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史照山河 > 第91章 一块杂拼糕的甜,拼着万家的盼

青史照山河 第91章 一块杂拼糕的甜,拼着万家的盼

作者:川东血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9:10:46

腊八的晨光刚爬上窗台,杂院的大屋里就飘起了甜香。王二愣子媳妇正往木模子里倒面糊,秦国的糜子面、赵国的黍米面、楚国的糯米面在盆里拌成金黄色,手里的木铲搅一下,香得人直咽口水。

“公孙先生,您来尝尝这杂拼糕的生坯!” 她用指尖捏了点面糊递过来,“昨儿个李掌柜送来袋蜜饯,说是列国的果子混腌的,秦国的红枣、鲁国的山楂、楚国的青梅,往糕里一嵌,准保甜掉牙。”

公孙矩刚把 “华夏” 剑靠在八仙桌边,剑鞘上的 “和” 字纹旁,新长出的 “甜纹” 像串糖葫芦,把之前的纹路都串成了串。“这糕得蒸够一炷香,” 他帮着往灶里添柴,“阿柴刚从布庄取了块新布,混纺的料子上绣着禾纹,正好当屉布,蒸出来的糕带着股布香。”

说话间,小石头举着块红糖跑进来,糖块上印着个模糊的 “甜” 字,是货郎从燕国带来的。“娃非要把这糖拌进面里,” 王二愣子追在后头笑,“说这样蒸出来的糕,连剑都能闻见甜味。”

小石头踮着脚往剑鞘上的甜纹凑,小手刚碰到纹路的拐弯处,剑穗突然抖了抖,掉下来颗干枣,滚进面糊盆里,正好落在列国面的正中间。

一、面盆里的巧思

和面团的时候最热闹,列国的面在盆里撒欢,秦国的糜子面沉在底,赵国的黍米面浮在中,楚国的糯米面漂在上,王二愣子媳妇的手一揉,转眼间就成了团匀匀实实的黄面团,像块揉透了的金子。

“这杂拼糕得掺着列国的面才够味,” 她把面团往案板上摔了摔,“秦国的面劲道,楚国的面软糯,鲁国的麦面发甜,揉在一块儿蒸,凉了都不硬,就像咱这院里的人,凑一起才热乎。”

公孙矩帮着泡果料,把齐国的莲子、燕国的核桃、韩国的栗子倒进温水里,泡开的果仁在碗里滚来滚去,像群胖娃娃。“您看这莲子,” 他捏起颗饱满的,“秦国的面硬,就用软乎的果料中和;楚国的面黏,得掺点脆果仁解腻,配着来才爽口。”

阿柴在旁边烧火,突然指着面盆里的纹路:“师父,这面团醒发的纹路跟剑上的甜纹对上了!”

众人凑过去看,果然见面团表面的裂纹连成串,秦国的面纹里裹着赵国的面粒,楚国的面絮缠着齐国的果料,像把列国的甜都织成了网。

“昨儿个试做《团圆糕》的时候,” 李掌柜掀帘进来,手里还拎着罐蜂蜜,“秦国的老汉要多加枣,楚国的媳妇想多放糖,最后各依着来,蒸出来的糕甜得有层次,连不爱吃甜的教书先生都多吃了两块。”

绣娘端着筐葡萄干进来,果子是列国的特产,秦国的玫瑰香、鲁国的奶油味、楚国的酸甜口堆得冒尖。“这是给糕镶边的,” 她往面团上撒了把,“洗的时候用了列国的泉水,秦国的山泉水、赵国的河水、楚国的井水,混着泡才去涩味。”

小石头突然指着面盆上方的水汽,众人抬头,见白雾在房梁上凝成个 “甜” 字,正好把剑的影子罩在中间。

二、模具里的名堂

刻木模的时候总有人出主意,列国的花纹在木头上绽放,秦国的麦穗纹、赵国的云纹、楚国的兰草纹挤在一块儿,木匠的凿子敲一下这个,刻一下那个,转眼间,一块木模就有了列国的灵气。

“这模具得混着刻才好看,” 老木匠用砂纸打磨着木模,“秦国的刚硬线条配楚国的柔美曲线,赵国的对称图案搭齐国的自由纹路,看着花哨,其实藏着列国的念想。”

公孙矩帮着给模具刷油,把燕国的芝麻油和韩国的菜籽油混在一起,刷在木模凹槽里,倒进去的面糊不粘模,蒸出来的花纹像活的。“您看这糕形,” 他指着刚脱模的生坯,“秦国的方糕稳重,楚国的圆糕圆满,鲁国的花糕喜庆,拼在一块儿才像样。”

货郎背着布包路过杂院,见里面热闹,掀帘进来:“俺从南边带了些桂花糖,能给糕增香,要不要试试?”

他把桂花糖撒在面里,楚国的糯米面立刻香了三分,揉出来的面团黄中带金,像掺了碎金子。“这叫‘满堂香’,” 货郎吸着鼻子笑,“去年在魏国的集市,用这糖做杂拼糕,列国的媳妇们抢着学,连皇家的厨子都来讨方子。”

公孙矩把剑放在模具旁,剑鞘上的水珠滴在面里,竟让散开的糖粒慢慢聚成个圆,圆心处正好是块半秦半楚的糕坯。

“这剑是真懂甜的,” 老木匠指着新纹,“知道咱今儿蒸的是《百福糕》。”

正说着,教书先生拄着拐杖来了,手里拿着本《列国食记》,里面夹着列国的糕谱,秦国的甑糕、鲁国的糕干、楚国的米糕都有,页边记满了批注。“这是给大伙找灵感的,” 先生指着糕谱,“得让他们知道,糕里的学问,跟列国的相处是一个理,和和气气才能甜甜蜜蜜。”

三、蒸笼里的新鲜事

蒸糕的时候,杂院的大屋挤得转不开身,列国的妇人围着蒸笼坐,秦国的婶子扇着风,楚国的姑娘递着布,赵国的婆婆教着手法,蒸笼盖一掀,白汽冒得像朵云,把每个人的脸都熏得红扑扑的。

“今儿头笼蒸的《列国喜》,” 王二愣子媳妇举着糕喊,“秦国的枣泥馅、鲁国的豆沙馅、楚国的果仁馅,最后拼在一块儿,甜得能让人想起小时候。”

公孙矩坐在角落,旁边的小石头捧着块刚出锅的糕,正用小手掰着吃。“慢点吃,” 公孙矩帮孩子擦了擦嘴角的糖渣,“笼里还有呢,这糕越蒸越软,就像日子越过越顺。”

蒸笼刚打开,甜香就漫了整个杂院。秦国的枣香刚钻进鼻子,楚国的桂花香就跟了上来,列国的甜味在空气里打着转,引得人心里发暖。

“您看这配色,” 旁边的老太太咂着嘴,“面是秦国的糜子面,可嵌的是楚国的青梅,摆在齐国的陶盘里,吃着吃着就忘了哪是哪国的。”

蒸到列国合做 “千层糕” 时,桌上的秦国妇人往糕里铺了层枣泥,楚国姑娘撒了把葡萄干,赵国婆婆抹了层蜂蜜,动作自然得像一家人。旁观的列国孩子看直了眼,忍不住也伸手去帮忙。

“这糕做的是咱心里的盼头,” 李掌柜举着块糕说,“就像去年咱修水渠,列国的人一起动手,水通了,田肥了,日子才能像这糕一样甜。”

糕快蒸完时,小石头举着块带枣的糕跑向剑,刚跑到旁边,手里的糕突然和剑同时冒了点热气,糕上的糖霜和剑鞘上的甜纹在阳光下连成串,像条看不见的线。

“这俩是一伙儿的吧?” 有人笑着喊。

四、雪天里的蒸笼

小年那天雪下得紧,杂院的人却越聚越多,列国的人围着蒸笼坐成圈,秦国的炭火烧得旺,楚国的姜茶煮得热,赵国的棉垫铺在腿上,雪花在窗外飘,屋里却暖得像阳春。

“这蒸笼真抗冻,” 王二愣子往灶里添着炭,“去年最冷的时候,也是这口笼,让列国的人凑在一块儿蒸糕,蒸着蒸着就不冷了。”

公孙矩抱着剑站在蒸笼边,剑鞘上的雪化成水,顺着纹路汇成个圆,把所有蒸糕的人都圈在里面。

“您看这热气,” 教书先生用拐杖指着,“跟《诗经》里说的‘民之失德,干糇以愆’一个理,有块热糕吃,啥疙瘩都能解开。”

雪下得最大的时候,蒸笼的篾条突然断了根,众人赶紧用列国的东西补 —— 秦国的竹片、鲁国的藤条、楚国的棉线缠在一起,修补处竟冒出更浓的香气,像特意设计的。

“这补丁比原来的还结实,” 篾匠师傅用绳子捆着竹片笑,“就像这杂拼糕,缺了哪国的料都不行,凑在一起才香甜。”

雪停时,众人发现杂院的门槛边,融雪的水洼里映出个小小的 “甜” 字,是用列国的糖渣拼的,秦国的枣核做笔画,楚国的梅核当点缀,正好在剑的影子里。

“这剑又长新本事了,” 李掌柜擦着手上的面笑,“知道咱爱吃甜糕。”

公孙矩摸着剑上的新纹,突然明白:“不是剑长本事,是咱的心在糕里融在了一块儿,连雪花都跟着变甜。”

五、岁月里的蒸笼

过年的时候,杂院要做口新蒸笼,列国的人又来帮忙。秦国的竹匠编笼身,赵国的木匠做笼盖,楚国的篾匠扎笼屉,连小石头都拿着根细竹条,往笼眼里塞。

“这蒸笼得叫‘共甜笼’,” 王二愣子媳妇在笼身上贴红剪纸,“不管哪国的糕,到这儿蒸,都能让列国的人甜到心里,热热闹闹的才叫年。”

新蒸笼落成那天,列国的巧妇都来掌勺,秦国的枣泥糕、楚国的桂花糕、鲁国的豆沙糕凑在一起,蒸了笼《天下甜》,甜香飘出三里地,引得全村的人都来了。

“这叫同笼共蒸,” 教书先生摸着胡子笑,“就像树上的果子,长在一块儿,就分不清哪是酸的哪是甜的了,看着就亲。”

孩子们在蒸笼边学做糕,秦国的娃揉面团,楚国的娃嵌果料,燕国的小石头撒糖霜,笑声混在一起,竟分不清谁是谁,只有 “嘻嘻哈哈” 的调子在院里飘。

晚上收拾时,王二愣子发现蒸笼的竹片上,不知谁刻了道新纹,把列国的糕点都刻在上面,秦国的方糕、楚国的圆糕、鲁国的花糕凑成个圆,和剑鞘上的新纹一模一样。“准是哪个巧妇刻的,” 他笑着说,“这叫念想。”

公孙矩看着剑上的新纹,“甜” 字旁边又多了道 “盼” 字纹,用手摸上去,竟带着点糖霜的颗粒感。“师父,这纹咋越来越像蒸笼了?” 阿柴问。

公孙矩望着蒸笼边来来往往的人,有人在揉面,有人在填馅,有人在蒸制,列国的甜香混在一起,像灶膛里的火苗。“因为日子就是口甜笼啊,” 他说,“你揉面,我填馅,你添柴,我掀盖,蒸着蒸着就忘了谁是哪国的了。”

后来,那口蒸笼成了全村的宝贝,每年都有新的列国食材来做糕,蒸笼上的刻痕被摸得锃亮。有个史官见了,在《春秋会要》的附页里写:“所谓甘甜,不过是把各家的盼头蒸在一口笼,你加把糖,我嵌颗枣,你分一块,我尝一口,年深日久,就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甜。”

而那柄 “华夏” 剑,依旧靠在蒸笼边,剑鞘上的纹路越来越密,像幅活的糕点图。有人说这剑吸了糕的灵气,摸上去总带着点甜香;只有公孙矩知道,那甜香哪是剑上的,不过是千万块糕甜过的痕迹,是千家万户的盼头,在木头里生了根,开了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