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科幻电影不好拍?我直接上真家伙 > 第78章 逆行者

郑市疾控中心的应急指挥室里,电话铃声如同催命符般接连响起。刚挂下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汇报电话,主任王健的手指还没离开听筒,另一部标注着 “紧急” 的红色电话又急促地响了起来。“王主任,我们医院接诊了三十多个发热患者,症状跟第一人民医院说的一样,普通药物完全没用!” 电话那头传来郑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慌乱。

王健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快速翻开桌上的《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手册》,手指在 “三级响应”“区域管控” 等条目上划过,脑海中飞速梳理着应对流程。“李主任,立刻对患者进行隔离观察,做好个人防护,我们马上派流调人员过去!” 挂了电话,王健抓起另一部电话,直接拨通了郑市政府应急办的号码。

“张主任,情况紧急!目前郑市多家医院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症状疑似新型病毒感染,传染性极强,普通药物无效,初步判断可能引发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 王健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紧迫感,“根据应急处理准则,我建议:第一,立即关闭郑市所有进出通道,包括高速公路出入口、火车站、汽车站,防止病毒向外扩散;第二,向省级部门请求支援,抽调周边城市医疗队伍进驻郑市;第三,上报国家卫健委,请求调派专业团队评估事件等级,制定应对方案!”

电话那头的张主任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回复:“我马上向市长汇报,你这边做好信息汇总,十分钟后我给你答复!”

十分钟后,郑市政府紧急会议的决定传来:暂时关闭郑市所有进出通道,为期三天,后续根据疫情发展调整;同时,由市长牵头成立应急指挥部,统筹协调疫情防控工作;省级支援申请已同步提交,国家卫健委那边也已发出紧急汇报函。

消息一出,郑市的交通枢纽瞬间陷入紧张。在郑市东高速公路出入口,原本排队进入市区的车辆,接到关闭通知后纷纷调头,长长的车流在高速路上排起了长龙,车主们摇下车窗,满脸疑惑地议论着 “怎么突然关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而在郑市火车站,广播里循环播放着 “因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即日起暂停所有进出站列车” 的通知,候车大厅里的乘客瞬间炸开了锅,有人拿着车票焦急地询问工作人员,有人掏出手机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整个大厅一片混乱。

就在这时,一支支穿着白色防护服的队伍,正朝着与撤离车流相反的方向疾驰。在郑市西高速公路出入口,来自洛市的医疗小队乘坐的大巴车,正缓缓驶过关闭的收费站。这是省级部门紧急协调后,为医疗支援车辆开辟的 “绿色通道”。大巴车的车窗上贴着 “洛市支援郑市医疗小队” 的红色标语,车厢里,医护人员们正抓紧时间穿戴防护服,有人在检查核酸检测试剂盒,有人在整理呼吸机、防护服等物资,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却没有丝毫退缩。

“大家再检查一遍防护装备,到了郑市第一时间投入工作,那边的患者还在等着我们!” 洛市医疗小队队长李娜对着队员们喊道,她的护目镜上已经蒙上了一层薄汗,却依旧眼神坚定。大巴车驶过拥堵的撤离车流,与那些调头返回的车辆擦肩而过,成为高速路上唯一逆行的风景线。

类似的场景,在郑市周边的每一条通往市区的道路上上演。来自汴市、新市、安阳市的医疗小队,带着满满的物资,冒着未知的风险,向着疫情中心的郑市进发。他们中,有刚下夜班就主动报名的护士,有即将退休却坚持参战的老医生,有瞒着家人偷偷加入的年轻医护,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守住郑市,控制疫情。

与此同时,国家卫健委的紧急响应也在快速推进。接到郑市的汇报函后,卫健委主任立刻召开会议,最终决定:从鄂省武市调派一支由五十人组成的专家小组,紧急进驻郑市。这支专家小组,正是当年参与武市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核心团队,有着丰富的大规模疫情应对经验,熟悉新型病毒的检测、隔离、治疗流程。

“这次的病毒比我们之前遇到的更复杂,大家一定要做好万全准备!” 专家小组组长周瀚文在出发前的动员会上说道,他手里拿着郑市患者的初步症状报告,眉头紧锁,“根据现有信息,病毒不仅传染性强,还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尤其是有基础病的患者,风险极高。我们到了郑市后,第一时间开展病毒分离和基因测序,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当天下午,专家小组乘坐的专机降落在郑市新郑国际机场。刚下飞机,他们就直奔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穿上防护服,走进隔离病房。周瀚文先是查看了张奶奶和她孙子的情况,仔细询问了症状出现的时间、接触过的人员,然后拿起患者的血液样本,前往临时搭建的实验室。

实验室里,仪器正在高速运转,专家们分工合作,有的进行病毒分离,有的开展基因测序,有的分析患者的免疫指标。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实验室里的气氛越来越凝重。直到深夜,周瀚文拿着一份初步检测报告,走出实验室,脸上满是严肃。

“情况比我们预想的更严重。”周瀚文对着应急指挥部的工作人员说道,“这种新型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甚至空气传播,传染性是之前武市病毒的 1.5 倍。更关键的是,病毒会直接攻击人体的 t 细胞,导致免疫力快速下降,有基础病的患者,很容易引发并发症,死亡率极高。目前我们还没找到病毒的来源,也没有有效的特效药,只能先通过支持治疗维持患者生命,防止病情恶化。”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应急指挥部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接下来的两天,疫情的发展印证了周瀚文的判断。郑市的感染患者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从第一天的几百人,飙升到第三天的五千多人,各大医院的隔离病房早已爆满,连走廊、大厅都挤满了患者,临时搭建的方舱医院也在紧急建设中。更严峻的是,郑市原本储备的防护服、口罩、呼吸机等医疗物资,在高强度的消耗下开始紧缺,不少医院已经出现 “一人一服多次使用” 的情况。

雪上加霜的是,第一批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开始陆续出现感染症状。在郑市第一人民医院,负责护理张奶奶的护士小林,连续工作了三十多个小时后,突然出现发烧、咳嗽的症状。“我没事,把我隔离起来就行,别影响其他同事!” 小林躺在隔离病房里,还在担心着患者的情况。

类似的情况不断发生,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倒下,本就紧缺的医疗资源,变得更加捉襟见肘。应急指挥部一边向周边城市紧急请求调集物资,一边向国家卫健委申请更多的医疗支援。在郑市的每一家医院里,剩下的医护人员们都在超负荷工作,有人连续工作四十多个小时没合眼,有人累得直接坐在地上睡着了,却没人抱怨,没人退缩,他们知道,自己是守护郑市的最后一道防线。

而在郑市的街头,空旷的马路上只有救护车和物资运输车辆在穿梭,家家户户紧闭门窗,偶尔能看到穿着防护服的社区工作人员,在挨家挨户排查发热人员。原本热闹的城市,如今一片寂静,只有偶尔响起的救护车警笛声,提醒着人们,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这座城市里激烈进行。

一场关乎生命与病毒的较量,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序幕。而郑市的第一批逆行者们,正用自己的坚守,为这座城市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