众人听了,频频点头,他接着说:“去年11月1日,**在新乡火车站,接见了豫北地区的县委书记。

他老人家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把农业搞上去,必须大办水利。’

在**的号召下,林县县委和群众,很快就提出了‘十变’的口号。

其中包括旱地变水地、秃山变林山、坡地变梯田等等。

大家在山上挖鱼鳞坑、修排洪渠、修澄沙坑、打旱井、挖蓄水池,想了很多办法,大兴水利工程。”

邱达光听到这儿,问道:“有没有具体的例子?”

郭以群听了,点头继续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林县县委在庵子沟召开的现场经验交流会。

会上,大家制定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规划,发出‘开展一千个庵子沟运动’的战斗号召。

目前,县里正在兴建英雄渠和弓上、南谷洞、要街三座中型水库。

还有人提出,要引浊漳河水,进入林县,争取彻底解决林县的缺水问题。

希望这些水利工程,对抵抗洪涝灾害,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邱达光点头,说道:“引水工程,耗力耗钱,能出台这样的县域解决方案,那是最好的事情了。

这样做,就能避免重复规划、设计、勘测和建设。

也能集中力量,提高新修水利工程的抗灾等级。”

想了想,他又说:“除了引水工程,保土固土工作,也不容忽视。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垦农田,放倒了大量的树木。

第二个五年计划一开始,因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又加大了砍伐树林的力度,导致南北方的土地缺少植被,水分流失严重。

1958年夏末,我国光是华东、东北地区,就有800多万顷农田受到了旱灾。

如果水土保持得好,其中的一部分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或者减轻的。”

温习听了,叹道:“去年1-8月,全国发生大面积旱灾,涉及到冀、晋、陕、甘、青与西南川、滇、黔及华南的粤、桂等省区。

春旱的时间长,波及面广,严重影响了农作物播种、生长。

河北省中部、东部,连续200多天无雨无雪。

5月中旬,西南、华南及冀东持续干旱。

入夏以后,光是吉林省,就有266条小河、1384座水库干枯,为近30年未有的大旱。

去年一年,旱灾已经波及到了24个省区,受旱2236万公顷农田。”

梁九斤想起购置年货遇到的事情,说道:“难怪过年之前,不迟去买山芋粉丝,南北货商店已经在限量供应了。

听说,国家供应给城市居民的粮食,也可能发生变化。

但是,供应粮食的数量,不会减少。

只是会在供应品种上,出现变化。

现在,我们吃的供应粮,是足斤足两的细粮。

以后,有可能把粗粮和细粮,搭配在一起供应。

供应的粮食里面,也会搭上一些玉米面、山芋干、大麦片等粗粮。”

温习听了,问道:“记得解放前夕,你们担心打巷战,在地道里储备了一些粮食。

不知道,这么多年下来,有没有轮换过粮食?”

梁九斤点头,说道:“前几天,我刚刚进去看过。

储藏室里,好像还有一些粮食。

但是,不知道有没有轮换。

我现在就去问一下亲妈。”

说完,就起身出了门。

不一会儿,梁九斤叫来了艾叶、周娴香、金雨蒙和叶双枝。

章文樱招呼她们坐下,又简单介绍了一下全国各地旱灾的情况。

接着,问起了储备粮的事。

艾叶听了,说道:“地道里面的储备粮,有500个人、一个月的用量。

怀仁学校改公立的时候,我们轮换过一次。

不久以后,托儿所扩招,我们就把储备的粮食,全部通过金家面食铺,轮换成了面粉。

最近几年,我们每年都会通过金家面食铺,把面粉轮换一次,以防过期变质。”

叶双枝看着艾叶,笑道:“还是我们的艾叶大主任有见地!

一开始,我考虑到幼儿园的经费紧张,又觉得新中国都成立了,不会打仗了。

所以,就建议把储备的粮食,给学校和幼儿园分了,没有必要进行轮换。

艾叶听了坚决反对,没有同意。

现在看来,如果发生大的自然灾害,这些储备的粮食,是可以为学校和幼儿园,解决粮荒问题的啊!”

金雨蒙边想边说:“面食铺的确有条件,每年都帮着艾叶阿姨,轮换一次怀仁地道里的粮食。

1956年,金家面食铺加入了区餐饮合作社。

区里见我们的铺子,经营规模小,没有派人来管理。

这样,我爸妈可以自行做主,完成轮换的事。”

周娴香点头,说道:“轮换粮食和开荒种地,一样重要。

以前,香山慈幼院也经常出现旱涝灾害。

熊希龄院长就发动我们,到处开荒种地,来应对灾年。

如果,南京出现了供应粮不足的情况,花露南岗这一带,有不少边边角角的土地,是可以发动师生们,去开垦的。

按照这里的土质,可以种苞芦、山芋、南瓜和一些高产的蔬菜。

中华门门西这一带,不缺水,只要勤劳,没有吃不上饭的。”

冯照山听了点头,补充说道:“除了种地、轮换储备粮,真正到了缺粮的地步,我们还有其他办法来应对饥荒。

比如,可以挖野菜,兑在米里煮稀饭吃,或者兑在面粉里摊饼吃。

小时候,我就挖过荠菜、马兰头、灰灰条、马齿苋、蒲公英、野蒜等野菜。

还捋过洋槐树花、榆树钱,这些东西,都可以兑着吃。

我还亲眼看到,有人吃榆树皮和橡树果。

只要用心去找,能吃的东西有很多!”

白薇还是有点担心,皱着眉说道:“真的到了需要吃野菜,来渡过饥荒的地步,地道里的这些储备粮,一定要慢慢吃。

能用它们,兑着东西吃,就要尽量兑。

这样,才能多保住几个人的命啊!”

温习听了,看着艾叶,说道:“看来,还要辛苦艾叶姐,坚持每年轮换一次储备粮,以备不时之需啊!”

艾叶听了,点头答应。

邱达光看着众人,忧心忡忡,担心地问道:“不知道,如果旱情持续下去,供应物资过于紧张,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工程,会不会受到影响?”

冯捕蝉想了想,说道:“去年五一节,我们厂制造出了直径2.8厘米的长江27型拖拉机。

现在,这款产品热销全国,供不应求。

因此,我经常能接触到全国各地的农技人员。

闲下来的时候,我们聊得最多的,就是各地的旱灾。

如果发生全国性的大旱灾,迟早会影响到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进度。”

范竹毫点头说:“从市委宣传部的角度来看,大桥的规划、勘探、征地工作,一直都在顺利进行着。

其中,征地工作从去年开始规划,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59万平方米的征地工作。

原先生活在桥址附近的六千多名居民,都会得到妥善安置。

也就是说,目前大桥的建设工作,还没有受到旱情的影响。

希望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那样的话,就不用担心影响大桥的建设进程了!”

众人正聊着,童达光夫妇、童俊夫妇、江腾冲夫妇和靳裕觉,一起来到了9号大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