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科幻电影不好拍?我直接上真家伙 > 第25章 新电影的筹划

第二天上午九点,影视项目总监陈浩准时出现在陈宇办公室门口。“陈总,您找我。” 陈浩推门而入时,正看见陈宇在翻一本厚厚的手稿,泛黄的纸页上布满修改痕迹,边缘还粘着几张人物设定草图。

“坐。” 陈宇将手稿推到他面前,封面用钢笔写着《涅盘》两个字,笔锋凌厉如刀,“这是新电影的剧本初稿,你先看看。”

陈浩接过手稿,指尖触到纸页上凹凸的字迹,忽然想起大学时在图书馆翻旧书的触感。他翻开第一页,目光很快被剧情牢牢抓住:

主角孙弘毅是缉毒大队队长的独子,父亲三年前在跨境抓捕行动中牺牲。这孩子打小跟着爷爷习武,十二岁就能耍得一手好枪棍,十八岁时在全省武术锦标赛拿过散打冠军。可命运偏要跟他开残酷的玩笑, 二十岁那年,境外贩毒武装通过泄露的情报查到他的身份,趁夜摸到家里报复。

手稿上的描写渐渐激烈起来:七名蒙面匪徒破门而入时,孙弘毅正给父亲的遗像擦灰。他抄起墙角的甩棍打翻三个匪徒,却终究寡不敌众,被铁链锁在暖气片上。领头的刀疤脸狞笑着掏出匕首,在他四肢的筋络处划下数刀,“你爹断了我们的财路,就让你这辈子当个废人!”

“就在这时,休假前来探望的特战队队长赵刚正好撞见。” 陈宇的声音适时响起,打断了陈浩的阅读,“赵刚就是《边境救援》里那个角色,算是跨片联动。他虽然救下了孙弘毅,但手筋脚筋的损伤已经不可逆。这里补充一下,赵刚与孙弘毅的父亲曾经是战友。”

陈浩翻到下一章,剧情急转直下:曾经能轻松劈碎三块青砖的少年,成了连筷子都握不稳的残疾人。孙弘毅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年,父亲的奖章被他藏在床底,武术奖杯则被摔得粉碎。手稿里夹着张素描,画中少年坐在轮椅上,眼神空洞得像口枯井,窗外正飘着雪。

“这是前半段。” 陈宇抽出最后几页,上面只有寥寥数行字,“关键转折在后面,孙弘毅偶然听说了星辰公司的生命 1 号项目,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求助。”

陈浩猛地抬头:“您是想把生命 1 号的技术融入剧情?”

“不仅是融入,要让技术成为主角重生的支柱。”

陈宇点开电脑里的设定图,画面上的孙弘毅正在接受治疗,纳米机器人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在显微镜视角下修复断裂的神经纤维,“林婉清教授的团队会提供技术细节,我们要拍得既科幻又真实。比如细胞再生时皮肤下泛起的微光,神经接驳成功时肌肉的细微抽搐,这些都能成为名场面。”

他指着手稿里的批注:“孙弘毅康复后,身体机能不仅恢复如初,还因为生命 1 号的强化,反应速度比常人快 30%,肌肉爆发力提升近一倍。但这不是爽文套路,他花了整整一年重新学习走路、握东西,光是练习用筷子夹黄豆,就磨破了二十双练习筷。”

陈浩翻到结局部分,发现只有个模糊的梗概:孙弘毅加入警方的秘密行动组,戴着伪装成运动手环的生命维持装置,在边境丛林里与当年的仇家展开终极对决。最终他没选择复仇,而是用父亲留下的手铐将刀疤脸铐住,“我爹抓了一辈子毒贩,我不能让他的牺牲变得没有意义。”

“后面的内容还没写完。” 陈宇靠在椅背上,“你安排编剧团队接手,重点要丰满三个部分:一是孙弘毅颓废期的心理描写,不能写成简单的卖惨;二是康复训练的细节,要体现技术背后的人性挣扎;三是最终对决的价值观,我们不是要歌颂暴力,而是想展现生命 1 号不仅能修复身体,更能重塑尊严。”

陈浩在平板上快速记录:“我明白了。那剧本送审、演员招募这些工作,按什么节奏推进?”

“一个月内完成剧本定稿。” 陈宇语气果断,“送审时重点标注生命 1 号的技术是科幻设定,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演员方面,主角孙弘毅需要找个能吃苦的,最好有武术功底,前期颓废和后期坚毅的反差要演出来。赵刚的角色还让原来的演员客串一下,他现在对镜头已经很熟悉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拍摄场地可以提前和生命研究所对接,等临床实验有了初步成果,正好能实景拍摄部分治疗场景,真实感会更强。预算按两亿来做,特效部分要重点投入,尤其是神经修复的微观镜头,要做到既科学又震撼。”

陈浩合上手稿,忽然想起个关键问题:“这剧本里有不少暴力场景,会不会过审困难?”

“我们可以用‘暴力美学’的处理方式。” 陈宇调出几段参考视频,“比如孙弘毅被袭击的段落,用慢镜头配合无声处理,突出残忍而非渲染血腥;最终对决则侧重战术智慧,体现生命 1 号带来的反应速度优势,而不是单纯的打斗。”

他看着陈浩欲言又止的表情,忽然笑了:“你是不是觉得,这故事太沉重了?”

“有点。” 陈浩坦诚道,“《边境救援》虽然也有牺牲,但整体是热血向上的,这个故事……”

“正因为沉重,才需要拍。” 陈宇的目光落在窗外的研发中心工地,“生命 1 号的技术能让残疾人重新站立,这本身就是对抗命运的故事。我们拍电影不只是为了票房,更要让观众看到科技背后的温度,就像孙弘毅说的,‘能重新握紧拳头,不是为了打人,是为了能自己系鞋带’。”

陈浩离开时,手稿上的一句话在他脑海里反复回响:“命运给你划下的伤口,终将成为勋章的位置。” 他掏出手机给编剧组发消息:“紧急会议,十点钟讨论新剧本,带好笔记本和纸巾,可能会哭。”

办公室里,陈宇将《涅盘》的手稿放进抽屉,旁边正躺着生命 1 号的第一份临床实验方案。他忽然想起林婉清教授昨天汇报的进展:脊髓损伤的实验体已经能自主活动脚趾,或许用不了多久,剧本里的 “涅盘”,就会在现实中上演。

他拿起手机给林婉清发了条消息:“新电影想拍生命 1 号的故事,需要些专业指导,方便的话让你的团队整理份技术白皮书?” 发送完毕,又点开与谢清媛的对话框,确认了下午与银行洽谈贷款的时间,指尖在屏幕上停顿片刻,额外加了句:“中午有空的话,一起去员工餐厅?”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像极了手稿里那句关于希望的描写,“就算坠入深渊,也总会有光找到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