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史照山河 > 第28章 秦熟辨伪追私粟,魏场脱粒抗苛银

处暑的晨雾还没散尽,秦地泾阳的早粟田已泛着金浪 —— 按《商君法?租税律》,处暑后需逐田核验熟度,按 “穗满度七成以上为‘上熟’,亩缴税粟二斗” 核算,可嬴氏旁支嬴恪(爵为 “公士”)却把自家十二亩上熟田标为 “中熟”,还雇人趁夜将三车早粟运往邻县私卖,对外谎称 “早粟遭霜打,粒不满半”。赵承骑的青骊马嘴上罩着防雾的麻布,马背上两卷竹简用桐油布裹着:一卷是《商君法?租税律》新注版,朱笔圈出 “私运熟粟越县者,罚粟十倍”;另一卷是 “熟粟核验图谱”,画着上熟穗(粒满壳薄)、中熟穗(粒半满)的对比图,还标注着 “霜打穗粒有黑斑,自然熟穗粒泛油光” 的辨伪要点。他腰间除了查田符,还多了枚青铜 “粮运符”—— 凡跨县运粮需持此符,嬴恪私运早粟,正是要绕过这道核验。

一、主线:赵承辨穗追私粟,嬴恪瞒产遭重处

公田的核熟点前,农人们正排队递 “熟田申报单”,嬴恪的家奴却拦在自家田边,用草帘遮住穗子,只让核熟吏看边角几株穗粒稀疏的粟禾。“赵客卿来得巧,” 嬴恪穿着绣云纹的麻袍,手里捏着株带黑斑的粟穗,“今年处暑前下了场霜,俺家田十成有三成是这样的,只能按中熟缴粮。”

赵承没接他递来的 “霜灾申报册”,反而蹲下身拨开草帘 —— 里面的粟穗粒满壳黄,指尖搓开一粒,油脂沾在指腹上。他让小吏取来 “穗粒测满罐”,从嬴恪田垄东、西、中各取十穗,脱粒后装满一罐,粒满度超八成:“上熟田亩缴二斗,中熟缴一斗五升,你十二亩上熟改中熟,少缴六石税;再查粮运记录,你昨夜派三辆粮车往邻县去,车上封条还印着‘嬴氏私仓’,是不是要把早粟私卖?”

嬴恪脸色骤变,踢翻身边的粮筐:“那是去年的陈粟!跟今年税粮无关!” 可小吏已从邻县赶回,呈上粮车扣押记录:“车上粟粒带着今年的新麦芒,跟嬴恪田中小麦品种一致,邻县粮商还供认是嬴恪托卖的!” 农人们也围上来,张伯举着自家上熟穗喊:“俺家田跟他家挨着,没遭霜打,他咋就霜灾了?” 里正更是捧来 “熟田对比图”,上面标注着嬴恪田与周边田的熟度差异:“他家田土肥,比俺们的熟得还早,哪来的霜灾!”

赵承展开《商君法?租税律》,对着围观者高声念:“私改熟度瞒税,一亩罚粟三石;私运熟粟越县,一石罚十石。你十二亩瞒产少缴六石,私运三十石,共罚粟三百三十六石,爵降为庶人!” 嬴恪还想争辩,家奴却已招认:“是主人让俺们半夜运粮,说邻县粮价高,能多赚些铜贝。”

随后赵承让人把私运的早粟追回,按上熟标准重新核算嬴恪的税粮,还教农人们 “辨霜打穗与自然熟穗” 的法子:“霜打穗粒硬无油光,自然熟穗粒软有油香。” 他在 “熟粟核验图谱” 上批注:“泾阳处暑核熟,嬴恪改熟度、私运粮,赖穗粒辨伪与粮车扣押而破之。熟度核验不仅要测粒满,更要查粮运,防贵族私卖逃税。”

二、支线?农人孟姬:魏场脱粒抗苛银,郑五敛财遭驳斥

同一时刻,魏国曲沃县的脱粒场边,孟姬正和阿大扛着自家的粟禾往场里走。按李悝 “尽地力之教”,县府设的脱粒场免费小说网站提供 “木枷”(脱粒工具),农人们轮流使用,可小吏郑五却带着两名差役拦在门口,手里晃着 “脱粒费册”:“今年木枷换了新齿,用一次缴‘维修费’两枚铜贝,不缴的自己用连枷打,累死也别想进场!”

孟姬放下粟禾,擦了擦额头的汗:“《法经?杂律》说‘官设公用器具,不取私财’,这脱粒场是去年农人们帮着修的,木枷也是旧的,哪来的新齿维修费?” 她指着场里的木枷,“你看那木枷齿上的裂痕,还是去年俺们帮着补的,咋就成新的了?”

郑五把费册拍在石碾上,指了指木枷上的几根新钉:“这钉是新换的,不要钱?要么缴贝,要么别用!” 邻村张伯刚被索走两枚铜贝,气得直跺脚:“俺家两担粟禾,缴了费还得排队,这不是抢钱吗?”

阿大忽然跑到场边,捡起木枷旁掉落的旧齿:“娘,这齿是去年断的,新钉只是把旧齿钉回去,根本没换新!” 农人们也围过来,有的指着木枷上的旧痕,有的去查郑五的钱袋 —— 里面已装了不少铜贝。里正赶来后,掏出 “县府器具维修账”:“上面写着今年脱粒场只领了五斤铁钉,没买新木枷,你收的维修费就是私吞!”

郑五见抵赖不过,慌忙把铜贝往地上一撒:“俺退!俺退!” 孟姬趁机组织农人们按 “先老后少” 的顺序排队脱粒,还教大家 “木枷轻打省粒” 的法子:“举枷别太高,打在穗子中部,粒不容易溅丢。”

入夜,孟姬在 “农事记” 上刻:“曲沃处暑脱粒,郑五借木枷敛财,赖旧齿与维修账破之。尽地力之教,若吏借公用器具苛索,再丰收的粟禾也难暖农人的心。” 她把木牍藏在脱粒场的石碾下,远处传来农人们脱粒的 “噼啪” 声,那是丰收里最实在的声响。

三、支线?淳于越:咸阳议熟辩粮策,儒法合谋保秋收

咸阳的 “秋收议策坛” 上,烛火映着两卷策论 —— 法家弟子卫鞅的《严核熟度策》主张 “官派专人核熟,民不得干预”,淳于越的《民监粮运议》则提出 “让里正参与粮运核验,防贵族私卖”。赵承刚走进来,就被两人拉到中间,他带来的嬴恪私运粮案和孟姬抗苛费记录,成了辩论的关键。

“嬴恪私运粮,正说明民监不可靠,唯有官统管才能防逃税!” 卫鞅敲着案几,语气强硬,“若让里正参与,他们跟贵族勾结,税粮只会更少!” 淳于越却摇着《孟子?滕文公上》抄本反驳:“卫客卿没见孟姬他们识破郑五的诡计?民最知本地熟情,官派的人远来,哪懂霜打穗和自然熟的区别?让里正查粮运、核熟度,再派官吏复核,才能双保险。”

“民懂啥粮运规矩?乱查只会误事!” 卫鞅冷笑。赵承忽然插话:“嬴恪私运粮车,正是里正发现的 —— 他见粮车半夜出城,觉得可疑才报官。若只靠官吏,未必能及时发现。” 他把 “熟粟核验图谱” 递给两人,“上面的辨伪要点,也是农人们传的经验,比官吏只看账册管用。”

卫鞅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可民监需定规矩,里正若失职,同罚。” 淳于越笑着补充:“再设‘熟度举报奖’,农人举报瞒产者,奖粟二斗,这样更能防私卖。” 散场时,淳于越递给赵承一卷《管子?轻重甲》:“里面说‘民知其利,故为之’,秋收之事,离不得民力。” 赵承接过,在《商君法?租税律》旁加了句批注:“核熟防瞒,官核为纲,民监为目,纲举目张,秋收乃安。”

四、熟粟为证藏民心,变法初心护丰收

深夜的泾阳县寺,赵承把秦地辨伪追粮、魏地抗苛脱粒、咸阳议策的事,都记进《变法实录》。他先抄下孟姬农事记里的 “脱粒之争”,旁注 “魏地秋收之弊,不在器不足,在吏贪私,防苛需先明账”;再记下嬴恪私运粮案,注 “秦地核熟之要,在辨真伪、追私粮,贵族若靠私卖逃税,纵有爵禄亦难存”;最后附上淳于越的 “民监粮运策”,写着 “儒重民力,法重官规,合则秋收稳,离则税粮虚”。

烛火摇曳中,赵承想起白天的场景:农人们用指尖搓辨粟粒的认真,孟姬组织排队脱粒的利落,淳于越辩论时眼里的光。这些画面,都比账册上的数字更鲜活 —— 变法不是冰冷的律条,是让农人们能安心收获,是让每一粒粟都不被私吞,每一分辛苦都有回报。

窗外,泾阳的早粟田在月光下泛着浅银,脱粒场的 “噼啪” 声已歇,农人们该在灯下数着新收的粟粒了。赵承把竹简卷好,青铜粮运符在胸口轻轻碰撞,那声响里,有律法的严,有农人的韧,更有变法的初心 —— 护每一季丰收,安每一户农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