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史照山河 > 第16章 夏耘抗扰,简铸韧性

青史照山河 第16章 夏耘抗扰,简铸韧性

作者:川东血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9:10:46

芒种的蝉鸣刚透进麦浪,曲沃的麦田就迎来了新的忙碌。赵无恤蹲在田埂上,手里握着一把范家铁匠新锻的耘苗锄 —— 锄刃呈月牙形,比普通铁锄更适合薅除麦间杂草,锄柄上刻着 “范赵共造” 四个字,是第十五章残兵归农后,范明特意让铁匠结合农人的建议改良的,此刻锄刃沾着新翻的泥土,泛着湿润的青光。

“无恤大哥,魏成先生派人送消息,说智瑶的残兵跟北边的狄人勾结,要在三天后袭扰曲沃,抢我们的夏粮!” 赵狗儿捧着一卷竹简跑过来,竹片上还沾着耘苗时蹭的麦叶汁,他身上的麻布短衫已洗得发白,却依旧平整,衣襟上 “礼” 字的织纹被汗水浸得更清晰 —— 这是第十五章农桑宴后,韩氏织工特意为他补的,说是 “穿得久了,礼就融进骨子里了”。

赵无恤接过竹简,指尖抚过魏成手书的 “狄人善骑射,需早做防备”,心里却没有第十五章遇残兵时的慌乱。他抬头望向麦田深处,范明正带着范家农人与智氏农人一起耘苗,韩氏织工则领着妇人孩子们,将刚收获的早豆晾晒在草席上,跨宗族的协作早已成了日常,像麦间的泥土与禾苗,密不可分。

“通知各宗族农人,按第十五章练的‘互助法’准备。” 赵无恤将耘苗锄插进土里,“范家带铁匠加固村口栅栏,用铁犁的犁尖做尖刺;韩家组织织工将麻布缝成粮袋,提前把夏粮运进地窖;魏家农官负责清点农具,把破损的铁锄、耒耜连夜修好;智氏农人熟悉狄人的习性,让智伯勤领着他们做斥候,盯紧北边的山道。”

指令刚传下去,农人们就动了起来。范家的铁匠把第十五章用剩的铁料熔了,重新锻打成栅栏尖刺,火星在铁匠铺的屋檐下飞溅,像落在黑夜里的星;韩氏织工的 “嗡嗡” 线轴声比往日更急,粮袋在草席上堆成小山,每个粮袋角都缝着 “曲沃共守” 的布条;魏氏农官带着农人们检修农具,磨得发亮的铁锄在阳光下排成长队,像一列列守护麦田的士兵。

赵狗儿跟着智伯勤去北边山道侦查,临行前,他把第十五章埋在麦田里的 “曲沃共生” 竹片挖了出来,用布条缠在腰间:“这是我们践礼的证,带着它,就像带着所有人的念想。” 智伯勤看着他熟练地辨认狄人留下的马蹄印,突然想起第十四章会盟时,这个孩子还躲在农人身后怯生生的,如今却已能独当一面,眼里满是欣慰:“礼不仅能让人吃饱饭,还能让人长志气啊。”

第三天清晨,狄人的马蹄声果然从北边山道传来。智伯勤带着斥候及时回报:“大约五十人,都骑着马,手里拿着弯刀,还有几辆装粮的车。” 赵无恤站在村口的了望台上,看着远处尘烟中的黑影,突然想起第十五章残兵归农时,那个哭着说 “只想种麦” 的士兵 —— 乱世里,有人为了活下去被迫为恶,也有人为了守护活下去的希望,选择站在一起。

“放他们到麦田边缘再动手!” 赵无恤下令。狄人骑马冲进麦田时,马蹄陷进刚耘过的软土,速度顿时慢了下来。范家农人们立刻推倒提前备好的栅栏,尖刺扎进马腿,马匹受惊嘶鸣,把狄人掀翻在麦地里;韩氏织工们抛出缠好的麻线,像撒网一样缠住狄人的手脚;魏氏农官带着农人们举着铁锄围上来,却没有立刻动手,只是将狄人困在中间。

“你们这些中原农人,也敢挡我们的路!” 狄人首领举着弯刀嘶吼,却看着周围越来越多的农人,声音渐渐发虚。赵无恤从了望台上走下来,手里捧着第十五章拼合的 “守礼之礼” 竹简:“我们不想跟你们打,只想守着自己的麦田过日子。你们若是愿意,就留下跟我们一起种麦,按礼策上的‘流民之礼’分地;若是不愿,就带着干粮离开,以后别再来扰我们。”

狄人首领愣住了,看着周围农人们没有敌意的眼神,又看了看地上沾着麦香的泥土,突然扔了弯刀:“我们部落去年遭了旱灾,实在没粮了,才被智瑶的残兵说动来抢…… 若是真能分地种麦,谁愿意提着脑袋到处跑?”

赵无恤让人给狄人端来粟米粥,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转身对赵狗儿说:“把刚才的事记在竹简上,就叫‘抗扰之礼’—— 抗扰非以杀戮,以防御;止战非以强权,以包容。” 赵狗儿立刻掏出竹笔,在新的竹片上认真书写,笔尖划过竹片的 “沙沙” 声,混着狄人喝粥的 “呼噜” 声,像一曲特殊的 “止战歌”。

接下来的日子,狄人跟着农人们一起耘苗、晒粮。有擅长养马的狄人,帮着范家铁匠改良了拉犁的马具,让铁犁的效率提高了一倍;有熟悉草药的狄人,教农人们认识麦田里能治病的野菜,韩氏织工还把这些草药的样子织在麻布上,做成 “草药图” 挂在传礼堂里。

赵无恤坐在传礼堂的案前,翻看着赵狗儿记录的 “抗扰之礼” 竹简,上面还画着狄人改良的马具草图,旁边写着 “狄人马具,可助犁地,当学之”。他想起第十五章残兵归农时的包容,想起第十四章会盟时的同心,突然明白,礼的真正韧性,不是永远平顺时的坚守,是遇到危机时,仍能保持包容与智慧,让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活下去的方式。

夏至那天,曲沃的农人们又摆起了宴,这次的宴席上,多了狄人的烤羊肉和赵氏的粟米粥,范家的麦饼和韩家的豆羹摆在一起,像一幅 “晋地共生图”。智伯勤举着陶碗,对赵无恤说:“以前总觉得,不同宗族、不同族群的人,只能互相打杀。现在才懂,只要有‘礼’在,就算语言不一样、习惯不一样,也能一起种麦、一起过日子。”

赵无恤点点头,掏出竹笔,在 “抗扰之礼” 的末尾补了一行:“礼之韧性,在能容异;文明之续,在能共生。曲沃之麦,不分赵氏、范氏、狄人;晋地之礼,不分族群、不分言语,唯以人心为根,以共生为魂。”

赵狗儿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块新削的竹片,上面刻着 “曲沃共融” 四个字,竹片边缘还刻着小小的马具和草药图案:“无恤大哥,我们把这竹片跟‘曲沃共生’的竹片埋在一起吧,让以后的人知道,我们不仅一起守过礼,还一起接纳了不一样的人。”

农人们纷纷点头,一起动手在麦田中央挖了个坑,将两块竹片并排埋进去,上面盖了块新的石板,石板上刻着 “礼融万邦” 四个大字,是魏成特意让人刻的,字体浑厚,像曲沃的麦田一样,充满生命力。

夜风渐起,带着麦浪的香气和狄人烤羊肉的味道。赵无恤握着那卷补满 “抗扰之礼” 的竹简,走在农人们中间,范明、智伯勤、狄人首领跟在后面,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像一道跨越族群的同心线。他想起第十五章埋 “曲沃共生” 竹片时的安稳,想起第十四章会盟时的紧张,突然觉得,礼就像这麦田里的麦种,不管遇到旱灾、蝗灾,还是外敌侵扰,只要根还在,就能重新发芽、生长,长出满田的希望。

月光洒在麦田里,麦穗在风中轻轻摇晃,像在唱着一首无声的 “共生歌”。赵无恤知道,这不是结束 —— 第十四章的 “盟心” 是礼的光,第十五章的 “践礼” 是礼的根,第十六章的 “共融” 是礼的魂。以后,这魂会在晋地的土地上飘得更远,让更多不同族群、不同宗族的人,都能在礼的包容下,好好种麦、好好生活,让华夏的文明,在乱世里靠着这份韧性,永远存续下去。

远处的草屋里,传来农人们和狄人一起哼的 “农桑歌”,歌声里多了几句狄人的语言,却依旧听得懂 “礼在心中” 的意思,歌声飘在月光里,飘在麦田上,像给这片土地,又添了一层更厚的 “礼之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