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史照山河 > 第14章 会盟暗流,简唤农心

青史照山河 第14章 会盟暗流,简唤农心

作者:川东血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31 09:10:46

赵无恤的青铜剑鞘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剑鞘上 “礼在人心” 四个字被晨露浸得发暗 —— 这是第十三章智氏士兵赶流民时,他拔剑护人留下的痕迹,剑鞘边缘还卡着半片流民麻布的纤维,像一道未愈的伤疤。

“无恤大哥,范明大哥派人送消息,说智瑶在盂城会盟台旁设了‘验礼台’,要所有带《赵氏礼策》的人,都得先让智氏士兵检查。” 赵狗儿捧着一块沾着麦糠的木牍跑过来,木牍上的字迹潦草,是范明派亲信夜里从范氏宗族偷偷送来的,“范大哥还说,智氏长老们逼他在会盟上指证你‘私传乱礼’,不然就废了他的宗籍。”

赵无恤接过木牍,指尖抚过 “验礼台” 三个字,突然想起第十三章智伯勤偷偷塞给他的纸条 —— 智氏农人藏了三卷《赵氏礼策》残片,要在会盟时交给其他宗族农人。他转身走进传礼堂,从竹架最底层抽出一卷用黑布包裹的竹简,里面是第十三章补写的 “守礼之礼” 抄本,竹简边缘用朱砂画了道细线,是给智氏农人的暗号。

“把这卷抄本藏在麦种袋里,跟我去盂城。” 赵无恤将竹简递给赵狗儿,“智瑶要查的是‘完整礼策’,不会在意农人的麦种。这卷残片,要在会盟台上交出去 —— 礼不是赵氏的私物,是农人的命,该让所有人看见。”

盂城的会盟台建在广场中央,青石板铺就的台面上,刻着六卿的宗族纹章,智氏的玄鸟纹章最大,压在其他五卿纹章之上,像一只俯视猎物的鹰。赵无恤刚到台下,就看见范明站在智瑶身边,腰间的青铜佩饰 —— 范氏宗人的象征,被一根麻绳松松系着,手指反复摩挲着佩饰上的 “范” 字,脸色比第十三章雪天里的麦田还白。

“赵氏小儿,倒会躲。” 智瑶坐在台中央的玄色案后,手里把玩着一块从流民那里抢来的麻布,上面用炭笔写着 “仁” 字,“本宗主听说,你把《赵氏礼策》抄给了智氏的贱民?今日当着六卿的面,你若肯烧了这礼策,再把流民交出来,之前的借粮账,便一笔勾销。”

赵无恤没接话,反而举起手里的麦种袋:“智宗主说《赵氏礼策》是‘乱礼’,可这袋麦种,是智氏农人按礼策里的‘选种之法’挑的;这麻布上的‘仁’字,是智氏农妇教孩子写的。若礼是‘乱’的,怎么能让农人有麦种、有念想?”

智瑶脸色一沉,挥手让士兵去抢麦种袋:“一派胡言!贱民懂什么礼?不过是你煽动的鬼话!” 士兵刚冲过来,人群里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 十几个智氏农人挤到台前,手里举着卷边缘磨损的竹简,正是第十三章赵无恤偷偷送来的 “守礼之礼” 残片。

“这不是鬼话!” 智伯勤举着竹简,声音因激动而发颤,“去年蝗灾,是赵氏的礼策教我们用浸油布巾灭蝗;今年春旱,是礼策教我们挖渠保麦。智宗主只知道逼我们交粮,只有这礼策,把我们当人看!”

智瑶猛地拍案,青铜剑 “铮” 地出鞘:“反了!反了!一群贱民也敢在会盟台上乱吠!” 士兵们举着戈矛冲向农人,范明突然往前一步,一把扯断腰间的麻绳,青铜佩饰 “当啷” 落在青石板上,声音比智瑶的剑鸣还响。

“智宗主,范氏虽弱,却不认‘欺民之礼’!” 范明的声音比第十三章守流民时更响,“去年冬雪,我亲眼看见赵氏农人和流民一起抄简;今年春播,我亲眼看范氏农人和智氏农人一起种麦。礼不是‘乱’的,乱的是你‘视民为草’的心思!”

韩厥和魏成对视一眼,突然一起走到台前。韩厥掏出一卷《赵氏礼策》抄本,上面有流民妇人写的 “农时记”:“韩氏有流民三百户,按礼策安置,如今已有两百户能自己种麦。若这是‘乱礼’,韩氏愿与赵氏同‘乱’!” 魏成也跟着点头,手里拿着魏氏农官记的 “沤肥账”:“魏氏的麦田,按礼策里的‘沤肥之法’耕种,收成比去年多了两成。智宗主若要伐赵氏,便是伐所有盼着安稳的农人!”

智瑶看着台下越来越多的农人举起竹简,脸色从青转白,又从白转紫。他突然拔剑指向赵无恤,剑尖直逼心口:“本宗主今日便杀了你,看这些贱民还敢不敢乱!” 赵无恤没躲,反而从怀里掏出第十三章带血的《赵氏礼策》残片 —— 智氏士兵砍伤他胳膊时,血滴在 “守礼之礼” 的 “守” 字上,如今血痕已发黑,却比任何时候都醒目。

“这血,是守流民时流的;这竹简,是守礼时写的。” 赵无恤将残片举过头顶,血痕在阳光下像一道红绳,将台上的六卿与台下的农人连在一起,“智宗主若要杀我,便先看看这些农人 —— 他们手里的竹简,不是纸做的,是用麦种、用汗水、用念想做的,你杀得死我,杀不死他们心里的礼!”

农人们突然一起高呼:“守礼!守民!” 声音像盂城外的潏水河,冲得智氏士兵连连后退。智瑶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觉得手里的青铜剑重得像块铁,他知道,自己输了 —— 不是输在六卿的反对,是输在那些沾着泥土的竹简,输在那些农人眼里的光。

会盟不欢而散,智瑶带着士兵狼狈离去。范明捡起地上的青铜佩饰,却没有再系上,反而递给赵无恤:“这佩饰,不如一块写着‘礼’字的竹简金贵。以后范氏的宗人,要学农人,把礼系在心里,不是系在腰上。”

夕阳落在会盟台上,青石板上的血痕被染成金色。赵无恤蹲下来,将智氏农人的残片与自己的礼策拼在一起,刚好是 “守礼之礼:虽遇强权,不弃民、不违心”。他掏出竹笔,在竹简末尾补了一行:“礼非一人之守,是万人之心。晋地之安,在农人之麦,在万民之礼。”

赵狗儿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块刚削好的竹片,上面刻着 “盂城盟心” 四个字:“无恤大哥,我们把这竹片埋在会盟台下吧,以后不管谁来这里,都知道今天农人们是怎么守住礼的。”

农人们纷纷点头,一起动手挖坑。赵无恤看着竹片被泥土覆盖,突然想起第十三章在传礼堂里抄简的夜晚 —— 那时他以为,守礼只是自己的事,如今才懂,礼像麦种,只要种在一个人心里,就会在万人心里发芽。

夜风渐起,带着麦田的香气。赵无恤握着拼好的竹简,走在农人中间,范明、韩厥、魏成跟在后面,像一道长长的影子,映在会盟台的青石板上。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 第十三章的坚守,是礼的根;今日的盟心,是礼的芽。以后,这芽会在晋地的麦田里长大,在华夏的土地上结果,让所有农人都能在礼的守护下,有麦种、有念想、有安稳的日子。

月光升起来,洒在会盟台上,青石板上的血痕渐渐淡去,却在每个人心里,刻下了一道永远不会褪色的 “礼” 字。赵无恤抬头望着月亮,突然觉得,这月光比第十三章雪夜的灯火还暖 —— 因为此刻,守礼的人,不再只有他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